CN212056666U -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6666U
CN212056666U CN202020588788.3U CN202020588788U CN212056666U CN 212056666 U CN212056666 U CN 212056666U CN 202020588788 U CN202020588788 U CN 202020588788U CN 212056666 U CN212056666 U CN 212056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motor
rotating shaft
side wal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87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六招
赵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iya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iya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iya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iyao Mo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87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6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6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6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包括手柄、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第三轴组件以及夹持座。第一轴组件包括第一轴臂和第一电机。第二轴组件包括第二轴臂和第二电机。第三轴组件包括第三轴臂和第三电机第二轴臂的弯臂部通过转轴组件与第一轴臂的倾斜部转动连接,拍摄稳定器随第二轴臂与第一轴臂的相互转动在收纳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当切换到使用状态时,第一电机的轴线、第二电机的轴线和第三电机的轴线相互不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拍摄稳定器可以避免拍摄稳定器的各部位出现在拍摄视野内,提高拍摄效果,同时还可进行折叠收纳,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背景技术
拍摄稳定器是为专业摄影师以及普通手机和各类相机使用者提供拍摄稳定性功能的产品,其主要是将三个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分布于空间中不同位置构成串联机构,通过微机械电子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精密算法运作,控制三个电机在不同状态下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使得在拍摄过程中,镜头光心所指方向在地球坐标系中保持稳定不变,不随使用者的抖动晃动而发生改变,有效提高拍摄视频质量。
目前的稳定器的主流形态是三电机轴互相垂直设计,并在电机连接件中间设置可抽拉的调节机构,供使用者调平设备。而三电机互相垂直的设计导致产品整体尺寸较大,对用户的收纳携带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由于尺寸较大造成了部分结构件容易出现于镜头视野内,影响了拍摄的效果。而电机连接件抽拉调节机构的设计繁琐复杂,不易于新手操作使用,且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旨在解决现有拍摄稳定器结构复杂且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包括手柄、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第三轴组件以及夹持座。
所述第一轴组件包括第一轴臂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轴臂具有第一容置部和与所述第一容置部呈钝角设置的倾斜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且与所述手柄的上端部枢接。
所述第二轴组件包括第二轴臂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轴臂具有第二容置部和弯臂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
所述第三轴组件包括第三轴臂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二轴臂具有第三容置部、旋转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第三电机枢接,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二电机枢接。
所述第二轴臂的弯臂部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轴臂的倾斜部转动连接,拍摄稳定器随所述第二轴臂与所述第一轴臂的相互转动在收纳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
其中,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和所述第三电机的轴线相互不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手柄的上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卡位结构,所述第二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之间设有第二卡位结构,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夹持座之间设有第三卡位结构。
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卡位结构卡合锁定,所述第二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通过第二卡位结构卡合锁定,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夹持座通过第三卡位结构卡合锁定。
可选地,第一卡位结构、第二卡位结构和第三卡位结构均包括卡合配合的限位凸起和呈钩状的限位卡槽。
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从限位卡槽一侧槽壁卡入限位卡槽内,并抵接在所述限位卡槽另一侧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倾斜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第一侧壁,所述弯臂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弯臂部的两第二侧壁夹设在所述倾斜部的两第一侧壁内。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锁紧件,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倾斜部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弯臂部的第二侧壁,所述锁紧件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并抵接在所述倾斜部的第一侧壁的外侧面,使得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第二侧壁的外侧面摩擦贴合。
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凸起呈梯台状。
可选地,所述若干凸起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套口、锁紧螺母以及第一止退螺丝。
所述第一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一套口的容置腔内,且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旋转第一套口时,所述锁紧螺母随第一套口的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止退螺丝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将锁紧螺母限制在所述转轴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二套口、第一弹簧以及第二止退螺丝。
所述第二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套口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止退螺丝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套口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止退螺丝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三套口、第二弹簧以及第三止退螺丝。
所述第三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其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穿过所述第一侧壁以及与该第一侧壁贴合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供所述锁定销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若干与避让孔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三套口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止退螺丝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三套口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三止退螺丝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第一轴臂、第二轴臂以及第三轴臂的结构,使得固定在第一轴臂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二轴臂上的第二电机,以及固定在第三轴臂上的第三电机在拍摄稳定器在使用状态时,第一电机的轴线、第二电机的轴线与第三电机的轴线相互不垂直,这样可以保证拍摄稳定器的各部位不会出现在拍摄镜头视野之内,保证拍摄效果。同时,在第一轴臂和第二轴臂之间设置转轴组件,使得第三轴臂上的夹持座可以随第二轴臂折叠与手柄保持平行,以减小拍摄稳定器的尺寸,便于拍摄稳定器的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卡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转轴组件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中:
100-手柄;
200-第一轴组件,210-第一轴臂,211-第一容置部,212-倾斜部,2121- 第一侧壁,2122-凸起;
300-第二轴组件,310-第二轴臂,311-第二容置部,312-弯臂部,3121- 第二侧壁,3122-凹槽,320第二卡位结构;
400-第三轴组件,410-第三轴臂,411-第三容置部,412-旋转部,413-连接部,420-第三卡位结构;
500-夹持座;
600-转轴组件,610-转轴,620-锁紧件,621a-第一套口,621b-第二套口, 621c-第三套口,6211-锁定销,622a-锁紧螺母,622b-第一弹簧,622c-第二弹簧,623a-第一止退螺丝,623b-第二止退螺丝,623c-第三止退螺丝,624a-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该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包括手柄100、第一轴组件200、第二轴组件300、第三轴组件400以及夹持座500。第一轴组件200、第二轴组件300和第三轴组件400可以在使用相对转动,使得夹持在夹持座500的拍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其中,第一轴组件200包括第一轴臂210和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轴臂210具有第一容置部211和倾斜部212。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容置部211,且与手柄100的上端部枢接。倾斜部212与第一容置部211的旋转面呈钝角设置,其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容置部211的周壁上。
第二轴组件300包括第二轴臂310和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轴臂310 具有第二容置部311和弯臂部312,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容置部311。弯臂部312 中部大致呈钝角弯曲,其第一端连接在第二容置部311的周壁上。
第三轴组件400包括第三轴臂410和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轴臂310 具有第三容置部410、旋转部412以及连接部413,第三电机设置于第三容置部 410,夹持座500与第三电机枢接。连接部413与旋转部412的旋转面呈钝角设置,其第一端连接在旋转部412的轴向凸起上,其第二端连接在第三容置部410 的周壁上。
第二轴臂310的弯臂部312的第二端通过转轴组件600与第一轴臂210的倾斜部212第二端转动连接,拍摄稳定器随第二轴臂310与第一轴臂210的相互转动在收纳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
使用状态下,弯臂部312与倾斜部212相连的部分和倾斜部212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而倾斜部212与第一容置部211倾斜设置并呈钝角,且弯臂部312与第二容置部311相连的部分还相对其余倾斜部212相连的部分向倾斜部212的倾斜方向进一步外倾,使得第一容置部211的旋转面与第二容置部311的旋转面不垂直,也即固定在第一容置部211的第一电机的轴向与固定在第二容置部 311的第二电机的轴向不垂直。
连接部413相对旋转部412向上倾斜使得连接部413与旋转部412的旋转面呈钝角设置,而连接部413连接在第三容置部410的周壁与第三容置部410保持平行,因此旋转部412的旋转面与第三容置部410的旋转面不垂直。旋转部412 与固定在第二容置部311的第二电机枢接,因此旋转部412的旋转面与第二容置部311的旋转面平行,使得第三容置部410的旋转面与第二容置部311的旋转面不垂直,即固定在第二容置部311的第二电机的轴向与固定在第三容置部 410的第三电机的轴向不垂直。
因此,在使用状态下,第一电机的轴向、第二电机的轴向和第三电机的轴向相互不垂直,有效避免了拍摄稳定器的各个部位出现在拍摄装置的视野范围内。
收纳状态下,弯臂部312相对向第一容置部211转动,使得第三轴臂410的连接部413与手柄100的轴向平行,同时将夹持座500旋转至与其长度方向与连接部413的长度方向一致。收纳状态下,夹持座500朝向手柄100。收纳状态下,拍摄稳定器相对紧凑,可有效缩小拍摄稳定器的整体尺寸,以便于拍摄稳定器的收纳盒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第一轴臂210、第二轴臂310以及第三轴臂410的结构,使得固定在第一轴臂210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二轴臂310上的第二电机,以及固定在第三轴臂410上的第三电机在拍摄稳定器在使用状态时,第一电机的轴线、第二电机的轴线与第三电机的轴线相互不垂直,这样可以保证拍摄稳定器的各部位不会出现在拍摄镜头视野之内,保证拍摄效果。同时,在第一轴臂210和第二轴臂310之间设置转轴组件600,使得第三轴臂410 上的夹持座500可以随第二轴臂310折叠与手柄100保持平行,以减小拍摄稳定器的尺寸,便于拍摄稳定器的收纳和携带。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211和手柄100的上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卡位结构220,第二容置部311和旋转部412之间设有第二卡位结构320,第三容置部410和夹持座500之间设有第三卡位结构420。收纳状态下,第一容置部211和手柄100通过第一卡位结构220卡合锁定,第二容置部311和旋转部412通过第二卡位结构320卡合锁定,第三容置部410和夹持座500通过第三卡位结构420卡合锁定,以保障拍摄稳定器的各个活动部分不会轻易松动,保证拍摄稳定器携带、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具体地,该第一卡位结构220、第二卡位结构320和第三卡位结构420可采用弹性卡合结构来实现。例如,如图4所示,在旋转部412的周壁上设置一限位凸起322,在第二容置部311的旋转面设置钩状限位卡槽321。收纳时,顺时针转动旋转部412,使得限位凸起322从限位卡槽321一侧槽壁卡入限位卡槽 321内,并在抵接到限位卡槽321的另一侧较高的槽壁时被限制,使得旋转部 412与所述第二容置部311保持相对固定关系,即第二轴臂310与第三轴臂410 相对锁定。同样得,第一卡位结构220和第三卡位结构420采用同样上述相同的卡位结构使得第一轴臂210和手柄100之间、第三轴臂410和夹持座500之间相互锁定。
应当说明的是,该第一卡位结构220、第二卡位结构320和第三卡位结构 420也可以替换为现有的弹性锁止机构或者非弹性锁止结构来替换上述弹性卡合结构。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部212具有两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121,弯臂部312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3121,弯臂部312的两第二侧壁3121夹设在倾斜部212的两第一侧壁2121内。
该转轴组件600600包括转轴610和锁紧件620,转轴610的第一端穿过倾斜部212的第一侧壁2121和弯臂部312的第二侧壁3121,锁紧件620固定在转轴 610的第一端,并抵接在倾斜部212的第一侧壁2121的外侧面,使得第一侧壁 2121的内侧面与第二侧壁3121的外侧面摩擦贴合。第一侧壁2121设有供转轴 610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侧壁3121设有供转轴610穿过的第二通孔。
该锁紧件620用于实现转轴610与倾斜部212和弯臂部312之间的相互锁定,避免转轴610在使用状态下发生转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锁紧件620 与转轴610之间采用螺纹配合锁定。具体地,如图5-6所示,该锁紧件620包括第一套口621a和锁紧螺母622a。该第一套口621a套接在转轴610的第一端,锁紧螺母622a设于第一套口621a的容置腔内,且与转轴610的第一端螺纹配合。第一套口621a的容纳腔的侧壁形状与锁紧螺母622a的形状相同,当旋转第一套口621a时,锁紧螺母622a随第一套口621a的一起旋转。
需要折叠或者展开拍摄稳定器时,可以通过拧松锁紧螺母622a进行转动调节,调节完毕后再通过第一套口621a拧紧锁紧螺母622a,使得倾斜部212的两第一侧壁2121压紧弯臂部312的第二侧壁3121,第一侧壁2121和第二侧壁 3121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在转轴610上,限制转轴610的转动,实现转轴 610与倾斜部212和弯臂部312之间的相互锁定,使得转轴610部位更加稳固。
同时,在转轴610的第一端端末设置有第一止退螺丝623a,用于将锁紧螺母622a限制在转轴610上,防止锁紧螺母622a完全从转轴610上被拧出。
在第一套口621a的容纳腔的腔口设置有用于封闭容纳腔的盖板624a,以避免转轴610和锁紧螺母622a的配合部位受到外界水汽的侵蚀或者积压灰尘导致生锈或者卡死。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侧壁2121的内侧面设有若干凸起2122,第二侧壁3121的外侧面设有与凸起2122一一对应的凹槽3122。使用状态或者收纳状态下,凸起2122时卡在其对应的凹槽3122内,以保证到位角度的稳固性和准确性。在转动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套口621a拧松锁紧螺母622a,使得倾斜部212的两第一侧壁2121具有可以向第一侧壁2121向外形变的空间,以使得转动的更加灵活。
具体地,该凸起2122设置为梯台状,对应地凹槽3122设置为梯形槽。将凸起2122设置为具有倾斜面的梯台状,方便凸起2122与凹槽3122的卡合和脱离。
可选地,若干凸起2122沿第一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锁紧件620还可以采用弹性抽拉结构来实现锁定。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620包括第二套口621b、第一弹簧622b以及第二止退螺丝623b。第二套口621b套接在转轴610的第一端,第一弹簧622b设于第二套口621b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转轴 610的第一端。第二止退螺丝623b设于转轴610的第一端端末,第一弹簧622b 的一端抵接在第二套口621b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第二止退螺丝 623b上。相比于螺旋锁定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弹簧622b来实现转轴610 的锁定,可省去了旋转锁紧螺母622a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21和第二侧壁3121之间同样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起2122和凹槽3122,使用状态或者收纳状态下,凸起2122时卡在其对应的凹槽3122内,以保证到位角度的稳固性和准确性。
作为优选地,该凸起2122设置为梯台状,对应地凹槽3122设置为梯形槽,方便凸起2122与凹槽3122的卡合和脱离。
作为优选地,若干凸起2122沿第一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21与第二侧壁3121 之间的定位卡合结构还可以采用销孔配合锁定。具体地,如图8所示,锁紧件620包括第三套口621c、第二弹簧622c以及第三止退螺丝623c。第三套口621c 套接在转轴610的第一端,其与第一侧壁2121相对的一侧设置一锁定销6211,锁定销6211穿过第一侧壁2121以及与该第一侧壁2121贴合的第二侧壁3121。第一侧壁2121具有供锁定销6211穿过的避让孔,第二侧壁3121具有若干与避让孔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孔沿第二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第二弹簧622c设于第三套口621c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转轴610的第一端。第三止退螺丝623c固定在转轴610的第一端端末,第二弹簧622c的一端抵接在第三套口621c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第三止退螺丝623c上。
通过在第三套口621c上设置锁定销6211,并在第一侧壁2121上设置供锁定销6211穿过的避让孔,在第二侧壁3121上设置沿第二通孔的外周向均匀分布的定位孔。需要转动调节时,将第三套口621c相对向外抽拉,使得锁定销6211 从定位孔内抽出,将拍摄稳定器转动需要的角度后,松开第三套口621c,锁定销6211在第二弹簧622c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插入与新角度对应的定位孔内,使得转轴610相对倾斜部212和弯臂部312相对锁定。
与采用凸起2122和凹槽3122的卡合锁定,锁定销6211和定位孔的锁定配合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第一轴组件、第二轴组件、第三轴组件以及夹持座;
所述第一轴组件包括第一轴臂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轴臂具有第一容置部和与所述第一容置部呈钝角设置的倾斜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且与所述手柄的上端部枢接;
所述第二轴组件包括第二轴臂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轴臂具有第二容置部和弯臂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
所述第三轴组件包括第三轴臂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二轴臂具有第三容置部、旋转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第三电机枢接,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二电机枢接;
所述第二轴臂的弯臂部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第一轴臂的倾斜部转动连接,拍摄稳定器随所述第二轴臂与所述第一轴臂的相互转动在收纳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
其中,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所述第二电机的轴线和所述第三电机的轴线相互不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手柄的上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卡位结构,所述第二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之间设有第二卡位结构,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夹持座之间设有第三卡位结构;
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手柄通过第一卡位结构卡合锁定,所述第二容置部和所述旋转部通过第二卡位结构卡合锁定,所述第三容置部和所述夹持座通过第三卡位结构卡合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第二卡位结构和第三卡位结构均包括卡合配合的限位凸起和呈钩状的限位卡槽;
收纳状态下,所述限位凸起从限位卡槽一侧槽壁卡入限位卡槽内,并抵接在所述限位卡槽另一侧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第一侧壁,所述弯臂部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弯臂部的两第二侧壁夹设在所述倾斜部的两第一侧壁内;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锁紧件,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倾斜部的第一侧壁和所述弯臂部的第二侧壁,所述锁紧件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并抵接在所述倾斜部的第一侧壁的外侧面,使得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第二侧壁的外侧面摩擦贴合;
所述第一侧壁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梯台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凸起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8.如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一套口、锁紧螺母以及第一止退螺丝;
所述第一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锁紧螺母设于所述第一套口的容置腔内,且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螺纹配合,旋转第一套口时,所述锁紧螺母随第一套口的一起旋转;
所述第一止退螺丝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将锁紧螺母限制在所述转轴上。
9.如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二套口、第一弹簧以及第二止退螺丝;
所述第二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套口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止退螺丝设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套口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止退螺丝上。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第三套口、第二弹簧以及第三止退螺丝;
所述第三套口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其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定销,所述锁定销穿过所述第一侧壁以及与该第一侧壁贴合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供所述锁定销穿过的避让孔,所述第二侧壁具有若干与避让孔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三套口的容置腔内,并套接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止退螺丝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端末,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三套口的容置腔的底部,其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三止退螺丝上。
CN202020588788.3U 2020-04-17 2020-04-17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Active CN212056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8788.3U CN212056666U (zh) 2020-04-17 2020-04-17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8788.3U CN212056666U (zh) 2020-04-17 2020-04-17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6666U true CN212056666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0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8788.3U Active CN212056666U (zh) 2020-04-17 2020-04-17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6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5255B2 (en) Holding mechanism for stabilizer and handheld stabilizer
US11384900B2 (en) Handheld gimbal
US6929409B2 (en) Shoulder mounted support assembly to hold camera of camcorder
US7318678B2 (en) Self locking ergonomic support assembly for optical devices
US10365543B2 (en) Holder for mobile devices
CN111684195B (zh) 手持云台
US5650821A (en) Video camera support with counterbalance
US20220082203A1 (en) Foldable handheld gimbal
CN210567422U (zh) 手持云台
US20220074544A1 (en) Foldable handheld gimbal
US20220082908A1 (en) Foldable handheld gimbal
CN212056666U (zh) 可折叠收纳的拍摄稳定器
CN111699339B (zh) 手持云台
CN210485212U (zh) 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CN210687718U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CN114236875A (zh) 铰链模组和眼镜
CN113154214B (zh) 云台结构
CN211667535U (zh) 可拓展的稳定器机架及具有其的稳定器
CN112105861A (zh) 手持云台
CN213656275U (zh) 可折叠手持云台
CN211203395U (zh) 转接组件、云台组件和固定架组件
CN112416056B (zh) 具有旋转摄像结构的显示器
CN210351257U (zh) 可折叠式云台
CN210351258U (zh) 可折叠式云台
US4744652A (en) Focusing system for a transparency proj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