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5630U -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5630U
CN212055630U CN202020181578.2U CN202020181578U CN212055630U CN 212055630 U CN212055630 U CN 212055630U CN 202020181578 U CN202020181578 U CN 202020181578U CN 212055630 U CN212055630 U CN 212055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iddle shaft
multidirectional
inclined plane
elas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815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军艳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1815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5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5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56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包括中轴、底座和至少三个弹性元件;中轴一端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中轴凸起,底座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底座凸起,中轴凸起和底座凸起一一对应设计,中轴凸起上设置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底座凸起上设置与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平行的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弹性元件一端连接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另一端连接底座凸起减震斜面。通过多个弹性元件的立体搭配,实现了单方向减振到多方向减振的转变,减振效果大幅度提升,同时,结构紧凑、简单,方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各部件尺寸可根据要求灵活放缩,可根据要求更换不同参数规格的弹性元件,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领域,涉及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快,一大批设备以及新型零件呈爆发式增长,各种精密仪器也像是雨后春笋。精密仪器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价格昂贵,并且所处的环境条件要求也很高。我们对其寿命方面也是有着更好的期望,怎样使精密仪器不容易损坏,并且所处达到其正常工作的要求,其中减震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常见的减振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振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但是,这种减振器是与弹性元件(例如,弹簧)配合使用,仅仅在单一方向上具有减振作用,针对精密仪器来说,来自多个方向上的震动都会影响其使用,造成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减震器智能单一方向减震的缺点,提供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包括中轴、底座和至少三个弹性元件;中轴一端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中轴凸起,底座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底座凸起,中轴凸起和底座凸起一一对应设计,中轴凸起上设置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底座凸起上设置与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平行的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弹性元件一端连接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另一端连接底座凸起减震斜面。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中轴凸起、底座凸起和弹性元件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中轴凸起均布中轴一端侧壁,三个底座凸起均布底座侧壁。
所述弹性元件为空气弹簧。
所述中轴远离中轴凸起的一端上设置用于安装待减震零件的安装座。
所述中轴凸起与中轴一体成型,所述底座凸起与底座一体成型。
所述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中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弹性元件与中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中轴的中轴线与底座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一端的中轴凸起安装座,所述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底座凸起安装座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另一端的底座凸起安装座。
所述弹性元件与中轴凸起安装座和底座凸起安装座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凸起侧壁上设置底座凸起固定台,底座凸起固定台上开设底座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一种多方向减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多方向减振器;使用状态时,所有多方向减震器的底座均与安装平面连接,所有多方向减震器的中轴均与待减震零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震器,通过多个弹性元件的立体搭配,实现了单方向减振到多方向减振的转变,减振效果大幅度提升,将精密的仪表安装到这种减振器上,可缓冲多方向震动给仪表带来的影响,可以使其读数更准,增长使用寿命。设计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和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可以将减振器所受的空间作用力分解到斜面的法向,实现对空间多向振动同时减振的目的,并且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平行设置,可以让空间弹性元件与两个平行的斜面同时垂直,即弹性元件位于斜面的法向,受空间力时,斜面将力分解到斜面的法向,通过法向的空间弹性元件将所受的力进行缓冲吸收,提升减震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方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不限于尺寸以及弹性元件的种类,可以随意搭配弹性元件,各部件尺寸可根据要求灵活放缩,可根据要求更换不同参数规格的弹性元件,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进一步的,中轴凸起均布中轴一端侧壁,三个底座凸起均布底座侧壁,中轴凸起和底座凸起均布于中轴和底座的一端侧壁,这样的结构设计是为了在两者之间构建上述的三个相对的平行斜面,便于三个空间弹性元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中轴远离中轴凸起的一端上设置用于安装待减震零件的安装座,便于待减震器件的安装和固定。
进一步的,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中轴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弹性元件与中轴的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中轴的的中轴线与底座的中轴线重合,中轴和底座的轴线重合是为了将整个减振器的重心落在中轴线上,因为弹性元件刚度大、变形小,减振器不管如何受力,其重心始终稳定在中轴线上,有利于产品受力环境的稳定,尽量减少附加的扰动。
进一步的,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一端的中轴凸起安装座,所述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底座凸起安装座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另一端的底座凸起安装座,便于弹性元件的安装固定,便于弹性元件的维修更换。
进一步的,底座凸起侧壁上设置底座凸起固定台,底座凸起固定台上开设底座固定孔,便于将减震器进行固定,保证减震器工作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震系统,通过将多个减振器结合使用,面对大型待减震期间或者待减震器件不规则时,多个减振器的配合使用,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轴;2-中轴凸起;3-底座;4-底座凸起;5-弹性元件;6-中轴凸起安装座;7-底座凸起安装座;8-底座凸起固定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3,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包括中轴1、底座3和若干的弹性元件5。
中轴1一端直接用于安装待减震器件或固定设置用于安装待减震器件的中轴安装座,中轴1另一端侧壁上设置若干中轴凸起2,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中轴凸起2。底座3侧壁上设置若干底座凸起4,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底座凸起4,中轴凸起2和底座凸起4对应设计,中轴凸起2和对应的底座凸起4通过弹性元件5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选取了空气弹簧,通过弹性元件5的作用实现减震,通过若干个不同方向上设置的弹性元件5,利用弹性元件5的这种联合工作,从而可达到多个方向上同时减振的目的。
其中,若干中轴凸起2和中轴1一体成型,若干底座凸起4和底座3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三个中轴凸起2均布中轴1侧壁,三个底座凸起4均布底座3侧壁,以便更好的进行各个方向的减震,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中轴凸起2和底座凸起4连接弹性元件5的一端分别设置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和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中轴凸起安装座,弹性元件5一端通过螺钉顶紧固定在中轴凸起安装座内,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底座凸起安装座,弹性元件5另一端通过螺钉顶紧固定在底座凸起安装座内。
其中,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平行设置,且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中轴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与底座3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对应设计。中轴凸起减震斜面沿靠近中轴1的方向向内倾斜,底座凸起减震斜面沿靠近底座3的方向向内倾斜。弹性元件5的中轴线与中轴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弹性元件5的中轴线沿着靠近底座3的方向上向外倾斜,中轴1的中轴线与底座3的中轴线重合。
底座凸起4远离底座3的一端侧壁上设置底座凸起固定台8,底座凸起固定台8上开设底座固定孔,使用时通过底座固定孔将减振器固定在安装平面上,保证减震器的安装稳定性。
考虑到需要被减振的仪器是各种各样的,尺寸和减振程度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没有尺寸的限制,可根据需要被减振的仪器的减振要求,来确定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弹性元件5的规格和性能。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的装配方法,减震器的底座3是整体结构的基托,底座3上的三个底座凸起4上设置有用于弹性元件5安装的底座凸起安装座,采用螺钉可将三个弹性元件5的一端顶紧固定在底座凸起安装座内部,三个弹性元件5的另一端与中轴1上的三个中轴凸起2上设置上的中轴凸起安装座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同上。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分析需要被减震的零件的尺寸和减震要求,定制所需性能及尺寸的中轴1、底座3和弹性元件5并完成组装,然后根据需要被减震的零件本身安装方式定制配套的中轴安装座,使得需要被减震的零件能够安装在中轴1上。步骤二:查找可安装减震器的一个平面,通过减震器上设置的底座凸起固定台8将减震器安装在该平面上。步骤三:将需要被减震的零件安装在减震器的中轴1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多方向减震系统,包括若干个上述的减震器,使用状态时,所有减震器的底座均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所有减震器的中轴1均与待减震零件固定连接。一般采用四个同样型号规格的减振器放在待减震零件的四个支点下组合起来使用,类似于桌子的四条腿,也可三个组合起来使用等。
本实用新型多方向减振器,通过多个弹性元件5的立体搭配,实现了单方向减振到多方向减振的转变,减振效果大幅度提升。它不限于尺寸以及弹性元件5的种类,只要提前通过计算可以达到目的要求,可以随意搭配弹性元件5,多个弹性元件5规格一致,弹性元件5更换是统一更换时能够更好的达到目的要求。将精密的仪表安装到这种减振器上,可缓冲多方向震动给仪表带来的影响,可以使其读数更准,增长寿命等。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方便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各部件尺寸可根据要求灵活放缩,可根据要求更换不同参数规格的弹性元件5,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1)、底座(3)和至少三个弹性元件(5);
中轴(1)一端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中轴凸起(2),底座(3)侧壁上设置至少三个底座凸起(4),中轴凸起(2)和底座凸起(4)一一对应设计,中轴凸起(2)上设置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底座凸起(4)上设置与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平行的底座凸起减震斜面,弹性元件(5)一端连接中轴凸起减震斜面,另一端连接底座凸起减震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凸起(2)、底座凸起(4)和弹性元件(5)的数量均为三个,且三个中轴凸起(2)均布中轴(1)一端侧壁,三个底座凸起(4)均布底座(3)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空气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远离中轴凸起(2)的一端上设置用于安装待减震零件的安装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凸起(2)与中轴(1)一体成型,所述底座凸起(4)与底座(3)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与中轴(1)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弹性元件(5)与中轴(1)的中轴线的夹角为45°,所述中轴(1)的中轴线与底座(3)的中轴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5)一端的中轴凸起安装座(6),所述底座凸起减震斜面上设置底座凸起安装座上设置用于固定弹性元件(5)另一端的底座凸起安装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与中轴凸起安装座(6)和底座凸起安装座(7)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凸起(4)侧壁上设置底座凸起固定台(8),底座凸起固定台(8)上开设底座固定孔。
10.一种多方向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方向减振器;
使用状态时,所有多方向减震器的底座(3)均与安装平面连接,所有多方向减震器的中轴(1)均与待减震零件连接。
CN202020181578.2U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5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1578.2U CN212055630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81578.2U CN212055630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5630U true CN21205563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815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55630U (zh) 2020-02-18 2020-02-18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5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390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装箱
CN111120553A (zh) 一种用于多个方向同时减震的减振器及减震系统
CN212055630U (zh) 一种多方向减振器及基于其的减震系统
CN202998698U (zh) 减震机柜
CN21483671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消音减震装置
CN107366711B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结构以及一种无人机
CN216447349U (zh) 减震器
CN111288120B (zh) 制氧机散热减震底座
CN109904757B (zh) 一种电力设备减震箱
CN211402709U (zh) 适用于激光雷达的安装结构
CN215673363U (zh) 一种集成式燃气发电机组减震系统
CN217178841U (zh) 一种风幕机的外壳
CN201475237U (zh) 避震件以及避震结构
CN217985772U (zh) 一种综合通信网络控制器
CN109131918B (zh) 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及其减震平台
CN220475331U (zh) 一种电缆桥架
CN218510083U (zh) 一种qkd光盒减震装置
CN114033820A (zh) 一种车载减震结构
CN21937028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微型服务器
CN201475238U (zh) 缓冲结构与电子装置
CN219447300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无人机支承板
CN220435817U (zh) 一种新型抗震型存储机箱
CN212967112U (zh) 一种固态硬盘壳体
CN219874693U (zh) 微模块数据中心开关柜
CN217787698U (zh) 车载服务器整机减震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