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5159U -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5159U
CN212055159U CN202020142154.5U CN202020142154U CN212055159U CN 212055159 U CN212055159 U CN 212055159U CN 202020142154 U CN202020142154 U CN 202020142154U CN 212055159 U CN212055159 U CN 212055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cavity
dua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21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启能
陈敏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pal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al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al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21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5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5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5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包括水泵本体、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水泵本体包含壳体、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连通第一腔室的入水管及连通第二腔室的出水管,且入水管具有入水管出口,入水管出口位在第一腔室的内壁面,出水管具有出水管入口,出水管入口是位于第二腔室的内壁面;第一水泵具有第一转子,第一转子安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水泵具有第二转子,第二转子安置在第二腔室中,据此完成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Description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水泵,特别是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背景技术】
水泵(Water Pump)的设置主要是用来增加液体输出压力,其是透过马达驱动水泵的叶轮转动,并使水流在经过高速转动的叶轮后来提升压力,用来驱动及输送液体。
又,当系统仅设置单一个水泵时,则水泵故障时会影响系统整体运作,导致工作效能降低。此外,单一水泵所能够提高的水流出口压力有限,因此需串联或并联多个水泵来达到所需要的水泵压力或扬程。然而,将多个水泵串联或并联时,其工作流体的回路长而水阻大,导致水泵效能降低及扬程缩短。此外,多个水泵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漏水,且多个水泵利用併接或串接的方式设置时会佔用较大的使用空间,导致使用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良之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双水泵能够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设置,提供使用者可视实际使用状况来选择是否启动运作,故可增加水泵扬程或流量并达到备用功能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藉此达到降低水阻及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泵本体是由一体成型的壳座构成而结合二水泵,因此达到减少漏水的机率。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包括泵本体、第一水泵及第二水泵。泵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壳座,壳座在相对的二侧分别成型有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具有第一泵入水口,第二容腔具有第二泵入水口,且壳座设置有至少连通第一泵入水口或第二泵入水口的入水口、连通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的水道、及连通水道的出水口;第一水泵设置在第一容腔中,第一水泵具有第一叶轮;第二水泵设置在第二容腔中,且第二水泵具有面向第一叶轮设置的第二叶轮。
相较于习知,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泵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壳座在相对的二侧分别成型有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以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水泵,并使二水泵的叶轮呈相对设置,以减少管路衔接或弯折时所增加的阻抗,进而减少漏水机率并提高水压及增加扬程(Water-Head),此外,第一、第二水泵可利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设置而提供备用 (Redundant)功能,增加使用时的灵活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水泵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双泵模组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图4之A-A断面剖视图,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二侧方向的剖视图及其水流示意图;
图6是图4之B-B断面剖视图,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二侧方向的剖视图及其水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另一实施态样的剖视图及其水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的应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1b:水泵模组,
2:液冷装置,
3:水冷排,
4:导管,
5:水冷头,
10、10a:泵本体,
11、11a:壳座,
111、111a:第一容腔,
1110、1110a:第一泵入水,
1111:第一阶梯面,
1112:第一结合孔,
1113:第一螺柱,
112、112a:第二容腔,
1120、1120a:第二泵入水口,
113、113a:汇流室,
114a:第一集水室,
115a:第二集水室,
12、12a:入水口,
13:水道,
14、14a:出水口,
15:第一外板,
16:第二外板,
17:第一快速接头,
18:第二快速接头,
20、20a:第一水泵,
21:第一泵座,
211:第一叶轮容腔,
212:第一定子容腔,
213:第一凸缘,
2130:第一螺孔,
22:第一叶轮,
23:第一定子,
24:第一密封圈,
25:第一螺件,
26:第一泵板,
30、30a:第二水泵,
32:第二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水泵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双泵模组的组合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1,包括一泵本体10、一第一水泵20及一第二水泵30。该第一水泵20及该第二水泵30是设置在该泵本体10中,据以构成该双泵模组1。更详细描述该双泵模组1的结构如后。
该泵本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壳座11。该壳座11在相对的二侧分别成型有一第一容腔111及一第二容腔 112。该第一容腔111具有一第一泵入水口1110,另外,该第二容腔具有112一第二泵入水口1120,且该壳座11设置有至少连通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或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的一入水口12、连通该第一容腔111 及该第二容腔112的一水道13、及连通该水道13的一出水口14。
该第一水泵20设置在该第一容腔111中。该第一水泵 20具有一第一泵座21、一第一叶轮22及一第一定子 23。此外,该第一泵座21包含容置有该第一叶轮22 的一第一叶轮容腔211及容置有该第一定子23的一第一定子容腔212。
同样地,该第二水泵30具有和第一水泵20相同的结构设置。该第二水泵30设置在该第二容腔112中,且该第二水泵30具有面向该第一叶轮22设置的一第二叶轮32。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泵本体10更包括结合在该壳座11相对侧的一第一外板15及一第二外板16。该第一外板15及该第二外板16分别透过焊接方式而结合在该壳座11上。此外,该泵本体10更包括设置在该第一外板15并连通该入水口12的一第一快速接头17及设置在该第二外板16并连通该出水口14的一第二快速接头18。
请同时参照图5及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二侧方向的剖视图及其水流示意图。更详细地说,该第一水泵20更包含一第一密封圈24。又,该第一容腔111具有一第一阶梯面1111;该第一泵座21具有安置在该第一阶梯面1111上的一第一凸缘213。该第一密封圈24设置在该第一凸缘213及该第一阶梯面1111之间。同样地,该第二水泵30也具有相同的结构设置。
具体而言,该第一凸缘213设有多个第一螺孔2130,另外,该第一阶梯面1111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1112。该第一水泵20透过多个第一螺件25穿设该些第一螺孔2130及该些第一结合孔1112而结合在该第一容腔 111。又,本实施例中,该壳座11在该第一阶梯面1111成型有多个第一螺柱1113。又,该第一水泵20更包含结合在该第一泵座21以盖合该第一定子容腔212 的一第一泵板26,该第一泵板26结合在该些第一螺柱1113上而齐平该壳座11的外表面。
同样地,该第二水泵30也以相同的方式结合在该第二容腔112。
请参照图5,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水泵20及该第二水泵30是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该壳座 11中。另外,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在该壳座11中是正对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的位置而设置。
进一步地说,该双泵模组1运作时,工作流体如水等,从该第一快速接头17经过该入水口12而进入该壳座 11,接着流过该水道13而进入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 及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以分别透过该第一水泵20 及该第二水泵30而对工作流体进行增压。
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水泵20及该第二水泵30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该泵本体10时,使用者可视实际使用状况来选择该第一水泵20及该第二水泵30是否启动运作来符合使用需求,并可达到备用(Redundant)功能的目的。
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壳座11成型有连通该第一容腔111及该第二容腔112的一汇流室113,且该汇流室113是连通该出水口14。
实际使用时,当工作流体受加压而自该第一叶轮22 及/或该第二叶轮32的一侧流出而进入该汇流室113 中,接着,在该汇流室113流出至该出水口14。最后,工作流体会从该第二快速接头18(参图5)流出该泵本体10至外部。
请再参照图7至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双泵模组1a包括一泵本体10a、一第一水泵 20a及一第二水泵30a。该泵本体10a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壳座11a。该壳座11a成型有一第一容腔111a及一第二容腔112a。该第一容腔111a具有一第一泵入水口1110a,该第二容腔具有112a一第二泵入水口1120a。又,该壳座11a设置有一入水口12a及一出水口14a。本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壳座11a成型有独立的一汇流室113a、一第一集水室114a及一第二集水室115a。该第一集水室114a设置在该入水口12a及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a之间。该第二集水室115a设置在该第一容腔11a及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a之间。该汇流室113a 连通该第二容腔112a及该出水口14a。
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水泵20a及该第二水泵30a是以串联的方式设置在该壳座11中。具体而言,该第一容腔111a及该第二容腔112a是在该壳座11a中是呈错位设置。此外,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a 及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a是隔着该第一集水室114a 及该第二集水室115a而呈错位设置。
该双泵模组1a运作时,工作流体会从该入水口12a 流入该壳座11a的第一集水室114a,并进入该第一泵入水口1110a,以透过该第一水泵20a对工作流体进行增压。又,从该第一水泵20a所流出的水会接着流入该第二集水室115a,并进入该第二泵入水口1120a,以透过该第二水泵30a对工作流体进行增压。最后,经过该第一水泵20a及/或该第二水泵30a加压后的工作流体会流出至该汇流室113a,最后从该出水口14a 流出该泵本体10a至外部。
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水泵20a及该第二水泵30a以串联的方式设置在该泵本体10时,使用者仍可视实际使用状况来选择该第一水泵20a及该第二水泵30a是否启动运作来符合使用需求,并可达到备用(Redundant) 功能的目的。
请续参照图10,是为本实用新型之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的应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之双泵模组1c是应用于一液冷装置2的输送。该液冷装置2是包含一双泵模组1b、至少一水冷排3、多个导管4及至少一水冷头5。该水冷排3及该水冷头5的数量皆设置为多个。该些水冷头5是透过该些导管4的连接而能够对多处的热源进行热交换。
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双泵模组1b二侧分别连接有一水冷排3,该水冷排3的设置是取代前述实施例中快速接头的设置。再者,双泵模组1c内的水泵设置方式不限于并联或串联,可视实际使用需求而加以变换设置,增加使用的灵活运用。此外,该液冷装置2可透过该双泵模组1b的设置来增进工作液体的输送速度,进而增加该液冷装置2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
一泵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一壳座,该壳座在相对的二侧分别成型有一第一容腔及一第二容腔,该第一容腔具有一第一泵入水口,该第二容腔具有一第二泵入水口,且该壳座设置有至少连通该第一泵入水口或该第二泵入水口的一入水口、连通该第一容腔及该第二容腔的一水道、及连通该水道的一出水口;
一第一水泵,设置在该第一容腔中,该第一水泵具有一第一叶轮;以及
一第二水泵,设置在该第二容腔中,且该第二水泵具有面向该第一叶轮设置的一第二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水泵更包含一第一泵座及一第一定子,该第一泵座包含容置有该第一叶轮的一第一叶轮容腔及容置有该第一定子的一第一定子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水泵更包含一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容腔具有一第一阶梯面,该第一泵座具有安置在该第一阶梯面上的一第一凸缘,该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该第一凸缘及该第一阶梯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凸缘设有多个第一螺孔,该第一阶梯面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该第一水泵透过多个第一螺件穿设该些第一螺孔及该些第一结合孔而结合在该第一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座在该第一阶梯面成型有多个第一螺柱,该第一水泵更包含结合在该第一泵座以盖合该第一定子容腔的一第一泵板,该第一泵板结合在该些第一螺柱上而齐平该壳座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座成型有连通该第一容腔及该第二容腔的一汇流室,该汇流室是连通该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泵入水口在该壳座中是正对该第一泵入水口的位置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泵本体更包括结合在该壳座相对侧的一第一外板及一第二外板,该第一外板及该第二外板分别透过焊接方式而结合在该壳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泵本体更包括设置在该第一外板并连通该入水口的一第一快速接头及设置在该第二外板并连通该出水口的一第二快速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座成型有独立的一汇流室、一第一集水室及一第二集水室,该第一集水室设置在该入水口及该第一泵入水口之间,该第二集水室设置在该第一容腔及该第二泵入水口之间,该汇流室连通该第二容腔及该出水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容腔及该第二容腔是在该壳座中是呈错位设置,该第一泵入水口及该第二泵入水口是隔着该第一集水室及该第二集水室而呈错位设置。
CN202020142154.5U 2020-01-21 2020-01-21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Active CN212055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2154.5U CN212055159U (zh) 2020-01-21 2020-01-21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2154.5U CN212055159U (zh) 2020-01-21 2020-01-21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5159U true CN212055159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2154.5U Active CN212055159U (zh) 2020-01-21 2020-01-21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5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55676A1 (en) Heat exchange module and serial pump thereof
CN213511231U (zh) 一种立式自吸泵
CN212055159U (zh) 用于液冷装置的双泵模组
CN201078334Y (zh) 自吸式离心泵
TWI732486B (zh) 用於液冷裝置之雙泵模組
CN109356849B (zh) 一种液体活塞空压机
CN201687726U (zh) 同步自吸泵
CN107461328B (zh) 三柱塞往复泵
CN102628464A (zh) 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
CN112096617B (zh) 立式自吸泵
CN216199042U (zh) 一种轻便型单级双吸泵
CN206017282U (zh) 一种循环水式真空泵
CN219062098U (zh) 一种具有主动轴流功能的引射器
CN218062645U (zh) 柱塞泵及高压清洗机
CN218000056U (zh) 一种高效散热液压站
CN214837364U (zh) 一种自吸泵管道连接固定机构
CN219197717U (zh) 水泵连接流道结构及水泵
CN215927769U (zh) 一种双联式油压泵
CN214007612U (zh) 一种自吸两栖泵用泵体
CN216813782U (zh) 防止油泵进空气后出力低的系统
CN216554347U (zh) 一种应用于冲牙器水泵上的出水阀结构
CN217582454U (zh) 一种单泵双出液体模块
CN212690128U (zh) 一种模块化发动机机油冷却壳体
CN218882500U (zh) 一种车用球墨铸铁水泵壳
CN213116738U (zh) 一种并联结构的双体管道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03 / B04 / B05, 15 / F, Yicheng Huanzhi center, the intersection of Renmin Road and Bayi Road, Jinglo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707, floor 7, zone a, Yinxi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 1301, sightseeing Road,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PALTEK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