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2262U - 预制墩身及桥梁 - Google Patents

预制墩身及桥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2262U
CN212052262U CN202020585923.9U CN202020585923U CN212052262U CN 212052262 U CN212052262 U CN 212052262U CN 202020585923 U CN202020585923 U CN 202020585923U CN 212052262 U CN212052262 U CN 212052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pier
pier body
section
steel skel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59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阳
王昌将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59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2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2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2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墩身及桥梁。预制墩身包括预制节段和型钢骨架,预制墩身包括底节墩身、多个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型钢骨架的一端用于与承台相连接,型钢骨架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底节墩身、多个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顺次堆叠于承台上,并与型钢骨架相连接。型钢骨架作为预制墩身的抗弯构件,同时型钢骨架也作为辅助完成底节墩身、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的安装连接,提高预制墩身的安装精度的劲性骨架。从而在安装预制墩身时,能够逐节将多个预制节段吊装至预定的安装位置,从下至上顺次堆叠在一起,使预制墩身的安装更方便。

Description

预制墩身及桥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墩身及桥梁。
背景技术
对于较高或较大的跨径桥梁的墩身,根据受力需要,一般采用群桩基础和实体矩形墩身,并采用承台联结。对于截面积大、高度高的墩身,由于浇筑、运输和安装能力限制,无法整体制造、一次安装,只能采用节段预制、现场拼装工艺。目前,预制节段的现场连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灌浆套筒连接,但对安装精度要求高,造价高;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预应力钢绞线连接,但预应力钢束穿束难度大,且抗震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墩身及桥梁,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墩身安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墩身,包括预制节段和型钢骨架;所述预制节段包括顶节墩身、底节墩身和节段墩身;所述型钢骨架的一端用于与承台相连接,所述型钢骨架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节段墩身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底节墩身、多个所述节段墩身和所述顶节墩身沿第一方向顺次堆叠于所述承台上,并与所述型钢骨架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节段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预留通孔,所述型钢骨架通过所述预留通孔穿过所述预制节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预制节段上的所述预留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预留通孔沿所述预制节段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型钢骨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型钢骨架与多个所述预留通孔一一对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混凝土层;所述预留通孔与对应的型钢骨架之间填充有所述混凝土层,以使所述预制节段与所述型钢骨架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节墩身和所述节段墩身朝向所述承台的一端形成剪力槽;所述底节墩身和所述节段墩身远离所述承台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剪力键相适配的剪力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环氧胶层;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节段之间设置于所述环氧胶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型钢骨架均包括多个节段型钢;多个所述节段型钢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相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节段均为空心墩身。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节墩身的高度不超过2m,所述节段墩身和所述顶节墩身的高度为3.5-5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墩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墩身,包括预制节段和型钢骨架,预制墩身包括底节墩身、多个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型钢骨架的一端用于与预制墩身的承台相连接,型钢骨架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竖直方向)延伸;节段墩身的数量为多个,底节墩身、多个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顺次堆叠于承台上,并与型钢骨架相连接。型钢骨架作为预制墩身的抗弯构件,同时型钢骨架也作为辅助完成底节墩身、节段墩身和顶节墩身的安装连接,提高预制墩身的安装精度的劲性骨架。从而在安装时,能够逐节将多个预制节段吊装至预定的安装位置,从下至上顺次堆叠在一起,并通过型钢骨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固定安装于承台上,共同承台外部的作用力,并使预制墩身的安装更方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桥梁,包括所述的预制墩身,因而所述桥梁也具有预制墩身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节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段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节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心结构的预制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型钢骨架,2-预制节段,21-底节墩身,22-节段墩身,23-顶节墩身,3-剪力键,4-剪力槽,5-预留通孔,6-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预制墩身及桥梁。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制墩身,包括预制节段2和型钢骨架1,预制节段2包括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顶节墩身23;型钢骨架1的一端用于与预制墩身的承台6相连接,型钢骨架1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竖直方向)延伸;节段墩身22的数量为多个,底节墩身21、多个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顺次堆叠于承台6上,并与型钢骨架1相连接。
优选地,如图1至4所示,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上分别形成有预留通孔5,且当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沿竖直方向堆叠在一起后,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上的预留通孔5相互连通;型钢骨架1能够通过预留通孔5依次穿底节墩身21、多个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将底节墩身21与承台6安装之前,承台6的混凝土可以为未浇筑或部分浇筑的情况;首先将底节墩身21吊装至预定的安装位置,即承台6的基坑的上方,并对底节墩身21进行临时的支撑固定;然后将型钢骨架1从底节墩身21的预留通孔5内插入底节墩身21,并使型钢骨架1的下端伸出底节墩身21预定距离至承台6的基坑内;最后向承台6的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承台6的浇筑,同时也使型钢骨架1的下端插入到承台6的混凝土结构内与承台6固定连接,从而方便快捷地完成底节墩身21的安装,使底节墩身21稳定牢固地固定放置于承台6上。
在完成底节墩身21的安装后,将第一节的节段墩身22吊装至型钢骨架1的上方,并使节段墩身22的预留通孔5正对型钢骨架1;然后将节段墩身22顺着型钢骨架1下放,使型钢骨架1穿过节段墩身22的预留通孔5;直至将该节段墩身22对正放置于底节墩身21的上方,完成第一节的节段墩身22的安装;然后重复该步骤依次完成其余的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安装;型钢骨架1作为预制墩身的抗弯构件,同时型钢骨架1也作为辅助完成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安装连接,提高预制墩身的安装精度的劲性骨架。最后向预留通孔5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使底节墩身21、多个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通过型钢骨架1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固定安装于承台6上,共同承载外部的作用力。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型钢骨架1可以在满足受力的情况下分段设置,即型钢骨架1包括多个节段型钢;在施工时,首先将具有一定长度的一段节段型钢插入底节墩身21的预留通孔5内,并将该节段型钢的下端与承台6稳固连接;然后开始安装节段墩身22,当节段型钢的长度不能满足下一个节段墩身22的安装要求时,在该节段型钢的上端续接一段节段型钢,并在已安装完成的节段墩身22和底节墩身21的预留孔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然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所有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安装。通过将型钢骨架1设置成具有较短长度的多个节段型钢,在对节段墩身22的吊装安装的过程中,使节段墩身22的安装更方便。
优选地,两节节段型钢之间的连接在满足受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
优选地,每个预制节段2即底节墩身21、多个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上开设有预留通孔5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预留通孔5沿各自预制节段2的周向间隔分布;型钢骨架1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型钢骨架1与多个预留通孔5一一对应,从而通过型钢骨架1将底节墩身21、多个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串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预制墩身,共同承载外部的作用力。
优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底节墩身21远离承台6的一端即底节墩身21的上端形成剪力键3,节段墩身22的上端形成剪力键3,节段墩身22的下端形成与剪力键3相适配的剪力槽4,顶节墩身23的下端形成剪力键3;在将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依次堆叠在一起时,位于下方一节墩身的上端面上的剪力键3能够插入其上方一节墩身的下端面上的剪力槽4内,从而在逐节堆放墩身的过程中,通过剪力键3与剪力槽4的插接,能够使相邻的两节墩身保持对正,防止预制墩身在堆叠拼接的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的偏移,同时抵抗水平剪力的作用。
通过在预制节段2上设置剪力键3和剪力槽4,也使每个预制节段2的预留通孔5的周围形成凸起,从而即使在相邻两节的预制节段2由于极端情况而开裂,雨水也不会渗透进预留通孔5而影响型钢骨架1的强度和寿命。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节预制节段2之间还设置有环氧胶层;即在完成底节墩身21与承台6的安装后,在底节墩身21的上端面涂抹一层环氧胶,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环氧胶层,然后将一节节段墩身22放置于底节墩身21上,并通过剪力键3与剪力槽4使底节墩身21与相邻的节段墩身22保持竖直方向对正,同时通过底节墩身21与节段墩身22之间的环氧胶层对二者起到一定的粘结固定的作用;在之后的其他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节节段墩身22的安装后,均在该节段墩身22的上端面涂抹一层环氧胶层,再进行下一节节段墩身22的安装,直至完成最后一节的节段墩身22与顶节墩身23之间的组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对于横截面较小的预制墩身,其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可以为实心墩身;对于较高或跨径较大的桥梁的预制墩身,或者横截面较大的预制墩身,如图5所示,底节墩身21、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可以为空心墩身,能够减少材料用量,并方便墩身的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节墩身21的高度不超过2m,从而使底节墩身21的施工安装更方便。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高度可以根据运输要求和安装能力确定,优选地,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高度为3.5m-5m,从而更方便将预制的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运输至安装现场,同时也更方便节段墩身22和顶节墩身23的安装施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桥梁,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预制墩身。由于桥梁包括预制墩身,因而具有预制墩身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节段和型钢骨架;
所述预制节段包括顶节墩身、底节墩身和节段墩身;
所述型钢骨架的一端用于与承台相连接,所述型钢骨架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节段墩身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底节墩身、多个所述节段墩身和所述顶节墩身沿第一方向顺次堆叠于所述承台上,并与所述型钢骨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节段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预留通孔,所述型钢骨架通过所述预留通孔穿过所述预制节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节段上的所述预留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预留通孔沿所述预制节段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型钢骨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型钢骨架与多个所述预留通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层;
所述预留通孔与对应的所述型钢骨架之间填充有所述混凝土层,以使所述预制节段与所述型钢骨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节墩身和所述节段墩身朝向所述承台的一端形成剪力槽;
所述底节墩身和所述节段墩身远离所述承台的一端形成与所述剪力槽相适配的剪力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氧胶层;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节段之间设置于所述环氧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型钢骨架均包括多个节段型钢;
多个所述节段型钢沿所述第一方向顺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节段为空心墩身或实心墩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墩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节墩身的高度不超过2m,所述节段墩身和所述顶节墩身的高度为3.5-5m。
10.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墩身。
CN202020585923.9U 2020-04-17 2020-04-17 预制墩身及桥梁 Active CN212052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923.9U CN212052262U (zh) 2020-04-17 2020-04-17 预制墩身及桥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923.9U CN212052262U (zh) 2020-04-17 2020-04-17 预制墩身及桥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2262U true CN212052262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1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5923.9U Active CN212052262U (zh) 2020-04-17 2020-04-17 预制墩身及桥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2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9218A (zh) * 2020-04-17 2020-07-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预制墩身及预制墩身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9218A (zh) * 2020-04-17 2020-07-07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预制墩身及预制墩身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1735506T3 (en) Method of erecting a tower
US20150089898A1 (en) Method for erecting a tower
CN111576619B (zh) 高强混凝土后浇的装配式框架体系生产方法
CN111809510A (zh) 一种承托-承插式预制桥墩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12263A (zh) 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0670722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的实施方法
CN212052262U (zh) 预制墩身及桥梁
JP2005097946A (ja) 橋脚の構築方法
CN113718753B (zh) 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装配式中隔墙及施工方法
CN213741571U (zh)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预留钢筋穿孔的预制柱及梁柱节点
CN112376705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作为上层柱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14541242B (zh) 装配式桥墩柱与桩基的抱箍式混凝土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840354U (zh) 混凝土预制矩形管桩作为上层柱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529067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桩作为上层柱的梁柱节点
CN111379218A (zh) 预制墩身及预制墩身安装方法
CN212534495U (zh) 一种使用预制混凝土管桩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6131033U (zh) 风电塔和塔筒
CN217871021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矩形管桩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113293872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矩形管桩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
CN111733691A (zh) 一种预制圆柱与桩基的连接结构及方法
CN115559198B (zh) 预制管桩、预制盖梁和预制梁一体式连接结构与施工方法
CN112458908B (zh) 一种两步法精准就位桥墩抗震设施钢套箍的施工方法
CN210857262U (zh) 锅炉柱脚与土建基础连接节点
CN113373800B (zh) 一种采用灌浆套筒的空心预制拼装桥墩及其连接方法
CN110924523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基础的钢板界面柔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28, yuhangta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3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28, yuhangta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3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