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9643U -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9643U
CN212049643U CN202020541184.3U CN202020541184U CN212049643U CN 212049643 U CN212049643 U CN 212049643U CN 202020541184 U CN202020541184 U CN 202020541184U CN 212049643 U CN212049643 U CN 212049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seat
loading
hydraulic cylinder
movab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11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桂峰
蒋超
方伟亮
余翔
江建慧
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Hua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Hua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Hua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Hua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11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9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9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9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座和两个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顶端设置有收集仓,且收集仓的顶端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风罩;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座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两个第一液压缸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第一液压缸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能够自由调节设备的位置,可满足不同场所下的水泥装车环境,且设置两组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的第一液压缸,能够自由调节设备的高度,适应装车后不断升高的水泥位置,提高了吸尘质量。

Description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水泥包运输时,通常采用水泥包装车机将水泥包装至汽车上,由于在装车时,会产生很多粉尘,这些粉尘一方面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如不能回收利用粉尘,就会造成浪费。
现在大多采用固定除尘器及固定吸尘罩的方式来进行除尘,这种除尘方式,由于在进行装车时会发生移动,且随着水泥装车量的增加,固定设置的吸尘罩不能够快速的满足其灰尘产生位置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668609.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水泥包装车机除尘装置,它包括移动水泥包装车机,还包括除尘器、软风管一、支架、工字轨、软风管二、吸尘罩、连接杆、出灰软管、储灰室和若干个地面立柱,所述移动水泥包装车机上设有风管连接座,所述工字轨装于地面立柱的上端,所述移动水泥包装车机装于工字轨上,并且所述移动水泥包装车机可在工字轨上作左右移动,所述支架装于工字轨上,所述除尘器装于支架上,所述吸尘罩装于连接杆的左端,所述移动水泥包装车机装于连接杆的右端。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小型水泥包装车机除尘装置存在以下不足:该设备虽然实现了左右移动,但是其吸尘设备仍是固定设置,车辆必须驶入支架下装车使用,设备使用灵活性比较低,装车位置的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座和两个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顶端设置有收集仓,且收集仓的顶端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风罩;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座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缸,两个第一液压缸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第一液压缸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设置于连接板的外壁,连接板为矩形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移动座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架,辅助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液压缸的外壁,两个辅助架与第一液压缸组成三角形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第二移动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顶端和第二连接块的顶端均开有插槽,两个插槽内插接有同一个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罩底端的三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挡风板,且挡风板倾斜向外扩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座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设置有推料板,推料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挡块,推料板滑动连接于收集仓的底端内壁,推料板向远离第二液压缸一端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框和两组风机,风机设置于固定框的内壁,且固定框的一端设置于导流通道的侧壁,固定框的另一端设置于波纹管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能够自由调节设备的位置,可满足不同场所下的水泥装车环境,且设置两组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的第一液压缸,能够自由调节设备的高度,适应装车后不断升高的水泥位置,提高了吸尘质量。
2、通过设置连接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能够在不使用设备时,将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稳定连接于一体,方便设备的整体移动,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通过设置倾斜向外扩展的挡风板,能够有效阻挡风力扩散,提高吸尘效果;且设置第二液压缸和倾斜设置的推料板,能够将收集入收集仓内的水泥灰尘机械化推出回收,降低了人工收集难度,且能够将物料倾斜导出,降低物料在收集仓内的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中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移动座、2收集仓、3导流通道、4固定框、5波纹管、6连接框、7连接板、8风罩、9挡风板、10第一液压缸、11辅助架、12第二移动座、13第一连接块、14连接杆、15第二连接块、16连接架、17支撑板、18第二液压缸、19推料板、20挡块、2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移动座1和两个第二移动座12,所述第一移动座1的顶端焊接有收集仓2,且收集仓2的顶端焊接有导流通道3,导流通道3的一端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波纹管5,波纹管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框6,连接框6的底端侧壁焊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风罩8;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座12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液压缸10,两个第一液压缸10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能够同步驱动两个第一液压缸10的升降,第一液压缸1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焊接于连接板7的外壁,连接板7为矩形环状结构。
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所述第二移动座12顶端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辅助架11,辅助架1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液压缸10的外壁,两个辅助架11与第一液压缸10组成三角形型结构,能够从两侧稳定支撑第一液压缸10,增加设备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第一移动座1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块15,第二移动座1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3的顶端和第二连接块15的顶端均开有插槽,两个插槽内插接有同一个连接杆14,能够在不使用设备时,将第一移动座1和第二移动座12稳定连接于一体,方便设备的整体移动,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风罩8底端的三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挡风板9,且挡风板9倾斜向外扩展,能够有效阻挡风力扩散,提高吸尘效果。
为了方便物料的推出,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座1顶端的一侧焊接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8,第二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料板19,推料板19的两侧均焊接有挡块20,推料板19滑动连接于收集仓2的底端内壁,推料板19向远离第二液压缸18一端倾斜,从而能够将收集入收集仓2内的水泥灰尘机械化推出回收,降低了人工收集难度,且倾斜设置的推料板19能够将物料倾斜导出,降低物料在收集仓2内的残留。
为了保障扬尘有效抽离,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框4和两组风机21,风机21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框4的内壁,且固定框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导流通道3的侧壁,固定框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波纹管5的侧壁;双组风机21动力输出清理吸尘,提高了水泥装车时扬尘的吸附效率,有效降低空气污染。
工作原理:在水泥装车时,通过第一移动座1和第二移动座12将设备移动至合适位置并连接电源和液压系统,取下连接杆14推动第二移动座12至合适位置,同步液压系统驱动两个第一液压缸10同步升降,调节风罩8的高度至合适位置,即可启动风机21完成吸尘,波纹管5的设置可以满足第一移动座1和第二移动座12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吸尘后可打开收集仓2的侧盖,将收集的水泥灰尘排出,收集仓2深处的灰尘,可通过第二液压缸18的推动下,使用推料板19推出,设备使用完成后,第一液压缸10工作下调设备高度,并调节第一移动座1和第二移动座12之间的间距,并将连接杆14插入第一连接块13和第二连接块15,将设备连接锁定,即可完成设备的收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座(1)和两个第二移动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的顶端设置有收集仓(2),且收集仓(2)的顶端设置有导流通道(3),导流通道(3)的一端通过动力组件连接有波纹管(5),波纹管(5)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框(6),连接框(6)的底端侧壁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底端设置有风罩(8);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座(12)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液压缸(10),两个第一液压缸(10)连接有同步液压系统,第一液压缸(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设置于连接板(7)的外壁,连接板(7)为矩形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座(12)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架(11),辅助架(1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液压缸(10)的外壁,两个辅助架(11)与第一液压缸(10)组成三角形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5),第二移动座(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3),第一连接块(13)的顶端和第二连接块(15)的顶端均开有插槽,两个插槽内插接有同一个连接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8)底端的三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挡风板(9),且挡风板(9)倾斜向外扩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液压缸(18),第二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一端设置有推料板(19),推料板(19)的两侧均设置有挡块(20),推料板(19)滑动连接于收集仓(2)的底端内壁,推料板(19)向远离第二液压缸(18)一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水泥装车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框(4)和两组风机(21),风机(21)设置于固定框(4)的内壁,且固定框(4)的一端设置于导流通道(3)的侧壁,固定框(4)的另一端设置于波纹管(5)的侧壁。
CN202020541184.3U 2020-04-14 2020-04-14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Active CN212049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1184.3U CN212049643U (zh) 2020-04-14 2020-04-14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1184.3U CN212049643U (zh) 2020-04-14 2020-04-14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9643U true CN21204964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4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1184.3U Active CN212049643U (zh) 2020-04-14 2020-04-14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9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67A (zh) 垃圾收集车
CN110255012B (zh) 一种尘土收集站的储尘箱
CN102465501B (zh) 一种小型地面清扫车
CN113445459B (zh) 一种具有垃圾收集结构且可缩小垃圾体积的新能源扫地车
CN111591538A (zh) 一种新型破袋装置
CN212049643U (zh) 水泥装车除尘装置
CN209835117U (zh) 一种用于袋装水泥装车间移动式收尘设备
CN111453473A (zh) 一种无损坏吨袋的卸料系统
CN210365419U (zh) 一种机扫车清扫尘土收集站
CN214055545U (zh) 一种三面切书机
CN108407367B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自动化压实处理设备
CN212101097U (zh) 一种无损坏吨袋的卸料系统
CN218284492U (zh) 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升降台铣床
CN208098783U (zh)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207713035U (zh) 一种自动装车及吸风除尘装置
CN111086915A (zh) 一种塑胶袋快速卷取机
CN111298527A (zh) 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CN210561907U (zh) 一种储尘箱的推灰板
CN219897405U (zh) 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系统
CN214639003U (zh) 储料装置的出料机构
CN220484759U (zh) 一种磷石膏废渣下料装置
CN210879059U (zh) 一种具有废料收集功能的模具加工用研磨床
CN205132398U (zh) 一种用于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的集尘系统
CN216063712U (zh) 履带移动式机制砂站的防尘装置
CN217220785U (zh) 一种渣土装车用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