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7611U -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7611U
CN212047611U CN201921793401.1U CN201921793401U CN212047611U CN 212047611 U CN212047611 U CN 212047611U CN 201921793401 U CN201921793401 U CN 201921793401U CN 212047611 U CN212047611 U CN 212047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inged
carriage
connecting plate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934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lu Automobile Modif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lu Automobile Mod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lu Automobile Modif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lu Automobile Modificat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7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7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四片相同宽度的硬质顶板和两套顶开器,所述四片硬质顶板分为左外板、左内板、右内板和右外板,所述左外板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左侧板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左内板的外端铰接,所述右外板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右内板的外端铰接,所述顶开器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展开后覆盖车厢顶部,及左外板与左内板、右内板与右外板折叠后移动到车厢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较之于两片式,在相同车厢宽度的情况下,每片顶板的宽度比两片式的每片等办的宽度小一半,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大大降低了发颤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具体是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人在早先以申请号2019206992884申请过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能够远程例如在驾驶室内控制油缸伸缩进而控制两片硬质顶板的对合和分离,实现覆盖和打开顶盖,操作方便,封闭性和安全性更高。但在车厢长宽较大时,两片硬质顶板会出现发颤现象,若通过增加材料强度的方式消除,则带来造价的提高和自重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这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板、后板,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四片相同宽度的硬质顶板和两套顶开器,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分为左外板、左内板、右内板和右外板,所述左外板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左侧板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左内板的外端铰接,所述右外板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右侧板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右内板的外端铰接,所述顶开器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展开后覆盖车厢顶部,及左外板与左内板、右内板与右外板折叠后移动到车厢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顶板为硬质且能够远程例如在驾驶室内控制油缸伸缩进而控制顶板的对合和分离,实现覆盖和打开顶盖,操作方便,封闭性和安全性更高,顶板分为四片,较之于两片式的顶板,在相同车厢宽度的情况下,每片顶板的宽度比两片式的每片等办的宽度小一半,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大大降低了发颤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每套所述顶开器包括第一连板,第二连板,第三连板,油缸,所述第一连板的一端、第三连板的一端和油缸的缸体分别通过第一铰座、第二铰座和第三铰座铰接在所述前板上,所述第一铰座接近所述前板的上端,所述第二铰座位于所述第一铰座下方偏内,所述第三铰座位于所述第二铰座下方偏内;所述第一连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内板或右内板接近内端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三连板的另一端、所述油缸的缸杆杆端和所述第二连板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板中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连板,所述第四连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板上,另一端上开设长圆孔形滑槽,所述左内板或右内板接近内端的后端面上固设销轴,所述销轴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板中部设置凸起,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凸起上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干涉;所述第三连板包括一个波折以防止与第一连板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板和右内板的内端面包覆胶皮。这样当左内板和右内板对合时内端面包覆的胶皮相互抵压在一起,能够防止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车厢内。
进一步地,四片所述硬质顶板覆盖车厢顶部后形成等腰梯形坡屋面,所述前板和/或后板的上端面固设支撑四片硬质顶板的等腰梯形撑板。等腰梯形坡屋面不仅能够形成拱形结构抗压强度大,而且能够防止积水,撑板能够防止硬质顶板塌陷。
进一步地,四片所述硬质顶板由框架和铺设在所述框架上的蒙皮构成,所述蒙皮的包括塑料板、铁板、铝板、帆布、合成纤维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完全覆盖车厢顶部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完全覆盖车厢顶部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逐步与车厢顶部分离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逐步与车厢顶部分离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继续与车厢顶部分离的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继续与车厢顶部分离的后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完全打开车厢顶部的前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右内板和右外板完全打开车厢顶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左侧板1,右侧板2,前板3、后板,四片相同宽度的硬质顶板和两套顶开器5,其中底板和后板未示出,四片硬质顶板只示出框架,未示出蒙皮,本例中框架由铝合金型材制成,蒙皮为铝板固设在框架的上表面,当然四片硬质顶板也可以是没有框架的板材;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分为左外板41、左内板42、右内板43和右外板44,所述左外板41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左侧板1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左内板42的外端铰接,所述右外板44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右侧板2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右内板43的外端铰接,所述顶开器5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展开后覆盖车厢顶部,及左外板41与左内板42、右内板43与右外板44折叠后移动到车厢的一侧。每套所述顶开器5包括第一连板51,第二连板52,第三连板53,油缸55,所述第一连板51的一端、第三连板53的一端和油缸55的缸体分别通过第一铰座56、第二铰座55和第三铰座58铰接在所述前板3上,所述第一铰座56接近所述前板3的上端,所述第二铰座55位于所述第一铰座56下方偏内,所述第三铰座58位于所述第二铰座55下方偏内;所述第一连板51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内板42或右内板43接近内端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三连板53的另一端、所述油缸55的缸杆杆端和所述第二连板52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板5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板51中部。还包括第四连板54,所述第四连板5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板上,另一端上开设长圆孔形滑槽,所述左内板42或右内板43接近内端的后端面上固设销轴59,所述销轴59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板51中部设置凸起,所述第二连板5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凸起上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板51与第二连板52干涉;所述第三连板53包括一个波折以防止与第一连板51干涉。所述左内板42和右内板43的内端面包覆胶皮。四片所述硬质顶板覆盖车厢顶部后形成等腰梯形坡屋面,所述前板3和/或后板的上端面固设支撑四片硬质顶板的等腰梯形撑板6。
在正常运输途中如图3、4所示,四片硬质顶板完全覆盖车厢顶部,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具有独立封闭结构车厢,安全性大大提高。此时油缸55的缸杆伸出至极限位置。
在目的地需要卸货时,在驾驶室内通过扳动操纵手柄,如图1、2所示,油缸55的缸杆慢慢回缩,在第三连板53的支撑下、拉动第二连板52的一端下移,第二连板52带动第一连板51绕第一铰座56向外翻转的同时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右内板43和右外板44逐渐折叠的同时慢慢向外翻转,当油缸55的缸杆到回缩到极限位置时,右内板43和右外板44折叠在一起并基本竖直的状态并位于右侧板外侧,这时车厢的顶部完全敞开,如图9-10所示。左外板41和左内板42可以与右内板43和右外板44先后或同步进行相同的动作,使得车厢顶部完全打开进行卸货或再次装货的作业。
卸货和再次装货完毕,在驾驶室内通过扳动操纵手柄,油缸55的缸杆向外伸出,同理四片硬质顶板再次完全覆盖车厢顶部,其中撑板6会抵在四片硬质顶板的下表面,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

Claims (6)

1.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包括底板,左侧板(1),右侧板(2),前板(3)、后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片相同宽度的硬质顶板和两套顶开器(5),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分为左外板(41)、左内板(42)、右内板(43)和右外板(44),所述左外板(41)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左侧板(1)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左内板(42)的外端铰接,所述右外板(44)的外端铰接在所述右侧板(2)的顶端、内端与所述右内板(43)的外端铰接,所述顶开器(5)能够在车载液压系统的作用下使四片所述硬质顶板展开后覆盖车厢顶部,及左外板(41)与左内板(42)、右内板(43)与右外板(44)折叠后移动到车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其特征在于,每套所述顶开器(5)包括第一连板(51),第二连板(52),第三连板(53),油缸(55),所述第一连板(51)的一端、第三连板(53)的一端和油缸(55)的缸体分别通过第一铰座(56)、第二铰座(57)和第三铰座(58)铰接在所述前板(3)上,所述第一铰座(56)接近所述前板(3)的上端,所述第二铰座(57)位于所述第一铰座(56)下方偏内,所述第三铰座(58)位于所述第二铰座(57)下方偏内;所述第一连板(51)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内板(42)或右内板(43)接近内端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三连板(53)的另一端、所述油缸(55)的缸杆杆端和所述第二连板(52)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板(5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板(51)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板(54),所述第四连板(5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后板上,另一端上开设长圆孔形滑槽,所述左内板(42)或右内板(43)接近内端的后端面上固设销轴(59),所述销轴(59)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板(51)中部设置凸起,所述第二连板(5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凸起上以防止所述第一连板(51)与第二连板(52)干涉;所述第三连板(53)包括一个波折以防止与第一连板(51)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板(42)和右内板(43)的内端面包覆胶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其特征在于,四片所述硬质顶板覆盖车厢顶部后形成等腰梯形坡屋面,所述前板(3)和/或后板的上端面固设支撑四片硬质顶板的等腰梯形撑板(6)。
CN201921793401.1U 2019-07-18 2019-10-24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Active CN2120476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21536 2019-07-18
CN201921132153 2019-07-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7611U true CN21204761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93401.1U Active CN212047611U (zh) 2019-07-18 2019-10-24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7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04225A (en) Convertible automobile top
US6921492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cargo space and cargo space door
EP2802470B1 (en) Cabriobus
DE202007003110U1 (de) Automobil mit erleichtertem Fahrgastausstieg
RU2435679C2 (ru) Передвижной элемент крыши для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EP3272627B1 (en) Multi-purpose vehicle
CN109458035A (zh) 一种可折叠皮卡车尾箱帐篷
CN209870069U (zh) 一种两片式硬顶车厢
CN212047611U (zh)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CN209637346U (zh) 一种可折叠皮卡车尾箱帐篷
US20180037099A1 (en) Motor vehicle
US9586463B2 (en) Top for an openable vehicle roof
CN204801608U (zh) 后置式移动汽车维修保养服务车
CN110356477B (zh) 一种四片式硬顶车厢
US20040056507A1 (en) Motor vehicle retractable roof and in particular pick-up equipped with same
DE102005029693A1 (de) Cabrioletfahreug mit einer Trennwand
DE102007042919B4 (de) Cabrioletfahrzeug
DE102010017138A1 (de) Einziehbares Festverdeck mit nach hinten schwenkbaren Heckdeckel und Abschnitten, die zum Verstauen trenn- und stapelbar sind
DE102006055188A1 (de) Verdeck für ein Cabriolet
US7717500B2 (en) Opening roof hatch for a collapsible car roof
CN210591348U (zh) 一种四片下沉式车厢硬顶及包含它的车辆
CN110562018A (zh) 一种四片下沉式车厢硬顶及包含它的车辆
CN110171492A (zh) 一种顶开式硬顶车厢
DE102010017141A1 (de) Dreiteiliges einziehbares Festverdeck mit Teleskopschnitt
CN208931442U (zh) 可移动变形后背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