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7431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7431U
CN212027431U CN201922283518.1U CN201922283518U CN212027431U CN 212027431 U CN212027431 U CN 212027431U CN 201922283518 U CN201922283518 U CN 201922283518U CN 212027431 U CN212027431 U CN 212027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lock
bolt
trigger
trigg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35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林泽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35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7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7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7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锁舌、触发部以及微动开关,锁壳开设有锁舌孔,锁舌滑动设置于锁壳并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舌孔,触发部滑动设置于锁壳,并在锁舌的驱使下滑动,微动开关设有开关触点,开关触点位于触发部的滑动路径,触发部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触压或者远离开关触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通过将微动开关的开关触点被按压方向和触发部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微动开关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的运动位置,同时,和传统的侧向接收触压的微动开关相比,能够避免因装配间隙或公差所带来的检测误差。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锁体。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行业的高速发展,门锁作为入户关键产品,对于智能家居的联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检测要求也日渐上升,而锁体作为门锁的核心组件,锁体锁舌检测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有的多数锁体的微动开关不能精确地检测锁舌的运动位置,而且微动开关与锁舌之间的配合部件较多,多个配合部件之间会存在较多的配合间隙或公差,会影响微动开关的检测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锁体,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锁壳、锁舌、触发部以及微动开关,锁壳开设有锁舌孔,锁舌滑动设置于锁壳并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舌孔,触发部滑动设置于锁壳,并在锁舌的驱使下进行滑动,微动开关设有开关触点,开关触发位于触发部的滑动路径,触发部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触压或远离开关触触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发部包滑动部和推动部,滑动部滑动设置于锁壳,滑动部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从开关触点的正面触压开关触点,推动部设置于滑动部且位于锁舌的滑动路径,锁舌在缩回至锁壳的过程中推动推动部以驱使滑动部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部与锁舌之间形成触动间隙,推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部以调整触动间隙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部包括推臂和连接部,滑动部和推臂分别连接于连接部的两端,锁体还包括导向支架,导向支架设置有导向部以对触发部进行导向,触发部设置于导向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支架设置于滑动部和连接部之间,且连接部与导向支架贴合平行设置,导向部为条形孔,触发部还包括导滑部,导滑部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另一端穿设于条形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滑部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条形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支架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沿所述触发部的滑动方向设置以限定触发部的滑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触发部和锁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壳设置有第一固定部,触发部朝向固定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和锁壳以对锁舌进行复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通过将微动开关的开关触点被按压方向和触发部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微动开关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的运动位置,同时,和传统的侧向微动开关相比,触发部直接沿开关触点被按压方向设置,保证微动开关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的运动位置,避免了过多的装配间隙或误差,提高了微动开关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触发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触发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触发部、导向支架以及导滑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导滑部的第一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触发部、导向支架、导滑部、复位件、微动开关以及固定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体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100,包括锁壳110、锁舌120、触发部130以及微动开关140。
锁壳110开设有锁舌孔111,锁舌120滑动设置于锁壳110并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锁舌孔111,触发部130滑动设置于锁壳110,并在锁舌120的驱使下进行滑动,微动开关140设有开关触点141,开关触点141位于触发部130的滑动路径上,沿X方向(如图2所示),触发部130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触压或远离开关触点14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100通过将微动开关140的开关触点141的按压方向和触发部130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微动开关140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120的运动位置,相比于从微动开关140的侧向接受触压(触压方向与触压结构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方式所存在过多的装配间隙或公差,本申请实施例将触发部130设置于开关触点141被按压方向,触发部130可以直接滑向开关触点141进行触压,避免了触发部130和微动开关140之间存有装配间隙或公差,从而降低了微动开关140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锁壳110包括底壳112以及侧板113,侧板113 围设于底壳112并共同围成收容腔114,其中,锁舌孔111开设于侧板113且与收容腔11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锁舌120相对锁舌孔111可伸缩地设置于收容腔114,锁舌120可以沿锁舌孔111的轴向进行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锁舌孔111 以进行上锁。锁舌120可以为剪刀舌、叉舌、保险舌或者主锁舌等不同类型的结构,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包括滑动部132和推动部 131,滑动部132滑动设置于锁壳110,滑动部132包括挡部1321和底板1322,挡部1321连接于底板1322并相对其弯折形成大致的“L”型结构;推动部131 包括推臂1311和连接部1312,连接部1312为大致的矩形板状结构,推臂1311 连接于连接部1312并相对其弯折形成大致的“L型结构”,推臂1311和滑动部 132分别连接于连接部1312的两端,连接部1312的远离推臂1311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322的侧边,挡部1321和推臂1311大致平行且间隔设置。滑动部132 和推动部131可以通过弯折、焊接或冲压一体成型等工艺形成整体。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132的滑动方向与锁舌120的伸缩方向大致相同,滑动部132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触压或远离开关触点141,滑动部132在滑动过程中可以从滑动部132的正面触压开关触点141,从而实现触发部130可以正向触压开关触点141,避免侧向触压,推动部131设置于滑动部132且位于锁舌 120的滑动路径,当锁舌120在缩回锁壳110的过程中推动推动部131以驱使滑动部132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部132的底板1322滑动设置于底壳112,推动部131 的推臂1311位于锁舌120的滑动路径,以使锁舌120在滑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推臂1311运动,保证微动开关140的被按压方向与触发部130的滑动方向一致,以使微动开关140能准确检测到锁舌120的运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锁舌 120完全伸出锁舌孔111,滑动部132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滑动部132的挡部 1321触压微动开关140的开关触点141,微动开关140被触发会产生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可以是闭合信号,第一信号可以传输至锁体100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可以是Microcontroller Unit芯片(微控制单元,简称MCU),微动开关140 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锁舌120缩回至锁壳110时,锁舌120会推动推动部13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滑动部132会远离微动开关140的开关触点141,开关触点141被释放会产生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可以是断开信号,第二信号可以传输至锁体100的控制器。锁体100的控制器可通过获取微动开关140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判断锁舌120当前所处的状态,并至少可以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来进行控制锁体100上锁或者开锁,作为一种示例,当控制器在预设的时间内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再接收到第一信号则可以判断当前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控制器可以控制锁体的主锁舌伸出,进而实现上锁。
通过将微动开关140的被按压方向和触发部130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了微动开关140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120的运动位置,而且触发部130直接与微动开关140进行配合,避免触发部130和微动开关140之间产生配合间隙或公差,提高了微动开关140的检测精度。
请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0还包括导向支架160,导向支架160为板状结构,导向支架160设置有导向部161以对触发部130进行导向,触发部130设置于导向部161。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架160设置于滑动部132和连接部1312之间,导向部161为条形孔,条形孔沿与锁舌120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贯穿于导向支架160。触发部130还包括导滑部133,导滑部133连接于推动部131并滑动设置于条形孔,连接部1312与导向支架160贴合平行设置,导滑部13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312,另一端穿设于条形孔。通过将导滑部133滑动设置于条形孔,以保证触发部130在滑动过程中能够始终沿锁舌120的滑动方向进行滑动;同时连接部1312在滑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与导向支架160贴合,能够有效地避免触发部130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支架160还设置有限位部166(如图6所示),限位部166沿触发部130的滑动方向设置以限定触发部130的滑动行程。作为一种示例:限位部166可以是板体或者柱体结构,限位部166设置于触发部130 的滑动路径,且至少有部分可以与触发部130相抵。当触发部130滑动至最大行程时,触发部130与限位部166相抵,以限定触发部130的滑动位置。例如,限位部166可以包括第一限位块1661和第二限位块1662,两个限位块沿锁舌 120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于导向支架160并形成限位间隙167,连接部1312可以穿设于限位间隙167连接于底板1322,也即连接部1312至少有部分位于限位间隙167,当触发部130滑动至不同位置时,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限位块1661 或第二限位块1662相抵,以限定触发部130的滑动行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部166也可以直接设置有锁壳110。通过设置限位部166以对触发部130的滑动位置进行限位,可以有效地避免触发部130过度撞击微动开关140的开关触点141,从而延长微动开关1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导滑部133包括第一滑动件1331和第二滑动件1332,第一滑动件1331和第二滑动件1332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条形孔。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示例,第一滑动件1331和第二滑动件1332 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固定部1334和导滑柱1333,导滑柱1333连接于固定部1334;推动部131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滑动件1331、第二滑动件1332相配合的固定孔1313。安装时,两个导滑柱1333分别穿设于条形孔并固定于相应的固定孔 1313内,两者可以螺纹连接或者嵌设等方式固定于推动部131。固定部1334和连接部1312分别位于导向支架160的两侧且可以与导向支架160贴合,此处,“贴合”是指固定部和连接部1312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于导向支架160接触,但不影响触发部130的滑动。通过设置两个滑动件,且固定部1334、连接部1312 分别与导向支架160贴合,可以使得推动部131在滑动过程中更加的平稳,避免触发部130发生晃动或者偏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33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导滑件1331或第二滑动件13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部131和锁舌120之间形成触动间隙115(如图3 所示),推动部13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部132以调整触动间隙115,触动间隙 115是指锁舌120完全伸出锁舌孔111时,锁舌120与推动部131之间形成的间隙,锁舌120由完全伸出锁舌孔111的位置运动至推动触发部130脱离开关触点141所在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触动距离”,锁舌120滑动的距离在触动距离内不会推动触发部130运动,也即锁舌120的滑动距离小于触动距离时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作为一种示例:触动距离可以是10mm到20n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通过设置触动间隙115可以有效地避免锁舌120在微动状态时会推动推动部131脱离开关触点141,从而导致触发微动开关140的误检测。在一些应用环境中,当门处于虚掩状态或者用户不小心碰到锁舌120 时,锁舌120会缩回至锁壳110的距离小于触动距离,则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当锁舌120运动的距离大于触动距离时,则会触发微动开关140,而通过设置触动间隙115可以保证锁舌120在触动距离内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使得在非关门状态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
在一个应用场景下,不需要关门时,当用户不小心触碰到锁舌120,此时,若触发开关140过于灵敏,则很容易被触发生成触发信号,门锁的控制模块接收到该触发信号会实现“上锁”功能,主锁舌会被弹出可能会误伤用户,同时,由于主锁舌被弹出,在正常关门过程中,主锁舌会与门框相撞,导致无法关门。因此,需要实现在锁舌120被轻度触碰(锁舌120被触碰的运动距离小于触动距离)时,触发开关140不会被触发的效果,一方面,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整触发部130和锁舌120之间的触动间隙115能够有效地避免触发开关140在轻度触碰时被触发,以使触发开关140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当锁舌120被推压的程度符合关门的需求时(例如,锁舌120完全缩回至锁壳110),触发开关140可以被正常地触发,当门锁的控制模块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时,则会控制门锁进行上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部131可相对于滑动部132进行滑动,例如,推动部131可以沿锁舌孔111的轴向滑动设置于滑动部132,通过改变推动部131 在滑动部132的位置来调整触动距离,例如,将推动部131朝向锁舌120的方向滑动时,此时,触动距离不断减小,例如:可以将触动距离调整为5mm内,此时,锁舌120运动的距离大于5mm就会触发微动开关140;通过增加触动距离可以使得锁舌120运动更多的距离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这样相当于降低了微动开关140的灵敏度,即锁舌120运动的距离在触动距离内均不会触发微动开关140,这样便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批量控制锁舌120的检测位置,在预装前也可以通过调整推动部131在滑动部132的位置来改变触动距离。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0还包括弹性件151,弹性件151 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舌120和锁壳110以对锁舌120进行复位。弹性件151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性橡胶或者弹簧。作为一种示例:弹性件151可以为扭簧,弹性件151包括第一扭力臂1511和第二扭力臂1522,当第一扭力臂 1511和第二扭力臂1522朝向相反的方向扭转时,两者会各自产生一个反向的作用力,第二扭力臂1522连接于锁舌120,第一扭力臂1511连接于锁壳110。在扭簧的作用下,锁舌120始终受到一个朝向锁舌孔111方向的作用力,在锁舌120未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时候,锁舌120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一直处于完全伸出锁舌孔111的初始位置;当锁舌120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时,例如:锁舌120和门框相碰时,当门框作用于锁舌120的作用力大于扭簧作用于锁舌120的作用力时,锁舌120会缩回至锁舌孔111,当作用于锁舌120的其他外力消失时,锁舌120会继续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00还包括复位件170,复位件170 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触发部130和锁壳110以对触发部130进行复位。复位件170 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性塑胶或者弹簧等。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 170沿滑动部132的滑动方向设置,且复位件17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壳110和滑动部132。当滑动部13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复位件170处于自由状态;当锁舌120在外力作用下缩回锁壳110时,锁舌120会推动滑动部132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滑动,此时,滑动部132会挤压复位件170发生形变;当作用于锁舌120的外力消失时,锁舌120会在弹性件151的回复力作用力下伸出锁舌孔111,同时,滑动部132在复位件170的回复力作用下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锁壳110还可以包括固定座180,固定座18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181、第二固定板182以及侧框183,第一固定板181 和第二固定板182沿锁舌孔111的轴向相对间隔设置,侧框183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81和第二固定板182之间,微动开关140可以固设于第一固定板181,且开关触点141朝向第二固定板182,滑动部132滑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81和第二固定板182之间,复位件170可连接于滑动部132和第二固定板182之间。此外,锁壳110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84,触发部130朝向第一固定部184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部1316,第一固定部184和第二固定部1316可以均为柱体结构,其中,第一固定部184可以设置第二固定板182。复位件170的两端可以分别套设于第一固定部184和第二固定部1316,以便于对复位件170进行固定和安装。此外,第一固定部184和第二固定部1316也可以为固定槽的形式,复位件170的两端可以分别嵌设于两个固定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锁体100可以包括锁止机构191,锁止机构191可转动地设置于锁壳110,锁止机构191在转动过程中选择性地对锁舌 120进行锁止或解除对锁舌120的锁止,其中“锁止”是指锁舌120完全伸出锁舌孔111时,锁止机构191至少有部分位于锁舌120的滑动路径并与锁舌120 相抵以使锁舌120无法缩回至锁壳110内;解除锁止是锁止机构191在转动过程中远离锁舌120,使得锁舌120可以自由地缩回至锁壳110,且在锁舌120在完全缩回至锁壳110的过程中不会被锁止机构191阻挡。此外,锁体100还可以包括主锁舌192、上锁件193、锁芯齿轮194和传动齿轮195,锁体100设置有用于安装锁芯的锁芯安装孔(图未示),锁芯齿轮194围绕锁芯安装孔设置并形成与锁芯安装孔贯穿的安装通孔1941,锁芯可以经由锁芯安装孔并伸入安装通孔1941且与锁芯齿轮194传动配合,主锁舌192滑动设置于锁壳110并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伸出锁壳110或缩回至锁壳110,上锁件193转动设置于锁壳110并与主锁舌192传动配合,以拨动主锁舌192伸出或者缩回至锁壳110,上锁件193与锁芯齿轮194传动配合,锁芯齿轮194在锁芯的驱使下带动上锁件193转动;传动齿轮195和上锁件193同轴设置,且与锁芯齿轮194传动配合,传动齿轮195在转动过程中可以拨动锁止机构191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止机构191对锁舌120进行锁止或者解除锁止。此外,锁体100还可以包括电驱动装置197,电驱动装置197可以与上锁件193和传动齿轮195传动配合,通过电驱动的方式来驱动主锁舌192伸缩以及锁止机构191转动。开锁时,通过钥匙或者电驱动的方式来驱动上锁件193逆时针转动,上锁件193 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主锁舌192缩回至锁壳110,同时,锁止机构191逆时针转动过程中远离锁舌120以解除对锁舌120的锁止,此时,主锁舌192缩回至锁壳 110内,且锁舌120可以自由地伸缩,实现开锁;上锁时,通过钥匙或者电驱动的方式驱动上锁件193顺时针转动,上锁件19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主锁舌192 伸出锁壳110,同时,锁止机构191逆时针转动以与锁舌120相抵,锁止机构 191阻挡在锁舌120的滑动路径以对锁舌120进行锁止,被锁止后的锁舌120无法缩回至锁壳110内,此时,锁舌120和主锁舌192均伸出锁壳110且均无法缩回至锁壳110,实现上锁。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100通过将微动开关140的开关触点141 被按压方向和触发部130的滑动方向保持一致,保证微动开关140能够准确检测到锁舌120的运动位置,相比于从微动开关140的侧向接受触压(触压方向与触压结构的滑动方向大致垂直)方式所存在过多的装配间隙或公差,本申请实施例将触发部130设置于开关触点141被按压方向,触发部130可以直接沿微动开关140的触压方向触压开关触点141,避免了触发部130和微动开关140 之间存有装配间隙或公差,从而降低了微动开关140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所述锁壳开设有锁舌孔;
锁舌,所述锁舌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选择性地伸出或缩回所述锁舌孔;
触发部,所述触发部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壳,并在所述锁舌的驱使下进行滑动;以及
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有开关触点,所述开关触点位于所述触发部的滑动路径,所述触发部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触压或远离所述开关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滑动部和推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锁壳,所述滑动部在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从所述开关触点的正面触压所述开关触点,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且位于所述锁舌的滑动路径,所述锁舌在缩回至所述锁壳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推动部以驱使所述滑动部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与所述锁舌之间形成触动间隙,所述推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以调整所述触动间隙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推臂和连接部,所述滑动部和推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锁体还包括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设置有导向部以对所述触发部进行导向,所述触发部设置于所述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设置于所述滑动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向支架贴合平行设置,所述导向部为条形孔,所述触发部还包括导滑部,所述导滑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部包括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架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触发部的滑动方向设置以限定所述触发部的滑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触发部和所述锁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触发部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锁舌和所述锁壳以对所述锁舌进行复位。
CN201922283518.1U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Active CN212027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3518.1U CN212027431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3518.1U CN212027431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7431U true CN212027431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3518.1U Active CN212027431U (zh) 2019-12-18 2019-12-18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7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1996B1 (en) Electric latch retraction device for vertical rod door latches
CN110080628B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US8869357B2 (en) Switch-equipped buckle device
CN212027431U (zh) 锁体
CN110720768B (zh) 用于可相对活动的物件的锁机构
CN209958921U (zh) 一种门锁及其电子防猫眼装置
CN212749994U (zh) 共享电源的锁止机构及其终端装置
CN213226284U (zh) 雷达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CN112796580A (zh) 电子安全锁及洗碗机
CN111852209A (zh)
CN114059846A (zh) 状态监控锁具
CN109216056B (zh) 一种门窗触控开关
CN219672409U (zh)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CN217380083U (zh) 按键复位机构及锁具
CN219974159U (zh) 一种内手柄释放电子开关结构
CN210003056U (zh) 一种用于检测检测房门开关状态的门锁传动结构
CN210003071U (zh) 一种检测房门开关状态的门锁机构
CN219613390U (zh) 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装置
CN213518374U (zh) 解锁机构和解锁钥匙
CN220757279U (zh) 自动翻盖机构和坐便器
CN219241597U (zh) 一种检测开关门状态的锁体
CN214965244U (zh) 一种安全门锁及带有安全门锁的洗碗机
CN212277072U (zh) 一种定时器旋钮结构及烤箱
CN217233080U (zh) 一种适配于窄门框的偏心式门锁
WO2024074369A1 (en) Lock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