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4712U -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4712U
CN212024712U CN201922212300.7U CN201922212300U CN212024712U CN 212024712 U CN212024712 U CN 212024712U CN 201922212300 U CN201922212300 U CN 201922212300U CN 212024712 U CN212024712 U CN 212024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connecting rod
top surface
base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23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遵富
赵尊美
尹振吉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huangli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huangli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huangli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huangli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23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4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4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4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包括底座,底座顶面设有两根横向且前后分布的丝杠,丝杠以其中心为分界点两端螺纹相反,丝杠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的顶面,丝杠中部固定安装蜗杆,底座顶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涡轮,位于前端的涡轮后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后端涡轮的前面。本实用新型装置仅通过一个电机就实现了支撑板的上升和下降,能耗较低,通过第二楔块和第一楔块实现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反向锁止,同时第一丝母与丝杠之间、第二丝母与丝杠之间均有自锁特性,上述结构实现的双重锁止,保证了支撑板在承受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依然保持稳定,确保了交叉板升降平台定位准确,不会发生下滑或倾斜。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平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背景技术
交叉板升降平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建筑、医疗、文化卫生等各个行业。在现有技术中心,交叉板升降平台多采用液压传动的方式,但液压传动容易出现漏油、泄压等问题,造成交叉板升降平台定位不准,甚至倾斜翻覆等严重后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包括底座,底座顶面设有两根横向且前后分布的丝杠,丝杠以其中心为分界点两端螺纹相反,丝杠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的顶面,丝杠中部固定安装蜗杆,底座顶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涡轮,位于前端的涡轮后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后端涡轮的前面,后端的涡轮通过第二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的顶面,底座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前面的涡轮固定连接,涡轮与对应的蜗杆啮合,丝杠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母,丝杠另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母,底座顶面两侧分别开设前后分布的横向的滑槽,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均能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第一丝母顶面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第二丝母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排列,第二连杆中部前面固定安装定轴,第一连杆中部前面开设通孔,定轴位于通孔内,定轴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分布的第一楔块,通孔内壁底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楔块,第二楔块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楔块之间,第二楔块底面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的底面,凹槽底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铁,电磁铁与电机电路连接,底座上方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面一侧与第一连杆的顶面铰接连接,支撑板底面另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底面与第二连杆的顶面铰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所述的底座底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所述的定轴前面开设销孔,销孔内设有卡子。
如上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所述的定轴外周设有垫片,垫片位于第一连杆和卡子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
如上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所述的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的底面均与底座顶面开设的滑槽的顶面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需要本实用新型装置上升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使其正转,由于电机与电磁铁电路连接,故电磁铁通电,电机与前面的涡轮固定连接,两个涡轮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故两个涡轮均正转,涡轮与对应的蜗杆啮合,蜗杆正转,蜗杆与丝杠固定连接,丝杠正转,丝杠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母,丝杠另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母,由于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均在底座顶面对应的滑槽内,故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均不转动,另外,丝杠两端螺纹相反,因此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沿丝杠相对运动,第一丝母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第二丝母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排列,第二连杆中部前面固定安装定轴,第一连杆中部前面开设通孔,定轴位于通孔内,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故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不会发生前后移动,即定轴不会从通孔内脱出,定轴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分布的第一楔块,通孔内壁底面开设凹槽,凹槽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楔块,凹槽底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铁,由于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故第二楔块被电磁铁吸附,此时第二楔块与任意一个第一楔块均不接触,故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均以定轴的轴线为圆心转动,且在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的推力作用下,第一连杆的底端和第二连杆的底端相向运动,第一连杆的顶端和第二连杆的顶端同样相向运动,即定轴距底座顶面距离逐渐增大,支撑板底面一侧与第一连杆的顶面铰接连接,支撑板底面另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底面与第二连杆的顶面铰接连接,故T形块在第二连杆的推力作用下沿T形槽向支撑板底面一侧滑动,支撑板上升,当支撑板上升到指定高度时,使用者停止电机,此时电磁铁断电,第二楔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从凹槽内弹出,此时第二楔块的非楔形面与其中一个第一楔块的非楔形面接触配合,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反向锁止,即在支撑板的压力作用下,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也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当需要本实用新型装置下降时,使用者启动电机,使其反转,此时电磁铁通电,第二楔块再次被电磁铁吸附,通过丝杠、蜗杆、涡轮的配合,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相互远离,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T形槽、T形块的配合,支撑板下降。本实用新型装置仅通过一个电机就实现了支撑板的上升和下降,能耗较低,通过第二楔块和第一楔块实现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反向锁止,同时第一丝母与丝杠之间、第二丝母与丝杠之间均有自锁特性,上述结构实现的双重锁止,保证了支撑板在承受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依然保持稳定,确保了交叉板升降平台定位准确,不会发生下滑或倾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Ⅱ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设有两根横向且前后分布的丝杠2,丝杠2以其中心为分界点两端螺纹相反,丝杠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丝杠2中部固定安装蜗杆3,蜗杆3与丝杠2中心线共线,底座1顶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涡轮4,位于前端的涡轮4后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后端涡轮4的前面,后端的涡轮4通过第二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底座1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电机5,电机5输出轴朝后且电机5为正反转电机,电机5的输出轴与前面的涡轮4固定连接,电机5的输出轴与前面的涡轮4中心线共线,涡轮4与对应的蜗杆3啮合,丝杠2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母6,丝杠2另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母7,底座1顶面两侧分别开设前后分布的横向的滑槽,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均能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第一丝母6顶面铰接连接第一连杆8,第二丝母7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交叉排列,第二连杆9中部前面固定安装定轴10,第一连杆8中部前面开设通孔11,定轴10位于通孔11内,定轴10与通孔11中心线共线,定轴10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分布的第一楔块12,通孔11内壁底面开设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楔块14,第二楔块14外周与凹槽13内壁接触配合,第二楔块14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楔块12之间,第二楔块14底面固定连接弹簧15的一端,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13的底面,凹槽13底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铁16,电磁铁16与电机5电路连接,底座1上方设有水平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底面一侧与第一连杆8的顶面铰接连接,支撑板17底面另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底面与第二连杆9的顶面铰接连接。当需要本实用新型装置上升时,使用者启动电机5,使其正转,由于电机5与电磁铁16电路连接,故电磁铁16通电,电机5与电磁铁16电路串联连接,此为公知常识,这里不再赘述,电机5与前面的涡轮4固定连接,两个涡轮4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故两个涡轮4均正转,涡轮4与对应的蜗杆3啮合,蜗杆3正转,蜗杆3与丝杠2固定连接,丝杠2正转,丝杠2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母6,丝杠2另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母7,由于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均在底座1顶面对应的滑槽内,故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均不转动,另外,丝杠2两端螺纹相反,因此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沿丝杠2相对运动,第一丝母6铰接连接第一连杆8,第二丝母7铰接连接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交叉排列,第二连杆9中部前面固定安装定轴10,第一连杆8中部前面开设通孔11,定轴10位于通孔11内,由于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故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不会发生前后移动,即定轴10不会从通孔11内脱出,定轴10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分布的第一楔块12,通孔11内壁底面开设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楔块14,凹槽13底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铁16,由于电磁铁16处于通电状态,故第二楔块14被电磁铁16吸附,此时第二楔块14与任意一个第一楔块12均不接触,故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均以定轴10的轴线为圆心转动,且在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的推力作用下,第一连杆8的底端和第二连杆9的底端相向运动,第一连杆8的顶端和第二连杆9的顶端同样相向运动,即定轴10距底座1顶面距离逐渐增大,支撑板17底面一侧与第一连杆8的顶面铰接连接,支撑板17底面另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底面与第二连杆9的顶面铰接连接,故T形块在第二连杆9的推力作用下沿T形槽向支撑板17底面一侧滑动,支撑板17上升,当支撑板17上升到指定高度时,使用者停止电机5,此时电磁铁16断电,第二楔块14在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从凹槽13内弹出,此时第二楔块14的非楔形面与其中一个第一楔块12的非楔形面接触配合,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反向锁止,即在支撑板17的压力作用下,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也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当需要本实用新型装置下降时,使用者启动电机5,使其反转,此时电磁铁16通电,第二楔块14再次被电磁铁16吸附,通过丝杠2、蜗杆3、涡轮4的配合,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相互远离,通过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T形槽、T形块的配合,支撑板17下降。本实用新型装置仅通过一个电机5就实现了支撑板17的上升和下降,能耗较低,通过第二楔块14和第一楔块12实现了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的反向锁止,同时第一丝母6与丝杠2之间、第二丝母7与丝杠2之间均有自锁特性,上述结构实现的双重锁止,保证了支撑板17在承受较大的压力作用下依然保持稳定,确保了交叉板升降平台定位准确,不会发生下滑或倾斜。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底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8。该结构方便了使用者移动本实用新型装置,当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万向轮18自锁,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定轴10前面开设销孔19,销孔19内设有卡子20。该结构对第一连杆8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第一连杆8不会从定轴10上滑落。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定轴10外周设有垫片21,垫片21位于第一连杆8和卡子20之间。当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9相对转动时,垫片21保证了卡子20不会划伤第一连杆8的外壁。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机5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控制速度,使用者可通过控制电机5的速度来控制本装置的升降速度,省去了调速和减速装置,节约空间和设备成本。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的底面均与底座1顶面开设的滑槽的顶面接触配合。该结构保证了底座1对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有足够的支撑,从而保证了丝杠2在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共同的压力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设有两根横向且前后分布的丝杠(2),丝杠(2)以其中心为分界点两端螺纹相反,丝杠(2)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丝杠(2)中部固定安装蜗杆(3),底座(1)顶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分布的涡轮(4),位于前端的涡轮(4)后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后端涡轮(4)的前面,后端的涡轮(4)通过第二轴承架轴承安装于底座(1)的顶面,底座(1)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前面的涡轮(4)固定连接,涡轮(4)与对应的蜗杆(3)啮合,丝杠(2)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母(6),丝杠(2)另一侧外周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母(7),底座(1)顶面两侧分别开设前后分布的横向的滑槽,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均能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第一丝母(6)顶面铰接连接第一连杆(8),第二丝母(7)顶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8)与第二连杆(9)交叉排列,第二连杆(9)中部前面固定安装定轴(10),第一连杆(8)中部前面开设通孔(11),定轴(10)位于通孔(11)内,定轴(10)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环形分布的第一楔块(12),通孔(11)内壁底面开设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竖向的第二楔块(14),第二楔块(14)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楔块(12)之间,第二楔块(14)底面固定连接弹簧(15)的一端,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13)的底面,凹槽(13)底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电磁铁(16),电磁铁(16)与电机(5)电路连接,底座(1)上方设有水平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底面一侧与第一连杆(8)的顶面铰接连接,支撑板(17)底面另一侧开设横向的T形槽,T形槽内设有T形块,T形块底面与第二连杆(9)的顶面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底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具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轴(10)前面开设销孔(19),销孔(19)内设有卡子(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轴(10)外周设有垫片(21),垫片(21)位于第一连杆(8)和卡子(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5)为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的底面均与底座(1)顶面开设的滑槽的顶面接触配合。
CN201922212300.7U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Active CN212024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2300.7U CN21202471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2300.7U CN21202471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4712U true CN212024712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8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2300.7U Active CN212024712U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4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0030A (zh) * 2021-01-14 2021-06-0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一种儿童行走训练辅助支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0030A (zh) * 2021-01-14 2021-06-01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一种儿童行走训练辅助支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51528U (zh) 一种双螺杆垂直式升降机
CN212024712U (zh) 一种交叉板升降平台机构
CN214570419U (zh) 一种便于卸货的铝合金升降平台
CN206288904U (zh) 一种剪叉式升降机构
CN203306992U (zh) 一种起降支撑平台
CN205000257U (zh) 一种移动模架移动小车
CN106400767B (zh) 一种海洋平台升降装置
CN107919626A (zh) 一种便于配电柜安装的运输装置
CN205285506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书桌
CN207313009U (zh) 一种化工原料桶转运装置
CN211393727U (zh) 一种旋转升降自定位平台
CN109850801A (zh) 一种剪叉式升降机构及其系统
CN104045019B (zh) 一种同步提升移入移出机构
CN205328448U (zh) 吊钩
CN210989146U (zh) 一种升降式可移动柜脚
CN205222562U (zh) 带有升降平台的吊车快速移动安装装置
CN211080934U (zh) 一种信息化机房的地板提升装置
CN106988233A (zh) 一种桥梁支座的自动抽取装置
CN205773094U (zh) 一种驱动桥试验台升降装置
CN210363374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油箱支撑架
CN210696759U (zh) 升降座椅台架
CN208054803U (zh) 一种双导轨升降平台
JP6929536B2 (ja) 金型分離反転装置の位置決め方法および金型分離反転装置
CN206255798U (zh) 一种同步升降装置
CN207291800U (zh) 底架高度可调式板式货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