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2605U -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2605U
CN212022605U CN202020426703.1U CN202020426703U CN212022605U CN 212022605 U CN212022605 U CN 212022605U CN 202020426703 U CN202020426703 U CN 202020426703U CN 212022605 U CN212022605 U CN 212022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sides
bases
drogue
readily re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67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金花
李荣林
朱锦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Jiayuan Machine T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Jiayuan Machine T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Jiayuan Machine T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Jiayuan Machine T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67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2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2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2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刹车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包括两个底座和板体,两个底座的顶侧均开设有凹槽a,两个所述底座顶端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b,所述板体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延伸至板体的后侧,所述开口的内圈粘合有减速伞本体,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的板体,便于刹车时,急需进一步减速时,可通过将板体以插杆为基点转动,使得板体的底侧抵在底座上,然后使得风吹到减速伞本体内,使得减速伞本体鼓起,利用风的阻力完成减速,较为方便,而当本装置使用次数较多,某些部位变形时,也可通过拆下螺栓a,将四个插块取下,从而将板体取下,拆卸简单,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汽车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现代人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方便、快捷令人欣慰,然而,在汽车给人类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突遇紧急情况或突然发现前方有危险时,会立即采取紧急刹车,但往往会因车速过快和汽车的惯性作用,汽车无法在短距离内制动而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轻者人车俱伤,重者车毁人亡,这种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时有发生,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同时也给个人、单位、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故需对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能短距离制动上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提供行车的安全性。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1808550U的一种一种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用减速伞,特征是减速伞安装在汽车顶部上,减速伞顶板后端安装有铰链与汽车顶部后端连接,减速伞顶板两侧边设有伞翼,伞翼的一个边固定在减速伞顶板边上,伞翼的另一个边固定在汽车顶部上,伞翼外侧安有限位连杆,两个限位连杆的上端头分别与减速伞顶板侧边中部连接,限位连杆的下端头与汽车顶部连接,汽车顶部前端设有减速伞锁及小弹簧与减速伞顶板前端配合,当汽车高速行驶达到或超过设定车速时,车速表的指针兼作开关—触点,若遇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踩下紧急刹车板后,减速伞锁便打开,在小弹簧及风力作用下,减速伞顶板翻开,产生极大的空气阻力,迫使汽车迅速停止滑行,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
上述实用新型虽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减速伞在多次使用后,某些部件容易损坏,而这些部件拆卸不便,导致维修成本的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减速伞在多次使用后,某些部件容易损坏,而这些部件拆卸不便,导致维修成本的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包括两个底座和板体,两个底座的顶侧均开设有凹槽a,两个所述底座顶端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b,所述板体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延伸至板体的后侧,所述开口的内圈粘合有减速伞本体,所述板体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安装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管体,四个所述凹槽b内均设置有插块,且左侧两个插块和右侧两个插块之间均水平安装有插杆,两个所述插杆均水平活动贯穿于对应的管体,两个所述底座后侧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a,四个所述螺栓a的前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凹槽b内且均与对应插块的后侧螺旋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块,两个所述凹槽a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块,且电磁块与吸块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凹槽a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板。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长度与两个底座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的底侧粘合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左右两侧均粘合有引风帘,两个所述引风帘的前端分别置于两个底座朝外一侧的前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引风帘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均水平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b,两个所述螺栓b的朝内一端分别与两个底座朝外一侧的前侧螺旋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底座之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通过设置的板体,便于刹车时,急需进一步减速时,可通过将板体以插杆为基点转动,使得板体的底侧抵在底座上,然后使得风吹到减速伞本体内,使得减速伞本体鼓起,利用风的阻力完成减速,较为方便,而当本装置使用次数较多,某些部位变形时,也可通过拆下螺栓a,将四个插块取下,从而将板体取下,拆卸简单,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2、该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通过在板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电磁块,在两个凹槽a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块,便于在不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电磁块的供电吸住板体,从而固定住板体,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板前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凹槽b;3、引风帘;4、插块;5、电磁块;6、减速伞本体;7、开口;8、支杆;9、凹槽a;10、插杆;11、管体;12、螺栓b;13、连接板;14、弹板;15、吸块;16、弹簧;17、螺栓a;18、板体;19、挡风板;20、密封垫;2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包括两个底座1和板体18,两个底座1的顶侧均开设有凹槽a9,两个底座1顶端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b2,板体18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开口7且开口7延伸至板体18的后侧,开口7的内圈粘合有减速伞本体6,板体18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安装有支杆8,两个支杆8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管体11,四个凹槽b2内均设置有插块4,且左侧两个插块4和右侧两个插块4之间均水平安装有插杆10,两个插杆10均水平活动贯穿于对应的管体11,两个底座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a17,四个螺栓a17的前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凹槽b2内且均与对应插块4的后侧螺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板体18,便于刹车时,急需进一步减速时,可通过将板体18以插杆10为基点转动,使得板体18的底侧抵在底座1上,然后使得风吹到减速伞本体6内,使得减速伞本体6鼓起,利用风的阻力完成减速,较为方便,而当本装置使用次数较多,某些部位变形时,也可通过拆下螺栓a17,将四个插块4取下,从而将板体18取下,拆卸简单,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请参阅图1,板体18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块5,两个凹槽a9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块15,且电磁块5与吸块15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不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电磁块5的供电吸住板体18,从而固定住板体18,较为方便。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两个凹槽a9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6,两个弹簧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板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磁块5断电时,通过弹板14将板体18顶出。
请参阅图1,板体18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挡风板19,挡风板19的长度与两个底座1的间距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减少板体18前侧风的逸出量,使得减速伞本体6的进风速率更快。
请参阅图1,挡风板19的底侧粘合有密封垫20,密封垫20由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挡风板19的挡风效果,使得减速伞本体6的进风速率更快。
请参阅图1,板体18的左右两侧均粘合有引风帘3,两个引风帘3的前端分别置于两个底座1朝外一侧的前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限制板体18前侧容纳风的面积,从而提高风对本装置的阻力,进而提高减速效果。
请参阅图1,两个引风帘3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两个连接板13上均水平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b12,两个螺栓b12的朝内一端分别与两个底座1朝外一侧的前侧螺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引风帘3的拆卸
请参阅图1,两个底座1之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不使用本装置时,避免空气进入到减速伞本体6内。
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焊接等手段安装在车顶,而刹车时,且急需进一步减速时,可通过给电磁块5断电,使得弹板14将板体18顶起,而板体18以插杆10为基点转动,使得板体18的底侧抵在底座1上,然后使得风吹到减速伞本体6内,使得减速伞本体6鼓起,利用风的阻力完成减速,较为方便,而当本装置使用次数较多,某些部位变形时,也可通过拆下螺栓a17,将四个插块4取下,从而将板体18取下,拆卸简单,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包括两个底座(1)和板体(18),其特征在于:两个底座(1)的顶侧均开设有凹槽a(9),两个所述底座(1)顶端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b(2),所述板体(18)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开口(7)且开口(7)延伸至板体(18)的后侧,所述开口(7)的内圈粘合有减速伞本体(6),所述板体(18)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安装有支杆(8),两个所述支杆(8)的底侧均固定安装有管体(11),四个所述凹槽b(2)内均设置有插块(4),且左侧两个插块(4)和右侧两个插块(4)之间均水平安装有插杆(10),两个所述插杆(10)均水平活动贯穿于对应的管体(11),两个所述底座(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a(17),四个所述螺栓a(17)的前端均延伸至对应的凹槽b(2)内且均与对应插块(4)的后侧螺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8)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电磁块(5),两个所述凹槽a(9)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吸块(15),且电磁块(5)与吸块(15)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凹槽a(9)内部的前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6),两个所述弹簧(1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弹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8)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挡风板(19),所述挡风板(19)的长度与两个底座(1)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19)的底侧粘合有密封垫(20),所述密封垫(20)由橡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8)的左右两侧均粘合有引风帘(3),两个所述引风帘(3)的前端分别置于两个底座(1)朝外一侧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风帘(3)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两个所述连接板(13)上均水平活动贯穿连接有螺栓b(12),两个所述螺栓b(12)的朝内一端分别与两个底座(1)朝外一侧的前侧螺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之间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1)。
CN202020426703.1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Active CN212022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6703.1U CN212022605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6703.1U CN212022605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2605U true CN212022605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6703.1U Active CN212022605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2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2260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减速伞
CN203681668U (zh) 一种侧壁开启式应急疏散客运车车厢
CN201484123U (zh) 公交车安全窗
CN209208684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CN110159157A (zh) 一种防撞型地铁屏蔽门
CN2084562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安全防护栏
CN212047076U (zh) 一种拖挂式可伸缩防撞缓冲装置
CN202345334U (zh) 紧急可拆除车窗
CN202243266U (zh) 一种轿车分隔帘
CN205523896U (zh) 一种电力抢修车
CN104527380B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保护装置
CN210882012U (zh) 一种用于公交车的防乘客摔倒装置
CN107323236B (zh) 车载两用抽拉导轨
CN207433680U (zh) 交通诱导防撞车
CN205153880U (zh) 重力驱动轨道移动门及其自重可调节的重力驱动结构
CN203844911U (zh) 一种学生用的电动车
CN20630704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碰撞吸能装置
CN213627097U (zh) 一种紧急出口窗锁止连接结构
CN205836755U (zh) 一种逃生窗装置
CN209306791U (zh)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装置
CN215797845U (zh) 一种防脱的施工升降机吊笼门
CN217623448U (zh) 一种大型喷涂汽车保险杠
CN219237035U (zh) 一种矿井人行车缓冲牵引装置
CN108049626A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收集设备
CN204937059U (zh) 一种击打式玻璃破碎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