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8137U -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8137U
CN212018137U CN202020246619.1U CN202020246619U CN212018137U CN 212018137 U CN212018137 U CN 212018137U CN 202020246619 U CN202020246619 U CN 202020246619U CN 212018137 U CN212018137 U CN 212018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pebble coal
gate valve
pebble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66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谦
于博远
王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dian B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dian B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dian B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dian Bo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66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8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8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8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包括:石子煤储存罐、手动插板阀、第一气动插板阀、第二气动插板阀、料位计、给料器、一级输送器、主输送器和末端输送器;手动插板阀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的入口,用于与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连通,第一气动插板阀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的入口,用于与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连通;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排出石子煤经过手动插板阀、第一气动插拔阀后进入石子煤储存罐中;第二气动插板阀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的出口,与给料器连通;给料器与一级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使磨煤机能及时、安全、经济、稳定、环保地排出石子煤。

Description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子煤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燃煤电厂中速磨煤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燃煤品质的变化,中速磨煤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石子煤,如何及时、安全、经济、稳定、环保地排出、处理这些磨煤机高温废弃物(石子煤),成为目前全球燃煤电厂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接入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使磨煤机能及时、安全、经济、稳定、环保地排出石子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包括:石子煤储存罐、手动插板阀、第一气动插板阀、第二气动插板阀、料位计、给料器、一级输送器、主输送器和末端输送器;
所述手动插板阀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的入口,用于与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动插板阀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的入口且位于所述手动插板阀下方,用于与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连通;所述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排出石子煤经过所述手动插板阀、所述第一气动插拔阀后进入所述石子煤储存罐中;
所述第二气动插板阀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的出口,与所述给料器连通;
所述给料器与所述一级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
所述一级输送器的出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的进料端连通;
所述主输送器的出料端与所述末端输送器连通;在所述主输送器内设置有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对所述石子煤进行冷却;
所述料位计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内,用于检测所述石子煤储存罐内的料位;当检测到所述石子煤储存罐内的预设料位时,第一气动插板阀自动关闭,然后主输送器、一级输送器、给料器依次启动运行,随后石子煤储存罐出口的第二气动插板阀自动打开,石子煤经给料器排至一级输送器,从一级输送器排出的石子煤落到主输送器中,最后从主输送器排出到末端输送器;所述末端输送器将所述石子煤输送至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
优选的,所述冷却部件包括:在主输送器的出料端设置有可调进风门,所述主输送器的进料端设置有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隔离阀。所述的主输送器内部包含输送带,石子煤在输送带输送的过程中与输送带进行传导换热,与输送带上部通过的冷却风进行对流换热,并且通过主输送器主体进行辐射散热。
优选的,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二级输送器;所述二级输送器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连通;所述二级输送器的出料端与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连通。
优选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还包括:石子煤仓;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器的出料端,用于将所述主输送器输送的石子煤输送至石子煤仓。
优选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还还包括:石子煤仓;所述石子煤仓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的出料端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主输送器内还设置有自动摊平装置,用于对主输送器内的石子煤进行摊平。
优选的,所述一级输送器、所述二级输送器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或者螺旋式输送器;
所述主输送器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
优选的,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隔离阀与锅炉尾部烟道连通,或,与干排渣系统连通,或,与石子煤仓的顶部过滤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输送器包括:主体、承载托辊、回转托辊、护板、两个密封装置、输送钢带和上盖板;
所述承载托辊、所述回转托辊分别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托辊位于所述回转托辊上方,所述输送钢带为闭合环形,一部分位于所述承载托辊上,另一部位于所述回转托辊上;所述输送钢带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输送钢带固定连接;所述护板位于所述承载托辊与所述回转托辊之间;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方开口处;两个所述密封装置为对称设置的钢丝刷,且位于在所述承载托辊上方的所述输送钢带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通过固定体与所述上盖板底端固定连接;
或,
所述主输送器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设置,另一端位于所述挡板内侧;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导料板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根据燃煤电厂机组容量的大小,一级输送器的数量可以有所不同。另外根据现场具体的条件,一级输送器也可以取消掉,即石子煤经给料器直接排入后部的主输送器中,一级输送器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同时运行;
二.冷却完石子煤的冷却风可以通过风道排入锅炉尾部烟道,也可以通过冷却风管道经石子煤仓顶部的过滤器排向大气,或者经风管接入干排渣机的头部进入干排渣系统,使石子煤含有的热量通过冷却风带入干排渣系统中,然后经过干排渣系统的余热回收装置重新回收并送入锅炉,减少热量损失;
三.二级输送器或者主输送器上可以设计石子煤自动摊平装置,保证石子煤在输送过程中比较均匀的分布到整个输送器宽度上,这样便于冷却风与石子煤之间的换热,同时保证石子煤均匀地在排入下游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又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再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主输送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又一种主输送器的示意图。
图中:
1、锅炉;2、排渣机;3、碎渣机;5、磨煤机;6、手动插板阀;7、第一气动插板阀;8、石子煤储存罐;9、第二气动插板阀;10、一级输送器;11、料位计;12、主输送器;13、可调进风门;14、二级输送器;15、自动摊平装置;20、给料器;21、隔离阀;22、斗式提升机;23、过滤器;24、引风机;25、石子煤仓;26、卸料装置;27、上盖板;28、导料板;29、密封装置;30、承载托辊;31、输送钢带;32、护板;33、回转托辊;34、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石子煤储存罐8、手动插板阀6、第一气动插板阀7、第二气动插板阀9、料位计11、给料器20、一级输送器10、主输送器12和末端输送器;
手动插板阀6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8的入口,第一气动插板阀7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8的入口且位于手动插板阀6下方;石子煤经过手动插板阀6、第一气动插板阀7后进入石子煤储存罐8中;
第二气动插板阀9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8的出口,与给料器20连通;
给料器20与一级输送器10的进料端连通;
一级输送器10的出料端与主输送器12的进料端连通;
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与末端输送器连通;在主输送器12内设置有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对石子煤进行冷却;
料位计11设置在石子煤储存罐8内,用于检测石子煤储存罐8内的料位;当检测到石子煤储存罐8内的预设料位时,第一气动插板阀7自动关闭,然后主输送器12、一级输送器10、给料器20依次启动运行,随后石子煤储存罐8出口的第二气动插板阀9自动打开,石子煤经给料器20排至一级输送器10,从一级输送器10排出的石子煤落到主输送器12中,最后从主输送器12排出到末端输送器;末端输送器将石子煤输送至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磨煤机5运行过程中,排出的石子煤或者金属等异物通过石子煤储存罐8入口的手动插板阀6、石子煤储存罐8入口的第一气动插板阀7进入石子煤储存罐8,当石子煤储存罐8中石子煤的数量的达到高料位触发石子煤储存罐8中料位计11时,第一气动插板阀7自动关闭,然后主输送器12、一级输送器10、给料器20依次启动运行,随后石子煤储存罐8出口的第二气动插板阀9自动打开,石子煤经给料器20排至一级输送器10,从一级输送器10排出的石子煤落到主输送器12中,最后从主输送器12排出到末端输送器中。
当磨煤机为多个时,石子煤储存罐8、手动插板阀6、第一气动插板阀7、第二气动插板阀9、料位计11、给料器20、一级输送器10都应对应磨煤机的个数设置,保证一个磨煤机都有一组上述装置进行石子煤的排放。此时,主输送器12有多个进料端,多个一级输送器10的出料端一一对应连通到进料端。
料位计11可采用红外光栅,即在石子煤储存罐8内部两侧壁上设置红外光栅,根据石子煤阻挡得住红外光栅即可检测料位。
本系统的所有部件都采用安全封闭的条件,并且采用负压设备使整个系统都处于微负压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接入磨煤机的石子煤排出口,使磨煤机能及时、安全、经济、稳定、环保地排出石子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述冷却部件包括:在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设置有可调进风门13,所述主输送器12的进料端设置有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隔离阀21。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隔离阀21与锅炉尾部烟道连通,或,与干排渣系统连通,或,与石子煤仓25的顶部过滤器23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冷却风由可调进风门13进入,在主输送器12中与石子煤进行热交换,带出石子煤中热量,冷却风通过风管排入锅炉1尾部烟道,也可以通过风管经石子煤仓25顶部的过滤器23排向大气,或者经风管接入干排渣机2的头部进入干排渣系统。当本系统停止运行时,隔离阀21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二级输送器14;所述二级输送器14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12连通;所述二级输送器14的出料端与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2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石子煤排入二级输送器14,二级输送器14将石子煤输送并排至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2中,然后经碎渣机3破碎后与锅炉1底渣一起输送到渣仓统一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单独设计石子煤仓25,大大节省了电厂厂区的占地面积,所有的石子煤将直接输送至干排渣系统中与锅炉1底渣一起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还包括:石子煤仓25;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斗式提升机22;所述斗式提升机22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用于将所述主输送器12输送的石子煤输送至石子煤仓2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石子煤从主输送器12排入下游的斗式提升机22,斗式提升机22将石子煤输送并排至石子煤仓25,石子煤在石子煤仓25进行临时储存,一定时间后通过石子煤仓25底部的石子煤卸料装置26卸至敞口卡车外运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还包括:石子煤仓25;所述石子煤仓25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石子煤从主输送器12排入下游的石子煤仓25,石子煤在石子煤仓25进行临时储存,一定时间后通过石子煤仓25底部的石子煤卸料装置26卸至敞口卡车外运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主输送器12内还设置有自动摊平装置15,用于对主输送器12内的石子煤进行摊平。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自动摊平装置15可采用类似与汽车雨刮器的原理,采用一个摆臂对主输送器12内的石子煤进行平摊。此外,在一级输送器10和二级输送器14内也设置有自动摊平装置1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输送器10、所述二级输送器14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或者螺旋式输送器;
所述主输送器12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
采用机械输送方式,本机械输送方式比气力输送方式更加稳定,没有石子煤输送管道堵管、石子煤管道、弯头严重磨损、石子煤及煤粉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主输送器12包括:主体34、承载托辊30、回转托辊33、护板32、两个密封装置29、输送钢带31和上盖板27;
所述承载托辊30、所述回转托辊33分别与所述主体34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托辊30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方,所述输送钢带31为闭合环形,一部分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上,另一部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所述输送钢带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输送钢带31固定连接;所述护板32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与所述回转托辊33之间;所述上盖板27设置在所述主体34上方开口处;两个所述密封装置29为对称设置的钢丝刷,且位于在所述承载托辊30上方的所述输送钢带31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两个对称设置的导料板28,所述导料板一端与所述主体34固定设置,另一端位于所述挡板内侧;所述密封装置29与所述导料板28远离所述主体34的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承载托辊30、回转托辊33自转带动输送钢带31转动。石子煤由承载托辊30上的输送钢带31输送,护板32防止细粉末留在输送钢带31内侧,保证输送钢带31在承载托辊30和回转托辊33上运行的稳定。密封装置29保证石子煤在输送钢带31上输送时不会落到下部。更进一步的,导料板中部设置为斜坡。
主输送器的结构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主输送器12包括:主体34、承载托辊30、回转托辊33、护板32、两个密封装置29、输送钢带31和上盖板27;
所述承载托辊30、所述回转托辊33分别与所述主体34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托辊30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方,所述输送钢带31为闭合环形,一部分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上,另一部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所述输送钢带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输送钢带31固定连接;所述护板32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与所述回转托辊33之间;所述上盖板27设置在所述主体34上方开口处;两个所述密封装置29为对称设置的钢丝刷,且位于在所述承载托辊30上方的所述输送钢带31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所述密封装置29通过固定体与所述上盖板27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系统始终在微负压及安全封闭的条件下运行,并且可调进风门13设计为逆止型,当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出现微正压时可调进风门13自动关闭,没有煤粉散发到环境空气中,运行环境洁净,无环境污染问题;
二、一级输送器10、二级输送器14、主输送器12均采用机械输送方式,本机械输送方式比气力输送方式更加稳定,没有石子煤输送管道堵管、石子煤管道、弯头严重磨损、石子煤及煤粉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由于采用干式冷却和机械方式输送石子煤,无需水消耗、无需安装罗茨风机或空压机等高耗能设备,因此整个系统电耗低、运行维护成本低;
四.二级输送器14或者主输送器12上设计安装有自动摊平装置15,保证石子煤在输送过程中比较均匀的分布到整个输送器宽度上,便于冷却风与石子煤之间的换热,同时保证了石子煤均匀地在排入下游设备中,避免了下有设备的堵塞问题。
五.冷却风的引入无需安装额外的引风机,而是利用电厂厂区现有的负压源,并且冷却完石子煤的冷却风通过风管排入锅炉1尾部烟道,也可以经石子煤仓25顶部的过滤器23、引风机24排向大气,或者接入干排渣机2的头部进入干排渣系统,石子煤含有的热量重新回收并送入锅炉1,减少热量损失;
六.系统可以将石子煤直接输送至干排渣系统中,石子煤系统不再单独设计石子煤仓25,整个系统设计更加简化、整体投资降低,石子煤与锅炉干渣一起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石子煤的利用价值;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子煤储存罐(8)、手动插板阀(6)、第一气动插板阀(7)、第二气动插板阀(9)、料位计(11)、给料器(20)、一级输送器(10)、主输送器(12)和末端输送器;
所述手动插板阀(6)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的入口,所述第一气动插板阀(7)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的入口且位于所述手动插板阀(6)下方;石子煤经过所述手动插板阀(6)、所述第一气动插板阀(7)后进入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中;
所述第二气动插板阀(9)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的出口,与所述给料器(20)连通;
所述给料器(20)与所述一级输送器(10)的进料端连通;
所述一级输送器(10)的出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12)的进料端连通;
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与所述末端输送器连通;在所述主输送器(12)内设置有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对所述石子煤进行冷却;
所述料位计(11)设置在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内,用于检测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内的料位;当检测到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内的预设料位时,所述第一气动插板阀(7)自动关闭,然后所述主输送器(12)、所述一级输送器(10)、所述给料器(20)依次启动运行,随后所述石子煤储存罐(8)出口的第二气动插板阀(9)自动打开,所述石子煤经所述给料器(20)排至所述一级输送器(10),从所述一级输送器(10)排出的所述石子煤落到所述主输送器(12)中,最后从所述主输送器(12)排出到所述末端输送器;所述末端输送器将所述石子煤输送至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2)或者石子煤仓(25)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包括:在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设置有可调进风门(13),所述主输送器(12)的进料端设置有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隔离阀(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二级输送器(14);所述二级输送器(14)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12)连通;所述二级输送器(14)的出料端与干排渣系统的排渣机(2)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子煤仓(25);所述末端输送器包括:斗式提升机(22);所述斗式提升机(22)设置在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用于将所述主输送器(12)输送的石子煤输送至石子煤仓(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子煤仓(25);所述石子煤仓(25)的进料端与所述主输送器(12)的出料端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输送器(12)内还设置有自动摊平装置(15),用于对主输送器(12)内的石子煤进行摊平。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输送器(10)、二级输送器(14)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或者螺旋式输送器;
所述主输送器(12)包括:钢带式输送器或者链板式输送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管通过所述隔离阀(21)与锅炉尾部烟道连通,或,与干排渣系统连通,或,与石子煤仓(25)的顶部过滤器(23)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输送器(12)包括:主体(34)、承载托辊(30)、回转托辊(33)、护板(32)、密封装置(29)、输送钢带(31)和上盖板(27);
所述承载托辊(30)、所述回转托辊(33)分别与所述主体(34)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托辊(30)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方,所述输送钢带(31) 为闭合环形,一部分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上,另一部位于所述回转托辊(33)上;所述输送钢带(3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输送钢带(31)固定连接;所述护板(32)位于所述承载托辊(30)与所述回转托辊(33)之间;所述上盖板(27)设置在所述主体(34)上方开口处;两个所述密封装置(29)为对称设置的钢丝刷,且位于在所述承载托辊(30)上方的所述输送钢带(31)的两侧,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29)通过固定体与所述上盖板(27)底端固定连接;
或,
所述主输送器(12)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料板(28),所述导料板(28)一端与所述主体(34)固定设置,另一端位于所述挡板内侧;所述密封装置(29)与所述导料板(28)远离所述主体(34)的一端固定连接。
CN202020246619.1U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018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6619.1U CN212018137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6619.1U CN212018137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8137U true CN212018137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6619.1U Active CN212018137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8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9439A (zh)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US5255615A (en) System for discharging bottom ash from steam-producing boilers
CN201362508Y (zh) 石子煤负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1363740Y (zh) 新型锅炉底渣输送装置
AU2006203646B2 (en) Dry slag discharge device for coal-fired boiler
CN201652397U (zh) 一种可收尘输煤长廊系统
CN212018137U (zh) 一种石子煤封闭式处理系统
CN206358806U (zh) 清洁高效的污泥提升输送与回料装置
CN208652594U (zh) 一种燃煤电厂干渣应急排放装置
CN102923485A (zh) 高效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4665327U (zh) 一种电站锅炉邻炉转粉装置
CN104321590B (zh) 用于运送加压流化床焚烧炉系统中的杂质的方法
CN202935946U (zh) 高效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系统
CN209042409U (zh) 一种垃圾循环流化床锅炉均匀布料系统
CN210425070U (zh) 一种燃煤发电厂锅炉干除渣三级输送系统
KR200198174Y1 (ko) 전로의 취련작업시 발생하는 더스트 처리장치
CN207986182U (zh) 一种石子煤正压气力输送装置
CN213362513U (zh) 一种除渣系统
CN105180185A (zh) 一种带气力输送系统的风冷式干排渣机及其控制方法
KR101002404B1 (ko) 석탄분쇄 및 분급 이송장치
CN220641689U (zh) 一种自动锁气卸灰阀
CN219616067U (zh) 一种分砂装置
CN215138277U (zh) 一种燃煤电厂干渣应急排放装置
CN219530883U (zh) 一种锅炉飞灰高效处理装置
CN214701749U (zh) 一种烧结机机尾无组织排放的减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