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4238U -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4238U
CN212014238U CN202020613418.0U CN202020613418U CN212014238U CN 212014238 U CN212014238 U CN 212014238U CN 202020613418 U CN202020613418 U CN 202020613418U CN 212014238 U CN212014238 U CN 212014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gear
capturing
forceps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34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启浪
韦兰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20206134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4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4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42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包括夹持器、捕获器和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条、固定片,夹持器包括第一握手部件、第一连接杆和夹持部件,捕获器包括第二握手部件、第二连接杆和捕获部件;第一连接块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第二连接块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上,固定片固定于第二连接块上,连接条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块上,另一端铰接于与第一连接块同一侧的第二连接块与固定片之间,使得连接条能够转动;夹持部件内置于第一连接杆中,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握手部件固定连接,捕获部件内置于第二连接杆中,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握手部件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棘胸蛙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背景技术
棘胸蛙(学名:Quasipaa spinosa),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石鳞、石蛙、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棘胸蛙因为肉味鲜美和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而且其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棘胸蛙作为易危物种,野生数量很少,完全无法满足人们对其的需求,所以现在多采取人工养殖的方式来提升棘胸蛙的数量,以满足人们棘胸蛙的需求。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涉及到分级饲养:随着幼蛙个体的增大、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要定期按规格大小归类分池饲养,以免幼小的抢不到食,影响生长和成活率。所以这个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对棘胸蛙的转移,即从一个池塘转移到另一个池塘。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对棘胸蛙的捕捉,但是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棘胸蛙畏光怕声,后肢粗壮,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可达1米。一旦遇蛇、鼠等敌害或人,迅速退回洞内,或潜入水底。同时棘胸蛙非常脆弱,一旦受伤就增大了感染的风险,而人为捕捉时,容易造成棘胸蛙的受伤。以上种种原因增加了捕捉棘胸蛙的难度。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养殖,对野生的棘胸蛙的捕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所以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设计的,为了解决棘胸蛙难于捕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很好的解决棘胸蛙难于捕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包括夹持器、捕获器和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条、固定片,夹持器包括第一握手部件、第一连接杆和夹持部件,捕获器包括第二握手部件、第二连接杆和捕获部件;第一连接块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第二连接块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杆上,固定片固定于第二连接块上,连接条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块上,另一端铰接于与第一连接块同一侧的第二连接块与固定片之间,使得连接条能够转动;夹持部件内置于第一连接杆中,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握手部件固定连接,捕获部件内置于第二连接杆中,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握手部件固定连接。目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但是随着幼蛙个体的增大、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要定期按规格大小归类分池饲养,以免幼小的抢不到食,影响生长和成活率。所以这个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对棘胸蛙的转移,即从一个池塘转移到另一个池塘。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对棘胸蛙的捕捉,但是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棘胸蛙畏光怕声,后肢粗壮,跳跃能力很强,弹跳高度可达1米。一旦遇蛇、鼠等敌害或人,迅速退回洞内,或潜入水底。同时棘胸蛙非常脆弱,一旦受伤就增大了感染的风险,而人为捕捉时,容易造成棘胸蛙的受伤。以上种种原因增加了捕捉棘胸蛙的难度。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养殖,对野生的棘胸蛙的捕捉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持器和捕获器用连接部件相连,使得棘胸蛙的捕捉简便易行。通过连接部件的设置,可以使得夹持器和捕获器处于紧贴和分离的状态,但是由于连接部件的联结作用,使其始终为一体的装置。当二者紧贴时,方便携带和运输,此时夹持器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就成为了单独的捕获装置,可以用于水中捕捞棘胸蛙;当二者分离时,可以独立工作,先利用捕获器将棘胸蛙捕获,再利用夹持器对棘胸蛙夹持进行转移。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片为弧形结构,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连接条上固定有沿第一滑槽滑动的螺柱,第一滑槽与螺柱随连接条转动时产生的运动轨迹相匹配,螺柱上旋拧有螺母,使得旋紧螺母后能够固定连接条。通过设置带有滑槽的固定片,使得固定在连接条上的螺柱能够在滑槽内滑动,同时在螺柱上通过设置螺母,可以在旋紧螺母时,使得固定片与连接条紧密贴合,形成固定,使得连接条无法继续转动,即用连接条连接的夹持器和捕获器无法继续分离,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可以利用这个固定方式,来调整夹持器与捕获器之间的距离,以满足抓捕棘胸蛙时的需要,方便抓捕的进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夹持部件包括推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铰接柱,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与位于第一握手部件内的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杆内且分别与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钳臂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钳臂的一端铰接,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另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外,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于铰接柱上,铰接柱固定于第一连接杆内。通过设置内置于第一连接杆内的夹持部件,可以通过推动推杆使位于第一连接杆另外一端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彼此靠近,形成夹持;通过拉伸推杆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彼此远离,解除夹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捕获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六连接杆、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七连接杆和捕获网,第一齿轮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握手部件内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连接杆中,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杆内,第六连接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齿轮上,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第二连接杆内的第三齿轮上,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四齿轮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连接杆的方式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七连接杆的一端与第四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捕获网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彼此传动连接的齿轮,使得通过转动第一齿轮,可以逐个带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使得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捕获网可以调节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使之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握手部件为“口”型结构,在其两侧壁间设有第二滑槽和滑动于其中的滑杆,滑杆能够嵌入第一齿轮的齿间。通过设置滑杆,可以嵌入第一齿轮的齿轮间,使得第一齿轮不能再转动,即完成了捕获网的角度固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穿设出第一连接杆外的一端为弧形。通过将钳臂设为弧形,使得夹持棘胸蛙更加合理和方便,不易对棘胸蛙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如下的一种或几种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捕获器和夹持器利用连接部件连接,使得棘胸蛙更容易捕获和夹持,避免了人手直接接触棘胸蛙,同时不易对棘胸蛙造成伤害;通过设置角度可调的捕获网,使得捕获器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避免了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时,捕获网角度不适造成捕获不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捕获部件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夹持器、11-第一握手部件、12-第一连接杆、13-夹持部件、131-推杆、132-第三连接杆、133-第四连接杆、134-第五连接杆、135-第一钳臂、136-第二钳臂、137-铰接柱、2-捕获器、21-第二握手部件、211-滑杆、212-第二滑槽、22-第二连接杆、23-捕获部件、231-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233-第六连接杆、234-第三齿轮、235-第四齿轮、236-第七连接杆、237-捕获网、3-连接部件、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连接条、34-固定片、35-螺柱、36-第一滑槽、3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包括夹持器1、捕获器2和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包括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2、连接条33、固定片34,夹持器1包括第一握手部件11、第一连接杆12和夹持部件13,捕获器2包括第二握手部件21、第二连接杆22和捕获部件23;第一连接块31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2上,第二连接块32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杆22上,固定片34固定于第二连接块32上,连接条33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块31上,另一端铰接于与第一连接块31同一侧的第二连接块32与固定片34之间,使得连接条33能够转动;夹持部件13内置于第一连接杆12中,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与第一握手部件11固定连接,捕获部件23内置于第二连接杆22中,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与第二握手部件21固定连接。通过连接部件的设置,可以使得夹持器和捕获器处于紧贴和分离的状态,但是由于连接部件的联结作用,使其始终为一体的装置。当二者紧贴时,方便携带和运输,此时夹持器无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就成为了单独的捕获装置,可以用于水中捕捞棘胸蛙;当二者分离时,可以独立工作,先利用捕获器将棘胸蛙捕获,再利用夹持器对棘胸蛙夹持进行转移。
优选的,固定片34为弧形结构,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6,连接条33上固定有沿第一滑槽36滑动的螺柱35,第一滑槽36与螺柱35随连接条33转动时产生的运动轨迹相匹配,螺柱35上旋拧有螺母37,使得旋紧螺母37后能够固定连接条33。通过设置带有滑槽的固定片,使得固定在连接条上的螺柱能够在滑槽内滑动,同时在螺柱上通过设置螺母,可以在旋紧螺母时,使得固定片与连接条紧密贴合,形成固定,使得连接条无法继续转动,即用连接条连接的夹持器和捕获器无法继续分离,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可以利用这个固定方式,来调整夹持器与捕获器之间的距离,以满足抓捕棘胸蛙时的需要,方便抓捕的进行。
优选的,夹持部件13包括推杆131、第三连接杆132、第四连接杆133、第五连接杆134、第一钳臂135、第二钳臂136和铰接柱137,第三连接杆132的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与位于第一握手部件11内的推杆13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杆12内且分别与第四连接杆133和第五连接杆13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杆133的另一端与第一钳臂135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接杆134的另一端与第二钳臂136的一端铰接,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的另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外,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铰接于铰接柱137上,铰接柱137固定于第一连接杆12内。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2可以为空心的圆管,以此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同时能够完成推动推杆使位于第一连接杆另外一端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彼此靠近,形成夹持;通过拉伸推杆使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彼此远离,解除夹持。
优选的,捕获部件23包括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第六连接杆233、第三齿轮234、第四齿轮235、第七连接杆236和捕获网237,第一齿轮231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握手部件21内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连接杆22中,第二齿轮232与第一齿轮231啮合传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杆22内,第六连接杆233的一端铰接于第二齿轮232上,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第二连接杆22内的第三齿轮234上,使得第一齿轮231带动第二齿轮23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齿轮234转动,第四齿轮235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连接杆22的方式与第三齿轮234啮合传动连接,第七连接杆236的一端与第四齿轮23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捕获网237固定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22可以为空心的圆管,以此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同时能够完成通过转动第一齿轮,可以逐个带动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使得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捕获网可以调节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角度。使之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
优选的,第二握手部件21为“口”型结构,在其两侧壁间设有第二滑槽212和滑动于其中的滑杆211,滑杆211能够嵌入第一齿轮231的齿间。通过设置滑杆,可以嵌入第一齿轮的齿轮间,使得第一齿轮不能再转动,即完成了捕获网的角度固定。
优选的,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外的一端为成对的弧形。优选的,在伸出端的内壁设有柔性物质,通过将钳臂设为弧形,使得夹持棘胸蛙更加合理和方便,不易对棘胸蛙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持器(1)、捕获器(2)和连接部件(3),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第一连接块(31)、第二连接块(32)、连接条(33)、固定片(34),所述夹持器(1)包括第一握手部件(11)、第一连接杆(12)和夹持部件(13),所述捕获器(2)包括第二握手部件(21)、第二连接杆(22)和捕获部件(23);所述第一连接块(31)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杆(12)上,第二连接块(32)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杆(22)上,所述固定片(34)固定于第二连接块(32)上,所述连接条(33)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块(31)上,另一端铰接于与第一连接块(31)同一侧的第二连接块(32)与固定片(34)之间,使得连接条(33)能够转动;所述夹持部件(13)内置于第一连接杆(12)中,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与第一握手部件(11)固定连接,所述捕获部件(23)内置于第二连接杆(22)中,第二连接杆(22)的一端与第二握手部件(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34)为弧形结构,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6),所述连接条(33)上固定有沿第一滑槽(36)滑动的螺柱(35),所述第一滑槽(36)与螺柱(35)随连接条(33)转动时产生的运动轨迹相匹配,所述螺柱(35)上旋拧有螺母(37),使得旋紧螺母(37)后能够固定连接条(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13)包括推杆(131)、第三连接杆(132)、第四连接杆(133)、第五连接杆(134)、第一钳臂(135)、第二钳臂(136)和铰接柱(137),所述第三连接杆(132)的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与位于第一握手部件(11)内的推杆(13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杆(12)内且分别与第四连接杆(133)和第五连接杆(13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杆(133)的另一端与第一钳臂(135)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接杆(134)的另一端与第二钳臂(136)的一端铰接,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的另一端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外,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铰接于铰接柱(137)上,铰接柱(137)固定于第一连接杆(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部件(23)包括第一齿轮(231)、第二齿轮(232)、第六连接杆(233)、第三齿轮(234)、第四齿轮(235)、第七连接杆(236)和捕获网(237),所述第一齿轮(231)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握手部件(21)内的方式设置于第二连接杆(22)中,第二齿轮(232)与第一齿轮(231)啮合传动设置于第二连接杆(22)内,第六连接杆(233)的一端铰接于第二齿轮(232)上,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第二连接杆(22)内的第三齿轮(234)上,使得第一齿轮(231)带动第二齿轮(23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三齿轮(234)转动,第四齿轮(235)以部分齿轮穿设出第二连接杆(22)的方式与第三齿轮(234)啮合传动连接,第七连接杆(236)的一端与第四齿轮(23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捕获网(23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握手部件(21)为“口”型结构,在其两侧壁间设有第二滑槽(212)和滑动于其中的滑杆(211),滑杆(211)能够嵌入第一齿轮(231)的齿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棘胸蛙捕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135)和第二钳臂(136)穿设出第一连接杆(12)外的一端为成对的弧形。
CN202020613418.0U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4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3418.0U CN2120142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3418.0U CN2120142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4238U true CN212014238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34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14238U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42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0651B (zh) 一种畜牧兽医病猪用带有旋转固定功能的取血装置
CN212014238U (zh) 一种棘胸蛙捕获钳
CN111388135A (zh) 机能实验学固定装置
CN110063129A (zh) 一种火龙果采摘车
CN210811740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的灌药装置
CN203153694U (zh) 镜面角度可调式口腔镜
CN215155224U (zh) 夹持装置
CN213251063U (zh) 一种儿科临床用的催吐装置
CN206151309U (zh) 多功能核桃处理器
KR20220135599A (ko) 애완견 배설물 수거기구
CN208370294U (zh) 双臂背包式多功能水果采摘器
CN210433109U (zh) 一种兽医用药品工具架
CN210124869U (zh) 一种牲畜血液采集装置
CN203181588U (zh) 高空采果器
CN109122605B (zh) 一种无伤害水下捕鱼装置
AU2008230036B2 (en) Apparatus for shucking oysters
CN214636645U (zh) 一种生物样品收集装置
CN201337491Y (zh) 下颌角咬骨钳
CN205758989U (zh) 磨药器
CN110574735A (zh) 一种便携式捞鱼装置
CN209218852U (zh) 一种人工授粉装置
CN213993829U (zh) 一种卵胎生鱼类许氏平鲉人工授精操作平台装置
CN214628931U (zh) 一种药理实验物自由抓取固定装置
CN210254139U (zh) 一种加工结晶器保护渣用自动上料防堵装置
CN216392646U (zh) 一种避免蜜蜂逃逸的培育蜂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