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1524U -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1524U
CN212011524U CN202020775347.4U CN202020775347U CN212011524U CN 212011524 U CN212011524 U CN 212011524U CN 202020775347 U CN202020775347 U CN 202020775347U CN 212011524 U CN212011524 U CN 212011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lug body
limiting
groove
convert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53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丹
刘立强
洪瑞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h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Huizhou Tianbao Chuang Neng Technology Co ltd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h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Huizhou Tianbao Chuang Neng Technology Co ltd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h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Huizhou Tianbao Chuang Neng Technology Co ltd,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h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53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1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1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1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连接体,所述插头本体的顶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至少二个五金PIN脚,所述连接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插脚,在所述连接体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插脚分别与所述五金PIN脚电连接;所述连接槽对所述连接体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所述插头本体内还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包括位于顶端的凸起部和位于底端的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凸起部一体成型,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连接槽对所述连接体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作用;所述弹片位于支撑台阶上。还公开了电源适配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弹片,可以避免使用现有金属弹簧作为弹性结构时可能造成的电源短路风险,因而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及具有可转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是将电源适配器、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为解决电源插头适配不同国家标准插座的问题,以及插头相对尖锐的插脚导致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出现了可将插脚拆卸下来的插头。为满足安全标准要求,此类可拆卸插脚的插头需设置插脚限位结构。现在市场的此类插头的插脚限位结构需使用导电的金属弹簧零件,结构复杂,且存在电源短路风险,安全性差。如公开号为 CN208508032U、标题为电源适配器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插脚限位结构,其采用弹簧推动活动按钮弹起以实现可拆卸插脚限位,为保证安全,需额外设置绝缘连接块容纳活动按钮和弹簧,避免金属弹簧接触插头带电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以解决现有可拆卸插脚的插头的插脚限位结构的结构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连接体,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外接电源结构;所述插头本体的顶面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至少二个五金PIN脚,所述五金PIN脚分别与所述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连接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插脚,在所述连接体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插脚分别与所述五金PIN脚电连接;所述连接槽对所述连接体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所述插头本体内还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包括位于顶端的凸起部和位于底端的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凸起部一体成型,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连接槽对所述连接体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作用;所述弹片位于支撑台阶上,所述支撑台阶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内,所述限位体上还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穿出所述插头本体外,所述插头本体上设有供所述驱动块活动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的形状为S型或蛇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上设有安全柱,所述安全柱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限位体为塑料限位体,所述安全柱上还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顶部设为开口,所述连接槽的右侧设为开口,所述连接槽内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接体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下方,以形成对所述连接体在竖直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底面设有通向所述插头本体内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的底面设有卡位孔;所述支撑台阶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凸起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插入所述卡位孔内,以形成对所述连接体在水平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的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的上端设有通向所述插头本体内的运动开口,所述支撑台阶位于所述运动开口的下方;所述驱动块通过所述运动开口出到所述插头本体外,所述驱动块在所述驱动槽内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限位体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运动开口内进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与所述驱动块的连接处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分别与所述运动开口前后两侧的侧壁进行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体与所述驱动块的连接处的下方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运动开口内的下方的侧壁进行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包括主插头本体,所述主插头本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连接槽位于所述盖板的顶面上;所述驱动块的外侧面设有按压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五金PIN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结构为外接电源线或外接电源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五金PIN脚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内的左侧面上;所述插脚位于所述连接体的顶面上,所述连接体的底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向右凹陷形成的插孔,所述插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五金PIN脚分别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脚分别通过导电弹片与位于所述插孔内的所述五金PIN脚电连接。
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可转换插头组件。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连接槽,并使连接槽对连接体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这时连接体只能以水平方向出来,而通过凸出部对连接体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作用后,连接体将被固定住,而由于凸出部的下方有弹片提供向上的弹性力,使连接体被持续固定,而由于驱动块是出到插头本体外的,并且驱动块在插头本体上设有供其上下运动的空间,因此,在需要进行拆卸安装有插脚的连接体时,只需推动驱动块向下移动,驱动块带动凸出部向下移动,使凸出部不再对连接体进行固定作用后,即可将连接体进行拔出分离,从而实现了电源插头便于拆卸的功能,从而避免插脚对手机的刮花这类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弹片为凸出部提供弹性力,因此可以在保证弹性力的基础上选用绝缘材料制作弹片,比如塑料,进而避免使用金属弹簧以减少可能造成的电源短路的风险,因而安全性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因此,解决了现有可拆卸插脚的插头的插脚限位结构的结构复杂、安全性差的问题。并且通过将弹片设为S型或蛇形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弹片的弹性性能,由于弹簧结构复杂难加工,而S型或蛇形弹片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因而选用弹片可以在保证弹性作用的基础上节省了选用弹簧作为弹性结构时的生产成本,从而经济性得到提高。通过在弹片上设置安全柱,主要是圆柱体的安全柱,可以起到保护弹片的作用,防止操作人员在安装时用力过度使弹片压缩过度而产生的损坏。因为塑料是容易出现缩水现象,而通过在安全柱上设置第二通孔,可以有效防止安全柱缩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在去掉连接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在去掉连接体、插脚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的插脚与连接体一起配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的连接控制部的第一种观察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的连接控制部的第二种观察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在对插头本体的外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转换插头组件在对插头本体的内测进行观察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插头本体,101-连接槽,102-限位块,103-五金PIN脚,104- 第一通孔,105-盖板,106-驱动槽,107-运动开口,108-支撑台阶;2-插脚;3-连接体,301-限位台阶,302-插孔,303-卡位孔;401-限位体,402-弹片,403-驱动块,404-安全柱,405-第二通孔,406-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2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上方设为左,观察者右下方设为右,观察者左下方设为后,观察者右上方设为前,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内侧”“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1、连接体3,插头本体1上设有外接电源结构,外接电源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以便将电流输送到需要充电的设备当中;插头本体1的顶面设有连接槽101,连接槽101内设有至少二个五金PIN脚103,优选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三个,如三角插头这一类的。五金PIN 脚103分别与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以便将电流输送给外接电源结构;连接体3 上设有至少两个插脚2,优选为两个,当然也可以是三个,如三角插头这一类。在连接体3插入连接槽101内时,插脚2分别与五金PIN脚103电连接,以便将插脚中的电流输送到五金PIN脚中,而插脚2与五金PIN脚103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导线连接,也可以通过五金弹片进行连接。连接槽101对连接体3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这里的作用是防止连接体3从竖直方向上脱离出去,但又不会妨碍连接体3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插头本体1内还设有限位体 401,限位体401包括位于顶端的凸起部406和位于底端的弹片402,弹片402 与凸起部406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加工的效率以及连接稳定性,凸起部406穿过连接槽101对连接体3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作用。限位体401优选为绝缘限位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插头电源短路的问题。更为优选为塑料限位体,可以在保持较好弹性的基础上有效避免电源短路的风险,无需额外设置绝缘连接块,因此安全性高,且弹片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制成。弹片402可以为限位体401持续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并且在受力时可以带动卡位块401向下弹性缩回,以使连接体3可以从水平方向脱离,进而实现拆卸功能。弹片402位于支撑台阶108上,支撑台阶108的作用是支撑弹片402,支撑台阶108固定于插头本体1内,当然具体位置可以自行选择,只要能实现支撑作用即可。限位体401上还设有驱动块403,驱动块403穿出插头本体1外,插头本体1上设有供驱动块403活动的空间。穿出插头本体1外的作用是便于人的手指进行驱动,供驱动块403活动的空间优选为只能上下方向活动的空间,当然也可以有其他方向的活动空间,在人工驱动的情况下,驱动块40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限位体401向下移动,以解除对连接体3的水平方向固定作用,使其可以拆卸脱离。
具体地,弹片402的形状为S型或蛇形结构,当然也可以是Z型等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形状;弹片402上设有安全柱404,安全柱404的形状为圆柱体;安全柱404的作用是防止操作人员在将弹片402进行安装时,按压力度过大而造成弹片402断裂或损坏,而安全柱404的存在可以使弹片的上下结构之间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安全柱404的形状为圆柱体,也可以是棱柱体等其他形状。限位体,安全柱404上还设有第二通孔405。限位体401为塑料限位体时,由于塑料是会存在缩水情况的,因此设置第二通孔可以防止安全柱404缩水。
具体地,连接槽101的顶部设为开口,连接槽101的右侧设为开口,即设置两个方向的开口,上开口用于连接体3的上端和插脚露出来,右侧开口则是便于连接体3插入连接槽101内,这只是优选地,也可以选择其他相同功能的位置,连接槽101内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102;连接体3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台阶301;限位台阶301分别位于限位块102的下方,以形成对连接体3在竖直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当然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方式也可以,只有实现竖直方向的约束即可。
具体地,连接槽101的底面设有通向插头本体1内的第一通孔104,其大小优选为只允许凸出部402通过而又防止限位体401的其他位置通过,第一通孔104 的具体大小可以自行选择。连接体3的底面设有卡位孔303,卡位孔303也可以替换为一个固定块,这时卡位块401则挡在固定块靠近出口的一侧即可,其他方式也可以,只要能实现水平方向的固定即可。支撑台阶108固定于插头本体1的内侧壁上,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位置。凸起部406通过第一通孔104插入卡位孔303内,以形成对连接体3在水平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
具体地,插头本体1的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驱动槽106,驱动槽106内的上端设有通向插头本体1内的运动开口107,支撑台阶108位于运动开口107的下方;驱动块403通过运动开口107出到插头本体1外,驱动块403在驱动槽106 内进行上下运动;驱动块403与限位体401之间的连接处在运动开口107内进行上下运动,主要是使凸出部406可以向下缩回,以便连接体3拆卸脱离。
具体地,限位体401与驱动块403的连接处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分别与运动开口107前后两侧的侧壁进行上下滑动配合,限位体401与驱动块403的连接处的下方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运动开口107内的下方的侧壁进行限位配合,使其在合理的范围进行上下运动,具体运动范围或幅度可以根据实际自行选择。
具体地,插头本体1包括主插头本体,主插头本体的顶部设有盖板105,连接槽101位于盖板105的顶面上,这样设置的作用是便于内部元器件的安装,同时在盖板105上加工连接槽101的难度也更小,当然连接槽101也可以不设置在盖板105上;驱动块403的外侧面设有按压台阶,便于人的手指施力将驱动块403 进行向下按压,进而带动卡位块401向下运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形状。优选地,卡位块401的顶端设有导向斜面,以便于导向进入卡位孔303 内。
具体地,插头本体1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可以集成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等元器,因此可以起到转换电流的作用。电路板与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外接电源结构可以是在插头本体1上设置的一根外接电源线,也可以是一个外接电源端口,还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主要是用于与外部进行电连接,以便将转化后的电流输送到需要充电的设备当中。五金PIN脚103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其作用是将从插脚2处获得的电流输送给电路板进行转化处理。
具体地,五金PIN脚103分别位于连接槽101内的左侧面上,也可以是右侧面等其他位置;插脚2位于连接体3的顶面上,连接体3的底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向右凹陷形成的插孔302,插孔302的数量为两个,插孔302的数量为两个,也可以是一个,只要使五金PIN脚103在电连接时保持一定距离即可。五金PIN脚 103分别插入插孔302内,插脚2分别通过导电弹片与位于插孔302内的五金PIN 脚10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该电源适配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可转换插头组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包括插头本体(1)、连接体(3),所述插头本体(1)上设有外接电源结构;所述插头本体(1)的顶面设有连接槽(101),所述连接槽(101)内设有至少二个五金PIN脚(103),所述五金PIN脚(103)分别与所述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连接体(3)上设有至少两个插脚(2),在所述连接体(3)插入所述连接槽(101)内时,所述插脚(2)分别与所述五金PIN脚(103)电连接;所述连接槽(101)对所述连接体(3)进行竖直方向的固定作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本体(1)内还设有限位体(401),所述限位体(401)包括位于顶端的凸起部(406)和位于底端的弹片(402),所述弹片(402)与所述凸起部(406)一体成型,所述凸起部(406)穿过所述连接槽(101)对所述连接体(3)进行水平方向的固定作用;所述弹片(402)位于支撑台阶(108)上,所述支撑台阶(108)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1)内,所述限位体(401)上还设有驱动块(403),所述驱动块(403)穿出所述插头本体(1)外,所述插头本体(1)上设有供所述驱动块(403)活动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02)的形状为S型或蛇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402)上设有安全柱(404),所述安全柱(404)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限位体(401)为塑料限位体,所述安全柱(404)上还设有第二通孔(405)。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01)的顶部设为开口,所述连接槽(101)的右侧设为开口,所述连接槽(101)内的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102);所述连接体(3)的底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台阶(301);所述限位台阶(301)分别位于所述限位块(102)的下方,以形成对所述连接体(3)在竖直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01)的底面设有通向所述插头本体(1)内的第一通孔(104);所述连接体(3)的底面设有卡位孔(303);所述支撑台阶(108)固定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凸起部(406)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4)插入所述卡位孔(303)内,以形成对所述连接体(3)在水平方向的卡位固定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一项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驱动槽(106),所述驱动槽(106)内的上端设有通向所述插头本体(1)内的运动开口(107),所述支撑台阶(108)位于所述运动开口(107)的下方;所述驱动块(403)通过所述运动开口(107)出到所述插头本体(1)外,所述驱动块(403)在所述驱动槽(106)内进行上下运动;所述驱动块(403)与所述限位体(401)之间的连接处在所述运动开口(107)内进行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401)与所述驱动块(403)的连接处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分别与所述运动开口(107)前后两侧的侧壁进行上下滑动配合,所述限位体(401)与所述驱动块(403)的连接处的下方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运动开口(107)内的下方的侧壁进行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任一项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包括主插头本体,所述主插头本体的顶部设有盖板(105),所述连接槽(101)位于所述盖板(105)的顶面上;所述驱动块(403)的外侧面设有按压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接电源结构电连接,所述五金PIN脚(103)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结构为外接电源线或外接电源端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任一项所述一种可转换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PIN脚(10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槽(101)内的左侧面上;所述插脚(2)位于所述连接体(3)的顶面上,所述连接体(3)的底端的左侧面上设有向右凹陷形成的插孔(302),所述插孔(3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五金PIN脚(103)分别插入所述插孔(302)内,所述插脚(2)分别通过导电弹片与位于所述插孔(302)内的所述五金PIN脚(103)电连接。
1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到10任一项所述的可转换插头组件。
CN202020775347.4U 2020-05-11 2020-05-11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Active CN212011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5347.4U CN212011524U (zh) 2020-05-11 2020-05-11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5347.4U CN212011524U (zh) 2020-05-11 2020-05-11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1524U true CN212011524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5347.4U Active CN212011524U (zh) 2020-05-11 2020-05-11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1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9095B (zh)
CN212011524U (zh)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CN215343207U (zh) 一种防脱落电源线
CN216671423U (zh) 一种方便插拔的开关
CN209641997U (zh) 插座
CN207303529U (zh)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CN219629341U (zh) 一种茶吧机
CN215305015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CN210838328U (zh) 一种组装式定时插线板
CN110277694A (zh) 具有防短接装置误拔和防触电结构的智能电能表用接插件
CN219353612U (zh) 一种茶吧机
CN211183482U (zh) 一种固定式安装的充电器外壳
CN220710682U (zh) 一种插座套
CN211266777U (zh) 电源适配器
CN218677825U (zh) 一种电磁兼容的标准负载电源适配器
CN215497633U (zh) 一种组合式配电柜
CN218160911U (zh) 一种连接套
CN218101903U (zh) 一种dc电源连接线
CN218242291U (zh) 一种防跳火充电头
CN220138853U (zh) 一种双锁紧结构及连接器
CN217427962U (zh) 一种变频器可拆卸调参模块
CN210723456U (zh) 双并线连接头
CN211320392U (zh) 一种防脱式插座
CN211530324U (zh) 一种防插头脱离的墙壁插座
CN210957231U (zh) 转换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