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03529U -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03529U
CN207303529U CN201721255918.6U CN201721255918U CN207303529U CN 207303529 U CN207303529 U CN 207303529U CN 201721255918 U CN201721255918 U CN 201721255918U CN 207303529 U CN207303529 U CN 207303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body
push plate
push rod
plu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5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著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255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03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03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035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及手机充电器,涉及电器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插脚,插脚设置于插头本体的第一端,还包括穿设于插头本体中的推杆,推杆的轴线与插脚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推杆能够相对插头本体滑动;推杆靠近插脚的一端固设有第一推板,远离插脚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推板;插头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槽以及第一通孔,插头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通孔,限位槽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均位于插头本体的外部;插头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凸缘,凸缘关于推杆的轴线对称设置。该插头及手机充电器缓解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使用者需要双手操作,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电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插头和插座来实现的,通过插头与插座的插拔来实现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现有技术中,插座包括固定在物体上不可移动的固定式插座和与电源连接能够自由移动的移动式插座。使用固定式插座时,使用者只需捏住用电设备的插头将其准确地插入到插座中或者从插座中拔出即可,只需要一只手便可以操作,操作简单、快捷。而使用移动式插座时,插头的插拔则显得比较繁琐,尤其是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的时候,因为插座本身不是固定的,所以使用者必须先用一只手固定住插座,再用另一只手拔动插头才行,两只手必须配合动作,才能将插头顺利的拔下来,而这也就要求使用者在拔插头的时候两只手必须事先都处于空闲状态,这显然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插头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移动式插座时,使用者必须两只手配合动作,才能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插脚,所述插脚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一端,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插头本体中的推杆,所述推杆的轴线与所述插脚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推杆能够相对所述插头本体滑动;
所述推杆靠近所述插脚的一端固设有第一推板,远离所述插脚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推板;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一推板限位的限位槽以及容所述推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容所述推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推板和所述第二推板均位于所述插头本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时,所述第二推板与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插脚的自由端与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关于所述推杆的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本体的内部固设有第一挡板,所述推杆上固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第二挡板能够随所述推杆一起相对所述插头本体运动;
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时,固定所述推杆与所述插头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和限位滚珠,所述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滚珠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滚珠固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滚珠卡入所述限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脚为两个,所述第一推板位于两个所述插脚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插脚为三个,所述第一推板位于三个所述插脚围设而成的区域中。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本体的侧面设置有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在插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推杆能够相对插头本体滑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均位于插头本体的外部,当第一推板位于插头本体第一端的限位槽中时,第二推板与插头本体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插脚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使用移动式插座时,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仅需按动第二推板,插头即能够在第一推板的支撑下从插座中脱离,插头的拔出更加简单、便捷。
此外,在插头本体的第二端设置关于推杆的轴线对称的凸缘,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扳住凸缘的一侧,再用大拇指按动推杆,便能够顺利的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通过设置凸缘,更便于操作者在拔出插头时施加力,使插头的拔出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充电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移动式插座时,使用者必须两只手配合动作,才能将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充电器包括上述内容所述的插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充电器能够实现上述插头所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故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头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插头的A处放大图。
图标:1-插头本体;2-插脚;3-推杆;4-第一推板;5-第二推板;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第一弹性件;9-限位组件;10-USB接口;101-凸缘;102-凹陷部;901-第二弹性件;902-限位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和插脚2,插脚2设置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还包括穿设于插头本体1中的推杆3,推杆3的轴线与插脚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推杆3能够相对插头本体1滑动。
推杆3靠近插脚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推板4,远离插脚2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推板5。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为第一推板4限位的限位槽以及容推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容推杆3穿过的第二通孔,限位槽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推板4和第二推板5均位于插头本体1的外部,且第一推板4位于限位槽中时,第二推板5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插脚2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缘101,凸缘101关于推杆3的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在插头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杆3,推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板4和第二推板5,推杆3能够相对插头本体1滑动,第一推板4和第二推板5均位于插头本体1的外部,当第一推板4位于插头本体1第一端的限位槽中时,第二推板5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插脚2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使用移动式插座时,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仅需按动第二推板5,插头即能够在第一推板4的支撑下从插座中脱离,插头的拔出更加简单、便捷。
此外,在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关于推杆3的轴线对称的凸缘101,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扳住凸缘101的一侧,再用大拇指按动推杆3,便能够顺利的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通过设置凸缘101,更便于操作者在拔出插头时施加力,使插头的拔出更加便捷。
具体的,插头本体1上容推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容推杆3穿过的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推杆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推板5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插脚2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即第二推板5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插脚2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一推板4、第二推板5以及推杆3可以均为绝缘件。
进一步的,插头本体1第二端的凸缘101,可以为关于推杆3的轴线对称设置的两个侧翼,类似注射器端部的结构;也可以为围绕插头本体1第二端的环状凸缘10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插脚2的长度方向是指插脚2在插头本体1之外的部分远离插头本体1的方向;插脚2的自由端是指插脚2远离插头本体1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1的中部可以设置有与凸缘101对应的凹陷部102。
在插头本体1的中部设置与凸缘101对应的凹陷部102,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更便于操作者将食指和中指由凸缘101下方插入,使操作者能够更顺利的拔出插头。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1的内部可以固设有第一挡板6,推杆3上固设有第二挡板7,第二挡板7位于第一挡板6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且第二挡板7能够随推杆3一起相对插头本体1运动。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7连接,第一弹性件8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推板4位于限位槽中。
在插头本体1的内部固设第一挡板6,在推杆3上固设第二挡板7,第二挡板7位于第一挡板6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的一端与第一挡板6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7连,且第二挡板7能够随推杆3一起相对插头本体1运动。当插头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推板4能够在第一弹性件8的作用收纳于限位槽中,能够缓解甚至避免插头闲置时,第一推板4伸出插头本体1的长度过长,致使推杆3及第一推板4容易被意外碰到甚至被意外损坏的情况。
进一步的,插头本体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为第二挡板7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通道。
本实施例中,插头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设置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推板5之间,且第一弹性件8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推板4位于限位槽中。
在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与第二推板5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推板4位于限位槽中,一方面,能够缓解甚至避免插头闲置时,第一推板4伸出插头本体1的长度过长,致使推杆3及第一推板4容易被意外碰到甚至被意外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第一弹性件8的安装也更为简单、易行。
本实施例中,插头还可以包括限位组件9,限位组件9设置于插头本体1上,用于在第一推板4位于限位槽中时,固定推杆3与插头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
通过设置限位组件9能够使插头在插座上的插接更加牢固,能够缓解因第二推板5意外受力致使第一推板4伸出限位槽,进而使插脚2从插座中部分拔出甚至完全拔出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限位组件9的作用为使插头在插座上的插接更加牢固,但使用者能够通过增加施力的强度,推动第二推板5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9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901和限位滚珠902,推杆3上设置有与限位滚珠902对应的限位孔,第一挡板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组件9的安装孔,第二弹性件901的一端固设于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与限位滚珠902固接。第二弹性件901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滚珠902卡入限位孔中。
限位组件9包括第二弹性件901和限位滚珠902,推杆3上设置有与限位滚珠902对应的限位孔,第二弹性件901的一端固设于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与限位滚珠902固接,通过两个零件即能够固定推杆3,结构设计巧妙。而且通过限位滚珠902与限位孔配合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推杆3的固定,又因为限位滚珠902为球面,所以使用者能够通过增加施力的强度,使限位滚珠902从限位孔中脱出,进而推动第二推板5使插头从插座中拔出,如此一来,既能够缓解第二推板5容易因意外受力致使第一推板4伸出限位槽,进而使插脚2从插座中部分拔出甚至完全拔出的情况发生,又不影响插头的正常拔出。
本实施例中,插脚2可以为两个,第一推板4位于两个插脚2之间。
具体的,第一推板4位于两个插脚2之间,且并不与任一插脚2接触。第一推板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等等。
本实施例中,插脚2可以为三个,第一推板4位于三个插脚2围设而成的区域中。
具体的,第一推板4位于三个插脚2围设而成的区域中,且并不与任一插脚2接触。第一推板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等等。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1的侧面可以设置有USB接口10。
插头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USB接口10,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可以为手机充电器的插头、平板电脑充电器的插头,等等。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头还可以为其他用电设备上用于与电源连接的插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
本实施提供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该插头在插头本体1的内部设置推杆3,推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板4和第二推板5,推杆3能够相对插头本体1滑动,第一推板4和第二推板5均位于插头本体1的外部,当第一推板4位于插头本体1第一端的限位槽中时,第二推板5与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插脚2的自由端与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使用移动式插座时,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仅需按动第二推板5,插头即能够在第一推板4的支撑下从插座中脱离,插头的拔出更加简单、便捷。
此外,在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关于推杆3的轴线对称的凸缘101,当需要将插头从插座上拔出时,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扳住凸缘101的一侧,再用大拇指按动推杆3,即能够顺利的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通过设置凸缘101,更便于操作者在拔出插头时施加力,使插头的拔出更加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和插脚(2),所述插脚(2)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插头本体(1)中的推杆(3),所述推杆(3)的轴线与所述插脚(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推杆(3)能够相对所述插头本体(1)滑动;
所述推杆(3)靠近所述插脚(2)的一端固设有第一推板(4),远离所述插脚(2)的一端固设有第二推板(5);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一推板(4)限位的限位槽以及容所述推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容所述推杆(3)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推板(4)和所述第二推板(5)均位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时,所述第二推板(5)与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插脚(2)的自由端与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凸缘(101),所述凸缘(101)关于所述推杆(3)的轴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凸缘(101)对应的凹陷部(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内部固设有第一挡板(6),所述推杆(3)上固设有第二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7)位于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之间,且所述第二挡板(7)能够随所述推杆(3)一起相对所述插头本体(1)运动;
所述第一挡板(6)与所述第二挡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8),所述第一弹性件(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7)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8)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8),所述第一弹性件(8)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板(5)之间,且所述第一弹性件(8)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1)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所述限位槽中时,固定所述推杆(3)与所述插头本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第二弹性件(901)和限位滚珠(902),所述推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滚珠(902)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第一挡板(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9)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弹性件(901)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滚珠(902)固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901)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限位滚珠(902)卡入所述限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2)为两个,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两个所述插脚(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2)为三个,所述第一推板(4)位于三个所述插脚(2)围设而成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USB接口(10)。
10.一种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
CN201721255918.6U 2017-09-27 2017-09-27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03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5918.6U CN207303529U (zh) 2017-09-27 2017-09-27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5918.6U CN207303529U (zh) 2017-09-27 2017-09-27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03529U true CN207303529U (zh) 2018-05-01

Family

ID=62440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59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03529U (zh) 2017-09-27 2017-09-27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03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338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状态监控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338A (zh) * 2021-01-25 2021-06-01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状态监控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6787A (zh) 防松动防脱落插头插座
CN202977761U (zh)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CN207303529U (zh) 插头及手机充电器
CN204966860U (zh) 一种压销式可伸缩的地极插销
CN106785557A (zh) 插入式安全便捷插座插头
CN202601968U (zh) 安全插座
CN204144624U (zh) 可变换不同制式插头的充电器
CN209544745U (zh) 防脱插座
CN204835144U (zh) 一种新型集线器
CN204632949U (zh) 端子台配线装置
CN204011856U (zh) 插座插套结构
CN103490250A (zh) 一种插座
CN206850127U (zh) 一种可单手省力插拔的电源插头
CN20784876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脑支撑装置
CN202585870U (zh) 安全插头
CN208461120U (zh) 一种自动锁紧的三孔插座
CN207166583U (zh) 一种便于手机游戏的手柄
CN203166224U (zh) 插头
CN201868677U (zh) 可弹出插头的插排
CN206697701U (zh) 一种简易式插头固定座
CN205379277U (zh) 无绳清洁设备
CN203259614U (zh) 绝缘支柱电性能试验装置
CN204668525U (zh) 一种针插可以任意弯曲的香蕉插头
CN212011524U (zh) 可转换插头组件和电源适配器
CN204597093U (zh) 通用三叉插头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