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1468U - 一种Type-C屏蔽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Type-C屏蔽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11468U CN212011468U CN202020931121.9U CN202020931121U CN212011468U CN 212011468 U CN212011468 U CN 212011468U CN 202020931121 U CN202020931121 U CN 202020931121U CN 212011468 U CN212011468 U CN 2120114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body
- type
- groove
- protrusion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ype‑C屏蔽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固定连接后中间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罩体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第一罩体的两个第一凹槽和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罩体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第二罩体的两个第三凹槽和两个第四凹槽,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相连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五凹槽,当Type‑C公头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时,该Type‑C公头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凹槽、连个第四凹槽和两个第五凹槽的底部均位于该Type‑C公头连接端的端面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Type‑C屏蔽罩,能提高外壳与Type‑C公头连接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Type-C屏蔽罩。
背景技术
USB接口标准规范已经有很多年,目前,Type-C式接口的USB线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市场所用的Type-C接口连接器的尾端一般焊接有PCB板,为了增加连接线和Type-C公头连接的牢固性和EMI效果,会在Type-C接口连接器的尾端设置屏蔽罩,PCB板位于屏蔽罩内,以防止Type-C接口长期插拔导致连接线从Type-C公头上松脱。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屏蔽罩呈截面形状各异的套筒形,屏蔽罩的一端套在Type-C公头的尾端后、通过焊接与Type-C公头相连,连接线与Type-C公头连接处一般采用塑胶一体成型,成型后的塑胶外壳一端与Type-C公头相连、另一端与连接线相连、中间与屏蔽罩相连,其中外壳与屏蔽罩的连接方式是:塑料外壳分别与屏蔽罩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相连,即塑屏蔽罩嵌入在塑胶外壳中,但在Type-C接口连接器插拔时,由于插拔力的方向与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几乎平行,从而在外壳和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之间形成剪切力,在该剪切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塑胶外壳从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上松脱,导致在Type-C接口连接器插拔时,只剩下外壳和Type-C公头的连接处受力,从而导致外壳与Type-C公头连接的牢固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外壳与Type-C公头连接牢固性的屏蔽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嵌入式安装控制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ype-C屏蔽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固定连接后中间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罩体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平面部,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平面部之间的第一弯曲部,所述两个第一平面部的顶部均开设有贯穿第一平面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弯曲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罩体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平面部,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平面部之间的第二弯曲部,所述两个第二平面部的顶部均开设有贯穿第二平面部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二弯曲部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相连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五凹槽,当Type-C公头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时,该Type-C公头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的底部均位于该Type-C公头连接端的端面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燕尾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两侧顶部分别相对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三凸起、两侧顶部分别相对设有第四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罩体具有两第一相合面,所述第二罩体具有两第二相合面,所述第一罩体在第一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五凸起和固定块,所述第二罩体在第二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六凸起,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固定连接时,所述第六凸起位于第五凸起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六凸起的顶部与第一罩体的第一相合面接触,所述第五凸起的顶部与第二罩体的第二相合面接触,所述固定块抵接于第二罩体的内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罩体的第一相合面和第二罩体的第二相合面、底部为第五凸起的下侧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Type-C屏蔽罩的有益效果是:当过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固定连接后,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形成了一个腔体,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均贯通腔体的内外两侧,当Type-C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外壳在Type-C公头和屏蔽罩上一体成型时,塑胶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和腔体的一端从腔体外部流入腔体内部时,塑料在腔体内、凹槽内和腔体外的第一罩体、第二罩体的表面上一体成型,腔体内、凹槽内和腔体外的塑胶均连接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塑料外壳,由于凹槽内的塑胶连接体腔体的内外,在Type-C接口连接器插拔时,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均对外壳产生阻力,该阻力可以阻挡塑料外壳顺着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内外侧表面向插拔方向移动,于是减小了外壳和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之间的剪切力,从而塑胶外壳不易从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上松脱,故提高了外壳与Type-C公头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ype-C屏蔽罩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ype-C屏蔽罩的第一罩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ype-C屏蔽罩的第二罩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ype-C屏蔽罩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Type-C屏蔽罩安装在Type-C公头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Type-C屏蔽罩,包括第一罩体1和第一罩体2,第一罩体1和第一罩体2固定连接后中间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腔体3,第一罩体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平面部11,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平面部11之间的第一弯曲部12,第二罩体2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平面部21,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平面部21之间的第二弯曲部22,第一平面部11顶部开设有燕尾形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贯穿第一平面部11,第一弯曲部1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4,第二平面部21顶部开设有燕尾形第三凹槽23,第三凹槽23贯穿第二平面部21,第二弯曲部22底部开设有第四凹槽24,第二凹槽14底部设有第一凸起15,顶部两侧相对设有第二凸起16,第四凹槽24底部设有第三凸起25、顶部两侧相对设有第四凸起26。
Type-C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外壳在屏蔽罩上一体成型时,塑胶通过第一凹槽13和第三凹槽23从腔体3的外部流入腔体3的内部,并在第一凹槽13和第三凹槽23内成型,由于第一凹槽13和第三凹槽23的形状为燕尾形,在插拔Type-C接口连接器时,第一凹槽13两侧的斜面和第三凹槽23两侧的斜面均对塑胶外壳产生阻挡塑料外壳顺着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的内外侧表面向拔出方向移动的阻力。
Type-C接口连接器的塑胶外壳在屏蔽罩上一体成型时,塑胶通过第二凹槽14和第四凹槽24从腔体3的外部流入腔体3的内部,并在第二凹槽14和第四凹槽24内成型,第二凹槽14的底部和第四凹槽24的底部均对塑胶外壳产生阻挡塑料外壳顺着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的内外侧表面向拔出方向移动的阻力,第一凸起15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凹槽14的两侧对塑胶外壳产生夹持力,在该夹持力作用下,塑料外壳与第一罩体1的第一弯曲部12不易分离,第三凸起25的两侧分别与第四凹槽24的两侧对塑胶外壳产生夹持力,在该夹持力作用下,塑料外壳与第二罩体2的第二弯曲部22处不易分离,第二凸起16的和第四凸起26的分别用于增大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与塑料外壳的接触面积,从防止塑料外壳与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脱离。
请参考图1,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固定连接后,第一罩体1具有两个第一相合面,第二罩体2具有两个第二相合面,第一罩体1的两个第一相合面和第二罩体2的两个第二相合面之间分别形成了第五凹槽5,第一相合面和第二相合面分别为第五凹槽5的两侧壁,第五凸起17的下侧面171为第五凹槽5的底部,第五凹槽5的底部均对塑胶外壳产生阻挡塑料外壳顺着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的内外侧表面向拔出方向移动的阻力。
请参考图1至图5,Type-C公头4的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为Type-C公头连接端41,Type-C公头连接端41插入腔体3中时, Type-C公头连接端41与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凹槽14、第四凹槽24和第五凹槽5的底部均位于该Type-C公头连接端41的端面的上方,从而第二凹槽14、第四凹槽24和第五凹槽5的底部与Type-C公头连接端41的端面之间分别存在间隙,从而在塑胶外壳一体成型时,塑胶通过该间隙从腔体3的外部流入腔体3的内部,并且在该间隙中的塑料与腔体3内外的塑料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插拔Type-C接口连接器时,第二凹槽14、第四凹槽24和第五凹槽5的底部分别通过阻挡其与Type-C公头连接端41的端面之间的间隙中的塑料的移动、来阻挡外壳顺着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的内外侧表面向拔出方向移动。
第一罩体1在第一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五凸起17和固定块18,第二罩体2在第二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六凸起27,第一罩体1与第二罩体2固定连接时,第六凸起27位于第五凸起17和固定块18之间,第六凸起27的顶部与第一罩体1的第一相合面接触,第五凸起17的顶部与第二罩体2的第二相合面接触,固定块18抵接于第二罩体2的内壁,从而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连接为一个整体,当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点焊在Type-C公头连接端41上时,提高了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与Type-C公头4连接的牢固性,由于塑料外壳也与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相连,从而也提高了塑料外壳与Type-C公头4连接的牢固性。
上述方案中,第一凹槽13和第三凹槽23分别通过两侧的斜面对塑胶外壳的移动产生阻力,第二凹槽14、第四凹槽24和第五凹槽5分别通过其底部对塑胶外壳的移动产生阻力,第一凸起15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凹槽14的两侧对塑胶外壳产生的夹持力来阻挡塑胶外壳的移动,第三凸起25的两侧分别与第四凹槽24的两侧对塑胶外壳产生的夹持力来阻挡塑胶外壳的移动,第二凸起16的和第四凸起26的分别用于增大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与塑料外壳的接触面积来来减少塑胶外壳的移动,第一罩体1和第二罩体2通过第六凸起27、第五凸起17和固定块18相连接,提高屏蔽罩Type-C公头4连接的牢固性、从而也提高塑料外壳与Type-C公头4连接的牢固性,以上通过方案分别从减小了塑料外壳和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之间的剪切力和增大了塑料外壳和屏蔽罩之间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塑胶外壳不易从屏蔽罩的内外侧表面上松脱,故提高了塑料外壳与Type-C公头4连接的牢固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Type-C屏蔽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固定连接后中间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第一罩体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平面部,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平面部之间的第一弯曲部,所述两个第一平面部的顶部均开设有贯穿第一平面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弯曲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罩体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平面部,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平面部之间的第二弯曲部,所述两个第二平面部的顶部均开设有贯穿第二平面部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第二弯曲部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相连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两个第五凹槽,当Type-C公头与连接线连接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中时,该 Type-C公头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五凹槽的底部均位于该Type-C公头连接端的端面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燕尾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凸起、两侧顶部分别相对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四凹槽的底部设有第三凸起、两侧顶部分别相对设有第四凸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Type-C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具有两第一相合面,所述第二罩体具有两第二相合面,所述第一罩体在第一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五凸起和固定块,所述第二罩体在第二相合面上突出形成第六凸起,所述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固定连接时,所述第六凸起位于第五凸起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六凸起的顶部与第一罩体的第一相合面接触,所述第五凸起的顶部与第二罩体的第二相合面接触,所述固定块抵接于第二罩体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ype-C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槽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罩体的第一相合面和第二罩体的第二相合面、底部为第五凸起的下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31121.9U CN212011468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一种Type-C屏蔽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31121.9U CN212011468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一种Type-C屏蔽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11468U true CN212011468U (zh) | 2020-11-24 |
Family
ID=7341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31121.9U Active CN212011468U (zh) | 2020-05-28 | 2020-05-28 | 一种Type-C屏蔽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11468U (zh) |
-
2020
- 2020-05-28 CN CN202020931121.9U patent/CN2120114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43350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404033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756524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811889B (zh) | 通配型七针usb插座、七针usb插头及其连接器组件 | |
CN212659717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2723641A (zh) | 防呆型电连接器 | |
CN211605453U (zh)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母座结构 | |
CN212011468U (zh) | 一种Type-C屏蔽罩 | |
CN206834390U (zh) | Type C插头连接器 | |
CN212412271U (zh) | 稳定型type-c 2.0公头连接器 | |
CN20494724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497438U (zh) | 连接器 | |
CN210692840U (zh) | 一种可限位结构的电池插座 | |
CN200994031Y (zh) | 一种usb公头 | |
CN205452656U (zh) | 线缆连接器插头 | |
CN208806399U (zh) | 一种rj45圆形插座 | |
CN202759069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01378646Y (zh) | 连接器插座金属片 | |
CN20160833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5299581U (zh) | 高稳定性的刀片式连接器 | |
CN210806136U (zh) | 高强度沉板式Type-C公头连接器 | |
CN204720680U (zh) | 一种具有接地结构的锁扣式发热地砖连接头 | |
CN209526280U (zh) | 防止端子退PIN的Type-c连接器 | |
CN215896828U (zh) | 一种usb c type母座 | |
CN214428858U (zh) | 一种提高屏蔽性能的Micro-USB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