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9259U -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9259U
CN212009259U CN202020444237.XU CN202020444237U CN212009259U CN 212009259 U CN212009259 U CN 212009259U CN 202020444237 U CN202020444237 U CN 202020444237U CN 212009259 U CN212009259 U CN 212009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groove
power supply
project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42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
杨东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Digital Product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Digital Produc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Digital Product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Digital Product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42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9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投影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了电源槽和风扇槽,所述电源槽和风扇槽都是从投影机的外部向内凸起,所述底座框架的一侧还设置了进风口,所述风扇槽与进风口之间密封连通,方便的更换风扇和电源这两个部件,送风管是与底板框架一起注塑成形的整体结构,不仅密封好,拆装维修时也不需要像以前的拼装成的送风管要拆开,对保持送风管的密封性起到有益效果,如此送风管内部的空气就是密封洁净的,进而保持了给光学元件散热的冷却风是没有污染的,从而保护了光学元件不受灰尘污染,并且通过风扇底盖和电源底盖压紧,使安装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背景技术
投影机是一个将图像通过光学元件和电子设备转化成图像,并放大成像后投射在一个幕墙上的设备,投影机已经广泛使用,可是投影机内的光学设备和电源以及电子设备都是不耐温的,所以需要散热装置,目前的投影机都是风冷进行散热的,也就是通过风扇进行散热的,这个散热方式也是目前电子设备常用的散热方式,原本的投影机外壳一般都是整体的框架和通风板组装而成,这样散热孔比较多,散热比较简单,随着使用的广泛,人们发现这样的散热导致投影机内的光学元件经常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所以人们就把外壳做成没有通风孔洞的,而是通过进风口进风,然后在进风口设置过滤网,来减少外部灰尘的进入,从而提高光学元件被灰尘污染损坏的可能性,而其余的风扇、电源和光学元件等别的电子设备都是直接架设在这个框架外壳上,通过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一起,包括送风管也只是管道模具安装在底座上形成的风道,再盖上外壳盖子,投影机就组装完成了。
可是这样的结构就使投影机外壳内的各个电子元件和光学元件都是互相交错安置的,彼此连通,而且为了便于检修和更换配件顶部没有进行固定和压紧,这样的结构使得外壳内的密封效果较差,只能简单的防止大量的灰尘进入投影机外壳内部,而从缝隙进入投影机的灰尘在风扇的作用下,在内部循环,有更大可能灰尘会通过送风管直接吹送到光学元件和电子元件上,灰尘会加速光学零件和电子元件的老化,甚至损坏。,而且这种内部各个元件结构都是架设在底座框架上的,牢固程度不高,在运输或者使用时掉落磕碰,都容易将较重的电源和风扇损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能够方便的更换风扇和电源这两个部件,送风管是与底板框架一起注塑成形的整体结构,不仅密封好,拆装维修时也不需要像以前的拼装成的送风管要拆开,对保持送风管的密封性起到有益效果,如此送风管内部的空气就是密封洁净的,这样就进而保持了给光学元件散热的冷却风是没有污染的,从而保护了光学元件不受灰尘污染,而且本装置的电源和风扇是分开安装在底座框架的外部的,也与投影机内部的光学元件也是隔离分开的,并且通过风扇底盖和电源底盖压紧,使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包括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上设置了电源槽和风扇槽,所述电源槽和风扇槽都是从投影机的外部向内凸起,所述底座框架的一侧还设置了进风口,所述风扇槽与进风口之间密封连通;
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固定在底座框架内,所述送风管、电源槽和风扇槽都与底座框架为一体成形的密封整体结构,所述送风管的一侧与风扇槽连通,所述送风管的另一侧设置了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投影机内需要散热的光学元件;
风扇和电源,所述风扇和电源分别安装在电源槽和风扇槽内,所述风扇和电源被电源槽和风扇槽隔离在底座框架外部,安置了所述风扇的风扇槽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风扇底盖,安置了所述电源的电源槽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电源底盖。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底盖与底座框架之间安装了防尘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底盖是整体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进气口与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送风管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上设置了防尘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整体密封的送风管进行冷却风的输送,并且将这个送风管直接集成在底座框架内侧的,并且一体化注塑成形,而且送风管更牢固,只要外壳框架不损坏,送风管就是完整密封的,如此就确保了送风管的密封性,送风管直接对准需要冷却的位置吹,这样吹出的风就是洁净的,有效防止灰尘在风扇的作用下在投影机内部循环,并且风扇和电源都是分别安装在底座外壳的外部的电源槽和风扇槽内,并通电源底盖和风扇底盖压紧,这样的安装结构使电源四周都能锁紧在电源槽内了,风扇也能锁紧在风扇槽内了,确保安装稳定,电源底盖和风扇底盖的接口处还增加了防尘垫片,进一步的优化了密封结构,这样就使本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密封效果更佳,而且本装置的内部结构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压盖组装而成,而是电源和风扇都有单独的空间,隔离安装,并且光学元件是通过完全密封的通道进行准确的风吹降温,使光学元件难以接触到灰尘,从而保护了光学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置的投影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影机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爆炸图;
图4为旧的投影机正置内部爆炸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框架,11-进风口,12-电源槽,13-风扇槽,2-送风管,21-出风口,3-风扇,31-风扇底盖,4-电源,41-电源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包括底座框架1,所述底座框架1上设置了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所述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都是从投影机的外部向内凸起,所述底座框架1的一侧还设置了进风口11,所述风扇槽13与进风口11之间密封连通;
送风管2,所述送风管2固定在底座框架1内,所述送风管2、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都与底座框架1为一体成形的密封整体结构,所述送风管2的一侧与风扇槽13连通,所述送风管2的另一侧设置了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正对投影机内需要散热的光学元件;
风扇3和电源4,所述风扇3和电源4分别安装在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内,所述风扇3和电源4被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隔离在底座框架1外部,安置了所述风扇3的风扇槽13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风扇底盖31,安置了所述电源4的电源槽12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电源底盖41,投影机有3个比较重要的关键装置,分别是电源、光学元件模块,以及散热装置,本装置将这三块分开隔离设置,能够方便的更换或者检修风扇3和电源4这两个部件,以前投影机的风扇3和电源4是埋装在底板上的,然后光学元件才盖装在这些部件上面,电源4和风扇3需要先将光学元件和一些电子设备全部拆下才能露出进行拆装,本装置这样的设置,风扇3和电源4时拆装检修时也就不必光学元件了,而且送风管2与底座框架1一体无法拆开的,密封性更好,而且本装置的电源4和风扇3是分开安装在底座框架1外部的,不与内部的光学元件连通,然后通过风扇底盖31和电源底盖41压紧,而且送风管2是与底板框架1一起注塑成形的整体结构,如此就送风管2内部的空气就是密封洁净的,这样就进而保持了给光学元件散热的冷却风是没有污染的,从而保护了光学元件不受灰尘污染。
其中,风扇底盖31与底座框架1之间安装了防尘垫片,确保安装紧密,不产生安装缝隙,灰尘不会进入;
风扇底盖31是整体的密封结构,确保密闭性;
风扇3进气口与进风口11密封连接,所述风扇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2密封连接,确保散热风的输送管路全线密封通畅,保证光学元件的散热风不会被灰尘污染;
进风口11上设置了防尘过滤网,保证进气口11输入的空气是干净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遇到的技术问题:1、以前的投影机内部结构不严密,比较松散,并且这些以前的投影机用于散热的通风管道是通过上下盖板拼装而成的,密封并不严密,并且风扇3在投影机内部也只是安装在底座框架1上,没有进行防尘处理,风扇3所在的转动空间是没有密封设计的,这样的散热风容易夹带灰尘,会对光学元件造成破坏,尤其是光学元件很容易被颗粒物损坏;2、而且旧有的投影机,内部结构基本都是通过拼装或者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内部结构的设计是比较松散的,都是模块化的安装,一个接一个,都安装在底座框架1上就行了,结构不稳定,容易松动,刚性较差;3、电源4、散热装置和光学元件模块是投影机最重要的三个部分,而电源4和风扇3这两个部件原本的更换方式,是要将外壳拆掉露出整体的内部结构,取出盖板,以及电路基板,以及光学元件,然后拆掉风扇的压盖,也就是风扇槽13,以前的风扇槽13是分体式的压盖,如图4所示,更换起来比较麻烦,每次维修拆装都要拆开通风散热管道,为了便于安装,一般的投影机都是这样的结构,这样更换易损件的操作就很麻烦,而且容易破坏送风管2的结构;
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为了改变这些情况,本装置就将散热系统独立出来,并进行密封处理,通过将送风管2直接集成在底座框架1上,并通过模具注塑一体化成形,使得送风管2是整体结构,取消了原本的拼装结构,然后将安置风扇3的风扇槽13,还有电源4的电源槽12也与底座框架1集成在一起,并进行密封处理,全部进行整体注塑成形,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如图1所示;
该技术手段是遵循的原理是:风扇槽13和电源槽12是向投影机内部凸起的,就形成了底座框架1的加强筋,送风管2、风扇槽13和电源槽12与底座框架1是整体的结构不仅增加了底座框架1的刚性,还增加了密封性,风扇3和电源4以及投影机内部都是相互隔离开的了,而通风管路也是一个独立的管道,送风管2既不与投影机内部连通,也不与电源槽12连通,送风管2的风只来自于风扇槽13,而风扇槽13只通过带有过滤网的进风口11和送风管连通,这样就形成了独立的散热通风管道,增加了密封性;
获得了维修更加简便,拆装方便,不必整机拆开,密封效果佳,都是独立的安装空间,减少灰尘的流动可能性,灰尘无法通过风扇3在投影机内部循环,散热的风就是洁净的了,达到保护光学元件的技术效果,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送风管2、风扇槽13和电源槽12与底座框架1是整体的结构,增加了底座框架1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刚性更好,而且同一平面和不同平面的凸出,使得各个零件之间安装都增加了依靠,整个外壳也增加了支撑,不再是全部分散安装在同一空腔内了;
1、维修更加简便,通过将风扇3和电源4这两个重要的大件分离出来,避免需要整个投影机内部大量零件和盖板拆开的困扰,只需要从底座框架1外部,将风扇底盖31或者电源底盖41拆开,就可以更换电源4或者风扇3了;
3、通过单独的电源槽12将电源4隔离开,然后通过电源底盖41将电源紧压在电源槽12内,使得电源各个侧面、顶部和底部都被固定压紧了,增加了稳定性,风扇3也是一样的安装在风扇槽13内,将风扇3空间独立起来,使风扇3的安装空间更稳定,而且风扇槽13只与进风口11和送风管2连通,这样风向在风扇3的作用下,散热风只能从外部经由进风口11过滤后,进入风扇槽13然后经由送风管2从出风口21吹在光学元件,本装置的风扇3使用的是涡流风扇,并且安装在密封的单独的空间内,这样有灰尘就不能逆流进入送风管2和风扇槽13内,而风扇槽13和送风管2是密封连接的,风扇槽13和送风管2是整根与底座框架1一体的,而风扇槽13底部是通过风扇底盖31加上防尘垫片压紧密封的,这样就确保了整个散热的管道是干净的,从而保证了外面的灰尘也不会将灰尘吹送到光学元件上,保护了各个需要散热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制作时,将底座框架1整体注塑成形,并根据风扇3和电源4的尺寸进行设计形状,而且将送风管2直接集成在底座框架1上,形成整体结构,然后将电源4安装电源槽12内,并使用缓冲垫片将电源4塞紧在电源槽12内,再用电源底盖41盖紧,螺钉锁紧,这样电源4是不与投影机内部连通的,需要密封连接,电源4与投影机内部的电器部件是通过电线连接的,或者预先设置了电源插口连接,电源线和插口都是预先预埋在电源槽12内,但是电源槽12与投影机内部不通风,密封隔离,再将风扇3安装在风扇槽13内,安装稳定牢固,并确保风扇转动自如,然后通过风扇底盖31盖在风扇槽13底部,并在盖压处增设防尘垫片,同时确保,风扇槽13送风管2和进风口11形成的连通的空腔的密封性,适当增设密封圈,最后在将各个元件安装在固定的设计位置,光学元件要正对出风口21安置,底座框架1就安装完成了,这样增加了送风的密封性,还增加了整体的刚性,也将投影机的内部部件相互隔离更稳定的安装在一起了,有灰尘的风不会在进入风扇3了,出风口21吹出的风也不再有很多灰尘颗粒了,增量光学元件的使用寿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框架(1),所述底座框架(1)上设置了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所述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都是从投影机的外部向内凸起,所述底座框架(1)的一侧还设置了进风口(11),所述风扇槽(13)与进风口(11)之间密封连通;
送风管(2),所述送风管(2)固定在底座框架(1)内,所述送风管(2)、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都与底座框架(1)为一体成形的密封整体结构,所述送风管(2)的一侧与风扇槽(13)连通,所述送风管(2)的另一侧设置了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正对投影机内需要散热的光学元件;
风扇(3)和电源(4),所述风扇(3)和电源(4)分别安装在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内,所述风扇(3)和电源(4)被电源槽(12)和风扇槽(13)隔离在底座框架(1)外部,安置了所述风扇(3)的风扇槽(13)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风扇底盖(31),安置了所述电源(4)的电源槽(12)底部能拆卸的密封安装了电源底盖(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底盖(31)与底座框架(1)之间安装了防尘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底盖(31)是整体的密封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进气口与进风口(11)密封连接,所述风扇(3)的出风口与送风管(2)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上设置了防尘过滤网。
CN202020444237.X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9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4237.XU CN2120092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4237.XU CN2120092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9259U true CN212009259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42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9259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9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9259U (zh) 一种投影机的防尘底座外壳
CN214898257U (zh) 一种继电保护网络化用散热装置
CN213126873U (zh) 一种对igbt功率模块风冷散热的散热装置和电源
CN212278698U (zh) 一种室外风冷机箱
WO2019041776A1 (zh) 防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266716B (zh) 电焊机
CN210376991U (zh) 一种电子制冷片散热防护箱
CN206962590U (zh) 一种可升降的电机防尘装置
CN105977803A (zh) 一种防尘散热综合配电箱
CN216905202U (zh) 一种高效散热防尘的功放
CN211702782U (zh) 散热装置及变频器
CN219667792U (zh) 一种打印机散热配件及其打印机设备
CN219780290U (zh) 一种网络交换机外壳及具有其的网络交换机
CN214206247U (zh) 逆变器和具有其的光伏电站
CN216794759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20190952U (zh) 一种散热机顶盒壳体
CN219202285U (zh) 一种计算机用辅助散热装置
CN218268650U (zh) 一带具有散热风腔构件的灯带
CN214582701U (zh) 一种集成式风冷组件
CN217693552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具有不间断电源的有线电视网络机顶盒
CN210781702U (zh) 一种便携式通讯散热机箱
CN218006803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一体化变压解码板
CN215268036U (zh) 变频器
CN220820148U (zh)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
CN218920868U (zh) 变频柜、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