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9215U - 一种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9215U
CN212009215U CN202020944807.1U CN202020944807U CN212009215U CN 212009215 U CN212009215 U CN 212009215U CN 202020944807 U CN202020944807 U CN 202020944807U CN 212009215 U CN212009215 U CN 212009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back plate
temperature sensor
led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48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x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zh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48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9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板;背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光源包括一衬底基板,蓝光LED芯片和反射片,所述蓝光LED芯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LED芯片的一侧;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背光源相对的位置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器可以自动调节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LED可以给国家和使用者节省大量电能,给承做方节省大量工时,LED应用技术的发展,给竞争激烈的广告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其独有的、不同的发光形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广告产品的制作领域,不同规格的LED有着不同的发光角度和不同的亮度。
目前市场上液晶显示屏在长时间保持亮度较高的情况下,会产生很高的温度,高温度对显示屏的电量造成大功率的损耗和内部电器的损伤,不利于保持整个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自动调节显示器的亮度,有利于保持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背板;
背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背光源相对的位置上;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背板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源的一面呈曲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逆变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亮度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背板框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通过亮度调节器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值经运算放大器变成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电压信号。使得在环境温度高于一个设定温度时,电路自动将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到普通显示器的亮度水平上。由于背光源亮度的下降,可以使得背光源的功耗下降,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简要示意图。
图2:图1中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显示面板的简要示意图。
图4:在一些实施中显示面板的简要示意图。
图5:图1中亮度调节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100,包括背板110,背光源120,显示面板130,温度传感器140,亮度调节器150及逆变电源160。其中,背光源120,显示面板130,温度传感器140,亮度调节器150及逆变电源160设置在背板110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110包括一底板111及多个背板框架112。底板111与背板框架112可分别单独成型,底板111及背板框架112的材质可例如为金属或者塑胶。底板111与背板框架112垂直固定,本实施例中,底板111与背板框架112可通过螺丝,卡合,焊接等其他方法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背板110的外表面上涂覆一层散热涂料,背板110的外侧表面涂覆的散热涂料用于提高背板110表面的散热效率,所述散热涂料可例如为氮化硼陶瓷漆、氮化铝陶瓷漆或者氧化铝陶瓷漆。由于在背板110外表面涂覆散热涂料,可以使背光源直接通过背板110散热,因此无需使用散热器,从而降低了成本,且简化了液晶显示器100的组装工序。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源120设置在底板111上,底板111上形成有连接背光源112的线路。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源120例如为背光模组,例如为直下式背光模组。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源12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21,蓝光LED芯片123,光学转换层124,透明介质层125和金属光栅层126。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基板121中形成有驱动电路层122,所述驱动电路层122设置为向所述蓝光LED芯片123提供驱动电压和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发光。具体地,所述驱动电路层122设置有焊盘(PAD),所述蓝光LED芯片123连接在所述焊盘上。更具体地,所述包含有驱动电路层122的衬底基板121可以是形成为印刷电路板结构或柔性印刷电路板结构。其中,所述蓝光LED芯片123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21上,所述蓝光LED芯片123通过所述焊盘电性连接到所述驱动电路层122,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发出蓝光。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转换层124覆设于所述蓝光LED芯片123上,所述光学转换层124用于将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白光。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转换层124包括胶体材料1241以及掺杂在所述胶体材料1241中的荧光粉1242和雾度粒子1243。所述荧光粉1242能够被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发出的蓝光激发出红光和绿光,由此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发出的蓝光和所述荧光粉1242发出的红光和绿光混合形成白光。所述雾度粒子1243可以对光线(包括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发出的蓝光和所述荧光粉1242发出的红光和绿光)进行扩散,增大光线的出射角度,使得从所述光学转换层124出射的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所述胶体材料1241可以选择为硅胶或树脂。所述荧光粉1242为黄色荧光粉;或者是,所述荧光粉1242包括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或者是,所述荧光粉1242包括能够激光红光和绿光的量子点。所述雾度粒子1243的粒径可以选择为1~10μm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介质层125和所述金属光栅层126依次形成于所述光学转换层124上。所述透明介质层125主要用于保护所述光学转换层124。所述金属光栅层126形成为反射式偏光片,从所述光学转换层124出射的光线到达所述金属光栅层126时,偏振方向垂直于所述金属光栅层126中栅条51的光线可以透射出所述金属光栅层126,而偏振方向平行于所述金属光栅层126中栅条51的光线则被朝向所述蓝光LED芯片123反射,被反射的光线在所述荧光粉1242和所述雾度粒子1243之间反复反射进行混光。所述透明介质层125的材料可以选自SiO2,SiO,MgO,Si3N4,TiO2和Ta2O5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使用与液晶显示器制程工艺兼容的SiO2,SiO或Si3N4。所述金属光栅层126的材料可以选择为Al,Ag或Au。更具体地,所述金属光栅层126中的光栅周期可以设置为20~500nm,光栅占空比可以设置为0.1~0.9。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源120还可以包括反射片127,所述反射片127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21的背离所述蓝光LED芯片123的一侧。所述反射片127可以防止所述背光源120的背面发生漏光,提高背光源的光线利用率。
如图1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30设置在背板框架112上,且显示面板130设置在背光源120相对的位置上,该显示面板13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该显示面板130朝为弯曲的面板,即该显示面板130朝向背光源120弯曲。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显示面板130朝向背光源120的一面设置扩散片131,增光片132和柔性扩散板133。所述显示面板130,扩散片131,增光片132和柔性扩散板133相互贴合,且所述扩散片131,增光片132和柔性扩散板133产生与所述显示面板130的曲面形状一致的形变。增光片132可以为两片,扩散片131,增光片132和柔性扩散板133自上至下依次排列,且相互贴合,即位于上方的扩散片131与显示面板130贴合,位于中间的增光片132与位于下方的为柔性扩散板133贴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温度传感器140设置在底板111上,且该温度传感器140靠近背光源120,该温度传感器140例如为热敏电阻,通过温度传感器140检测到的温度值可以为电阻值,例如来说,当温度值升高时,热敏电阻值会减小。
如图1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温度传感器140连接亮度调节器150的输入端,亮度调节器150设置在背板框架112上。图4显示为亮度调节器150的电路原理图,包括,初级运算放大器AMP1,次级运算放大器AMP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40通过一个插座J1的3,4脚连接于初级运算放大器AMP1的负反馈回路中,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次级运算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阳极通过插座J1的5脚连接逆变电源160的模拟亮控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次级运送放大器AMP2的信号输入端。其中,温度传感器140靠近背光源120,背光源120的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负反馈量增加,初级运算放大器AMP1信号输出端电压下降,次级运算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电压也更随下降,通过改变第二电阻R2的阻值就可以使得当温度升高到确定值(例如50度)使第二二极管D2导通,由于第二二极管D2的导通,就将逆变电源160的亮控电压限定在第二二极管D2负端(加上第二二极管D2)的电压上,使得背光源120的亮度从设定的值上开始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通过亮度调节器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值经运算放大器变成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电压信号。使得在环境温度高于一个设定温度时,电路自动将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调到普通显示器的亮度水平上。由于背光源亮度的下降,可以使得背光源的功耗下降,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背光源,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光源包括一衬底基板,蓝光LED芯片和反射片,所述蓝光LED芯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背离所述LED芯片的一侧;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背光源相对的位置上;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背板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板框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源的一面呈曲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逆变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亮度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背板框架上。
CN202020944807.1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液晶显示器 Active CN212009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807.1U CN21200921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807.1U CN21200921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9215U true CN212009215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4807.1U Active CN212009215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9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8925B2 (en) Lighting source unit,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588571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KR101208174B1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소자패키지
CN10119420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157233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1314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080002100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Illumination Device
JP200528385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1124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1123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632720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102723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2006153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4610312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9343278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609850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24716B1 (ko) 엘이디 칩온보드 타입의 면광원모듈과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
JPH10223021A (ja) 面状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2006392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0177162A1 (zh) Led支架、led器件及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2009215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JP507218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071655A1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CN210270448U (zh) 一种背光源高精度一体化的背光源结构
JP4683874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9

Address after: 529000 first floor, second floor and second floor of building 3 and building 7, No. 1 Caihong Road, Jiangha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ngxia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0, Jinmin building, No.8, Zizhu 6th Road, Zhuzilin,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HENZH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