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4948U - 移动终端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4948U
CN212004948U CN202020549066.7U CN202020549066U CN212004948U CN 212004948 U CN212004948 U CN 212004948U CN 202020549066 U CN202020549066 U CN 202020549066U CN 212004948 U CN212004948 U CN 212004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upport
support rod
bracing piece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90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凌
祝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90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4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4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4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移动终端容纳槽(11)和与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相通的支撑杆容纳腔(12),所述支撑杆(2)一端通过翻转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以能够控制该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其另一端在闭合时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且能够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11)配合支撑移动终端设备(5)。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撑架不仅能够较为稳定地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撑定位,而且,结构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撑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与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经常需要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观看视频、联络通信等娱乐社交活动,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手部疲劳,或者,出现其它需要解放双手的情形,为此,出现了对移动终端进行支撑定位的支架,极大地方便了生活。
一般支架,如手机支架,按结构形式,通常可以分为夹持型和支撑型,对于支撑型支架,通常采用支撑板与支撑挡板配合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撑定位,但是,稳定性不足;虽然,夹持型支架通过弹簧对夹爪施加拉力来夹持移动终端设备,能够比较稳定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撑定位,但是,结构较为复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撑架,以克服或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撑架,该移动终端支撑架不仅能够较为稳定地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撑定位,而且,结构较为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架本体上设置有移动终端容纳槽和与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相通的支撑杆容纳腔,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翻转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杆容纳腔枢接,以能够控制该支撑杆的翻转角度,另一端在闭合时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内且能够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配合支撑移动终端设备。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内的一端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的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内的一端设有支撑头。
典型地,所述支撑头由防滑材料制备。
具体地,所述支撑头的端面为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头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翻转限位结构包括翻转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两者中一者上的转轴、另一者上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轴孔,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支撑杆和/或所述支撑杆容纳腔上设置的阻尼结构。
优选地,所述翻转限位结构包括翻转结构和扭簧,所述翻转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两者中一者上转轴、另一者上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轴孔,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该扭簧的两端扭臂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连接。
典型地,所述支撑架本体上集成有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宝。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显示或投射影像的影像窗口。
典型地,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内开设有用于穿过数据线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基本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容纳槽与支撑杆配合,能够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较为稳定的支撑;相对于现有的支撑板结构设计,支撑杆与移动终端设备接触面积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支撑板结构对移动终端设备散热影响,便于移动终端设备散热;当闭合时,移动终端容纳槽与支撑杆也能够对移动终端设备夹持定位,移动终端设备此时具有较小的倾斜角度,同时,在打开状态时,支撑杆的翻转角度可调,即可以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给予使用者更多使用选择;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其中,支撑杆端部的支撑头可以采用防滑材料制备,便于提升对移动终端设备支撑的稳定性。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可以集成充电宝或投影设备,便于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提升使用时间,或者,将观看内容进行投影放大,便于观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其中,支撑杆处于闭合状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本体 11移动终端容纳槽
111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 112移动终端容纳槽侧面
12支撑杆容纳腔 121支撑杆容纳腔侧面
2支撑杆 21支撑头
3影像窗口 4轴线
5移动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术语“前”、“后”是以移动终端支撑架本身为基准,例如,如图1所示,影像窗口3位于支撑架本体1的前端,相反地,支撑杆2位于支撑架本体1的后端;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撑架的方位术语,应当结合实际安装状态进行理解。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移动终端容纳槽11和与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相通的支撑杆容纳腔12,所述支撑杆2一端通过翻转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以能够控制该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另一端在闭合时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且能够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11配合支撑移动终端设备。
其中,移动终端容纳槽11能够对移动终端设备5边缘支撑,支撑杆2能够对移动终端设备5的背面支撑,通过调节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能够调节移动终端设备5的倾斜角度,使用者能够以较好的观赏角度使用移动终端设备5;相对于现有支撑架的支撑板结构设计,支撑杆2与移动终端容纳槽11与移动终端设备5接触面积更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动终端设备5散热;当闭合后,移动终端容纳槽11与支撑杆2也能够对移动终端设备5进行夹持,实现支撑定位,此时,移动终端设备5基本垂直于移动终端容纳槽5的底部,而且,移动终端容纳槽11与支撑杆2对移动终端设备5具有一定的挤压作用,使移动终端设备5能够被更稳定地支撑;相对于现有支架采用外伸的支撑挡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终端容纳槽11的设计,在使用后,不需要额外动作收起支撑挡板,操作简便,或者,有些现有支架采用的外伸的支撑挡板无法被收起,在安全使用方面,存在碰撞人体的可能性伤害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容纳槽11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没有外凸结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翻转限位结构对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进行控制,使支撑杆2绕轴线4翻转,存在各种具体结构的翻转限位结构,例如,翻转限位结构可以由翻转结构和限位结构组成,翻转结构可以包括转轴和与转轴配合的轴孔,转轴设置在支撑杆2上,相应地,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的对应位置开设轴孔,或者,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设置转轴,相应地,支撑杆2上对应位置开设轴孔;一般地,为了保证正常的使用性,两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均设置转轴或轴孔;当然,也可以一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设置转轴,另一个上开设轴孔,支撑杆2上进行对应设置;或者,两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与支撑杆2上对应位置均开设轴孔,另用转轴穿过各轴孔;同时,采用阻尼结构作为限位结构,用于对上述支撑杆2与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的一端产生阻尼力,实现对支撑杆2不同翻转角度的定位;通常地,阻尼结构可以为PVC(聚氯乙烯)软胶、AB胶(两液混合硬化胶)、橡胶、PU(聚氨酯)、硅胶等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的,如设置在支撑杆容纳腔12的底部或后侧壁上的橡胶垫、硅胶垫等,在支撑杆2翻转的过程中,橡胶垫或硅胶垫与支撑杆2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阻尼作用,使支撑杆2定位在一定的翻转角度,或者,在支撑杆2与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橡胶垫、硅胶垫等,在支撑杆2翻转的过程中,橡胶垫或硅胶垫与支撑杆容纳腔12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阻尼作用,从而使支撑杆2定位在一定的翻转角度,或者,在支撑杆2与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的一端的端部和支撑杆容纳腔12的底部以及其后侧壁上均设置橡胶垫、硅胶垫等,可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可以在阻尼结构上设置花纹,以增强阻尼作用。再如,翻转限位结构可以由翻转结构和扭簧组成,同样地,翻转结构可以包括转轴和与转轴配合的轴孔,转轴设置在支撑杆2上,相应地,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的对应位置开设轴孔,或者,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设置转轴,相应地,支撑杆2上对应位置开设轴孔;一般地,为了保证正常的使用性,两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均设置转轴或轴孔;当然,也可以一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设置转轴,另一个上开设轴孔,支撑杆2上进行对应设置;或者,两个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与支撑杆2上对应位置均开设轴孔,另用转轴穿过各轴孔;在转轴上套设扭簧,使扭簧的两端扭臂分别与支撑杆2和支撑杆容纳腔12连接,利用扭簧的作用力,使支撑杆2可以翻转并定位,而且,还可以在支撑杆2与支撑杆容纳腔12的底部之间设置卡扣结构,以便在闭合时,能够对支撑杆2进行固定。其中,通常可以以闭合时的状态为翻转的起始位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杆2的端部设置有支撑头21,在闭合状态时,支撑头21超出移动终端容纳槽11的移动终端容纳槽侧面112,即支撑头21伸入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从而,在闭合状态时,支撑头21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通过挤压力对移动终端设备5夹持,使移动终端设备5基本处于垂直于移动终端容纳槽11底部的状态,通常地,支撑头21可以由防滑材料制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头采用整体的柱形结构,对移动终端设备5的背部进行支撑,然而,在结构上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变,如支撑头采用间隔的柱形结构,或者,在支撑头的表面设置花纹,以增大摩擦阻力,保证支撑的稳定性;而且,支撑头21的端面可以为弧形面,避免对移动终端设备5造成划伤;此外,防滑材料可以为PVC(聚氯乙烯)软胶、AB胶(两液混合硬化胶)、橡胶、PU(聚氨酯)、硅胶等高分子材料。
通常地,移动终端容纳槽11的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与支撑架本体1的前端边缘平行,同时,支撑杆2的伸入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的一端的端部边缘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平行,在支撑杆2的该端部安装支撑头21后,支撑头21前端的边缘也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平行,使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和支撑头21分别与移动终端设备5的表面充分接触;当然,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与支撑架本体1的前端边缘也可以非平行设置,只要满足支撑头21前端的边缘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平行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可以使支撑头21可伸缩地安装在支撑杆2的端部,如在支撑头21与支撑杆2的端部之间设置伸缩杆,如此,不需要调节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也可以调整移动终端设备5的倾斜角度,而且,在闭合状态时,通过调节支撑头21的伸出长度,可以夹持不同厚度的移动终端设备5。
此外,可以在支撑架本体1上集成充电宝等充电设备,如在支撑杆2下方对应的支撑架本体1的部位安装充电电池,通过数据线将充电电池与移动终端设备5连接进行充电,如在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开设有通孔,用于穿过数据线。还可以在支撑架本体1的前端部分集成投影仪等投影设备,使投影设备与移动终端设备5通讯连接,将移动终端设备5中的内容通过影像窗口3来显示或投射影像。其中,移动终端设备5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POD、PAD、KINDLE或其他影音播放设备、通讯设备、投影设备、摄像设备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1和支撑杆2,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移动终端容纳槽11和支撑杆容纳腔12,支撑杆容纳腔12与移动终端容纳槽11相通形成T型凹槽,支撑杆2一端与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另一端安装有支撑头21,具体地,支撑杆2上设置转轴,对应地,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对应位置形成轴孔,或者,支撑杆2上开设轴孔,对应地,支撑杆容纳腔12的支撑杆容纳腔侧面121上对应位置形成转轴,通过转轴与轴孔的配合,使支撑杆2能够绕轴线4翻转;而且,为了使支撑杆2在翻转过程中能够定位,可以在支撑杆2与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的一端的端部或对应的支撑杆容纳腔12的底部上设置橡胶垫、硅胶垫等阻尼结构,或者,在转轴上套设扭簧,使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与支撑杆2和支撑杆容纳腔12连接,利用阻尼作用或扭簧的弹簧力作用,控制支撑杆2的翻转定位;在闭合状态时,支撑头21超出移动终端容纳槽侧面112,伸入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如图7所示,支撑头21的端部边缘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平行,使支撑头21与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能够与移动终端设备5充分接触,保证稳固性;如此,在打开或闭合状态中,均可以对移动终端设备5进行支撑,而且,相对来说,与移动终端设备5的接触面积较小,有利于移动终端设备5的散热,而且,支撑架本体1上的移动终端容纳槽11与移动终端设备5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能够防止支撑架本体1过窄导致支撑架本体1受较小外力而倾倒;闭合后,整体上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本体(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设置有移动终端容纳槽(11)和与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相通的支撑杆容纳腔(12),所述支撑杆(2)一端通过翻转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枢接,以能够控制该支撑杆(2)的翻转角度,另一端在闭合时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且能够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11)配合支撑移动终端设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的一端与该移动终端容纳槽(11)的移动终端容纳槽抵接面(11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伸入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的一端设有支撑头(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21)由防滑材料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21)的端面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21)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支撑杆(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限位结构包括翻转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2)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两者中一者上的转轴、另一者上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轴孔,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支撑杆(2)和/或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上设置的阻尼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限位结构包括翻转结构和扭簧,所述翻转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2)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两者中一者上转轴、另一者上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轴孔,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该扭簧的两端扭臂分别与所述支撑杆(2)和所述支撑杆容纳腔(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上集成有用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充电宝。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显示或投射影像的影像窗口(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容纳槽(11)内开设有用于穿过数据线的通孔。
CN202020549066.7U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支撑架 Active CN212004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9066.7U CN212004948U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9066.7U CN212004948U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4948U true CN212004948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9066.7U Active CN212004948U (zh) 2020-04-14 2020-04-14 移动终端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4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8532B (zh) 叠放可拆式平板
US8956061B2 (en) Compact keyboard and cradle
TW201316648A (zh) 具有導引定位機構之無線充電器
WO2020073759A1 (zh) 一种可自由转动伸缩的智能臂
US20130119220A1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CN212004948U (zh) 移动终端支撑架
CN201845794U (zh) 翻盖折叠式电子设备备用太阳能电池
CN206195972U (zh) 便携式微型投影仪及其固定夹
KR100977404B1 (ko) 휴대용 충전장치
CN215646282U (zh) 一种稳定不易脱落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0822081U (zh)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TW202313160A (zh) 視訊遊戲系統
CN213118192U (zh) 一种分屏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翻转机构
KR200457661Y1 (ko) 와이드형 휴대폰 거치대
CN205377390U (zh) 带支架可悬挂的手机充电装置
CN201774571U (zh) 手机辅助支架
CN211642049U (zh) 一种便于后排乘客使用的手机支架
CN212430231U (zh) 一种正反两用夹持装置
CN210577828U (zh) 一种经济型充电电源装置
CN209096637U (zh) 移动终端支架
WO2019214751A1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6078966U (zh) 一种两式笔记本用便携手机支架
CN205986192U (zh) 一种手机充电电池万用背夹
CN210881909U (zh) 一种车载滚轮自动夹手机支架
CN216243465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网络设备安全隐患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