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0391U -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0391U
CN212000391U CN202020544677.2U CN202020544677U CN212000391U CN 212000391 U CN212000391 U CN 212000391U CN 202020544677 U CN202020544677 U CN 202020544677U CN 212000391 U CN212000391 U CN 212000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ed board
buried
cast
ballastless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46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喆丰
田春香
潘自立
李粮余
李保友
葛根荣
张志强
莫宏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20205446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0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0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03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板,所述道床板下方设有增厚区域,所述增厚区域内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当无砟轨道结构上拱较大时,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预埋管用于绳锯水平切割道床板,将切除道床板单元移除以实现道床板上拱落道整治的问题,该轨道结构增加了无砟轨道对上拱变形的调整能力,克服了现有无砟轨道随基础变形过大无法调整后必须拆换的缺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由于道床板下方设置了增厚区域,而预埋管是设置于增厚区域内,切割时不会影响道床板本身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输网正在快速完善中,主要干线已基本投入运营,无砟轨道作为一种先进的轨道结构形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中。但随着建设长度的不断增加,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变形适应性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这主要体现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膨胀性围岩、地下水压力等不良条件下,不良地质未有效处理,易产生线下基础上拱病害。
当线下基础上拱变形较小时,一般是通过扣件系统将轨道标高降低正常,但扣件系统的调整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上拱变形较大的情况,而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本身又无法进行调整,往往需要通过破除拆换轨道结构的方式进行维修,这将导致运营中断,从而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设计之初便为其混凝土结构层增加调整功能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无砟轨道对线下基础上拱变形的调整能力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通过在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预留切割孔洞,以便对线下基础混凝土进行水平切割,增加了无砟轨道对上拱变形的适应性,进而可以方便地解决现有无砟轨道线下基础后期大幅上拱需落道整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板,所述道床板下方设有增厚区域,所述增厚区域内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当无砟轨道结构上拱时,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预埋管用于绳锯水平切割道床板,将切除道床板单元移除以实现道床板上拱落道整治的问题,可在维修天窗时间内快速完成轨道结构修复,无需中断运营,维修便捷,可操作性强,该轨道结构增加了无砟轨道对上拱变形的调整能力,可以克服现有无砟轨道随基础变形过大无法调整后必须拆换的缺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道床板下方设置了增厚区域,而预埋管是设置于增厚区域内,切割时不会影响道床板本身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相邻每组预埋管沿轨道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1.2m。由于道床板沿轨道长度方向分割为多段,采用上述间距来设置预埋管,便于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地预埋管用于绳锯切割道床板,且在切割后便于该段道床板的落道整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每组中的两个预埋管竖向间隔距离为15-17cm。如此,可以满足较大的上拱变形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埋管的管径为20mm。在满足绳锯切割的同时尽量缩小预埋管的管径,以避免影响线下基础承载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预埋管为PVC管。预埋管采用PVC管,成本低、方便埋设及后续切割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道床板上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轨枕,用于安装钢轨及扣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为双块式轨枕。由于轨枕采用工厂预制方式生产,采用双块式轨枕可以提高道床板施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轨枕埋设于道床板现浇混凝土中。由于轨枕多为工厂预制而成,将轨枕埋设于道床板现浇混凝土中可以保障轨枕与道床板混凝土的结合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当无砟轨道结构上拱时,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预埋管用于绳锯水平切割道床板,将切除道床板单元移除以实现道床板上拱落道整治的问题,可在维修天窗时间内快速完成轨道结构修复,无需中断运营,维修便捷,可操作性强,该轨道结构增加了无砟轨道对上拱变形的调整能力,可以克服现有无砟轨道随基础变形过大无法调整后必须拆换的缺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道床板下方设置了增厚区域,而预埋管是设置于增厚区域内,切割时不会影响道床板本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平面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1-道床板,2-增厚区域,3-预埋管,4-轨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板1,所述道床板1下方设有增厚区域2(与道床板1整体现浇),所述增厚区域2内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3,每组预埋管3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当无砟轨道结构上拱时,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预埋管用于绳锯水平切割道床板,将切除道床板单元移除以实现道床板上拱落道整治的问题,可在维修天窗时间内快速完成轨道结构修复,无需中断运营,维修便捷,可操作性强,该轨道结构增加了无砟轨道对上拱变形的调整能力,可以克服现有无砟轨道随基础变形过大无法调整后必须拆换的缺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同时由于道床板下方设置了增厚区域,而预埋管是设置于增厚区域内,切割时不会影响道床板本身结构。
本实施例中,相邻每组预埋管3沿轨道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由于道床板沿轨道长度方向分割为多段,采用上述间距来设置预埋管,便于根据上拱量选择合适地预埋管用于绳锯切割道床板,且在切割后便于该段道床板的落道整治。
本实施例中,每组中的两个预埋管3竖向间隔距离为15cm。如此,可以满足较大的上拱变形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管3的管径为20mm。在满足绳锯切割的同时尽量缩小预埋管的管径,以避免影响线下基础承载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管3为PVC管。预埋管采用PVC管,成本低、方便埋设及后续切割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道床板1上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轨枕4,用于安装钢轨及扣件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枕4为双块式轨枕,该双块式轨枕具有两个轨枕块,用于安装两根钢轨,在两个轨枕块之间通过桁架钢筋结构进行连接,以将两个轨枕块连成整体构造。由于轨枕采用工厂预制方式生产,采用双块式轨枕可以提高道床板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枕4埋设于道床板1现浇混凝土中,具体是道床板现浇施工前,先根据设计标高位置预先放置并支撑好轨枕,然后再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将轨枕部分埋设于道床板混凝土之中。由于轨枕多为工厂预制而成,将轨枕埋设于道床板现浇混凝土中可以保障轨枕与道床板混凝土的结合性。
具体的,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地段,道床板1下方预先设计增厚区域2,并将预埋管3预埋于道床板1增厚区域2预设位置,布置好双块式轨枕4后整体浇筑道床板1及增厚区域2的混凝土,后续进行钢轨及扣件系统的安装。当无砟轨道结构上拱较小时,通过扣件系统进行降低轨道标高;当扣件系统的调整能力无法满足上拱变形量时,运营管理单位可在维修天窗时间内,根据现场实测上拱量,选择合适的预埋管3孔洞,利用绳锯将预埋管3下方的混凝土道床切割后落道来完成维修工作,该轨道结构增加了对上拱变形的适应能力,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基础上拱对无砟轨道的影响,减少对运营的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床板,所述道床板下方设有增厚区域,所述增厚区域内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组预埋管,每组预埋管相对于轨面标高一致,每组中有两个预埋管,且两个预埋管沿轨道宽度方向上下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相邻每组预埋管沿轨道长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每组中的两个预埋管竖向间隔距离为15-1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的管径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为PVC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床板上沿轨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轨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为双块式轨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埋设于道床板现浇混凝土中。
CN202020544677.2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0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4677.2U CN21200039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4677.2U CN21200039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0391U true CN21200039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4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46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00391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03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084A (zh) * 2021-07-13 2021-09-03 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枕式道床直埋垫板的失效整治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084A (zh) * 2021-07-13 2021-09-03 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枕式道床直埋垫板的失效整治方法
CN113338084B (zh) * 2021-07-13 2024-02-09 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枕式道床直埋垫板的失效整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2076U (zh) 轨道交通地下线路区间排水泵站
CN108708740A (zh) 一种可消除隧道底鼓病害的隧道底部构造
CN212000391U (zh) 一种可调整的现浇式无砟轨道
CN109440553A (zh) 一种基于绳锯切割的无砟轨道上拱整治方法
CN109137633A (zh) 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道床及制备方法
CN109338831B (zh) 一种基于绳锯切割的无砟轨道纠偏方法
CN109778611B (zh) 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方法
CN106609487A (zh) 一种可抑制波磨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
CN109098102B (zh) 用于道岔区段的便梁加固结构
CN204703012U (zh) 双重可调式轨道基础
CN212801068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口
CN106906704B (zh) 高铁无砟轨道维修路基物理隔离方法
CN117345283A (zh) 沉积岩隧道基底围岩变形隆起的整治方法及重构结构
CN111395058A (zh) 一种铁路路基本体开挖回填的支撑施工方法
CN208995842U (zh) 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道床
CN208151798U (zh) 一种季节性冻土区高铁路基截水渗沟系统
CN105926381A (zh) 不中断行车条件下将隧道有砟道床更换为无砟轨道的方法
CN206143541U (zh)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用道岔板
CN111877060A (zh) 一种无砟道床结构部件更换方法
CN208151768U (zh) 一种高原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堤挡水排水结构
CN111877061A (zh) 一种无砟道床隐蔽结构更换方法
CN112048953A (zh) 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上拱处理方法
CN110359328A (zh) 一种铁路无砟拆换有砟的方法
CN215104297U (zh) 一种双联式单向预应力轨枕
CN114717883B (zh) 用于铁路检测设备的预制式基础结构的快速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