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6537U -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6537U
CN211996537U CN202020343607.0U CN202020343607U CN211996537U CN 211996537 U CN211996537 U CN 211996537U CN 202020343607 U CN202020343607 U CN 202020343607U CN 211996537 U CN211996537 U CN 21199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indentation
finished product
indentations
smok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36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华
李跃华
刘胜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w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w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36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侧板和与侧板上下端相连接的盖板,侧板与盖板形成闭合空间,侧板由至少一片蜂窝纸板经一次以上弯折并拼接而成,相邻所述侧板之间的弯折处设有分布在弯折处内侧至少一条内压痕和弯折处外侧至少两条外压痕。该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通过对相邻侧板的弯折结构进行改进,采用至少2道外压痕、至少1道内压痕组合形成的弯折部,使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在弯折时,弯折部不再集中在同一压痕上,将弯折过程对纸板的形变分散至内外压痕上,进而减小蜂窝纸板的形变,以实现蜂窝成品烟箱的循坏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背景技术
现在的成品烟一般是装入到成品烟箱中进行运输或存放,对于成品烟箱承压能力是有规定的。现有的成品烟箱一般是采用瓦楞纸板制成的成品烟箱,由于瓦楞纸板本身为横波浪形结构,不耐压,易变性。
现有成品烟箱逐渐出现了采用蜂窝纸板制成的蜂窝成品烟箱,蜂窝纸板由于蜂窝芯稳定的六边形结构具有优异的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因而蜂窝纸板具有刚性大、平压强度高、抗弯能力强的突出特点,但同时,蜂窝芯的抗弯强度具有各向异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对其弯折时折痕通常沿蜂窝芯的棱边而不是直线形成;导致现有技术中蜂窝纸板的压痕在使用时容易因强度受损而被损坏。
在行业中有着对烟箱循环使用的行业规定,能够重复使用五次以上,且损伤率低于30%,即为可循环使用的烟箱。烟箱在循环使用中往往对其连接相邻侧板的弯折部有着要求,需要在将烟箱折叠回收时,不能对相邻侧板的弯折部进行损坏,否则再次成箱后烟箱的强度达不到要求。
但现有的蜂窝成品烟箱的相邻侧板的弯折部是通过分纸压线机进行分切压线而成,不能满足对纸箱压扁后再弯折成箱进行循环利用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改变成品烟箱的相邻侧板之间的弯折结构,减小蜂窝成品烟箱在循环利用过程中压扁存放对蜂窝成品烟箱侧板弯折部的形变,蜂窝成品烟箱再次循环使用时能满足成品烟箱的整体抗压强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循环使用次数的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侧板和与侧板上下端相连接的盖板,侧板与盖板形成闭合空间,侧板由至少一片蜂窝纸板经一次以上弯折并拼接而成,相邻所述侧板之间的弯折处设有分布在弯折处内侧至少一条内压痕和弯折处外侧至少两条外压痕。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的数量为1~3条,所述外压痕的数量为2~4条。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为三条,所述外压痕为两条。
进一步,三条所述内压痕的深度不同,中间那条内压痕的深度大于两侧的内压痕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外压痕的深度不同。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与侧板边缘平行,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压线。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的横截面为U形或V形。呈V形横截面的外压痕和内压痕由90°的圆弧和位于圆弧两侧呈45°倾斜的斜边组成,且圆弧与其两侧的斜边相切,有利于压痕的平滑过渡,确保了压痕处整体的抗压强度受损最小。
进一步,所述外压痕的深度为蜂窝纸板厚度的1/3~2/3,且相邻两道外压痕之间的间距为蜂窝成品烟箱纸板厚度的1.1~3.0倍。
进一步,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通过一二线轮压制或二三线轮压制或碰线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该蜂窝成品烟箱通过对侧板的弯折结构进行改进,采用至少2道外压痕、至少1道内压痕组合形成的弯折部,且外压痕数量大于内压痕数量,使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在弯折时,使蜂窝纸板弯折部不再集中在某一压痕上,而是,将弯折过程对纸板的形变分散至内、外压痕上,进而减小蜂窝纸板的形变,提高纸板以及成品烟箱整箱的抗压强度,与同厚度或重量的瓦楞纸加工的成品烟箱比,其抗压强度高达瓦楞成品烟箱的3倍。
申请人通过改变蜂窝纸板的压痕用压线轮结构,并调整压痕的数量、深度和间距,减小蜂窝纸箱用的蜂窝纸板在弯折处的形变大小,尤其是根据可能发生形变的大小,对侧板两侧的压痕的深度进行控制,使外压痕在实现弯折部的实现内弯折形成弯折部、或者外弯折平铺直放、或者过度内弯折形成对折结构等不同操作的形变需求,进而减小蜂窝纸板在弯折过程中的形变损伤,提高其抗压强度,避免蜂窝纸箱在反复使用过程中被损坏的现象,进而实现循环使用的目的,本申请的蜂窝成品烟箱,可以实现单个成品烟箱循环使用10次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箱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相邻侧板连接处内侧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相邻侧板连接处外侧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相邻侧板连接处展开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蜂窝纸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内部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相邻侧板连接处内侧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相邻侧板连接处展开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两片蜂窝纸板的展开外侧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两片蜂窝纸板组成的箱体。
图中:1-箱体,2-侧板,3-盖板,4-第一外压痕,5-第二外压痕,6-连接耳,7-连接区,8-内压痕,9-预压线,10-蜂窝纸板,11-第一蜂窝纸板,12-第二蜂窝纸板,801-第一内压痕,802-第二内压痕,803-第三内压痕,1001-第一面纸,1002-第二面纸,1003-蜂窝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侧板2和与侧板2上下端相连接的盖板3,侧板2与盖板3形成闭合空间,侧板2由一片蜂窝纸板10经三次弯折并拼接而成,相邻所述侧板2之间的弯折处设有分布在弯折处内侧一条内压痕8和弯折处外侧两条外压痕。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2的一侧设有连接耳6,另一侧预留有与连接耳6相连接的连接区7,以便连接耳6与连接区7相连,将侧板2围合成上下两端开口的半封闭箱体1,侧板2上下两端的盖板3沿盖板3与侧板2的翻折处向内翻折即可形成蜂窝成品烟箱。蜂窝成品烟箱采用钉箱方式,即连接耳6与连接区7利用钉子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蜂窝纸板10包括第一面纸1001、第二面纸1002和蜂窝芯1003,其中第一面纸1001和第二面纸1002采用牛卡纸,牛卡纸的质地坚韧,耐破度、环压强度和撕裂度高,此外还要具有较高的抗水性;蜂窝芯1003优选为多个空心的正六棱柱粘接,正六边形拥有致密的结构,各方受力大小均等,且容易将受力分散,所能承受的冲击也比其他结构大。通过胶水使得第一面纸1001和第二面纸1002覆盖在蜂窝芯1003的两侧,以形成蜂窝纸板10。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成品烟箱外侧面的外压痕包括第一外压痕4和第二外压痕5;所述第一外压痕4、第二外压痕5分别位于成品烟箱侧板内压痕8的两侧,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大于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第一外压痕4和内压痕8实现侧板2在回收压扁过程中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继续弯折至对折状态,第二外压痕5和内压痕8实现侧板2在再次循环使用时弯折行成弯折部或者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的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纸板平铺直放状态。
外压痕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该结构的压痕由于其中部呈圆弧结构,便于压痕在弯折过程中,蜂窝纸板10较大幅度的压缩或张开。
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1/2,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1/3,且相邻两道外压痕之间的间距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1.1倍。内压痕8的深度介于第一外压痕4和第二外压痕5之间。内压痕8和外压痕均平行侧板2边缘。
由于侧板2在回收压扁过程中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相反、或者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弯折,即使侧板与侧板2发生一个平铺直放或对折的弯折,而弯折至平直的形变相对较小,而弯折至对折的形变相对较大,故,位于对折方向一侧的侧板2上的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相对较大,可以有效减小蜂窝成品烟箱在存放压扁蜂窝侧板2时被损坏,而位于平铺直放一侧的侧板2上的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相对较小,减小了蜂窝纸板10的结构破损程度,进而保证蜂窝侧板2在再次使用时进行弯折形成箱体1的弯折部的抗压强度;实用新型人对内压痕的结构以及两道外压痕的深度进行了调整,进而实现蜂窝成品烟箱的循环使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品烟箱的使用成本。
内压痕8的深度介于第一外压痕4和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之间,既能满足蜂窝纸板10加工形成的侧板2在弯折过程中的形变,且确保蜂窝纸板10弯折后的抗压强度等性能满足成品烟箱的要求。
压痕弯折质量的好坏与压痕深度即压痕角度有很大关系,压痕太浅,即深度偏小,则弯折过程中会因蜂窝纸板10的面纸上压痕部分应变过大而导致截面开裂,而压痕太深,即深度偏大,则纸板在弯折操作中就开裂或沿压痕线局部强度的过分下降而导致无法弯折;因此,外压痕的深度为蜂窝成品烟箱纸板厚度的1/3~1/2,既能避免面纸过度应变而开裂,且能保证弯折所需的强度以及成品烟箱在使用过程中所需的整箱抗压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内压痕8的两侧设有预压线9,预压线9的深度小于内压痕8的深度。预压线9的设置是为了先一步对蜂窝纸板10进行深度较浅的压痕,以使得蜂窝纸板10在预压线9区域软化,可以后续在该区域内进行深度较深的内压痕,避免爆线。基于上述的原理,也可只在内压痕的一侧设有预压线9。
在本实施例中,外压痕和内压痕8通过一二线压线轮压制蜂窝纸板10成型,或碰线成型。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成品烟箱的侧板的弯折部由2道外压痕、1道内压痕8组成,当由一二线压线轮压痕后的蜂窝纸板10折叠成蜂窝成品烟箱时,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2通过连续折弯90°,进行采用胶封带封装形成上端能够翻折的半封闭结构;当蜂窝成品烟箱在使用时,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在第二外压痕5和内压痕8的作用下,确保侧板2弯折90°时能满足成品烟箱存储过程所需的抗压强度的要求;而当蜂窝成品烟箱在使用完后,通常会将烟箱的侧板进行折叠压扁便于降低回收占用的空间,即,侧板2可能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相反、或者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继续弯折,即使侧板的侧板2发生一个平铺直放或对折的弯折,而弯折至平直的形变相对较小,而弯折至对折的形变相对较大,故,当侧板2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继续弯折至侧板相邻的两侧板2相贴合的状态时,则通过位于对折方向一侧的侧板2上的第一外压痕4和内压痕8实现,由于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相对较大,可以有效减小蜂窝成品烟箱在存放压扁蜂窝纸板10时被损坏;而当侧板2回收时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相反弯折,即侧板2在回收压扁过程中其弯折部达到平铺直放的状态时,则由第二外压痕5和内压痕8实现,由于侧板2位于平铺直放一侧的侧板2上的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相对较小,侧板2在回收时发现形变较小,减小了蜂窝纸板10的结构破损程度,进而保证蜂窝纸板在再次使用时进行弯折形成箱体1的弯折部的抗压强度,当再次循环使用时,侧板2在内压痕8和第二外压痕5的作用下,使侧板2弯折成90°,且能再次满足成品烟箱整箱的抗压强度。该外压痕和内压痕8的结构设计和深度设计,可使成品烟箱循环使用次数远超规定的五次,可达到10次甚至超过10次。
实施例2
参照图8和图9,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存在以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制作蜂窝成品烟箱的蜂窝纸板10的厚度选用12mm。位于成品烟箱外侧面的外压痕包括第一外压痕4和第二外压痕5;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大于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第一外压痕4的深度为4.5mm,第二外压痕5的深度为3.5mm。位于成品烟箱内侧面的内压痕8包括第一内压痕801、第二内压痕802和第三内压痕803,其中第一内压痕801位于第二内压痕802和第三内压痕803之间,且第一内压痕801的深度大于第二内压痕802、第三内压痕803的深度;第一内压痕801的深度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1/2,即5mm,第二内压痕802的深度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3/8,即3.75mm,第三内压痕803的深度为蜂窝纸板10厚度的1/3,即3.33mm。其中,第一外压痕4位于第一内压痕801和第二内压痕802之间,第二外压痕5位于第一内压痕801和第三内压痕803之间。
第一内压痕801、第二外压痕5、第二内压痕802、第三内压痕803实现侧板2在回收压扁过程中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内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第二内压痕802和第二外压痕5实现侧板2在再次循环使用时弯折行成弯折部或者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的相反方向弯折至相邻侧板2平铺直放状态,第一外压痕4、第一内压痕801、第二外压痕5、第二内压痕802、第三内压痕803实现侧板2在回收压扁过程中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的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外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
蜂窝成品烟箱上的外压痕和内压痕8通过二三线压线轮压制蜂窝纸板10成型。
内压痕8和外压痕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或者可以设计成V形结构。
内压痕的两侧设有预压线,预压线的深度≤1mm。
本实施例的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侧板的弯折部由2道外压痕、3道内压痕8组成,当由压线轮压痕后的蜂窝纸板10折叠成蜂窝成品烟箱时,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2通过连续折弯90°,进行采用胶封带封装形成上端能够翻折的半封闭结构;当蜂窝成品烟箱在使用时,蜂窝成品烟箱的侧板在第二外压痕和第二内压痕的作用下,确保侧板2弯折90°时能满足成品烟箱存储过程所需的抗压强度的要求;而当蜂窝成品烟箱在使用完后,通常会将烟箱的侧板进行折叠压扁便于降低回收占用的空间,即,侧板2可以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相同方向弯折至相邻侧板2内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或者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平铺直放的对折状态、或者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的外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三种状态进行回收存放。
1)当侧板2以向与使用状态的弯折方向相同方向弯折至相邻侧板2内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进行回收存放时,由于弯折部靠近弯折方向的侧板2端部的形变较小,故通过第一内压痕801和第二外压痕5即可满足蜂窝纸板10结构不变形且满足强度的需求,而弯折部背离弯折方向的侧板2端部的形变相对较大,则通过第一外压痕4、第一内压痕801和第三内压痕803实现。
2)当侧板2以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平铺直放的对折状态进行回收存放时,弯折部的形变整体较小,通过第二内压痕802和第二外压痕5的形变即可实现,且对蜂窝成品烟箱的强度损伤较小。
3)当侧板2以沿使用状态弯折方向相反方向继续弯折至相邻侧板2的外侧面贴合的对折状态进行回收存放时,在折叠过程中,相当于侧板需要经过第2)中状态进行弯折变形,其过程中蜂窝纸板10的相变较大,需要第一外压痕4、第一内压痕801、第二外压痕5、第二内压痕802、第三内压痕803同时发现变形才能实现,进而降低蜂窝成品烟箱在折叠存放过程中损伤较小。
当再次循环使用时,侧板2在第二内压痕802和第二外压痕5的作用下,使侧板2弯折成90°,且能再次满足成品烟箱整箱的抗压强度。
实施例3
参照图9和图10,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存在以下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蜂窝成品烟箱由两片蜂窝纸板10拼接而成,定义为第一蜂窝纸板11和第二蜂窝纸板12。
在本实施例中,两片蜂窝纸板10的一侧均设有连接耳6,另一侧均设有连接区7,两块蜂窝纸板10均经一次折叠,蜂窝纸板10的上下两端经切割形成盖板3,盖板3之间的部分为侧板2。第一蜂窝纸板11的连接耳6与第二蜂窝纸板12的连接区7胶结或钉箱方式,第二蜂窝纸板12的连接耳6与第一蜂窝纸板11的连接区7胶结或钉箱方式,再将两片蜂窝纸板10下端的盖板3采用胶结方式闭合,使其围合形成箱体1结构。
以上技术特征的改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文字描述可以理解并实施,故不再另作附图加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侧板和与侧板上下端相连接的盖板,侧板与盖板形成闭合空间,侧板由至少一片蜂窝纸板经一次以上弯折并拼接而成,相邻所述侧板之间的弯折处设有分布在弯折处内侧至少一条内压痕和弯折处外侧至少两条外压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的数量为1~3条,所述外压痕的数量为2~4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为三条,所述外压痕为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内压痕的深度不同,中间那条内压痕的深度大于两侧的内压痕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痕的深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与侧板边缘平行,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压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的横截面为U形或V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痕的深度为蜂窝纸板厚度的1/3~2/3,且相邻两道外压痕之间的间距为蜂窝成品烟箱纸板厚度的1.1~3.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痕和所述外压痕通过一二线轮压制或二三线轮压制或碰线成型。
CN202020343607.0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Active CN21199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3607.0U CN211996537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3607.0U CN211996537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6537U true CN21199653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1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3607.0U Active CN211996537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88413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with corrugated wall and rolled lip
CN211996537U (zh)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CN111232360A (zh) 一种高强度的蜂窝成品烟箱
CN111232357A (zh)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CN212196289U (zh) 一种高强度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CN211996536U (zh) 一种高强度的蜂窝成品烟箱
CN211996538U (zh) 一种可循环超薄蜂窝纸箱
CN211281816U (zh) 一种耐用环保瓦楞纸箱
CN111232358A (zh) 一种可循环超薄蜂窝纸箱
CN212196288U (zh)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片烟箱
CN111232361A (zh) 一种高强度可循环的蜂窝成品烟箱
CN212196284U (zh)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CN211002304U (zh) 单盒盖方形纸盒
CN212196290U (zh) 一种高强度可循环的片烟蜂窝箱
CN209988301U (zh) 铝箔卷包装箱的上盖
CN111348292A (zh) 一种高强度超薄蜂窝纸箱
CN215323805U (zh) 一种高弹性抗压瓦楞纸箱
CN111409931A (zh) 一种高强度可循环的片烟蜂窝箱
CN216581564U (zh) 一种折叠式卷折边长六边形底纸质容器
CN212196291U (zh) 一种高强度蜂窝片烟箱
CN111232363A (zh) 一种可循环的蜂窝片烟箱
CN111232354A (zh) 一种蜂窝纸箱翻折连接结构
JP3235530U (ja) 箱用シート
JP3318700B2 (ja) 多重段ボールシート
JP3241288U (ja) 箱用シートおよび罫線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