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5419U -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5419U
CN211995419U CN201922262254.1U CN201922262254U CN211995419U CN 211995419 U CN211995419 U CN 211995419U CN 201922262254 U CN201922262254 U CN 201922262254U CN 211995419 U CN211995419 U CN 211995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mechanism
fixing device
hook
electronic equipmen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22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广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leka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leka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leka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lekai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622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5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5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5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组件以及勾状组件,勾状组件一端和安装组件采用滑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折弯部,安装组件包括旋拧机构及开设在旋拧机构之上的可调大小的通孔,通过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穿过通孔,旋转旋拧机构以调整通孔内径,以使固定装置固定在单管之上。上述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结构简单可靠,对于以往的夹持式无需复杂的结构和工艺,也无需电路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在行驶过程中减少乘客的不安全因素。

Description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日益加快,电子设备在日常需要中占比的时间越来越多,乘客在车上使用电子设备时伴随着许多不方便,因此用于对电子设备夹持的装置应运而生;
现有的固定装置结构十分复杂,复杂化的结构往往可靠性就会降低;固定装置很容易失效变得无法收拢,此时司机急刹或者变道时乘客容易撞到伸出的固定装置上,从而带来安全性问题,且复杂的结构抬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组件以及勾状组件,所述勾状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所述勾状组件一端和安装组件采用滑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折弯部,安装组件包括旋拧机构及开设在旋拧机构之上的可调大小的通孔,通过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穿过通孔,旋转旋拧机构以调整通孔内径,以使固定装置固定在单管之上。
优选地,勾状组件两端之间为承接部,折弯部和承接部的夹角a为40°~90°。
优选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第二固定机构;通孔将旋拧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依次导通;旋拧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采用螺接,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采用可拆除式连接;勾状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之间。
优选地,旋拧机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固定机构朝向旋拧机构的方向上伸出有环状凸起,该环状凸起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匹配,当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环状凸起紧固于单管上。
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朝向第二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伸出有插销,第二固定机构上设置有对应第一限位块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对应插销设置有插槽,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通过插销和插槽进行插接;勾状组件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和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组合形状相互匹配。
优选地,环状凸起之间设置间隙,以使的环状凸起分割成至少两个部分。
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内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勾状组件一端采用圆环套嵌在安装组件上,另一端为单根杆。
优选地,勾状组件一端采用圆环套嵌在安装组件上,另一端为单根杆。
优选地,勾状组件的另一端为单根杆和/或勾状组件背离安装组件的一端设置阻挡部,阻挡部的最大横截面积要大于承接部的最大横截面积。
优选地,勾状组件围合成环状且呈现梯字形,安装组件内嵌在勾状组件较小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通孔将固定装置安装至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上,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乘客在使用该装置时,可巧妙的利用勾状组件和汽车座位头枕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抵持在其之间固定,或者利用勾状组件直接钩挂电子设备,该方式简单可靠,对于以往的夹持式无需复杂的结构和工艺,也无需电路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在行驶过程中减少乘客的不安全因素。
2、限定折弯部和承接部的夹角a为30°~90°,当电子产品放置其上时,该角度可以给乘客在观看电子产品时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且折弯部更贴近电子设备可以更好的固定电子设备,使其不易滑落。
3、进一步通过将勾状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之间,旋拧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螺接,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可拆卸式的连接,以固定装置可拆卸出勾状组件且可通过旋拧机构进行紧固。
4、通过旋拧机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第一固定机构朝向旋拧机构的方向上伸出有所述环状凸起,该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紧固于所述单管上,从而乘客可通过松拧旋拧机构来调节整个固定装置的高度,勾状组件的角度,以及拆卸安装等操作。
5、通过将插销和插槽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起到防呆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
6、通过环状凸起划分出间隙,从而使得环状凸起容易变形,即实现“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紧固于所述单管上”,该方式简单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加工简便。
7、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将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连接时,需要按压才能使得插销和插槽进行插接,为防止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受力后损坏失效,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强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8、通过将勾状组件一端采用圆环环绕在安装组件上,以使安装组件固定卡接在其圆环之中,承接部以单根杆的形式从圆环外侧延伸至另一端,并在另一端设置折弯部。该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安装组件和勾状组件的连接接触面更多,从而连接更为稳固。
9、折弯部背离安装组件的一端设置阻挡部,阻挡部的最大横截面积要大于承接部的最大横截面积,以使承接部上放置的电子设备被阻挡部挡住,从而不轻易从折弯部滑落。
10、勾状组件由两根杆围合成环状且呈现梯字形,电子设备在被折弯部抵持时,其所能被接触的宽度更宽,从而使电子设备的放置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中旋拧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在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第二固定机构在与其他结构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中勾状组件在与其他结构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中勾状组件在与其他结构连接时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变形例一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变形例二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变形例三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变形例四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在另一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在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在其他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与可分离的置物杯体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装置;20、安装组件;30、勾状组件;201、旋拧机构;202、第一固定机构;203、第二固定机构;2011、内螺纹;2021、环状凸起;2022、第一限位块;2023、插销;2024、定位槽;2025、第一加强筋;2031、第二限位块;2032、插槽;2033、定位凸起;2034、第二加强筋;20211、外螺纹;20212、间隙;301、勾状组件;302、承接部;303、凹槽;304、阻挡部;70、通孔;80、滑槽; 900、杯状结构;901、环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包括安装组件20以及勾状组件30,其中安装组件20和勾状组件30采用固定连接。
具体来说,勾状组件30为环状,所述勾状组件30 包括相对两端,勾状组件30一端和安装组件20连接,即安装组件20内嵌在勾状组件30该端之间,勾状组件30 另一端为折弯部301,其两端之间为承接部302,外部的电子设备放置于承接部302上后,被抵持在折弯部301 和汽车座位头枕之间,以使其位置固定;勾状组件30也可通过折弯部301挂其他物品,如垃圾袋、衣服、手提袋、包或者置物杯,通过折弯部301以作为物品挂钩使用。
其中承接部302上可设置有防滑结构,如套嵌橡胶防滑套、硅胶防滑套,或者在承接部302上粗糙处理,或者硅胶、橡胶镀层。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安装组件20中包括通孔70,通孔70导通整个安装组件20,其中通孔70的作用在于:使用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穿过该通孔70,以使整个固定装置100位置固定,从而方便后座的乘客轻松使用电子设备,解放乘客的双手。
其中安装组件20包括旋拧机构201,第一固定机构 202,第二固定机构203,其中勾状组件30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之间,第一固定机构202 和第二固定机构203采用可拆除式的插接,旋拧机构201 和第一固定机构202采用螺纹连接,其中通孔70作为旋拧机构201,第一固定机构202,第二固定机构203的共同特征从而将其依次导通,从而旋拧机构201,第一固定机构202,第二固定机构203均呈现环状。
可以理解,将第一固定机构202、第二固定机构203 之间的连接方式替换为磁吸连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仅需满足可拆除式的连接,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特殊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机构202、第二固定机构203以及勾状组件30采用一体加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4及图5,更进一步地,其中旋拧机构201 包括内螺纹2011,内螺纹2011设置于旋拧机构201的内壁上,第一固定机构202朝向旋拧机构201的方向上伸出有环状凸起2021,该环状凸起20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0211,其中外螺纹20211和内螺纹2011相互匹配,当旋拧机构201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2021紧固于汽车头枕的单管上;其实现方式可为,环状凸起2021设置为在拧紧旋拧机构201时产生的力作用下,易变形的结构或者材料,材料可为橡胶或者塑料,或者在结构上作出改变,使其容易变形,具体方式如下:
在环状凸起2021之间设置间隙20212,以使的该环状凸起2021分割成至少两个部分,该设置的好处在于,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穿过通孔70后,采用旋拧机构201 将环状凸起2021逐渐螺旋拧紧,环状凸起2021会变形从而向通孔70的中心聚拢,以使第一固定机构202紧固的卡死在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上,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且乘客可通过松拧旋拧机构201调节整个固定装置的高度,勾状组件的角度,以及拆卸安装等操作,示例性的如:当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时,乘客可通过反向拧动旋拧机构 201使其固定装置松开,将其调节呈适应平板电脑的高度再次拧紧即可。
请参阅图6及图7为方便理解,图示旋拧机构201 和第一固定机构202已经组装),第一固定机构202朝向第二固定机构20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 2022,所述第一限位块2022朝第二固定机构203方向进一步伸出有插销2023,在第二固定机构203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限位块2031,第二限位块2031上对应插销2023 设置有插槽2032,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 通过插销2023和插槽2032进行插接,通过将插销2023 和插槽2032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块2022和第二限位块 2031上,起到防呆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销2023、插槽2032并未设置在第一限位块2022和第二限位块2031上,而是单独设置,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202设置有定位槽 2024,第二固定机构20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2033,定位槽2024和定位凸起2033采用插接,其中定位槽2024和定位凸起2033所设置的意义在于:当外部的电子设备放置于勾状组件时,由于勾状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202 和第二固定机构203之间,电子设备的重量使得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产生分开方向上的轴向力,加上车体在行驶过程中晃动,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仅靠插销2023和插槽2032插接很容易脱离,从而电子设备掉落,因此定位槽2024和定位凸起2033 可进一步加强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的连接力度,起到将其稳固增加连接可靠性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 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2025和第二加强筋2034,第一加强筋2025和第二加强筋2034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机构202 和第二固定机构203的内侧,即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的内壁处,以增大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的承力极限,该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将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连接时,需要按压才能使的插销2023和插槽2032进行插接,为防止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受力后损坏失效,通过第一加强筋2025和第二加强筋2034加强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8及图9勾状组件30上设置有凹槽303,安装组件20组装完成后,凹槽303的形状和第一限位块 2022、第二限位块2031的组合形状相互匹配,以使勾状组件30通过凹槽303和安装组件20直接卡接匹配,从而将安装组件20固定卡接于勾状组件30上。
同时,第一固定机构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03组合后会形成滑槽80,所述滑槽80和勾状组件30的尺寸相对应,以使勾状组件30在通过凹槽303和安装组件20卡接时,勾状组件30正好内嵌至滑槽8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和勾状组件30采用滑动连接,即安装组件20可以在勾状组件30上滑动,以调节安装组件20和折弯部301之间的距离,从而可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变形例一:
请参阅图10,勾状组件30整体形貌不呈现环状,而是一端采用圆环环绕在安装组件20上,以使安装组件20 固定卡接在其圆环之中,承接部302以单根杆的形式从圆环外侧延伸至另一端,并在另一端设置折弯部301。该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安装组件20和勾状组件30的接触面更多,从而连接更为稳固。
变形例二:
请参阅图11,折弯部301背离安装组件20的一端设置阻挡部304,阻挡部304的形状不予限定,可为球、方块、三角锥、圆柱,仅需满足阻挡部304的最大横截面积要大于承接部302的最大横截面积,以使承接部302上放置的电子设备被阻挡部304挡住,从而不轻易从折弯部 301滑落。
可以理解,上述“最大横截面积”定义为垂直于所在结构轴线上所截取的横截面中的最大者。
变形例三:
请参阅图12,勾状组件30由两根杆围合成环状且呈现梯字形,即一端大一端小,安装组件20内嵌在其较小的一端内,沿着该端向另一端勾状组件30逐渐变宽,直至折弯部301最宽,该方式的好处在于:电子设备在被折弯部301抵持时,其所能被接触的宽度更宽,从而使电子设备放置稳定。
变形例四:
请参阅图13,基于第一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一至三种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变形例四进一步对折弯部301和承接部302的角度做出限定,即折弯部301和承接部302的夹角a为30°~90°,优选为70°,当电子产品放置其上时,该角度可以给乘客在观看电子产品时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且折弯部301更贴近电子设备可以更好的固定电子设备,使其不易滑落。
请参阅图14以及图15,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100,将其固定在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上,通过至少两个固定装置100配合,将电子产品抵持于折弯部301和汽车座位头枕之间;当乘客不使用时,可拧动旋拧机构201,使得安装组件20从单管上松开,进一步转动勾状组件30以使其收纳在两个单管之间,避免占用车内空间,且在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不会撞到突兀的勾状组件30从而带来身体伤害,整个操作流程十分方便实用,固定装置100无需采用复杂的结构和控制电路,可靠性强,节省了成本和制作难度,具有高实用性,高稳定性的特点。
请参阅图16,也可仅采用多个固定装置100配合,将电子设备卡在固定装置100之间,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7,通过以上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100 的勾状组件30所设置的一些组件,如杯状结构900,所述杯状结构900设置有与折弯部301相匹配的环扣结构 901,环扣结构901呈现口字型,其可扣在折弯部901以固定位置,从而用户可利用该杯状结构900放置水杯,矿泉水,饮料以及用于作为放置垃圾的载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通孔将固定装置安装至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上,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乘客在使用该装置时,可巧妙的利用勾状组件和汽车座位头枕的配合,使得电子设备抵持在其之间固定,或者利用勾状组件直接钩挂电子设备,该方式简单可靠,对于以往的夹持式无需复杂的结构和工艺,也无需电路控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在行驶过程中减少乘客的不安全因素。
2、限定折弯部和承接部的夹角a为30°~90°,当电子产品放置其上时,该角度可以给乘客在观看电子产品时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且折弯部更贴近电子设备可以更好的固定电子设备,使其不易滑落。
3、进一步通过将勾状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之间,旋拧机构和第一固定机构螺接,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可拆卸式的连接,以固定装置可拆卸出勾状组件且可通过旋拧机构进行紧固。
4、通过旋拧机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第一固定机构朝向旋拧机构的方向上伸出有所述环状凸起,该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紧固于所述单管上,从而乘客可通过松拧旋拧机构来调节整个固定装置的高度,勾状组件的角度,以及拆卸安装等操作。
5、通过将插销和插槽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上,起到防呆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了空间。
6、通过环状凸起划分出间隙,从而使得环状凸起容易变形,即实现“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紧固于所述单管上”,该方式简单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加工简便。
7、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在将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连接时,需要按压才能使得插销和插槽进行插接,为防止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受力后损坏失效,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强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8、通过将勾状组件一端采用圆环环绕在安装组件上,以使安装组件固定卡接在其圆环之中,承接部以单根杆的形式从圆环外侧延伸至另一端,并在另一端设置折弯部。该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安装组件和勾状组件的连接接触面更多,从而连接更为稳固。
9、折弯部背离安装组件的一端设置阻挡部,阻挡部的最大横截面积要大于承接部的最大横截面积,以使承接部上放置的电子设备被阻挡部挡住,从而不轻易从折弯部滑落。
10、勾状组件由两根杆围合成环状且呈现梯字形,电子设备在被折弯部抵持时,其所能被接触的宽度更宽,从而使电子设备的放置更为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组件以及勾状组件,所述勾状组件包括相对两端,所述勾状组件的一端和所述安装组件采用滑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折弯部,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旋拧机构及开设在旋拧机构之上的可调大小的通孔,通过汽车座位头枕的单管穿过所述通孔,旋转所述旋拧机构以调整所述通孔内径,以使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单管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组件两端之间为承接部,所述折弯部和所述承接部的夹角a为30°~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机构以及第二固定机构;所述通孔将旋拧机构,第一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依次导通;所述旋拧机构和所述第一固定机构采用螺接,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采用可拆除式连接;所述勾状组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机构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朝向所述旋拧机构的方向上伸出有环状凸起,该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匹配,当旋拧机构进行拧紧时,所述环状凸起紧固于所述单管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之间设置间隙,以使的所述环状凸起分割成至少两个部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伸出有插销,所述第二固定机构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对应插销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通过所述插销和所述插槽进行插接;所述勾状组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和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组合形状相互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的内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组件靠近所述安装组件的一端采用圆环套嵌在所述安装组件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组件的另一端为单根杆和/或所述勾状组件背离所述安装组件的一端设置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最大横截面积要大于所述承接部的最大横截面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组件围合成环状且呈现梯字形,安装组件内嵌在所述勾状组件较小的一端。
CN201922262254.1U 2019-12-12 2019-12-12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Active CN211995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2254.1U CN211995419U (zh) 2019-12-12 2019-12-12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2254.1U CN211995419U (zh) 2019-12-12 2019-12-12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5419U true CN211995419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2254.1U Active CN211995419U (zh) 2019-12-12 2019-12-12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5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5523B1 (en) Surrogate top tube
CN108194775A (zh) 一种齿轮传动型手机支撑装置
CN211995419U (zh) 车用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CN104590078A (zh) 杯托装置以及车辆
CN21376833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扶手
CN202074123U (zh) 用于将线缆固定到基体上的线缆固定装置
CN106740540A (zh) 多功能车载导航手机支架
CN209948199U (zh) 一种托架式充电枪挂座装置
KR101976645B1 (ko) 차량용 거치대
US20140231479A1 (en) Aerodynamic water bottle mounting system
US20160297375A1 (en) Stable Mounting System for Seatback Shelving
KR101954704B1 (ko) 차량용 거치대
CN205661347U (zh) 车载的杯子底座
CN201745678U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防盗装置
CN205345248U (zh) 一种将蓄电池内置于座管的电动车
CN210311532U (zh) 一种前桥壳体储存装置
CN210370966U (zh) 一种方便拆卸且安装牢靠的空滤器减震装置
CN203996610U (zh) 伸缩调节高度的后视镜
CN208216625U (zh) 一种新型手机车载支架
CN209080066U (zh) 一种摩托车用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02499088U (zh) 改进的机动车牌照防盗固封装置
CN204303735U (zh) 熔丝筒
CN209938478U (zh) 一种多功能固定夹
CN215445281U (zh) 一种把手结构及龙头
CN208997242U (zh) 一种橡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