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8212U - 同轴式双搅拌釜 - Google Patents

同轴式双搅拌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8212U
CN211988212U CN202020322408.1U CN202020322408U CN211988212U CN 211988212 U CN211988212 U CN 211988212U CN 202020322408 U CN202020322408 U CN 202020322408U CN 211988212 U CN211988212 U CN 211988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kettle body
jacket
kettle
speed re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24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24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8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8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8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式双搅拌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可以防止物料沉积于釜体的底部,提高物料的分散混合效率,能满足丙烯酸(PA)分散体的搅拌分散工艺所需的料液混匀、传热、传质等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转轴及搅拌桨组成一套搅拌机构,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轴套、搅拌框、搅拌杆及刮板组成一套搅拌机构,这两套搅拌机构共同安装于釜体上,各自独立工作,生产效率高;在搅拌框上设置刮板,刮板随着搅拌框转动使得内部物料流动,提供换热效果,同时刮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釜体的内侧壁表面粘附物料而结壳,方便清洗。

Description

同轴式双搅拌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式双搅拌釜。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水性涂料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因而已成为当前发展涂料工业的主要方向。水性丙烯酸烯树脂涂料是水性涂料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无污染型涂料。随着涂料生产工艺的发展,为了达到涂料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丙烯酸(PA)分散体的搅拌分散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合理配置搅拌分散装置,以达到工艺所需的料液混匀、传热、传质等要求,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结构简单,不能满足物料的充分混合,而且效率低,搅拌不均匀,物料易结壳,底部物料易沉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式双搅拌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同轴式双搅拌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轴套的下端穿过所述釜体的上壁且与所述釜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的下端和所述轴套的下端均容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轴套上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轴套容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两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杆,两内侧壁上的搅拌杆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框的两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刮板,两外侧壁上的刮板交错设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釜体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搅拌杆交错设置,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同一侧壁上的两个相邻刮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刮板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釜体的内底面相适配的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桨和搅拌杆上均设置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上的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釜体的下部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釜体的外壁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套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排液管,所述夹套的一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进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夹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螺旋形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空间的下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上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夹套并露置于所述夹套外,所述盘管的下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夹套并露置于所述夹套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与所述釜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套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轴转动密封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可以防止物料沉积于釜体的底部,提高物料的分散混合效率,能满足丙烯酸(PA)分散体的搅拌分散工艺所需的料液混匀、传热、传质等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转轴及搅拌桨组成一套搅拌机构,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轴套、搅拌框、搅拌杆及刮板组成一套搅拌机构,这两套搅拌机构共同安装于釜体上,各自独立工作,生产效率高;在搅拌框上设置刮板,刮板随着搅拌框转动使得内部物料流动,提供换热效果,同时刮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釜体的内侧壁表面粘附物料而结壳,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附图说明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式双搅拌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机架,3-第一电机,4-第一减速机,5-第二电机,6-第二减速机,7-转轴,8-轴套,9-主动轮,10-从动轮,11-搅拌框,12-搅拌杆,13-刮板,14-搅拌桨,15-搅拌叶片,16-夹套,17-导流板,18-排液管,19-进液管,20-盘管,21-出水管,22-进水管,23-冷凝管,24-密封圈,2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包括釜体1,釜体1上设置有机架2,机架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3、第一减速机4、第二电机5及第二减速机6,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减速机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减速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7,转轴7上套设有轴套8,转轴7与轴套8间隙配合,轴套8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与转轴7转动密封配合;轴套8的下端穿过釜体1的上壁且与釜体1转动配合,转轴7的下端和轴套8的下端均容置于釜体1内,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二减速机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减速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9,轴套8上套设有从动轮10,主动轮9与从动轮10传动连接,轴套8容置于釜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框11,搅拌框11的两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杆12,两内侧壁上的搅拌杆12对称设置,搅拌框11的两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与釜体1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刮板13,两外侧壁上的刮板13交错设置,转轴7位于釜体1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至少两个搅拌桨14,搅拌桨14与搅拌杆12交错设置,釜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和观察窗口,釜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5。第二电机5、第二减速机6、轴套8、搅拌框11、搅拌杆12及刮板13组成一套搅拌机构,而第一电机3、第一减速机4、转轴7及搅拌桨14组成一套搅拌机构,这两套搅拌机构共同安装于釜体1上,各自独立工作,生产效率高;搅拌框11的底部设置有与釜体1的内底面相适配的刮板13;刮板13随着搅拌框11转动使得内部物料流动,提供换热效果,同时刮板13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釜体的内侧壁表面粘附物料,方便清洗。
具体的,在同一侧壁上的两个相邻刮板13之间的间距小于刮板13的高度。
具体的,搅拌桨14和搅拌杆12上均设置有搅拌叶片15,搅拌桨14上的搅拌叶片15与搅拌杆12上的搅拌叶片交错设置。
具体的,釜体1的下部设置有夹套16,夹套16与釜体1的外壁形成容置空间,夹套16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17,夹套16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排液管18,夹套16的一侧下端设置有与容置空间连通的进液管19。容置空间的下部设置有盘管20,盘管20的上端连接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的一端贯穿夹套16并露置于夹套16外,盘管20的下端连接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的一端贯穿夹套16并露置于夹套16外。本实用新型的夹套16和盘管20形成流通管路可使釜体1内的物料温度维持在要求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具体的,釜体1的上端设置有冷凝管23,冷凝管23与釜体1连通,反应出料完成后对釜体1的内壁进行清洗时能够将少量的溶剂冷凝回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诸如“上”、“下”等之类的方向性指示词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轴套,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间隙配合,所述轴套的下端穿过所述釜体的上壁且与所述釜体转动配合,所述转轴的下端和所述轴套的下端均容置于所述釜体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轴套上套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轴套容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的两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杆,两内侧壁上的搅拌杆对称设置,所述搅拌框的两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釜体的内侧壁相适配的刮板,两外侧壁上的刮板交错设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釜体内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搅拌杆交错设置,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侧壁上的两个相邻刮板之间的间距小于刮板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釜体的内底面相适配的刮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和搅拌杆上均设置有搅拌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上的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下部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与所述釜体的外壁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夹套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排液管,所述夹套的一侧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进液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导流板,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螺旋形的导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下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上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夹套并露置于所述夹套外,所述盘管的下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夹套并露置于所述夹套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上端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与所述釜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式双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下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转轴转动密封配合。
CN202020322408.1U 2020-03-14 2020-03-14 同轴式双搅拌釜 Active CN211988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408.1U CN211988212U (zh) 2020-03-14 2020-03-14 同轴式双搅拌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2408.1U CN211988212U (zh) 2020-03-14 2020-03-14 同轴式双搅拌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8212U true CN211988212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2408.1U Active CN211988212U (zh) 2020-03-14 2020-03-14 同轴式双搅拌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8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2624A (zh) 组合搅拌反应釜
CN201832652U (zh) 组合搅拌反应釜
CN208223080U (zh) 一种新型真空耙式干燥机
CN211988212U (zh) 同轴式双搅拌釜
CN204234088U (zh) 一种2-萘酚磺化反应釜
CN210965119U (zh) 一种闭式反应罐
CN211964177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08757575U (zh) 一种由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铝的装置
CN212732115U (zh) 丙烯酸分散体生产系统
CN107362763B (zh) 锥形反应釜生产2,4-d钾盐的装置
CN214863225U (zh) 一种用于生产磷酸二氢铝的搅拌装置
CN210496392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恒温反应釜
CN214346460U (zh) 行星搅拌反应釜
CN114984809A (zh) 一种合成氨一段转化炉节能涂层用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1329340U (zh) 一种内盘管反应釜
CN209848886U (zh) 一种方便加料的反应釜
CN114100428A (zh) 一种钢结构表面vci鳞片型冷镀锌铝涂料及制备工艺
CN218307835U (zh) 一种清洗剂用反应装置
CN218981557U (zh) 一种搅拌组件及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反应釜
CN218167036U (zh) 一种生产双组份水性涂料用化环氧釜
CN214913464U (zh) 一种高效的化工用高温蒸馏釜
CN210237219U (zh) 氢氟酸废水处理装置
CN218654088U (zh) 大容量涂料桶抽料搅拌装置
CN220696730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20803148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