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0811U -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0811U
CN211980811U CN202020421717.4U CN202020421717U CN211980811U CN 211980811 U CN211980811 U CN 211980811U CN 202020421717 U CN202020421717 U CN 202020421717U CN 211980811 U CN211980811 U CN 211980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assembly
seat
needl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17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雪军
张新球
童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17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0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0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0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包括卷绕机构、隔膜放卷机构、极片放卷机构、极片送片裁切机构、贴胶机构及下料机构,卷绕机构包括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包括公转组件,两公转组件通过工字架连接并能由翻转驱动组件驱动同步转动;每一公转组件上均设有两组卷针组件,设于每一公转组件上的两卷针组件均连接一卷绕传动组件,两卷绕传动组件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连接,卷绕同步传动组件与卷绕驱动组件传动连接,卷绕驱动组件能传动对接形成组合卷针的卷针组件同步自转;每一公转组件旁侧还设有拔针组件,拔针组件用于使上工位处的卷针相向移动对接为组合卷针,和/或使下工位处的卷针相向移动而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电芯设备中,卷绕形式的电芯在电芯中由于其电池性能稳定、制造效率高等优点被广大锂电制造企业所采用,市场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对应的电池卷绕机需求也较大。
但是,现有市场上用于小型圆柱、异形电芯的卷绕机中卷绕机因电芯体积越来越小,工艺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了方形电芯制造难度大、设备成本高、良品率低。同时,现有适配的卷绕机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复杂、通用性不强的问题。
相关技术领域中,尚缺少较佳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解决相关技术领域中异形电芯卷绕设备通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新型卷绕电芯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包括设于面板上且位于卷绕机构周侧的隔膜放卷机构、极片放卷机构、极片送片裁切机构、贴胶机构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均包括公转组件,两所述公转组件通过工字架连接并能由翻转驱动组件驱动同步转动;每一公转组件上均设有由公转组件传动在上工位和下工位之间翻转且能自转的两组卷针组件,设于每一公转组件上的两卷针组件均传动连接一卷绕传动组件,两所述卷绕传动组件还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还与卷绕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卷绕驱动组件能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和卷绕传动组件传动设于公转组件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的卷针组件同步自转而卷绕电芯;每一公转组件旁侧还设有拔针组件,所述拔针组件用于使翻转至上工位的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对接为组合卷针,和/或使翻转至下工位的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固设在面板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设在与面板固接的前支板上,所述公转组件包括设于面板或前支板上的基体座,所述基体座上装配有能绕基体座翻转的翻转盘,两翻转盘通过所述工字架连接,两翻转盘其中之一轴向的一端设传动齿轮;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公转电机、减速机及驱动齿轮,所述公转电机能通过减速机传动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使两所述翻转盘同步翻转并带动所述卷针组件在上工位和下工位之间翻转;所述卷针组件还包括设在翻转盘上的卷轴套,所述卷轴套上设有与所述卷绕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并传动所述卷针组件自转的从动齿轮,所述卷轴套伸出翻转盘的一端设卷针嘴,所述卷轴套内穿设与所述卷针连接的卷针芯轴,所述卷针芯轴能传动所述卷针伸出或退回所述卷针嘴,所述卷针芯轴远离与卷针连接的端设有与所述拔针组件活动对接的轴尾轮,所述拔针组件能通过拔动所述轴尾轮而使所述卷针芯轴沿卷轴套轴向方向移动并传动所述卷针伸出或退回所述卷针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卷绕传动组件包括垂直设于翻转盘轴心且同轴设置的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所述传动中轴穿设于传动外轴并沿传动外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的轴向一端分别设有与设于同一公转组件上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的轴向另一端分别设有通过同步带与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的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同步轮和第二传动同步轮,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还包括设在面板和前支板之间的联动座,所述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穿设于所述联动座并同轴设置,且所述联动中轴沿联动外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均通过设于各自轴向两端的传动轮与匹配的所述同步带连接,设于所述联动中轴或联动外轴轴向一端的两同步带均与一所述卷绕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每一所述卷绕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同步带转动,使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传动两所述卷绕传动组件的传动外轴或传动中轴同步转动,并使设于公转组件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的卷针组件同步自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拔针组件包括出针主座,所述出针主座设于与面板固接的后支板或前支板上,所述出针主座上设朝向面板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活动安设有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所述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分别通过连接头与固设在安装板上的驱动气缸传动连接并能由匹配的驱动气缸传动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所述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在设置位置上还被设置为分别与翻转至上工位与下工位处的卷针组件的轴尾轮活动对接,并在所述出针拨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上工位处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组合成组合卷针,和/或在所述退针拉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下工位处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膜放卷机构包括将电芯的两隔膜纠偏分送至卷绕机构的两隔膜放卷组件,每一隔膜放卷组件均包括固设在所述面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朝向面板延伸的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设放卷滑座,所述放卷滑座两端分别固设联动板和过辊支撑板,所述联动板通过滚珠丝杆配合直线导套组件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还通过联轴器与设在所述联动板上的纠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纠偏电机能传动所述联动板带动所述放卷滑座及过辊支撑板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所述放卷滑座上嵌套有活动贯穿所述面板并与过辊支撑板连接的气涨轴,所述气涨轴通过同步带传动副与设在所述联动板上的放卷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过辊支撑板上通过轴承装配有若干沿隔膜送卷方向依次设置的隔膜过辊和通过支架安设的隔膜静电棒,所述过辊支撑板上还通过摆臂轴装配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设有用于张紧隔膜的隔膜张力辊,所述摆臂还通过摆臂驱动块和关节轴承连接摆臂气缸,所述摆臂轴还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用于检测摆臂摆动角度的编码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放卷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且用于对电芯的正、负极片依次进行放卷、长度测量、刷粉除铁及纠偏并送料至极片送片裁切机构的极片纠偏放卷组件,每一所述极片纠偏放卷组件均包括沿极片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纠偏放卷组件、位置纠偏组件、色标检测组件、张力组件、至少一个刷粉装置、至少一个除铁装置、测长组件和过程纠偏组件;其中,所述纠偏放卷组件包括设在面板上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朝向面板延伸的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第一放卷滑座,所述第一放卷滑座两端分别固设第一联动板和第一过辊支撑板,所述第一联动板通过第一滚珠丝杆配合第一直线导套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还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设在所述第一联动板上的第一纠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纠偏电机能传动所述第一联动板带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及第一过辊支撑板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上嵌套有活动贯穿所述面板并与第一过辊支撑板连接的第一气涨轴,所述第一气涨轴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副与设在所述第一联动板上的第一放卷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放卷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气涨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纠偏电机传动所述第一联动板带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及第一过辊支撑板移动,对极片进行纠偏放卷;所述第一过辊支撑板上还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和极片压块,所述极片压块与设在第一过辊支撑板上的压片气缸传动连接并能驱动其朝向极片过辊移动而对放卷极片进行接片;所述位置纠偏组件包括垂直面板安设的纠偏架,所述纠偏架远离面板的端上固设两纠偏调节导杆,所述纠偏调节导杆上设纠偏调节滑块,所述纠偏调节滑块固接安装纠偏传感器的光电支架,所述纠偏调节滑块还能由设在纠偏前定位块上的微分头传动而带动纠偏调节滑块沿纠偏调节导杆滑动,匹配对极片进行位置纠偏;所述色标检测组件包括垂直面板安设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远离面板的端设光轴,所述光轴上活动安设有由调节螺杆驱动滑动的检测安装座,所述检测安装座上固设色标传感器;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固设在过辊架上的张力过辊,所述过辊架通过张力摆臂轴装配于面板上,所述过辊架还通过驱动块和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一摆臂气缸,所述张力摆臂轴还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用于检测过辊架摆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每一所述刷粉组件均包括安设在吸粉盒内且由驱动电机传动转动的极片刷粉辊,所述吸粉盒通过吸粉盒支架与设在面板上的伸缩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面板上匹配每一吸粉盒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将极片压抵于匹配的极片刷粉辊上而进行刷粉除尘;每一所述除铁装置均包括安设在除铁座内的磁铁,所述除铁座通过T型安装座与面板固接;所述测长组件包括与面板固接的支座,所述支座通过直线导杆与安装测长压辊的压轮座连接,所述压轮座还与固设在支座上的压料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支座上还通过轴承座装配有在位置上与测长压辊匹配正对的测长辊,所述测长辊还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设于其轴向一端并用于测量极片放卷长度的第二编码器;所述过程纠偏组件包括固设在面板上的纠偏底座,所述纠偏底座通过纠偏摆角轴承连接安装过程纠偏辊的纠偏辊安装座,所述纠偏底座上还设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设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过丝杆连接头和支轴与所述纠偏辊安装座传动连接的电动滚珠丝杆传动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送片裁切机构包括两送片裁切组件,两所述送片裁切组件分别与匹配的所述极片纠偏放卷组件对接,;每一所述送片裁切组件包括背对设在面板上且沿送片方向设置的纠偏送片组件和极片裁切组件;其中,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包括设在面板正面的送片底座,所述送片底座上设滚珠丝杆滑台,所述滚珠丝杆滑台传动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依次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横移模组,所述极片过辊、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横移模组均相对滑动板垂直设置,所述横移模组还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纠偏送片夹组件并能传送纠偏送片夹组件沿垂直滑动板方向移动,所述极片纠偏装置在设置位置上还位于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之间;所述滚珠丝杆滑台传动所述滑动板带动所述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纠偏送片夹组件沿送片方向移动过程中,所述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配合夹持极片,所述极片纠偏装置对送片中的极片进行纠偏,所述纠偏送片夹组件还能夹持极片并将极片送至卷绕机构的上工位;所述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均包括压辊、固定送片夹、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所述压辊设在与滑动板固接的固定压块或与第一连接块固接的纠偏主架上,所述固定送片夹固设在固定压块或纠偏主架上,所述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设在动辊座上,且所述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在设置位置上分别与所述压辊和固定送片夹正对,所述滑动板上还设有在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压块正对的支块,所述动辊座通过导杆与所述支块或纠偏主架活动连接,所述动辊座还与设在支块或纠偏主架上的第一驱动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极片裁切组件包括设在面板背面的第一送片底座,所述第一送片底座上设第一滚珠丝杆滑台,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滑台传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设有垂直第一滑动板的切刀后固定座,所述切刀后固定座上设朝向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延伸的第三直线导轨,所述第三直线导轨上设有与设在切刀后固定座上的进刀气缸传动连接的剪刀角座,所述剪刀角座固接朝向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延伸的固定切刀,所述固定切刀通过切刀转轴活动连接活动切刀,所述活动切刀还通过剪切臂和剪切拉块与设在剪刀角座上的剪切气缸传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贴胶机构包括沿上胶带方向依次设置的胶带盘、预拉胶带组件、压胶带组件、切胶带组件、送胶带组件、拉胶带组件以及设在送胶带组件上部并与之活动对接的贴胶组件;所述胶带盘和预拉胶带组件设立板上,所述立板设在相对面板垂直设置的上胶底座的侧边上,所述压胶带组件和切胶带组件设在相对立板垂直设置的角座上,所述送胶带组件和所述拉胶带组件则与所述上胶底座连接,所述贴胶组件相对面板平行设置并通过工字支块与面板连接;其中,所述预拉胶带组件包括垂直立板设置的多个胶带过辊,多个所述胶带过辊沿立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胶带过辊其中两个之间还设有设在预拉滑块上的预拉辊,所述预拉滑块穿设在竖向设置的导向轴上并与预拉气缸传动连接,预拉气缸传动预拉滑块带动预拉辊移动,配合压胶带组件夹住,匹配将胶带从胶带盘上预拉出后放松;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垂直角座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设压胶气缸,所述压胶气缸传动连接压胶块并能驱动压胶块朝向或背离固设在安装板上的压胶挡块移动,匹配夹住或松开胶带;所述切胶带组件包括固设在角座上的切胶气缸,所述切胶气缸传动连接切胶刀并驱动切胶刀朝向由压胶带组件与拉胶带组件夹住和由送胶带组件吸持的胶带移动,匹配将胶带裁切为胶带片;所述送胶带组件包括水平设在上胶底座上且相对面板平行的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传动连接移料滑座,所述移料滑座相对远离横移气缸的一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滑块设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上设一排真空吸嘴,所述吸嘴座还与设在移料滑座上的升降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横移气缸传动移料滑座沿垂直立板方向移动,配合升降气缸传动吸嘴座带动真空吸嘴升降移动,使真空吸嘴移动至能吸持胶带位置处和/或将吸持的胶带片移送至贴胶组件;所述拉胶带组件包括设在上胶底座侧边上且与面板垂直的第五直线导轨,所述第五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固设竖向延伸的拉胶夹支块,所述拉胶夹支块还与平行第五直线导轨设置的拉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拉胶夹支块相对远离第五直线导轨的滑块的一端设有夹胶头,所述夹胶头包括通过胶夹转轴与拉胶夹支块连接的驱动夹和从动夹,所述驱动夹和从动夹通过设在胶夹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夹还通过枢转接头与固设在上胶底座上的夹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贴胶组件包括第六直线导轨,所述第六直线导轨设于所述工字支块相对远离面板的一端,且所述第六直线导轨沿所述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直线导轨通过导轨连接块连接贴胶辊座,所述贴胶辊座还与取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贴胶辊座上通过轴承装配有真空吸附贴胶辊,所述真空吸附贴胶辊的旋转轴的一端设滚花轮,所述滚花轮能与由展平驱动电机传动的贴胶滚轮滚动接触而传动真空吸附贴胶辊滚动,所述展平驱动电机设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通过缓冲导杆和缓冲弹簧与导杆座连接,所述导杆座与所述工字支块固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设在面板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传动连接下料滑台气缸,所述下料滑台气缸传动连接气动夹指;所述旋转气缸传动所述下料滑台气缸旋转,所述下料滑台气缸传动所述气动夹指沿下料滑台气缸伸缩方向移动,使所述气动夹指从卷绕机构的下工位处夹取完成贴胶后的电芯后旋转移送至位于下料输送带上的V型载具上,并由所述下料输送带将置于V型载具上的电芯输送下料;所述旋转气缸旁侧还设倾斜设置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能驱动设置其驱动轴上的挡料头移动,使挡料头顶抵由旋转气缸传动旋转至水平的下料滑台气缸并使气动夹指夹取的不良电芯落料至不良电芯料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绕机构周侧还设有入片顶压组件和隔膜焊切组件;其中,所述入片顶压组件包括对称设在卷绕机构径向两侧的至少一个入片顶压单元,每一入片顶压单元包括与垂直面板设置的滑组座,所述滑组座相对远离面板的一端设第七直线导轨,所述第七直线导轨的滑块通过第一导轨连接块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相对远离第一导轨连接块的一端设压轮座,所述压轮座上极片压辊,所述移动架还与设在所述滑组座上的入片顶压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隔膜焊切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焊切装置和焊切辅助装置,所述焊切装置和焊切辅助装置均包括垂直面板设置的第一滑组座,所述第一滑组座通过垂直其设置的第八直线导轨连接焊切架,所述焊切装置的所述焊切架连接隔膜压块,所述隔膜压块下部还设有与所述焊切架固接的隔膜切刀,所述焊切辅助装置的焊切架固接在设置位置上与所述隔膜压块和隔膜切刀匹配正对的焊切垫块,所述焊切架还与设在第一滑组座上的焊切驱动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焊切驱动气缸传动所述焊切架沿第八直线导轨滑动,使所述隔膜压块和隔膜切刀与所述焊切垫块相向移动,匹配对隔膜进行焊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采用二卷绕工位结构,结构精简、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制造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卷绕机的卷绕机构采用两组卷针组件对插后组合出组合卷针的卷针机构,卷针机构由前卷针组件和后卷针组件组合而成,前、后卷针组件分别固定在前、后的公转组件上,而前、后的公转组件同步转动,前、后卷针组件还通过卷绕传动组件、卷绕同步传动组件同步传动连接,实现前、后卷针组件组合后同步卷绕,组合后的组合卷针外形轮廓可卷绕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或异形等电芯,可以满足目前市场对新型卷绕电芯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卷绕机通用性强和适用适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卷绕机构的一种立体视图;
图2是图1的一种正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绕机构的卷绕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卷绕机构的卷绕机构的另一种立体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卷针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隔膜放卷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极片放卷机构和面板的装配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纠偏放卷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过程纠偏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极片送片裁切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贴胶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入片顶压组件和隔膜焊切组件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至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用于通过组合卷针实现对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或异形结构的电芯的卷绕。本实施例的卷绕机通过组合卷针解决相关技术领域中电芯卷绕设备通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新型卷绕电芯需求的问题。
参考附图1至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包括设于面板1上且位于卷绕机构2周侧的隔膜放卷机构3、极片放卷机构4、极片送片裁切机构5、贴胶机构6及下料机构7,还包括设在卷绕机构2周侧的入片顶压组件8和隔膜焊切组件9,通过上述机构,匹配组合卷绕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或异形结构的电芯的面板式卷绕机。参考附图1至附图5,卷绕机构2包括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卷绕组件201和第二卷绕组件202,第一卷绕组件201和第二卷绕组件202均包括公转组件21,两公转组件21通过工字架22连接并能由翻转驱动组件23驱动同步转动;每一公转组件21上均设有由公转组件21传动在上工位001和下工位002之间翻转且能自转的两组卷针组件24,设于每一公转组件21 上的两卷针组件24均传动连接一卷绕传动组件25,两卷绕传动组件25还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同步传动连接,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还与卷绕驱动组件27传动连接,卷绕驱动组件 27能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和卷绕传动组件25传动设于公转组件21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100的卷针组件24同步自转而卷绕电芯;每一公转组件21旁侧还设有拔针组件28,拔针组件28用于使翻转至上工位001的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相向移动对接为组合卷针100,和/或使翻转至下工位的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
上述卷绕机中,卷绕机构2采用两组同心对插的卷针241组合为组合卷针100,组合卷针 100由对称设置的拔针组件28完成对向设置的两卷针组件24的两卷针241的组合或分离,两卷针组合后形成以卷绕传动组件25中线为中心的镜像组合形态,两卷针241由同步传动机构实现同步卷绕,组合卷针100的卷针外形轮廓可制作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或异形的电芯,可以满足单、双面陶瓷隔膜工艺和其它常规隔膜工艺的电芯制造,并满足客户对电芯工艺的不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卷绕机卷绕工作过程为:两公转组件21翻转到位,上工位的两拔针组件28分别驱动两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伸出对插,两卷针241分别由隔膜的两个外侧穿过隔膜并形成组合卷针100,两卷针241还分别由对向卷针组件24的卷针嘴241进行定位;组合卷针100对隔膜进行预卷,将隔膜固定在由两卷针241组合而成的组合卷针100上(两卷针组件24由同步传动机构实现同步卷绕);极片送片裁切机构5分别将二层极片送入上工位的组合卷针100上进行隔膜、极片的同步卷绕;根据电芯工艺要求隔膜、极片的同步卷绕结束后,两公转组件21翻转工位,将上工位001卷绕完成的电芯转换至下工位002;下工位 002贴胶机构6贴上收尾胶纸,然后下料机构7将电芯取出下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卷针组件24的同步卷绕及形成组合卷针100,第一卷绕组件201固设在面板1上,第二卷绕组件202设在与面板1固接的前支板11上,如此,将第一卷绕组件201和第二卷绕组件202对向同轴设置;其中,公转组件21包括设于面板1或前支板11上的基体座211,基体座211上装配有能绕基体座211翻转的翻转盘212,两翻转盘 212通过工字架22连接,两翻转盘212其中之一轴向的一端设传动齿轮213。参考附图3和附图4,翻转驱动组件23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公转电机231、减速机232及驱动齿轮233,公转电机231能通过减速机232传动驱动齿轮233与传动齿轮213啮合传动,使两翻转盘212 同步翻转并带动设于同一位置的卷针组件24在上工位001和下工位002之间翻转。参考附图 3至附图5,卷针组件24还包括设在翻转盘212上的卷轴套243,卷轴套243上设有与卷绕传动组件25传动连接并传动卷针组件24自转的从动齿轮244,卷轴套243伸出翻转盘212 的一端设卷针嘴242,卷轴套243内穿设与卷针241连接的卷针芯轴245,卷针芯轴245能传动卷针241沿卷轴套243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伸出或退回卷针嘴242,卷针芯轴245远离与卷针241连接的端设有与拔针组件28活动对接的轴尾轮246,拔针组件28能通过拔动轴尾轮 246而使卷针芯轴245沿卷轴套243轴向方向移动并传动卷针241伸出或退回卷针嘴242。需要说明的时,卷针241伸出卷针嘴242后还与对向设置的另一卷针组件24的卷针嘴242对接并由该卷针嘴241进行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卷针组件24的转动而卷绕电芯,每一卷绕传动组件25 包括垂直设于翻转盘212轴心且同轴设置的传动中轴251和传动外轴252,传动中轴251穿设于传动外轴252并沿传动外轴252的轴向两端伸出,本实施例中,传动中轴251通过深沟球轴承与传动外轴252活动装配,也就是传动中轴251和传动外轴252能独立自转,传动中轴251和传动外轴252的轴向一端分别设有与设于同一公转组件21上的两卷针组件24的从动齿轮244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齿轮253和第二主动齿轮254,传动中轴251和传动外轴252 的轴向另一端分别设有通过同步带255与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的联动中轴261和联动外轴 262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同步轮257和第二传动同步轮258,如此设置,可实现卷绕传动组件 25的传动中轴251和传动外轴252由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的联动中轴261和联动外轴262 进行一对一独立的同步传动;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还包括设在面板1和前支板11之间的联动座263,联动中轴261和联动外轴262穿设于联动座263并同轴设置,且联动中轴261沿联动外轴262的轴向两端伸出,联动中轴261和联动外轴262均通过设于各自轴向两端的传动轮264与匹配的同步带255连接,设于联动中轴261或联动外轴262轴向一端的两同步带255均与一卷绕驱动组件27传动连接,也就同一公转组件21上的两卷针组件24是通过独立的卷绕驱动组件27驱动转动的,而对向设在两公转组件21同一位置的卷针组件24则由统一的卷绕驱动组件27驱动同步转动的卷绕,如此,可实现卷针241形成组合卷针100时能进行电芯卷绕,每一卷绕驱动组件27的驱动电机271通过驱动同步带255转动,使卷绕同步传动组件26传动两卷绕传动组件25的传动外轴252或传动中轴251同步转动,并使设于公转组件21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100的卷针组件24同步自转。需要说明的时,当卷针组件24位于下工位002时,卷针组件24是不进行卷绕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卷针组件24形成组合卷针100以及卷针分离,拔针组件 28包括出针主座281,出针主座281设于与面板1固接的后支板12或前支板11上,出针主座281上设朝向面板1延伸的安装板282,安装板282上设有直线导轨283,直线导轨283上活动安设有出针拨块284和退针拉块285,出针拨块284和退针拉块285分别通过连接头286与固设在安装板282上的驱动气缸287传动连接并能由匹配的驱动气缸287传动沿直线导轨283滑动,出针拨块284和退针拉块285在设置位置上还被设置为分别与翻转至上工位001与下工位002处的卷针组件24的轴尾轮244活动对接,并在出针拨块284沿直线导轨283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上工位001处的两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相向移动而组合成组合卷针100,和/或在退针拉块285沿直线导轨283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下工位002处的两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需要说明的是,当位于下工位002处的两卷针组件24的卷针241相向移动而回退时,电芯匹配完成了贴胶并会被下料机构7承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6,为实现隔膜的放卷,隔膜放卷机构3包括将电芯的两隔膜纠偏分送至卷绕机构2的两隔膜放卷组件301,每一隔膜放卷组件 301均包括固设在面板1上的固定座31,固定座31上设有朝向面板1延伸的第一直线导轨32,第一直线导轨32上设放卷滑座33,放卷滑座33两端分别固设联动板34和过辊支撑板35,联动板34通过滚珠丝杆36配合直线导套组件37与固定座31活动连接,滚珠丝杆36还通过联轴器38与设在联动板34上的纠偏电机39传动连接,纠偏电机39能传动联动板34带动放卷滑座33及过辊支撑板35沿第一直线导轨32滑动,放卷滑座33上嵌套有活动贯穿面板1并与过辊支撑板35连接的气涨轴36,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板34和过辊支撑板35是同步随动的,气涨轴36通过同步带传动副310与设在联动板34上的放卷驱动电机311传动连接,而气涨轴36通过高速旋转接头(附图未标号)与外部气源连接,从而使气涨轴36匹配膨胀或收缩,从而将涨紧设在气涨轴36相对远离同步带传动副310的一端的隔膜料卷盘。如此设置,放卷驱动电机311驱动气涨轴36转动,配合纠偏电机39传动联动板34带动放卷滑座33及过辊支撑板35移动,对隔膜进行纠偏放卷;为实现对放卷中的隔膜进行张力调节,过辊支撑板35上通过轴承(附图未标号)装配有若干沿隔膜送卷方向依次设置的隔膜过辊312和通过支架313安设的隔膜静电棒314,过辊支撑板35上还通过摆臂轴315装配有摆臂316,摆臂316上设有用于张紧隔膜的隔膜张力辊317,摆臂316还通过摆臂驱动块318和关节轴承319连接摆臂气缸320,摆臂轴315还通过第一联轴器321连接用于检测摆臂316摆动角度的编码器322;摆臂气缸320能传动摆臂316摆动,摆臂316带动隔膜张力辊317摆动,从而对缠绕在隔膜张力辊317上的隔膜进行张力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附图7至附图9,为实现极片的纠偏放卷,极片放卷机构4包括两对称设置且用于对电芯的正、负极片依次进行放卷、长度测量、刷粉除铁及纠偏并送料至极片送片裁切机构5的极片纠偏放卷组件401,每一极片纠偏放卷组件 401均包括沿极片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纠偏放卷组件41、位置纠偏组件42、色标检测组件43、张力组件44、至少一个刷粉装置45、至少一个除铁装置46、测长组件47和过程纠偏组件48。
具体地,纠偏放卷组件41包括设在面板1上的第一固定座411,第一固定座411上设有朝向面板1延伸的第二直线导轨412,第二直线导轨412上设第一放卷滑座413,第一放卷滑座413两端分别固设第一联动板414和第一过辊支撑板415,第一联动板414通过第一滚珠丝杆416配合第一直线导套组件417与第一固定座411活动连接,第一滚珠丝杆416还通过第一联轴器418与设在第一联动板414上的第一纠偏电机419传动连接,第一纠偏电机419 能传动第一联动板414带动第一放卷滑座413及第一过辊支撑板415沿第二直线导轨412滑动,第一放卷滑座413上嵌套有活动贯穿面板1并与第一过辊支撑板415连接的第一气涨轴4101,第一气涨轴4101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副4102与设在第一联动板414上的第一放卷驱动电机4103传动连接,第一放卷驱动电机4103驱动第一气涨轴4101转动,配合第一纠偏电机419传动第一联动板414带动第一放卷滑座413及第一过辊支撑板415移动,对极片进行纠偏放卷,第一过辊支撑板415上还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4104和极片压块4105,极片压块4105与设在第一过辊支撑板415上的压片气缸4106传动连接并能驱动其朝向极片过辊4104移动而对放卷极片进行接片。需要说明的是,纠偏放卷组件41在结构上与上述隔膜放卷组件301除去调节隔膜放卷涨紧状态的张力的组件的结构相同,对纠偏放卷组件41的结构的进一步介绍可参考上述对隔膜放卷组件301的描述。
具体地,位置纠偏组件42包括垂直面板1安设的纠偏架421,纠偏架421远离面板1的端上固设两纠偏调节导杆422,纠偏调节导杆422上设纠偏调节滑块423,纠偏调节滑块423 固接安装纠偏传感器(具体为槽型光电传感器)的光电支架424,纠偏调节滑块423还能由设在纠偏前定位块425上的微分头426传动而带动纠偏调节滑块423沿纠偏调节导杆422滑动,匹配对极片进行位置纠偏。需要说明的是,极片纠偏位置调节是通过光电支架424的槽口在光电支架424移动过程中将极片拨动而进行位置纠偏,而移动多少则通过纠偏传感器检测位置而设定的。
具体地,色标检测组件43包括垂直面板1安设的安装支架(附图未显示),安装支架相对远离面板1的一端设光轴431,光轴431上活动安设有由调节螺杆432驱动滑动的检测安装座433,检测安装座433上固设色标传感器434。
具体地,张力组件44包括固设在过辊架441上的张力过辊442,过辊架441通过张力摆臂轴443装配于面板1上,过辊架441还通过驱动块444和第一关节轴承445连接第一摆臂气缸446,张力摆臂轴443还通过第二联轴器447连接用于检测过辊架441摆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附图未显示),第一摆臂气缸446能传动过辊架441摆动,过辊架441摆动能带动张力过辊442对缠绕在张力过辊442上的极片进行涨紧张力调节,也就是驱动张力过辊442张紧放卷的极片。
具体地,每一刷粉组件45均包括安设在吸粉盒451内且由驱动电机(附图未标号)传动转动的极片刷粉辊452,吸粉盒451通过吸粉盒支架453与设在面板1上伸缩气缸455传动连接,面板1上匹配每一吸粉盒451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第一压辊454,伸缩气缸455能传动吸粉盒451带动极片刷粉辊452朝向或背离第一压辊454移动,使第一压辊454将极片压抵于匹配的极片刷粉辊452上而进行刷粉除尘。
具体地,每一除铁装置46均包括安设在除铁座461内的磁铁(附图未显示),除铁座461 通过T型安装座462与面板1固接。通过磁铁将附着于极片上的金属吸附而去除,避免卷绕电芯过程中,将电芯刺破。
具体地,测长组件47包括与面板1固接的支座471,支座471通过直线导杆472与安装测长压辊473的压轮座474连接,压轮座474还与固设在支座471上的压料气缸475传动连接,支座471上还通过轴承座(附图未标号)装配有在位置上与测长压辊473匹配正对的测长辊476,测长辊476还通过第三联轴器477连接设于其轴向一端并用于测量极片放卷长度的第二编码器478;测长压辊473将极片压抵于测长辊476而传动测长辊476转动,并通过第二编码器478计量测长辊473转动圈数而测量极片放卷长度。
具体地,过程纠偏组件48包括固设在面板1上的纠偏底座481,纠偏底座481通过纠偏摆角轴承482连接安装过程纠偏辊483的纠偏辊安装座484,纠偏底座481上还设旋转轴485,旋转轴485上固设安装座486,安装座486上设有通过丝杆连接头487和支轴488与纠偏辊安装座484传动连接的电动滚珠丝杆传动副489。纠偏时,电动滚珠丝杆传动副489传动纠偏辊安装座484以纠偏摆角轴承482为转轴摆动,使纠偏辊安装座484带动两过程纠偏辊483摆动而对极片进行过程纠偏,在本实施例中,过程纠偏组件48旁侧还设有一位置纠偏组件42,通过该位置纠偏组件42进行二次位置纠偏,从而使极片能顺利输入极片送片裁切机构5。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10,为了实现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送片至卷绕机构2的上工位001处,极片送片裁切机构5包括两送片裁切组件501,两送片裁切组件501分别与匹配的极片纠偏放卷组件401对接,;每一送片裁切组件501包括背对设在面板1上且沿送片方向设置的纠偏送片组件502和极片裁切组件503;其中,纠偏送片组件502 包括设在面板1正面的送片底座51,送片底座51上设滚珠丝杆滑台52,滚珠丝杆滑台52传动连接滑动板53,滑动板53上依次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54、压片组件55、极片纠偏装置56和横移模组57,极片过辊54、压片组件55、极片纠偏装置56和横移模组57均相对滑动板53垂直设置,横移模组57为现有中采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组成的横移模组,横移模组 57还通过第一连接块58连接纠偏送片夹组件59并能传送纠偏送片夹组件59沿垂直滑动板 53方向移动,极片纠偏装置56在设置位置上还位于压片组件55和纠偏送片夹组件56之间;滚珠丝杆滑台52传动滑动板53带动压片组件55、极片纠偏装置56和纠偏送片夹组件59沿送片方向移动过程中,压片组件55和纠偏送片夹组件59配合夹持极片,使极片纠偏装置56 对送片中的极片进行纠偏,纠偏送片夹组件59还能夹持极片并将极片送至卷绕机构2的上工位001;当然,需要理解的是,纠偏送片夹组件59的横向移动是将夹住的极片横向拖动从而进行位置调整,配合极片纠偏装置56的位置纠偏,完成极片送片位置纠偏。而极片纠偏装置56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位置纠偏组件42具有相同结构,对极片纠偏装配56之结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考上述对位置纠偏组件42的阐述。
本实施例中,压片组件55和纠偏送片夹组件59均包括压辊551、固定送片夹552、送片压辊 553和动送片夹554,压辊551设在与滑动板53固接的固定压块555或与第一连接块58固接的纠偏主架556上,固定送片夹552固设在固定压块555或纠偏主架556上,送片压辊553 和动送片夹554设在动辊座557上,且送片压辊553和动送片夹554在设置位置上分别与压辊551和固定送片夹552正对,滑动板53上还设有在位置上与固定压块555正对的支块558,动辊座557通过导杆559与支块558或纠偏主架556活动连接,动辊座557还与设在支块558 或纠偏主架556上的第一驱动气缸5510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极片裁切组件503包括设在面板背面的第一送片底座531,第一送片底座 531上设第一滚珠丝杆滑台532,第一滚珠丝杆滑台532传动连接第一滑动板533,第一滑动板533上设有垂直第一滑动板533的切刀后固定座534,切刀后固定座534上设朝向纠偏送片组件502延伸的第三直线导轨535,第三直线导轨535上设有与设在切刀后固定座534上的进刀气缸536传动连接的剪刀角座537,剪刀角座537固接朝向纠偏送片组件502延伸的固定切刀538,固定切刀538通过切刀转轴539活动连接活动切刀5310,活动切刀5310还通过剪切臂5311和剪切拉块5312与设在剪刀角座537上的剪切气缸5313传动连接;第一滚珠丝杆滑台532传动第一滑动板533沿送片方向移动,进刀气缸536传动剪刀角座537带动固定切刀538及活动切刀5310移动至位于纠偏送片夹组件59匹配送片方向的前端(相对远离极片纠偏组件56的一端),配合剪切气缸5313传动活动切刀5310相对固定切刀538枢转摆动,使活动切刀5310和固定切刀538错刃而将卷绕至设定长度的极片裁断。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11,为实现在卷绕完成的电芯末端粘贴终止胶带,贴胶机构6包括沿上胶带方向依次设置的胶带盘61、预拉胶带组件62、压胶带组件63、切胶带组件64、送胶带组件65、拉胶带组件66以及设在送胶带组件65上部并与之活动对接的贴胶组件67;胶带盘61和预拉胶带组件62设立板68上,立板68设在相对面板1垂直设置的上胶底座69的侧边上,压胶带组件63和切胶带组件64设在相对立板68 垂直设置的角座610上,送胶带组件65和拉胶带组件66则与上胶底座69连接,贴胶组件 67相对面板1平行设置并通过工字支块611与面板1连接。
具体地,预拉胶带组件62包括垂直立板68设置的多个胶带过辊621,多个胶带过辊621 沿立板68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胶带过辊621其中两个之间还设有设在预拉滑块622上的预拉辊623,预拉滑块622穿设在竖向设置的导向轴624上并与预拉气缸625传动连接,预拉气缸625为长轴气缸,预拉气缸625传动预拉滑块622带动预拉辊623移动,配合压胶带组件63将胶带前端头夹住,匹配将胶带从胶带盘61上预拉出后放松。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胶带料卷的胶带具有一定的粘性,将胶带从胶带料卷上直接拉出并裁切,会造成胶带被拉伸,贴覆于电芯末端会造成贴合不稳,且张力不足;预拉时,胶带缠绕在胶带过辊621上,预拉气缸625传动预拉滑块622带动预拉辊623竖向向下移动,预拉辊623带动胶带向下拉,匹配使胶带料卷放卷并拉出一段胶带,拉出后的胶带处于松弛状态,从而方便拉胶带组件66夹取胶带,并避免切胶带组件64将胶带裁切为胶带片的过程中,因牵拉和/或裁切的张力过大,造成胶带片被拉伸(外扩),贴覆于电芯末端后,造成贴胶不到位和胶粘张力不足。
具体地,压胶带组件63包括垂直角座610设置的安装板631,安装板631上固设压胶气缸632,压胶气缸632传动连接压胶块633并能驱动压胶块633朝向或背离固设在安装板631 上的压胶挡块634移动,匹配夹住或松开胶带。
具体地,切胶带组件64包括固设在角座610上的切胶气缸641,切胶气缸641传动连接切胶刀642并驱动切胶刀642朝向由压胶带组件63与拉胶带组件66夹住和由送胶带组件65 吸持的胶带移动,匹配将胶带裁切为胶带片。
具体地,送胶带组件65包括水平设在上胶底座69上且相对面板1平行的横移气缸651,横移气缸651传动连接移料滑座652,移料滑座652相对远离横移气缸651的一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653,第四直线导轨653的滑块设吸嘴座654,吸嘴座654上设一排真空吸嘴655,吸嘴座654还与设在移料滑座652上的升降气缸656传动连接;横移气缸651传动移料滑座652沿垂直立板68方向移动,配合升降气缸656传动吸嘴座654带动真空吸嘴 655升降移动,使真空吸嘴655移动至能吸持胶带位置处和/或将吸持的胶带片移送至贴胶组件67。
具体地,拉胶带组件66包括设在上胶底座69侧边上且与面板11垂直的第五直线导轨661,第五直线导轨661的滑块上固设竖向延伸的拉胶夹支块662,拉胶夹支块662还与平行第五直线导轨661设置的拉胶气缸668传动连接,拉胶夹支块662相对远离第五直线导轨661的滑块的一端设有夹胶头663,夹胶头663包括通过胶夹转轴(附图未标号)与拉胶夹支块662 连接的驱动夹664和从动夹665,驱动夹664和从动夹665通过设在胶夹转轴上的齿轮(附图未标号)啮合连接,驱动夹664还通过枢转接头666与固设在上胶底座69上的夹胶气缸667传动连接;拉胶气缸662传动拉胶夹支块662带动夹胶头663朝向或背离压胶带组件63移动,配合夹胶气缸667传动驱动夹664和从动夹665相对枢转而咬合或张开,匹配从与压胶带组件63对接位置处夹住胶带后拉取胶带设定裁切长度。
具体地,贴胶组件67包括第六直线导轨671,第六直线导轨671设于工字支块611相对远离面板11的一端,且第六直线导轨671沿面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六直线导轨671通过导轨连接块(附图未标号)连接贴胶辊座672,贴胶辊座672还与取胶气缸673传动连接,贴胶辊座672上通过轴承(附图未标号)装配有真空吸附贴胶辊673,真空吸附贴胶辊673 的旋转轴的一端设滚花轮674,真空吸附贴胶辊673还通过高速旋转接头连接外部真空源,如此使得真空吸附贴胶辊673能真空吸持胶带片,滚花轮674能与由展平驱动电机675(步进电机)传动的贴胶滚轮676滚动接触而传动真空吸附贴胶辊673滚动,展平驱动电机675 设在电机座677上,电机座677通过缓冲导杆678和缓冲弹簧679与导杆座670连接,导杆座670与工字支块611固接;贴胶时,取胶气缸673传动贴胶辊座672带动真空吸附贴胶辊 673沿第六直线导轨671移动,使真空吸附贴胶辊673从与送胶带组件65对接位置处吸取胶带片并移送至位于下工位002处的电芯末端,所述展平驱动电机675传动贴胶滚轮676滚动并与滚花轮674滚动接触而传动真空吸附贴胶辊673滚动,匹配将贴胶于电芯末端的胶带展平。需要说明的时,当取胶气缸673传动贴胶辊座672带动真空吸附贴胶辊673沿第六直线导轨671移动并吸持胶带片移动到电芯末端位置时,此时,滚花轮674与贴胶滚轮676刚好接触,如此,通过驱动贴胶滚轮676转动就能传动滚花轮674及真空吸附贴胶辊673转动而展平胶带,而展平过程中,真空吸附贴胶辊673不在真空吸持胶带片。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12,为实现将卷绕的电芯下料,下料机构7包括固设在面板1上的旋转气缸71,旋转气缸71传动连接下料滑台气缸72,下料滑台气缸72传动连接气动夹指73;下料时,旋转气缸71传动所述下料滑台气缸72旋转,下料滑台气缸72传动所述气动夹指73沿下料滑台气缸72伸缩方向移动,使气动夹指73从卷绕机构2的下工位002处夹取完成贴胶后的良品电芯后旋转移送至位于下料输送带74上的 V型载具75上,并由所述下料输送带74将置于V型载具75上的电芯输送下料;为了实现对卷绕不良的电芯进行剔除,旋转气缸71旁侧还设倾斜设置的挡料气缸76,挡料气缸76能驱动设置其驱动轴上的挡料头77移动,使挡料头77顶抵由旋转气缸71传动旋转至水平的下料滑台气缸72并使气动夹指73夹取的不良电芯落料至不良电芯料盒78。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1、附图2和附图13,为了辅助卷绕机构2进行电芯卷绕,设在卷绕机构2周侧的入片顶压组件8和隔膜焊切组件9通过辅助将隔膜和极片送入卷绕机构2上工位001处的组合卷针100内及辅助将卷绕至设定长度隔膜裁断后焊切收尾,从而使电芯完成全部卷绕。在本实施例中,入片顶压组件8包括对称设在卷绕机构200径向两侧的至少一个入片顶压单元81,本实施例中,卷绕机构200左侧设有一个入片顶压单元81,并通过该入片顶压单元81辅助隔膜和负极片输入卷绕机构200位于上工位001处的组合卷针 100内,而卷绕机构200右侧则设于上、下两个入片顶压单元81,通过该两入片顶压单元81 辅助分别将正极片和一层隔膜输入卷绕机构200位于上工位001处的组合卷针100内;每一入片顶压单元81包括与垂直面板1设置的滑组座82,滑组座82相对远离面板1的一端设第七直线导轨83,第七直线导轨83的滑块通过第一导轨连接块(附图未标号)连接移动架84,移动架84相对远离第一导轨连接块的一端设压轮座85,压轮座85上极片压辊86,移动架84还与设在滑组座82上的入片顶压气缸87传动连接;入片顶压气缸87传动移动架84带动极片压辊86沿第七直线导轨83移动,匹配将放卷的极片压贴于隔膜和/或顶压入片。在本实施例中,隔膜焊切组件9包括对称设置的焊切装置901和焊切辅助装置902,焊切装置901 和焊切辅助装置902均包括垂直面板1设置的第一滑组座91,第一滑组座91通过垂直其设置的第八直线导轨92连接焊切架93,焊切装置901的焊切架93连接隔膜压块94,隔膜压块 94下部还设有与焊切架93固接的隔膜切刀95,焊切辅助装置902的焊切架93固接在设置位置上与隔膜压块94和隔膜切刀95匹配正对的焊切垫块96,焊切架93还与设在第一滑组座 91上的焊切驱动气缸97传动连接;焊切驱动气缸97传动焊切架93沿第八直线导轨92滑动,使隔膜压块94和隔膜切刀95与焊切垫块96相向移动,匹配对隔膜进行焊切。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包括设于面板上且位于卷绕机构周侧的隔膜放卷机构、极片放卷机构、极片送片裁切机构、贴胶机构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间隔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和第二卷绕组件均包括公转组件,两所述公转组件通过工字架连接并能由翻转驱动组件驱动同步转动;每一公转组件上均设有由公转组件传动在上工位和下工位之间翻转且能自转的两组卷针组件,设于每一公转组件上的两卷针组件均传动连接一卷绕传动组件,两所述卷绕传动组件还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还与卷绕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卷绕驱动组件能通过卷绕同步传动组件和卷绕传动组件传动设于公转组件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的卷针组件同步自转而卷绕电芯;每一公转组件旁侧还设有拔针组件,所述拔针组件用于使翻转至上工位的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对接为组合卷针,和/或使翻转至下工位的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组件固设在面板上,所述第二卷绕组件设在与面板固接的前支板上,所述公转组件包括设于面板或前支板上的基体座,所述基体座上装配有能绕基体座翻转的翻转盘,两翻转盘通过所述工字架连接,两翻转盘其中之一轴向的一端设传动齿轮;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公转电机、减速机及驱动齿轮,所述公转电机能通过减速机传动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使两所述翻转盘同步翻转并带动所述卷针组件在上工位和下工位之间翻转;所述卷针组件还包括设在翻转盘上的卷轴套,所述卷轴套上设有与所述卷绕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并传动所述卷针组件自转的从动齿轮,所述卷轴套伸出翻转盘的一端设卷针嘴,所述卷轴套内穿设与所述卷针连接的卷针芯轴,所述卷针芯轴能传动所述卷针伸出或退回所述卷针嘴,所述卷针芯轴远离与卷针连接的端设有与所述拔针组件活动对接的轴尾轮,所述拔针组件能通过拔动所述轴尾轮而使所述卷针芯轴沿卷轴套轴向方向移动并传动所述卷针伸出或退回所述卷针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卷绕传动组件包括垂直设于翻转盘轴心且同轴设置的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所述传动中轴穿设于传动外轴并沿传动外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的轴向一端分别设有与设于同一公转组件上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传动中轴和传动外轴的轴向另一端分别设有通过同步带与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的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同步轮和第二传动同步轮,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还包括设在面板和前支板之间的联动座,所述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穿设于所述联动座并同轴设置,且所述联动中轴沿联动外轴的轴向两端伸出,所述联动中轴和联动外轴均通过设于各自轴向两端的传动轮与匹配的所述同步带连接,设于所述联动中轴或联动外轴轴向一端的两同步带均与一所述卷绕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每一所述卷绕驱动组件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同步带转动,使所述卷绕同步传动组件传动两所述卷绕传动组件的传动外轴或传动中轴同步转动,并使设于公转组件同一位置且对接形成组合卷针的卷针组件同步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针组件包括出针主座,所述出针主座设于与面板固接的后支板或前支板上,所述出针主座上设朝向面板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活动安设有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所述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分别通过连接头与固设在安装板上的驱动气缸传动连接并能由匹配的驱动气缸传动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所述出针拨块和退针拉块在设置位置上还被设置为分别与翻转至上工位与下工位处的卷针组件的轴尾轮活动对接,并在所述出针拨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上工位处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组合成组合卷针,和/或在所述退针拉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过程中传动位于下工位处的两所述卷针组件的卷针相向移动而分离并脱离电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放卷机构包括将电芯的两隔膜纠偏分送至卷绕机构的两隔膜放卷组件,每一隔膜放卷组件均包括固设在所述面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朝向面板延伸的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设放卷滑座,所述放卷滑座两端分别固设联动板和过辊支撑板,所述联动板通过滚珠丝杆配合直线导套组件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还通过联轴器与设在所述联动板上的纠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纠偏电机能传动所述联动板带动所述放卷滑座及过辊支撑板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所述放卷滑座上嵌套有活动贯穿所述面板并与过辊支撑板连接的气涨轴,所述气涨轴通过同步带传动副与设在所述联动板上的放卷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过辊支撑板上通过轴承装配有若干沿隔膜送卷方向依次设置的隔膜过辊和通过支架安设的隔膜静电棒,所述过辊支撑板上还通过摆臂轴装配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设有用于张紧隔膜的隔膜张力辊,所述摆臂还通过摆臂驱动块和关节轴承连接摆臂气缸,所述摆臂轴还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用于检测摆臂摆动角度的编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放卷机构包括两对称设置且用于对电芯的正、负极片依次进行放卷、长度测量、刷粉除铁及纠偏并送料至极片送片裁切机构的极片纠偏放卷组件,每一所述极片纠偏放卷组件均包括沿极片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纠偏放卷组件、位置纠偏组件、色标检测组件、张力组件、至少一个刷粉装置、至少一个除铁装置、测长组件和过程纠偏组件;其中,所述纠偏放卷组件包括设在面板上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朝向面板延伸的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第一放卷滑座,所述第一放卷滑座两端分别固设第一联动板和第一过辊支撑板,所述第一联动板通过第一滚珠丝杆配合第一直线导套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还通过第一联轴器与设在所述第一联动板上的第一纠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纠偏电机能传动所述第一联动板带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及第一过辊支撑板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上嵌套有活动贯穿所述面板并与第一过辊支撑板连接的第一气涨轴,所述第一气涨轴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副与设在所述第一联动板上的第一放卷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放卷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气涨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纠偏电机传动所述第一联动板带动所述第一放卷滑座及第一过辊支撑板移动,对极片进行纠偏放卷;所述第一过辊支撑板上还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和极片压块,所述极片压块与设在第一过辊支撑板上的压片气缸传动连接并能驱动其朝向极片过辊移动而对放卷极片进行接片;所述位置纠偏组件包括垂直面板安设的纠偏架,所述纠偏架远离面板的端上固设两纠偏调节导杆,所述纠偏调节导杆上设纠偏调节滑块,所述纠偏调节滑块固接安装纠偏传感器的光电支架,所述纠偏调节滑块还能由设在纠偏前定位块上的微分头传动而带动纠偏调节滑块沿纠偏调节导杆滑动,匹配对极片进行位置纠偏;所述色标检测组件包括垂直面板安设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远离面板的端设光轴,所述光轴上活动安设有由调节螺杆驱动滑动的检测安装座,所述检测安装座上固设色标传感器;所述张力组件包括固设在过辊架上的张力过辊,所述过辊架通过张力摆臂轴装配于面板上,所述过辊架还通过驱动块和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一摆臂气缸,所述张力摆臂轴还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用于检测过辊架摆动角度的第一编码器;每一所述刷粉组件均包括安设在吸粉盒内且由驱动电机传动转动的极片刷粉辊,所述吸粉盒通过吸粉盒支架与设在面板上的伸缩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面板上匹配每一吸粉盒的位置上均设有一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将极片压抵于匹配的极片刷粉辊上而进行刷粉除尘;每一所述除铁装置均包括安设在除铁座内的磁铁,所述除铁座通过T型安装座与面板固接;所述测长组件包括与面板固接的支座,所述支座通过直线导杆与安装测长压辊的压轮座连接,所述压轮座还与固设在支座上的压料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支座上还通过轴承座装配有在位置上与测长压辊匹配正对的测长辊,所述测长辊还通过第三联轴器连接设于其轴向一端并用于测量极片放卷长度的第二编码器;所述过程纠偏组件包括固设在面板上的纠偏底座,所述纠偏底座通过纠偏摆角轴承连接安装过程纠偏辊的纠偏辊安装座,所述纠偏底座上还设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设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过丝杆连接头和支轴与所述纠偏辊安装座传动连接的电动滚珠丝杆传动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送片裁切机构包括两送片裁切组件,两所述送片裁切组件分别与匹配的所述极片纠偏放卷组件对接,;每一所述送片裁切组件包括背对设在面板上且沿送片方向设置的纠偏送片组件和极片裁切组件;其中,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包括设在面板正面的送片底座,所述送片底座上设滚珠丝杆滑台,所述滚珠丝杆滑台传动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依次设有相对设置的极片过辊、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横移模组,所述极片过辊、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横移模组均相对滑动板垂直设置,所述横移模组还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纠偏送片夹组件并能传送纠偏送片夹组件沿垂直滑动板方向移动,所述极片纠偏装置在设置位置上还位于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之间;所述滚珠丝杆滑台传动所述滑动板带动所述压片组件、极片纠偏装置和纠偏送片夹组件沿送片方向移动过程中,所述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配合夹持极片,所述极片纠偏装置对送片中的极片进行纠偏,所述纠偏送片夹组件还能夹持极片并将极片送至卷绕机构的上工位;所述压片组件和纠偏送片夹组件均包括压辊、固定送片夹、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所述压辊设在与滑动板固接的固定压块或与第一连接块固接的纠偏主架上,所述固定送片夹固设在固定压块或纠偏主架上,所述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设在动辊座上,且所述送片压辊和动送片夹在设置位置上分别与所述压辊和固定送片夹正对,所述滑动板上还设有在位置上与所述固定压块正对的支块,所述动辊座通过导杆与所述支块或纠偏主架活动连接,所述动辊座还与设在支块或纠偏主架上的第一驱动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极片裁切组件包括设在面板背面的第一送片底座,所述第一送片底座上设第一滚珠丝杆滑台,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滑台传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设有垂直第一滑动板的切刀后固定座,所述切刀后固定座上设朝向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延伸的第三直线导轨,所述第三直线导轨上设有与设在切刀后固定座上的进刀气缸传动连接的剪刀角座,所述剪刀角座固接朝向所述纠偏送片组件延伸的固定切刀,所述固定切刀通过切刀转轴活动连接活动切刀,所述活动切刀还通过剪切臂和剪切拉块与设在剪刀角座上的剪切气缸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沿上胶带方向依次设置的胶带盘、预拉胶带组件、压胶带组件、切胶带组件、送胶带组件、拉胶带组件以及设在送胶带组件上部并与之活动对接的贴胶组件;所述胶带盘和预拉胶带组件设立板上,所述立板设在相对面板垂直设置的上胶底座的侧边上,所述压胶带组件和切胶带组件设在相对立板垂直设置的角座上,所述送胶带组件和所述拉胶带组件则与所述上胶底座连接,所述贴胶组件相对面板平行设置并通过工字支块与面板连接;其中,所述预拉胶带组件包括垂直立板设置的多个胶带过辊,多个所述胶带过辊沿立板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胶带过辊其中两个之间还设有设在预拉滑块上的预拉辊,所述预拉滑块穿设在竖向设置的导向轴上并与预拉气缸传动连接,预拉气缸传动预拉滑块带动预拉辊移动,配合压胶带组件夹住,匹配将胶带从胶带盘上预拉出后放松;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垂直角座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设压胶气缸,所述压胶气缸传动连接压胶块并能驱动压胶块朝向或背离固设在安装板上的压胶挡块移动,匹配夹住或松开胶带;所述切胶带组件包括固设在角座上的切胶气缸,所述切胶气缸传动连接切胶刀并驱动切胶刀朝向由压胶带组件与拉胶带组件夹住和由送胶带组件吸持的胶带移动,匹配将胶带裁切为胶带片;所述送胶带组件包括水平设在上胶底座上且相对面板平行的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传动连接移料滑座,所述移料滑座相对远离横移气缸的一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所述第四直线导轨的滑块设吸嘴座,所述吸嘴座上设一排真空吸嘴,所述吸嘴座还与设在移料滑座上的升降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横移气缸传动移料滑座沿垂直立板方向移动,配合升降气缸传动吸嘴座带动真空吸嘴升降移动,使真空吸嘴移动至能吸持胶带位置处和/或将吸持的胶带片移送至贴胶组件;所述拉胶带组件包括设在上胶底座侧边上且与面板垂直的第五直线导轨,所述第五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固设竖向延伸的拉胶夹支块,所述拉胶夹支块还与平行第五直线导轨设置的拉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拉胶夹支块相对远离第五直线导轨的滑块的一端设有夹胶头,所述夹胶头包括通过胶夹转轴与拉胶夹支块连接的驱动夹和从动夹,所述驱动夹和从动夹通过设在胶夹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夹还通过枢转接头与固设在上胶底座上的夹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贴胶组件包括第六直线导轨,所述第六直线导轨设于所述工字支块相对远离面板的一端,且所述第六直线导轨沿所述面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直线导轨通过导轨连接块连接贴胶辊座,所述贴胶辊座还与取胶气缸传动连接,所述贴胶辊座上通过轴承装配有真空吸附贴胶辊,所述真空吸附贴胶辊的旋转轴的一端设滚花轮,所述滚花轮能与由展平驱动电机传动的贴胶滚轮滚动接触而传动真空吸附贴胶辊滚动,所述展平驱动电机设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通过缓冲导杆和缓冲弹簧与导杆座连接,所述导杆座与所述工字支块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设在面板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传动连接下料滑台气缸,所述下料滑台气缸传动连接气动夹指;所述旋转气缸传动所述下料滑台气缸旋转,所述下料滑台气缸传动所述气动夹指沿下料滑台气缸伸缩方向移动,使所述气动夹指从卷绕机构的下工位处夹取完成贴胶后的电芯后旋转移送至位于下料输送带上的V型载具上,并由所述下料输送带将置于V型载具上的电芯输送下料;所述旋转气缸旁侧还设倾斜设置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能驱动设置其驱动轴上的挡料头移动,使挡料头顶抵由旋转气缸传动旋转至水平的下料滑台气缸并使气动夹指夹取的不良电芯落料至不良电芯料盒。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周侧还设有入片顶压组件和隔膜焊切组件;其中,所述入片顶压组件包括对称设在卷绕机构径向两侧的至少一个入片顶压单元,每一入片顶压单元包括与垂直面板设置的滑组座,所述滑组座相对远离面板的一端设第七直线导轨,所述第七直线导轨的滑块通过第一导轨连接块连接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相对远离第一导轨连接块的一端设压轮座,所述压轮座上极片压辊,所述移动架还与设在所述滑组座上的入片顶压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隔膜焊切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焊切装置和焊切辅助装置,所述焊切装置和焊切辅助装置均包括垂直面板设置的第一滑组座,所述第一滑组座通过垂直其设置的第八直线导轨连接焊切架,所述焊切装置的所述焊切架连接隔膜压块,所述隔膜压块下部还设有与所述焊切架固接的隔膜切刀,所述焊切辅助装置的焊切架固接在设置位置上与所述隔膜压块和隔膜切刀匹配正对的焊切垫块,所述焊切架还与设在第一滑组座上的焊切驱动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焊切驱动气缸传动所述焊切架沿第八直线导轨滑动,使所述隔膜压块和隔膜切刀与所述焊切垫块相向移动,匹配对隔膜进行焊切。
CN202020421717.4U 2020-03-28 2020-03-28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Active CN211980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1717.4U CN211980811U (zh) 2020-03-28 2020-03-28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1717.4U CN211980811U (zh) 2020-03-28 2020-03-28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0811U true CN211980811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0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1717.4U Active CN211980811U (zh) 2020-03-28 2020-03-28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0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4983A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108701869B (zh) 一种用于电芯卷绕的自动换带装置以及电芯卷绕设备
CN111313105A (zh)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CN111276760A (zh) 一种双工位锂电池卷绕机
CN112310458A (zh) 叠片机
CN110614838A (zh) 一种柔性oled自动贴oca线体
CN115258766A (zh) 一种自动换卷设备
CN212303752U (zh) 一种叠片电芯贴对角胶带装置
CN211700486U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211480213U (zh) 一种双工位锂电池卷绕机
CN114361557A (zh) 一种极片贴胶纸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双面贴胶模组
CN211980811U (zh) 一种双工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
CN111342146A (zh) 三针后插片方形电芯卷绕机
CN211195250U (zh) 一种柔性oled自动贴oca线体
CN117342328A (zh) 一种eva小条自动铺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89061U (zh) 圆柱形小直径锂电池卷绕头及应用该卷绕头的卷绕机
CN218491056U (zh) 一种起头处理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
CN116505083B (zh) 一种电芯自动加工设备
CN218319742U (zh) 一种自动换卷设备
CN211480216U (zh) 三针后插片方形电芯卷绕机
CN218491058U (zh) 一种放卷装置及自动换卷设备
CN115064784A (zh) 圆柱形小直径锂电池卷绕头及应用该卷绕头的卷绕机
CN211480204U (zh) 一种同步卷绕式卷绕机的电芯收尾贴胶装置
CN113682876B (zh) 一种制膜设备
CN115149116A (zh) 一种电芯卷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59, Dong Xin'an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201, first floor and second floor, No. 248, Dongda Road, Shatou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AN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