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0739U -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 Google Patents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0739U
CN211980739U CN202020592116.XU CN202020592116U CN211980739U CN 211980739 U CN211980739 U CN 211980739U CN 202020592116 U CN202020592116 U CN 202020592116U CN 211980739 U CN211980739 U CN 211980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designed
parallel
power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21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军
张志刚
吴国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21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0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0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0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它包括有水平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装配有前后平行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连电单片,所述连电单片上设计有接电块;所述连电单片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可以前后滑动的变电块,每侧的所述变电块上设计有沿直线排列的两个以上的串联片,每两个串联片分为一组,每个变电块上同一组串联片之间电路连接,每两个相邻串联片中间设计有一个并联片,每个变电块之间的并联片相并联,所述变电块能够通过前后滑动将所有所述连电单片一侧分别同所述并联片或者串联片电路接通。该底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该模组的串联和并联结构,使得该模组能够给供电电器提供不同的电压和最大电流。

Description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背景技术
在电器中各种电子元器件以及电源之间需要进行电路连接,这种连接常常需要通过连接片来完成,根据电器功能的不同,以及电器中放置空间的不同,对应连接片的结构各不相同。在很多的电器中常常设计有专门的供电电源,有些电源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这些锂电池电源通常由多个小的锂电池并联或者串联而成。传统的锂电池无论并联还是串联一旦连接完成就定型了,其输出电压就变成了一个固定值,同时输出电流也必须在一个限定值之内。但是在一些电源中,常常需要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对用电器进行供电。这时就需要使用变压结构,而传统的变压结构会造成额外的电能损耗,浪费能源,同时这些变压结构在电流变化时经常造成电压输出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通过直接改变锂电池连接方式来实现变压的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包括有水平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装配有前后平行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连电单片,所述连电单片上设计有接电块,所述接电块连接电池的正负两端,所述连电单片的两端分别设计有接线头,所述连电单片两端的两个接线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所述连电单片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可以前后滑动的变电块,每侧的所述变电块上设计有沿直线排列的两个以上的串联片,每两个串联片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相邻所述连电单片的距离,每两个串联片分为一组,每个变电块上同一组串联片之间电路连接,每两个相邻串联片中间设计有一个并联片,每个变电块之间的并联片相并联,所述变电块能够通过前后滑动将所有所述连电单片一侧分别同所述并联片或者串联片电路接通。
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滑动两侧的两个变电块分别使得并联片与所述连电单片一侧相电路连通,这时如果分别将两个变电块连接到连电单片的正负极,就会使得所有的所述连电单片并联入电源,这时将该模组底片接入电路,可以提供并联电源。而当滑动两侧的两个变电块,分别使得串联片与所述连电单片一侧相电路连通,同时一侧变电块的同一组的两个串联片分别与另一侧变电块上两组串联片电路连通,这时所有的变电块串联接入电路,这时将该模组底片接入电路,可以提供串联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连电单片上设计有两个以上串联的接电块。
作为优选,所述连电单片的个数为3-10个。
作为优选,一个所述变电块的接线端设计在前部,另一个所述变电块的接线端设计在后部。
作为优选,所述变电块的接电一侧截面设计为尖角,即所述并联片、串联片截面分别设计为三角形状,所述并联片、串联片的前端与其它绝缘部分构成所述变电块的尖角部分,所述接线头设计为开叉结构,所述变电块的尖角端插入到所述接线头的开叉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主要用来作为电池模组的连接底板使用,该底片可以将所以连接在其上的单个电池组成电池模组,当滑动所述连电单片两侧的变电块时,可以分别实现该模组的串联和并联结构,使得该模组能够给供电电器提供不同的电压和最大电流,该底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该结构使得电池模组的使用范围更广。同时由于该结构直接改变电池连接方式,使用时比传统的变电方式电能损耗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串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并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变电块连电端与连电单片端部的接线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中实施例所示,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包括有水平的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上固定装配有前后平行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连电单片2,所述连电单片2上设计有接电块21,所述连电单片2与传统的电子连接片结构类似,采用片状结构,中间设计金属材料的电路连接结构,而外部包裹绝缘材料。所述接电块21连接电池的正负两端,所述连电单片2的两端分别设计有接线头22,所述连电单片2两端的两个接线头22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所述连电单片2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可以前后滑动的变电块3,每侧的所述变电块3上设计有沿直线排列的两个以上的串联片31,每两个串联片31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相邻所述连电单片2的距离,每两个串联片31分为一组,每个变电块3上同一组串联片31之间电路连接,每两个相邻串联片31中间设计有一个并联片32,每个变电块3之间的并联片32相并联,所述变电块3能够通过前后滑动将所有所述连电单片2一侧分别同所述并联片32或者串联片31电路接通。在具体实施时,如果每个变电块3上串联片31为奇数时,两侧变电片每侧有一个靠近最边上位置的串联片31设计一个外部电路的接入端,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所述变电块3的接线端设计在前部,另一个所述变电块3的接线端设计在后部。接电端分别通过不同的线路与最靠近的串联片31和并联片相连。两侧变电块3接入端的前后不同侧设计更加便于电器电路的设计装配。
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滑动两侧的两个变电块3分别使得并联片32与所述连电单片2一侧相电路连通,如图2所示,这时如果分别将两个变电块3连接到连电单片2的正负极,就会使得所有的所述连电单片2并联入电源,这时将该模组底片接入电路,可以提供并联电源。而当滑动两侧的两个变电块3,分别使得串联片31与所述连电单片2一侧相电路连通,如图1所示,这时同时要保证一侧变电块3的同一组的两个串联片31分别与另一侧变电块3上两组串联片31电路连通,这时所有的变电块3串联接入电路,这时将该模组底片接入电路,可以提供串联电源。
该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主要用来作为电池模组的连接底板使用,该底片可以将所以连接在其上的单个电池组成电池模组,当滑动所述连电单片2两侧的变电块3时,可以分别实现该模组的串联和并联结构,使得该模组能够给供电电器提供不同的电压和最大电流,该底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该结构使得电池模组的使用范围更广。同时由于该结构直接改变电池连接方式,使用时比传统的变电方式电能损耗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
在设计时,所述连电单片2上可以设计一个接电块21,也可以设计两个以上串联的接电块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电单片2上所述接电块21个数为4个,这时当该底片在并联状态时,并联电压即为每个连电单片2上4个电池的串联电压。所述连电单片2的个数为3-10个。由于所述连电单片2两端的接电块21与所述变电块3滑动装配,这样数量过多会影响整体接电的效果,尤其在串联情况下。
如图3所示,所述变电块3的接电一侧截面设计为尖角,即所述并联片32、串联片31截面分别设计为三角形状,所述并联片32、串联片31的前端与其它绝缘部分构成所述变电块3的尖角部分,所述接线头22设计为开叉结构,所述变电块3的尖角端插入到所述接线头22的开叉位置。在具体设计时,所述接线头22的开叉结构与所述变电块3的尖角接触位更加便于前后滑动,同时在电接触时,所述并联片32或者串联片31与接线头22的接触效果更好,不易产生断接或者虚接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它包括有水平的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上固定装配有前后平行排列的两个以上的连电单片(2),所述连电单片(2)上设计有接电块(21),所述接电块(21)连接电池的正负两端,所述连电单片(2)的两端分别设计有接线头(22),所述连电单片(2)两端的两个接线头(22)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电单片(2)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可以前后滑动的变电块(3),每侧的所述变电块(3)上设计有沿直线排列的两个以上的串联片(31),每两个串联片(31)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相邻所述连电单片(2)的距离,每两个串联片(31)分为一组,每个变电块(3)上同一组串联片之间电路连接,每两个相邻串联片(31)中间设计有一个并联片(32),每个变电块(3)之间的并联片(32)相并联,所述变电块(3)能够通过前后滑动将所有所述连电单片(2)一侧分别同所述并联片(32)或者串联片(31)电路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电单片(2)上设计有两个以上串联的接电块(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电单片(2)的个数为3-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变电块(3)的接线端设计在前部,另一个所述变电块(3)的接线端设计在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块(3)的接电一侧截面设计为尖角,即所述并联片(32)、串联片(31)截面分别设计为三角形状,所述并联片(32)、串联片(31)的前端与其它绝缘部分构成所述变电块(3)的尖角部分,所述接线头(22)设计为开叉结构,所述变电块(3)的尖角端插入到所述接线头(22)的开叉位置。
CN202020592116.XU 2020-04-20 2020-04-20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Active CN211980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2116.XU CN21198073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2116.XU CN21198073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0739U true CN211980739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4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2116.XU Active CN21198073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0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753B (zh) 高输出且大容量的电池组
CN102263222B (zh) 电池连接布局
CN109301145B (zh)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CN202333019U (zh) 一种电池组
CN207753067U (zh) 锂电池组的防护装置
CN204497250U (zh) 防热斑光伏组件
CN211980739U (zh) 易连式电池模组底片
CN210866215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9282288U (zh) 电池包及电动工具系统
CN205723820U (zh) 锂离子电芯化成夹具
US20220069407A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CN212751068U (zh) 一种电芯混合并联电池
CN210167425U (zh) 电池包
CN203617367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8655704U (zh) 一种电池、电池组及电动车
CN106450071B (zh) 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合和连接它们的方法
CN102468468B (zh) 集合电池的终端极头结构
CN111834576A (zh) 一种电芯混合并联电池
CN204834954U (zh) 一种电源取电端子
CN218548737U (zh) 一种具有多种电压输出状态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供电系统
CN210327029U (zh) 充电柜的电源模块
CN217086744U (zh) 一种可分离的电池保护板结构
CN217468699U (zh) 一种电芯焊接用组件及含有此电芯焊接用组件的电芯组件
CN211126172U (zh) 一种插槽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0200846U (zh) 一种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