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7227U -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7227U
CN211977227U CN202020611775.3U CN202020611775U CN211977227U CN 211977227 U CN211977227 U CN 211977227U CN 202020611775 U CN202020611775 U CN 202020611775U CN 211977227 U CN211977227 U CN 211977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nel
air inlet
intak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17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国龙
杨亮
孙臣见
柯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Ningbo Aux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17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7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7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7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所述进风面板包括:面板本体;设置于面板本体上一基准线两侧的多个进风部,进风部包括至少一进风口;位于各个进风口处的导风板,基准线一侧的导风板的倾斜方向与基准线另一侧的导风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通过位于基准线两侧的导风板将空气导向中部进行集中,以此使得进风不顺利,并能够减少或避免在部分较高高度或较低高度无法进行顺利进风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面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具有风机进行导风的机械结构中,例如空调等,通常风机对应设置有面板,该面板上设置进风口用于供风机进风,从而完成整个机械结构通过风机进行回风。其中,在构造面板时,通常在面板的进风口处设置导风叶,以通过导风叶使得对空气进行导流,以使得风机的导风效果更好。并且面板与风机的位置设置中,面板与风机相对设置,风机的电机轴位于面板中间高度位置,以在风机在转动时,电机轴带动叶轮和导风圈,并通过相对的面板的进风口进行导风。而其中,风机具有一定的大小,其在导风时,空气流通的方向一般指向其电机轴,而现有的导风面板中,设置进风口处的导风叶通常形式比较统一、结构比较固定。因此,在某些区域,导风叶无法对风机提供较好的导风效果,进而不能充分发挥风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进风面板的导风效果,以使应用于具有风机或风扇的机械结构中时,能够提高风机或风扇的导风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面板,包括:
面板本体;
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上一基准线两侧的多个进风部,所述进风部包括至少一进风口;
位于各个所述进风口处的导风板,所述基准线一侧的所述导风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基准线另一侧的所述导风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技术方案中,在将本申请的进风面板安装于与风机或风扇相对的位置时,风机或风扇可部分位于与基准线一侧的进风部相对的位置,另一部分位于与基准线另一侧的进风部相对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进风面板的基准线两侧均具有呈角度倾斜设置的导风板以将空气进行导向,其中位于基准线一侧的导风板能够将空气进行导向至电机轴,在该侧风机能够进行稳定导风,相应地,基于在基准线另一侧的导风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此时,该侧的导风板同样能够将空气导向至电机轴,以此能够使得风机或风扇的导风更加顺利,从而能够通过位于基准线两侧的导风板均将空气导向至中部进行集中,以此减少或避免在导风板结构统一时,导致风机或风扇的进风不顺利,并能够减少或避免在部分较高高度或较低高度无法进行顺利进风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机或风扇性能。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基准线两侧的所述导风板关于所述基准线呈轴对称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在通过进风面板进行进风时,位于基准线相邻两侧的导风板能够呈轴对称设置,以使得导风风向更加统一的指向位置,当进风面板与风机或风扇进行相对应的设置时,导风方向能够更统一的指向风机或风扇的中部,从而使得导风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所在的平面所呈的锐角角度为25-65°。
本技术方案中,根据导风量及进风噪音设定的一定的取值范围,以避免进风噪音过大或导风量过低。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准线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进风部,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进风部在所述面板本体上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准线平行。
本技术方案中,基于每侧均具有多个进风部,且多个进风部并排设置,以此能够在面板本体上形成多个进风口,对应多个导风板进行导向,从而使得进风导向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部包括多个所述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在所述面板本体上沿第二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基准线垂直。
本技术方案中,基于每侧均具有多个进风部,且多个进风部并排设置,以此进风部各包括多个进风口,以能够将基准线两侧设置更多个进风口进行导风,对应进风口处的多个导风板进行导向,从而使得进风导向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准线两侧的所述进风部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个。
本技术方案中,各个进风部对应多个进风口,以此在每个进风部中进风口的数量固定时,在同一面板本体上设置个以上进风部,能够进行更好的导风,应用于具有风机或风扇的机构中时,能够在保证噪音的情况下,使得单位时间内吸风量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部。
本技术方案中,面板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部,通常情况下,面板本体为可拆卸设置于机构的本体上,如设置于空调器的底盘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部,能够在将面板本体安装时,进行定位,以此方便安装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面板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配合部。
本技术方案中,定位条能够与机构,如空调器底盘的一个壁面进行贴合,从而方便定位安装,同时定位条在定位安装时,能够与该壁面相抵,以此能够使得进风面板更加稳定,减少颤动降低噪音,其中定位条与面板本体的连接处设置卡接配合部,卡接配合部设置于定位条与面板本体的连接处,在定位条进行定位时,能够较好的找准卡接配合部的配合位置,从而方便精准定位,并方便卡接安装,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
本技术方案中,面板本体上设置有能够互相配合的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以进行配合安装过滤格栅,以此在进风面板上提供过滤格栅的安装位置,方便过滤格栅的安装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条,相邻的所述支撑条之间形成有容置间隙。
本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支撑条之间形成有容置间隙,通过该容置间隙对过滤格栅进行放置安装,较佳地,容置间隙的宽度小于过滤格栅的厚度,以此安装过滤格栅时,将过滤格栅的边沿插入容置间隙内,支撑条能够对容置间隙进行一定程度的夹持,防止晃动。
进一步地,在同一所述进风部中相邻的所述进风口之间的间距为8-22mm。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一定范围内间距取值,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进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长度为180-300mm,所述进风口的宽度为12-38mm。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一定范围的进风口的尺寸取值,能够避免因进风口过大而导致无法挡住机构的内部结构,同时避免过小而导致进风量较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进风面板。
本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与上述进风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近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面板的基准线与所述空调器的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
本技术方案中,进风面板的基准线与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基于进风面板与风机相对设置,此时基准线上下侧均设置有进风口导风板,导风板倾斜设置,能够较好的将空气导向基准线所处的区域,具体即能够导向电机轴,以此能够使得空调器能够进行更好的导风。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面板的卡接配合部为卡槽,所述空调器的底盘上设置有卡舌,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卡接,所述进风面板的定位条适于与所述底盘的侧壁贴合。
本技术方案中,进风面板的卡接配合部为卡槽,空调器的底盘上设置有卡舌,以此通过卡舌和卡槽进行卡接配合,方便卡接安装,并且进风面板的定位部为定位条,定位条适于与底盘的侧壁贴合,以此,在安装进风面板时,能够将定位条直接与侧壁相抵,从而方便相应位置的卡舌与卡槽进行配合卡接,使得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在安装后,定位条能够与侧壁保持贴合,从而使得进风面板的安装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维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风面板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风面板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N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风面板的轴侧图;
图5为图4中G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风面板与空调器的底盘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J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面板本体;2-基准线;3-进风部;301-进风口;4-导风板;5-定位部;6-卡接配合部;701-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2-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11-支撑条;7011-容置间隙;8-底盘;801-卡舌;9-过滤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进风面板,包括:
面板本体1;
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上一基准线2两侧的多个进风部3,所述进风部3包括至少一进风口301;
位于各个所述进风口301处的导风板4,所述基准线2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另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相反。
相关技术中在面板的进风口处设置导风叶,以通过导风叶使得对空气进行导流,以使得风机的导风效果更好,并且面板与风机的位置设置中,面板与风机相对设置,风机的电机轴位于面板中间高度位置,以在风机在转动时,电机轴带动叶轮和导风圈,并通过相对的面板的进风口进行导风,而其中,风机具有一定的大小,起在导风时,空气流通的方向一般指向其电机轴,而现有的导风面板中,设置进风口处的导风叶通常形式比较统一、结构比较固定。因此,在某些区域,导风叶无法对风机提供较好的导风效果,进而不能充分发挥风机性能,并且会使得面板上过高或过低的位置的进风口无法进行导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进风面板,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有面板本体1,在面板本体1的一基准线2两侧设置有多个进风部3,本实用新型中,基准线2为一条虚拟的线,以用于区分面板本体1上相邻的两个区域,在实际情况中,并不需要构造或描绘一条该基准线2,基准线2两侧即对应面板本体1上的两个部分,其中在基准线2两侧的面板本体1上均设置有进风部3,该进风部3可对应为一个或多个,较佳地,基准线2两侧的进风部3的数量相同,以关于该基准线2对称,从而达到较为对称的进风面板结构,以进行较为均匀稳定的进风。
其中,进风部3均包括至少一个进风口301,本实施例中,每一进风部3均包括多个进风口301,以形成大致为百叶窗形式的进风面板结构,避免在进风面板设置于机器上时,机器的内部结构过于暴露,同时多个进风口301的进风面板也能够保证较好的进风效果。
在每一进风口301处设置有以导风板4,该导风板4一端与所述面板本体1连接,以用于与其相应的进风口301进行导风,其中,基于导风板4对相应进风口301进行导风的具体结构,导风板4的位置与进风口301的位置相对,以此才能进行导风,即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风板4与进风口301,并且导风板4倾斜即导风板4相对进风口301所围成的平面呈锐角,此时,导风板4在朝向面板本体1方向上的投影落于进风口301所围成的平面上,以此使得,从进风口301进入的空气撞上导风板4的倾斜侧壁,在进风面板整体安装于如空调等机构上时,导风板4位于机构内部一侧,机构外侧的空气经过机构中风机或风扇的吸力,从而从进风口301进风,通过进风口301处的导风板4进行导向,导向的方向也即对应倾斜方向为从该导风板4与面板本体1连接的一端指向远离于该端的导风板4的另一端的方向,以此进行该角度的空气流动,其中,所述基准线2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另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相反,基于此,在将进风面板设置于如空调等机构中时,基于风机与进风面板的对应关系,基准线2一侧的一导风板4倾斜,从而能够在通过进风口301进风时将空气导向至风机,相应地,另一侧具有与其倾斜方向相反导风板4,从而在基准线2另一侧同样能够将空气导向至风机,从而方便基准线2两侧的进风口所进入的空气,向同一位置进行聚拢,从而实现更好的空气导向效果,使空气更加集中。
其中,在基准线2两侧均具有多个导风板4时,一侧的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与另一侧的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可均相反,也可,一侧的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与另一侧的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可部分对应相反,部分对应相同,或以它倾斜方式存在,以对应不同风机导风,其中,在进风面板竖直并与风机直接相对时,风机将空气聚拢于同一区域,该区域与进风面板的中部相对,此时,基准线2可位于进风面板的中部,在这种情况下,较佳地,基准线2上侧的导风板4倾斜方向均大致朝下,指向风机,基准线2下侧的导风板4倾斜方向均大致朝上,指向风机,以此进行较好的导风,便于空气聚拢。
在将本申请的面板本体1安装于与风机或风扇相对的位置时,风机或风扇可部分位于与基准线2一侧的进风部3相对的位置,另一部分位于与基准线2另一侧的进风部3相对的位置,以此,能够使得风机或风扇的导风更加顺利,参照图1中,本实施例中,在面板本体1竖直设置的情况下,基准线2可以对应为进风面板上下两侧的水平分割线,其中,在下侧的导风板4倾斜方向可均大致为与竖直方向呈角度倾斜向上,在上侧的导风板4倾斜方向可均大致为与竖直方向呈角度倾斜向下,以此将空气导向中部进行集中,以此减少或避免在导风板结构单一时,导致风机或风扇的进风不顺利,并能够减少或避免在部分较高高度或较低高度无法进行顺利进风的情况,以充分发挥风机或风扇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导风板4关于所述基准线呈轴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中位于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导风板4均大致朝上或朝下进行倾斜,基准线2两侧的导风板4均倾斜设置,在对应基准线2两侧的进风部3以及进风口301均为多个时,能够最大效果的通过各个导风板4将进风进行导向集中,以此最大效果的便于风机或风扇进行导风,其中,所述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导风板4关于所述基准线呈轴对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其中各个所述导风板4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301所处的平面所呈的角度均相等,参照图3中,倾斜角度均为锐角α,参照图2中,对于位于基准线2同一侧的导风板4,即其相互平行,对于基准线2相邻两侧的导风板4,即导风板4具有相互对应配合的关系,即对于基准线2两侧的两个导风板4,若其与基准线2的间距相同,两个导风板4即关于基准线2呈轴对称设置,以此,在通过进风面板进行进风时,位于基准线2相邻两侧的导风板4能够呈轴对称设置,以使得导风风向更加统一的指向位置,当进风面板与风机或风扇进行相对应的设置时,导风方向能够更统一的指向风机或风扇的中部,从而使得导风效果更好。
其中,导风板4投影在进风口301围成的平面上的面积可小于进风口301围成的平面面积,在导风板4的长度与进风口301的长度对应配合时,导风板4应相对设置较窄,较佳地,导风板4宽度小于进风口301的宽度,以使得进风口301的进风不会被导风板4进行较大的阻隔,以使得导风更加顺利。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4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301的所处的平面所呈的锐角角度为25-65°。
对于一个平板形结构,其与一平面的夹角为互补的两个角,而对应导风板4与进风口301,参照图3中,基于导风板4倾斜设置,导风板4与进风口301所围成的平面呈的角度为α,其取值范围为25-65°,以此根据不同的角度控制导风板4的倾斜程度,在不同倾斜程度时,对应进风口301的导风量不同,根据导风量及进风噪音设定的一定的取值范围,以避免进风噪音过大或导风量过低,较佳的为30-60°,本实施例中为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准线2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进风部3,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进风部3在所述面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平行。
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准线2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进风部3,即位于基准线2两侧的进风部3关于基准线2对称,并且在同一侧的多个进风部3均在面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基于进风面板竖直放置,且基准线为一条水平线,以将面板本体1上下侧进行均分,此时第一方向即水平方向,以与基准线2平行,基于每侧均具有多个进风部3,且多个进风部3均匀间隔设置,以此能够在面板本体1上形成多个进风口,对应多个导风板4进行导向,从而使得进风导向效果更好,空气能够通过不同倾斜方向的导风板4进行导向,以使得风机能够进行更有效的导风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部3包括多个所述进风口301,多个所述进风口301在所述面板本体1上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垂直。
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部3包括多个进风口301,多个进风口在面板本体1上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基于进风面板竖直放置,且基准线2为一条水平线,以将面板本体1上下侧进行均分,此时第二方向即竖直方向,以与基准线2垂直,基于每侧均具有多个进风部3,且多个进风部3并排设置,以此进风部3各包括多个进风口301,以能够将基准线2两侧设置更多个进风口301进行导风,对应进风口301处的多个导风板4进行导向,从而使得进风导向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进风部3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个。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准线2两侧的进风部3的数量均为4个,对应为8个进风部3,具体为两排四列,并大致关于基准线2呈对称分布,其中,各个进风部3对应多个进风口301,以此在每个进风部3中进风口301的数量固定时,在同一面板本体1上设置3个以上进风部3,能够进行更好的导风,应用于具有风机或风扇的机构中时,能够在保证噪音的情况下,使得单位时间内吸风量更高。
参照下表1,其为设置不同形式数量的进风部3时,对应不同风档的吸风量实验参数,其中三列,即在面板本体1上并排设置三个进风部3,其进风部3中进风口301处的导风板4的朝向均朝向下或朝向上,四列的导风板4与其朝向相同,三列上下对称对应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面板的结构,即在基准线2上下两侧均设置3个进风部3,其进风部3中进风口301处的导风板4的朝向均能够朝向基准线2所处的区域,四列上下对称除数量外与其类似。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基于本实施例中进风面板的结构形式,在高、中、低档位,均能够有效提高吸风量,其中,在四列上下对称的形式下,吸风量明显最高,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表1:不同档位,进风部3不同的设置形式,对应的进风量
Figure BDA0002458996140000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部5。
参照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中,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部5,通常情况下,面板本体1为可拆卸设置于机构的本体上,如设置于空调器的底盘8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部5,能够在将面板本体1安装时,进行定位,以此方便安装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5为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面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配合部6。
参照图5-7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部5为定位条,基于定位条的设置,在利用定位条进行定位时,定位条能够与机构,如空调器底盘8的一个壁面进行贴合,从而方便定位安装,同时定位条在定位安装时,能够与该壁面相抵,以此能够使得进风面板更加稳定,减少颤动降低噪音,其中定位条与面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卡接配合部6,该卡接配合部6可为卡槽、卡块、卡扣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可在机构上,如空调器底盘8上对应设置相应的配合卡接结构,以与其进行配合卡接,卡接配合部6设置于定位条与面板本体1的连接处,在定位条进行定位时,能够较好的找准卡接配合部6的配合位置,从而方便精准定位,并方便卡接安装,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中,卡接配合部6为卡槽,并为两个,卡槽设置于定位条与面板本体1连接处的两端,以提供更好的卡接安装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
参照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中,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互相配合的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以进行配合安装过滤格栅9,以此在进风面板上提供过滤格栅9的安装位置,方便过滤格栅9的安装拆卸。
其中,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分别设置于面板本体1上相对的两端,以此使得在过滤格栅9进行安装时,安装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所述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条711,相邻的所述支撑条711之间形成有容置间隙7011。
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所述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条711,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相对设置的两条,以此,在相邻的支撑条之间形成有容置间隙7011,通过该容置间隙7011对过滤格栅9进行放置安装,较佳地,容置间隙7011的宽度小于过滤格栅9的厚度,以此安装过滤格栅9时,将过滤格栅9的边沿插入容置间隙7011内,支撑条711能够对容置间隙进行一定程度的夹持,防止晃动。
其中支撑条711可为多个,且形成的每个容置间隙7011的厚度可不同,具体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增大,从而实现能够安装不同型号的过滤格栅9,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同一所述进风部3中相邻的所述进风口301之间的间距为8-22mm。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风部3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进风口301,以进行进风,其中,相邻进风口301之间的间距即两个相邻进风口301之间的最小距离,本实施例中,同一进风部3中相邻的进风口301之间的间距为8-22mm,当间距过小时,表示两进风口301之间的板体结构的宽度过小,可能会导致进风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弱,当间距过大时,对于固定大小的进风面板,可能使得进风面板上能够设置的进风部3具体进风口301的过少,或在保证进风口数量一定时,无法保证每一进风口301的进风面积,最终导致无法保证进风面板整体的进风面积,以此导致进风量不够,因此采用该范围内间距取值,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进风量,其中,较佳的取值范围为10-20mm,本实施例中为1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01的长度为180-300mm,所述进风口301的宽度为12-38mm。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301的长度为180-300mm,所述进风口301的宽度为12-38mm,以保证进风口301的进风面积,避免过大而导致无法挡住机构的内部结构,同时避免过小而导致进风量较小,较佳地,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00-280mm,宽度的取值范围为15-35mm,其中具体尺寸数值根据进风面板的整体尺寸进行具体的选择,本实施例中具体为250×3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进风面板。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可包括柜式空调或挂式空调。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面板的基准线2与所述空调器的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
本实施例中,进风面板的基准线2与空调器的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其中,风机轴线为与风机电机轴重合的虚拟指示线,风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其会使得空气朝向风机轴的方向聚拢,对应风机水平放置,此时风机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时,风机轴线上侧的空气会倾斜向下,并具体指向风机轴的方向流动,风机轴线下侧的空气会倾斜向上,同样指向风机轴的方向流动,以此,进风面板的基准线2与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基于进风面板与风机相对设置,此时基准线2上下侧均设置有进风口301导风板4,导风板4倾斜设置,能够较好的将空气导向电机轴方向,以此能够使得空调器能够进行更好的导风,有效发挥空调器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面板的卡接配合部6为卡槽,所述空调器的底盘8上设置有卡舌801,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801卡接,所述进风面板的定位条适于与所述底盘8的侧壁贴合。
参照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进风面板的卡接配合部6为卡槽,空调器的底盘8上设置有卡舌801,以此通过卡舌801和卡槽进行卡接配合,方便卡接安装,并且进风面板的定位部5为定位条,定位条适于与底盘8的侧壁贴合,以此,在安装进风面板时,能够将定位条直接与侧壁相抵,从而方便相应位置的卡舌801与卡槽进行配合卡接,使得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在安装后,定位条能够与侧壁保持贴合,从而使得进风面板的安装能够进行更稳定的维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本体(1);
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1)上一基准线(2)两侧的多个进风部(3),所述进风部(3)包括至少一进风口(301);
位于各个所述进风口(301)处的导风板(4),所述基准线(2)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另一侧的所述导风板(4)的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导风板(4)关于所述基准线(2)呈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4)与对应的所述进风口(301)所处的平面所呈的锐角角度为25-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准线(2)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所述进风部(3),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进风部(3)在所述面板本体(1)上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3)包括多个所述进风口(301),多个所述进风口(301)在所述面板本体(1)上沿第二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基准线(2)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准线(2)两侧的所述进风部(3)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3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定位部(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5)为定位条,所述定位条与所述面板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配合部(6)。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1)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格栅安装部(701)和所述第二过滤格栅安装部(702)均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条(711),相邻的所述支撑条(711)之间形成有容置间隙(7011)。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进风部(3)中相邻的所述进风口(301)之间的间距为8-22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301)的长度为180-300mm,所述进风口(301)的宽度为12-38mm。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进风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的基准线(2)与所述空调器的风机轴线垂直且相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的卡接配合部(6)为卡槽,所述空调器的底盘(8)上设置有卡舌(801),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801)卡接,所述进风面板的定位条适于与所述底盘(8)的侧壁贴合。
CN202020611775.3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Active CN211977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1775.3U CN21197722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1775.3U CN21197722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7227U true CN21197722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4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1775.3U Active CN211977227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72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9250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EP2148145B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10534657U (zh)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大数据服务器
CN211977227U (zh) 一种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N20987712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JP2008202855A (ja) 空冷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JP640552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850336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0981969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JPH108255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141637U (zh) 一种格栅结构及空调器
CN210317911U (zh)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0050888U (zh) 一种风管机
CN113251651A (zh) 空调
US20200278122A1 (en) Window-type air conditioner
CN112797504A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7685397U (zh) 送风装置、管道机
KR20070044301A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흡입패널 지지구조
CN211345554U (zh) 空调挂机
CN216518989U (zh) 石材切割机用液压站
CN2161438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372702U (zh) 空调器
CN218119942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21222834U (zh) 出风框组件和空调器
CN215935410U (zh) 一种列间空调风机的导流装置和列间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315191 No. 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Ningbo, Zhejiang, Yin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after: AUX AIR CONDITION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1166 Mingguang North Road,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Ningbo Oxfam intelligent commercial air conditioning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