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5847U - 换挡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挡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5847U
CN211975847U CN202020551967.XU CN202020551967U CN211975847U CN 211975847 U CN211975847 U CN 211975847U CN 202020551967 U CN202020551967 U CN 202020551967U CN 211975847 U CN211975847 U CN 211975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ift lever
axial direction
operating device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19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侃
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cosa International Taic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cosa International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cosa International Taic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cosa International Taic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519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5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5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5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操作装置,包括:换挡杆,设有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至少沿换挡杆的轴线方向与换挡杆固定;能沿轴线方向与换挡杆配接的握持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至少沿轴线方向与握持部固定;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两者其中之一为公头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为母头连接器;当握持部沿装配至换挡杆上时,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实现插接。本实用新型换挡操作装置在组装时可同步实现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操作方便,组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换挡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换挡操作装置又可称排挡,是车辆上常备的换挡结构件,其大体包括换挡杆和设在换挡杆顶端的握持部。用户用手操作握持部,推动换挡杆前后移动,实现换挡。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排挡功能随之增加。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在握持部上设置或集成其他方便用户操作的电子功能按键也越来越常见。例如,在握持部上集成驻车(P挡)功能。相应的,为实现电子信号的传输,需采用线缆实现握持部内部的PCB与车辆的ECU连接。不过,握持部与换挡杆通常情况下为两个单独生产制作的构件,因此从握持部的PCB上引出的线缆一般不会很长。从而,欲实现PCB与ECU的连接,通常是将从握持部引出的线缆与从ECU引出的线缆连接,两段线缆通常是在握持部与换挡杆的连接处实现连接。
为方便两段线缆的连接,通常可在两段线缆的端部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实现两段线缆的连接。不过,传统的连接方案中,从握持部引出的线缆端部设置的连接器不是固定的。那么,在组装排挡时,需用户手动将两个连接器连接起来,操作很不方便,影响组装效率。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挡操作装置,在组装时可同步实现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操作方便,组装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挡操作装置,包括:
换挡杆,其上配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至少沿所述换挡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固定;
能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配接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握持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两者其中之一为公头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为母头连接器;当所述握持部沿装配至所述换挡杆上,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实现插接。
优选地,所述换挡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所述轴线方向至少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向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外壁向外凸伸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顶抵在所述限位台阶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扶正部,两个扶正部分别顶触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两相对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有第一线缆,所述换挡杆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线缆的第一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轴线方向至少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向上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嵌入所述限位通道中并顶抵所述限位通道的底槽壁。
优选地,所述限位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其上端接通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顶端,下端向旁侧延伸形成有旁通凹槽;所述第二止挡部下端形成有呈钩状的挂接部,所述挂接嵌入所述旁通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有第二线缆,所述握持部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二线缆的第二固定件。
由于沿换挡杆的轴线方向,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与换挡杆和握持部固定。因此,当握持部沿轴线方向装配至换挡杆上,第二连接器可同步实现与第一连接器的插接。如此,在组装本换挡操作装置时,可同步实现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无需用户手动介入,从而两个连接器的装配操作较为方便,进而换挡操作装置的组装效率得以提升。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换挡操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挡杆与握持部在装配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换挡杆与握持部在装配处的局部放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图1中的换挡杆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图1中的握持部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挡操作装置包括换挡杆100及可装配至换挡杆100上的握持部200。握持部200整体呈符合人体工学的手球形状,结合图6和图7所示,其上设有功能键201(例如P挡按键),用于与设在握持部200内的PCB联动,PCB在功能键201被用户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为将该触发信号传输给车辆的ECU,握持部200上可引出与PCB连接的线缆(下文所述的第二线缆202),第二线缆20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器400。
换挡杆100大致呈杆状,具有一轴线。握持部200能沿该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配接。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握持部200的下端可设有大致呈筒状的插接部203,插接部203为下端开口的空心结构,以供换挡杆100的上端插设,实现两者的连接。
为实现与PCB的信号传输,ECU可引出线缆(下文所述的第一线缆101),第一线缆101可固定在换挡杆100上。第一线缆101的上端大致延伸至接近换挡杆100顶部位置,其上设有第一连接器300,用于与第二连接器400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00至少沿换挡杆100的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固定。也即是说,第一连接器300沿竖直方向与换挡杆100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器300沿周向也与换挡杆100固定。同样的,握持部200上配置的第二连接器400至少沿轴线方向与握持部200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两者其中之一为公头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为母头连接器。具体包括:第一连接器300为公头连接器,第二连接器400为母头连接器。或者,第一连接器300为母头连接器,第二连接器400为公头连接器。如此,第一连接器300与第二连接器400可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连接。
由于沿换挡杆100的轴线方向,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分别与换挡杆100和握持部200固定。因此,当握持部200沿轴线方向装配至换挡杆100上,第二连接器400可同步实现与第一连接器300的插接。如此,在组装本换挡操作装置时,可同步实现两个连接器的连接,无需用户手动介入,从而两个连接器的装配操作较为方便,进而换挡操作装置的组装效率得以提升。
为使第一连接器300沿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的固定,换挡杆100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器300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500。由于第一连接器300与第二连接器400在装配时,第二连接器400将受到第一连接器300对其施以的向下作用力。那么,为实现两者的连接,第一限位结构500沿轴线方向至少限制第一连接器300向下运动。也即是,当第一连接器300与第二连接器400在装配时,第一限位结构500可对第一连接器300施以向上的顶撑作用力。这样,第一连接器300的位置固定不动,继而第二连接器400在被握持部200带动向下移动过程中,可顺利实现与第一连接器300的连接。
参照图2至图5所示,第一限位结构5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501,第一连接器300被夹持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501大致可呈板状或片状结构,两个第一夹持件501大致平行设置,形成将第一连接器300收纳在其中的第一通道。在如图2至图5所示意的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外端敞开的开放式结构。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在两个第一夹持件501的外端设置一盖体,使该第一通道形成外端封闭的非开放式结构。
第一通道的宽度,也即是两个第一夹持件501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与第一连接器300的宽度相同。籍此第一连接器300可从上端插入两第一夹持件501之间,并向下滑动,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停止。
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采用的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可以为目前市面上的通用部件或标准件,使得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的选材较为容易。这样,无需对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做结构上改进,仅需对换挡杆100和握持部200进行相应的改进,以适应第一连接器300和第二连接器400的安装,实现两个连接器的固定即可。从而,降低设计难度和结构复杂度。
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器300的壳体外壁向外凸伸形成有限位台阶301。该限位台阶301为第一连接器300自带结构,位于第一连接器300壳体的上端。为实现对第一连接器300向下移动的限位,至少一个第一夹持件501上设有第一止挡部511,第一止挡部511顶抵在限位台阶301的下表面。第一止挡部511可与第一夹持件501一体设置,为第一夹持件501的内壁向内延伸或凸起形成。优选地,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上各设置一个第一止挡部511。这样,两个第一止挡部511分列在两侧对第一连接器300进行限位,提高限位效果。
由于握持部200装配至换挡杆100上时,可同步实现第二连接器400与第一连接器300的对接。因此,第二连接器400与第一连接器300可基本上实现盲插配合。基于此,盲插配合对两个连接器在插接配前的位置或形态有一定要求。由于握持部200沿轴线方向安装至换挡杆100上,因此第一连接器300被夹持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之间时,第一连接器300的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也即是第一连接器300装配至换挡杆100上时,大致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大致”可以理解为接近,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举例为,第一连接器300的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的轴线方向的角度差在0-10°之间,均可认为第一连接器300的轴线方向与换挡杆100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
如图2至图5所示,为使第一连接器300在装配至换挡杆100上时能够处于或保持竖直状态,两个第一夹持件501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扶正部502,两个扶正部502分别顶触第一连接器300的壳体两相对的外壁。扶正部502为第一夹持件501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两个扶正部502的凸起长度相同。这样,当第一连接器300插入至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之间时,分布在两侧的扶正部502可顶触其外壁,对第一连接器300的姿态进行调整和扶正,使其在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之间具有较佳的居中度,继而保证第一连接器300处于竖直状态。
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器300连接有由车辆ECU引出的第一线缆101,换挡杆100上设有固定第一线缆101的第一固定件700,以对第一线缆101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其发生窜动而导致与第一连接器300断脱。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700可呈钩状结构,其与换挡杆100之间形成有一固定间隙,该固定间隙的最小尺寸略小于第一线缆101的外径。第一线缆101可穿设在该固定间隙中,从而被紧紧的挤压在换挡杆100和第一固定件700之间,进而实现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换挡操作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如图1和图2所示),换挡杆100位于下方,握持部200位于上方。组装时,一般是将握持部200向下装配至换挡杆100上。那么,不管是工作状态还是组装时,设在换挡杆100上的第一连接器300均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具体的,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连接器300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为自身重力。当组装时,第一连接器300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为其自身重力和第二连接器400对其施加的作用力之和。因此理论上,可以仅对第一连接器300进行向下的限位即可。不过,如上文描述,第一连接器300被夹持在两个第一夹持件501之间,这两个第一夹持件501可对第一连接器300施加紧固力,该紧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连接器300进行向上的限位。
与之相对的,设在握持部200上的第二连接器400在工作状态和组装时,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不同的。具体的,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连接器400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为其自身重力。当组装时,第二连接器400受到向上的作用力,为第一连接器300施以的反作用力与其自身重力之差。因此,为兼顾工作状态和组装时的稳定性,对第二连接器400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均需进行限位。
为此,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握持部200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器400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600,第二限位结构600沿轴线方向至少限制第二连接器400向上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连接器400的重量较轻,则可以使第二限位结构600沿轴线方向仅限制第二连接器400向上移动即可,即仅保证第二连接器400在组装时位置固定。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600沿轴线方向同时限制第二连接器400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即保证第二连接器400在组装时和工作状态下位置固定。
参照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二限位结构6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602,第二连接器400被夹持固定在两个第二夹持件602之间。两个第二夹持件602具体设置在位于握持部200下端的插接部203上。同上文描述,第二夹持件602呈板状或片状结构,两个第二夹持件602大致平行设置。结合图2所示,第二连接器400部分收纳在两个第二夹持件602形成的第二通道中,具体为第二连接器400的上端部分收纳在第二通道中,下端露出第二通道。这样,方便第二连接器400与第一连接器300的插接配合。
同样的,第二通道既可以为开放式结构,也可以为非开放式结构。第二通道的宽度,也即是两个第二夹持件602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与第二连接器400的宽度相同,籍此第二连接器400可从上端插入两第二夹持件602之间,并向下滑动,直至到达预定位置停止。具体可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第二连接器400的壳体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通道(未示出),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第二夹持件602上设有第二止挡部622,第二止挡部622嵌入限位通道中并顶抵限位通道的底槽壁。籍此,实现对第二连接器400向上移动的限制。限位通道沿轴线方向延伸,其上端接通至第二连接器400的壳体顶端。这样,第二连接器400可由下至上插入第二通道中,直至限位通道的槽底壁顶抵第二止挡部622上停止。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第二连接器400向下移动的限制,限位通道的下端向旁侧延伸形成有旁通凹槽(未示出),第二止挡部622下端形成有呈钩状的挂接部,挂接嵌入旁通凹槽内。这样,通过挂接部与旁通凹槽的配合,可挂住第二连接器400,避免其从第二通道中向下滑脱出来。
第二止挡部622与第二夹持件602一体设置,并且第二止挡部622被配置为具有弹性,该弹性使挂接部具有始终朝旁通凹槽所在方向运动的趋势或维持嵌入旁通凹槽内的状态。具体的,如图3所示意的,第二止挡部622向右弹起的趋势。这样,当第二连接器400由下至上插入第二通道中至限位通道的槽底壁顶抵第二止挡部622时,第二止挡部62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进入旁通凹槽中,
结合图2所示,第二连接器400连接有由PCB引出的第二线缆202,握持部200上设有固定第二线缆202的第二固定件800,以对第二线缆202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其发生窜动而导致与第二连接器400断脱。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800呈壳状,包括两个相对且大致竖直设置的侧壁和两个相对且水平设置的侧壁。两个竖直侧壁用于对第二线缆202起保护作用,两个水平侧壁上设有缺口,缺口的尺寸可略小于第二线缆202的外径。第二线缆202嵌入该缺口中,并被挤压实现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挡杆,其上配置有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至少沿所述换挡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固定;
能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配接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配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握持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两者其中之一为公头连接器,其中之另一为母头连接器;当所述握持部沿装配至所述换挡杆上,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实现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沿所述轴线方向至少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向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外壁向外凸伸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上设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顶抵在所述限位台阶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换挡杆的轴线方向大致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内壁向内凸起形成有扶正部,两个扶正部分别顶触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壳体两相对的外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有第一线缆,所述换挡杆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一线缆的第一固定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轴线方向至少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器向上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被夹持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上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嵌入所述限位通道中并顶抵所述限位通道的底槽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其上端接通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壳体顶端,下端向旁侧延伸形成有旁通凹槽;所述第二止挡部下端形成有呈钩状的挂接部,所述挂接嵌入所述旁通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有第二线缆,所述握持部上设有固定所述第二线缆的第二固定件。
CN202020551967.XU 2020-04-15 2020-04-15 换挡操作装置 Active CN211975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1967.XU CN211975847U (zh) 2020-04-15 2020-04-15 换挡操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1967.XU CN211975847U (zh) 2020-04-15 2020-04-15 换挡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5847U true CN21197584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5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1967.XU Active CN211975847U (zh) 2020-04-15 2020-04-15 换挡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5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85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lock
KR0151759B1 (ko) 광섬유 커넥터 등을 상호 연결하기 위한 어댑터
EP0843386B1 (en) A lever connector
US200502824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atching device
US5211572A (en) Security locking key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35108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PA plug
US75341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taining mechanism having slide clip member
CA2722450C (en) Locking mechanism
KR19980032023A (ko) 암형 전기 단자
CA2251520C (en) Pipe connector connection checking assembly
US645083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latching means
CN217507820U (zh) 快拆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的线缆
CN211975847U (zh) 换挡操作装置
JPH0716374U (ja) ダブルロック型コネクタ
JP4304502B2 (ja) コネクタ
KR101793445B1 (ko) Ffc용 플러그 커넥터
US7464514B2 (en) Connector for tubular muntin bars
US20010010350A1 (en) Device for connection and mechanism for manoeuvring a closure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JP4316451B2 (ja) コネクタ
KR200440518Y1 (ko) 커넥터
US2004016671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device
KR101613695B1 (ko) 커넥터조립체
CN104970494A (zh) 安全扣
KR200428003Y1 (ko) 커넥터어셈블리
EP3660878B1 (en) Component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