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397U -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397U
CN211973397U CN202020308163.7U CN202020308163U CN211973397U CN 211973397 U CN211973397 U CN 211973397U CN 202020308163 U CN202020308163 U CN 202020308163U CN 211973397 U CN211973397 U CN 211973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ipe
air
shield dam
shaped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81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志强
王建国
王寿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hou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081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盾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气囊侧面内部的U型条,所述U型条凹处同方向固定设有通气管,气囊侧面外部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通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侧面拼接硫化部位设置气囊充气结构,气囊侧面内部通气管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通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排气;同时给通气管设置U型条,给进气管设置固定法兰,分别实现支持和保护通气管及进气管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稳固,维修率降低,维护难度大大减小。

Description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盾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背景技术
气盾坝也称气动盾形闸坝,其兼具橡胶坝和钢闸门的优点,其结构主要由盾板、充气气囊、锚固件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利用充气气囊支撑盾板挡水,气囊排气后塌坝,气囊卧于盾板下,可避免河道砂石、冰凌等对坝袋的破坏,气囊内填充介质为气体,塌坝迅速,预制部件安装工期短,盾板及气囊模块化,便于修复,因此气盾坝被广泛应用。
气囊能够按预设要求进行充气排气,是气盾坝能够顺利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气囊的充排气是通过在气囊底部连接高压软管,高压软管预埋在基础底板下侧,高压软管外周需保护套管进行保护,高压软管再与充排气管槽连接,实现气囊的充气排气功能。由于气囊有一定的弹性,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气囊底部与高压软管连接处因频繁的充气排气操作,而使其连接处易老化,易产生漏气现象,然而,其维护不方便,一旦需要维护,则几乎整个气盾坝工程需拆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气囊通过底部设置的高压软管进行充气和排气,气囊维护几率增大,而维护难度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气囊侧面内部的U型条,所述U型条凹处同方向固定设有通气管,气囊侧面外部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通气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侧面拼接硫化部位设置气囊充气结构,气囊侧面内部通气管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通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排气;同时给通气管设置U型条,给进气管设置固定法兰,分别实现支持和保护通气管及进气管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稳固,维修率降低,维护难度大大减小。
优选地,气囊侧面为气囊拼接硫化部位,所述U型条及固定法兰与气囊侧面硫化为一体。
气囊侧面为气囊拼接硫化部位,由于气囊侧面几乎没有弹性,在此处设置气囊充气结构较为适宜,为了使本结构更加稳固安全,U型条及固定法兰与气囊侧面硫化为一体。
优选地,通气管长度小于U型条长度。
尺寸的限制,是为了避免通气管的棱角对气囊造成损伤。
优选地,通气管为两头相贯通的管状结构,每个通气管设置至少一个进气管与其相连通。
气囊充气时,不可泄压过快,也不过压力过大,为了保持一定的压力充气,通气管为两头相贯通的管状结构,一个通气管可设置多个进气管,使不同场合大小的气囊均可使用本气囊充气结构。
优选地,U型条各棱角均为圆角。
为了避免U型条的棱角对气囊造成损伤,将U型条的棱角设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侧面拼接硫化部位设置气囊充气结构,气囊侧面内部通气管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通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排气;同时给通气管设置U型条,给进气管设置固定法兰,分别实现支持和保护通气管及进气管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稳固,维修率降低,维护难度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气囊充气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的附图标记说明:10-坝体;20-基础底板;30-气囊;40-高压软管;50-充排气管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记说明:1-U型条;2-通气管;3-固定法兰;4-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目前气囊的充排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坝体10一端锚固在基础底板10上,坝体10与基础底板20夹角间设有气囊30,气囊30通过充排气系统进行充气和排气。充排气系统包括设置在气囊30底部的高压软管40,高压软管40预埋在基础底板20下,高压软管40再与充排气管槽50连接,充排气管槽50对高压软管40提供气体,实现气囊30充气和排气的功能。由于气囊30有一定的弹性,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气囊30底部与高压软管40连接处因频繁的充气排气操作,而使其连接处易老化,易产生漏气现象,从而使气囊30维护几率增大,维护难度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产生。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左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俯视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气囊侧面内部的U型条1,所述U型条1凹处同方向固定设有通气管2,气囊侧面外部设有固定法兰3,所述固定法兰3连接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与通气管2相连通。
固定法兰3可以是两端头均设为法兰,分别与气囊侧面外部连接和进气管4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气囊20侧面拼接硫化部位设置气囊充气结构,气囊20侧面内部通气管2与外部的进气管4相连通对气囊20进行充气或排气;同时给通气管2设置U型条1,给进气管4设置固定法兰3,分别实现支持和保护通气管2及进气管4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稳固,维修率降低,维护难度大大减小。
气囊20侧面为气囊20拼接硫化部位,由于气囊20侧面几乎没有弹性,在此处设置气囊充气结构较为适宜,为了使本结构更加稳固安全,U型条1及固定法兰3与气囊侧面硫化为一体。
为了避免长期工作中,U型条1对气囊20造损伤,将U型条1各棱角倒为圆角,U型条1和凹处同方向固定设置通气管2,通气管2与U型条1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化生产。为了避免通气管2的棱角对气囊造成损伤,通气管2长度小于U型条1长度。
气囊20充气时,不可泄压过快,也不过压力过大,为了保持一定的压力充气,通气管2为两头相贯通的管状结构。每个通气管2设置至少一个进气管4与其相连通,进气管4所设置的数量根据气囊20大小,及气囊20充排气所需时间定,即U型条1、通气管2、固定法兰3及进气管4的通气口均对应设置。
工作过程:生产时将气囊20、U型条1及固定法兰3硫化为一体,通气管2与U型条1固定连接,进气管4与固定法兰3法兰连接,充气和排气只需控制气泵即可。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气囊通过底部设置的高压软管进行充气和排气,气囊维护几率增大,而维护难度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气囊侧面拼接硫化部位设置气囊充气结构,气囊侧面内部通气管与外部的进气管相连通对气囊进行充气或排气;同时给通气管设置U型条,给进气管设置固定法兰,分别实现支持和保护通气管及进气管的作用,使本实用新型更稳固,维修率降低,维护难度大大减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气囊(20)侧面内部的U型条(1),所述U型条(1)凹处同方向固定设有通气管(2),气囊(20)侧面外部设有固定法兰(3),所述固定法兰(3)连接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与通气管(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侧面为气囊(20)拼接硫化部位,所述U型条(1)及固定法兰(3)与气囊(20)侧面硫化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长度小于U型条(1)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2)为两头相贯通的管状结构,每个通气管(2)设置至少一个进气管(4)与其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条(1)各棱角均为圆角。
CN202020308163.7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Active CN211973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163.7U CN21197339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163.7U CN21197339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397U true CN21197339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8163.7U Active CN21197339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1668B (zh)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48220A (zh) 一种洪涝灾害时地下车库防水淹装置
CN107083963A (zh) 一种盾构隧道始发密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15138A (zh) 一种排水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
CN211973397U (zh)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CN108802457B (zh) 智能自动密封线口的电力表箱
CN210003813U (zh) 复合型充气密封圈
CN214697948U (zh) 一种矿用充气气囊
CN114086589A (zh) 一种循环式水下承台柔性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368456U (zh) 一种电缆管道防水封堵装置
CN219588323U (zh) 一种双层泵管连接头
CN215763950U (zh) 一种管道修补应急封堵气囊
CN219710184U (zh) 一种充气式防汛水坝
CN218716791U (zh) 一种多段式钢套筒及盾构始发接收装置
CN217337982U (zh) 一种具有一体充气结构的拼接充气床垫
CN217150103U (zh) 气盾坝用橡胶气囊
CN216643489U (zh) 一种管井破壁修补结构
CN113431608B (zh) 预制装配式结构接缝止水条囊结构及接触应力补偿方法
CN212337310U (zh) 一种带充气气囊的内置组合式防水接头
CN117344690A (zh) 一种自推进式大尺度隧洞气囊封堵装置
CN215805937U (zh) 一种可充放气的气弹簧
CN220016563U (zh) 一种管网非开挖修复双向封堵气囊装置
CN113513696B (zh) 整体式橡胶囊密封的压气储能内衬洞室
CN218063578U (zh) 一种核电站用密封件结构
CN214460166U (zh) 一种移动式气盾坝自动充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No. 2, Wuliling Industrial Park Functional Zone, Shanggao County,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6400

Patentee after: Jiangxi Shouk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1, unit 2, building 9, no.668, Yuejin Road, Qixia City,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ng Zh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