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1668B -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1668B
CN112761668B CN202110203606.5A CN202110203606A CN112761668B CN 112761668 B CN112761668 B CN 112761668B CN 202110203606 A CN202110203606 A CN 202110203606A CN 112761668 B CN112761668 B CN 112761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shion
air
pressure
control center
embedde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36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1668A (zh
Inventor
张中杰
陈加核
黄延
刘书
吴航
郭清超
宋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36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16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1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1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1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1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08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preformed concrete sla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comprising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4/00Materials; Material properties
    • F16F2224/04Fluids
    • F16F2224/046Fluids pneumat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管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气垫;管片的外侧壁对应每一气垫均设有气垫预埋槽;每一气垫预埋槽的底部均设有与管片的内侧连通的充放气预留孔;每一气垫紧贴相应的气垫预埋槽的一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一气垫朝向气垫预埋槽外侧的另一面均设有橡胶限位条,通过相应的橡胶限位条固定在相应的气垫预埋槽内;每一气垫均与充放气装置连接;每一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控制充放气装置向相应的气垫充气或者抽气。本发明的应用使盾构管片能够感应地震对管片接缝处造成的变形并立刻做出泄气反应,从而有效地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避免盾构隧道产生破坏。

Description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使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作为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因其不影响地面交通,对地面建筑物影响较小等特点也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
根据盾构施工的工艺要求,目前国内外盾构隧道管片的抗震措施通常采用减小管片环幅宽、加长螺栓长度、加厚弹性垫圈或在隧道与地层间注浆等方法。该类方法能够满足普通隧道在低烈度震区的正常使用。但在高烈度震区,或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在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可能产生裂缝并导致连接螺栓断裂,普通的抗震措施不能满足受力要求,导致这类方法在高烈度震区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如何在高烈度震区的,在尽量不改变盾构的基本施工流程的前提息,能够安全可靠的隔振盾构管片,以满足高烈度震区盾构施工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实现的目的是使盾构管片能够感应地震对管片接缝处造成的变形并立刻做出泄气反应,从而有效地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避免盾构隧道产生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所述管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气垫;若干所述气垫沿所述管片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层,每层的若干所述气垫均围绕相应的所述管片的轴线均布;
所述管片的外侧壁对应每一所述气垫均设有气垫预埋槽;
每一所述气垫预埋槽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管片的内侧连通的充放气预留孔;
每一所述气垫紧贴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的一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每一所述气垫朝向所述气垫预埋槽外侧的另一面均设有橡胶限位条,通过相应的所述橡胶限位条固定在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内;
每一所述气垫均通过设置于所述充放气预留孔内的气管与充放气装置连接;
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中心连接,将采集到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压力,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向相应的所述气垫充气或者抽气。
优选的,每一所述橡胶限位条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以及相应的螺栓孔固定在所述管片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在所述管片的每一接缝处均设有应变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所述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
步骤2、将所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管片经过现场安装后,将将所有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及应变传感器采集的的压力和应变数据控制充放气装置对每一所述气垫充气或者抽气。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的步骤如下:
步骤1.1、预制盾构管片;
所述管片在工厂进行预制;所述管片的外侧壁对应每一所述气垫均设置气垫预埋槽;
所述气垫预埋槽的宽度与相应的所述气气垫相配;
步骤1.2、所述气垫的安装;
通过橡胶限位条,及其两端的限位螺栓将每一所述气垫安装至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内,每一所述气垫紧贴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的一面均设置相应的所述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控制中心控制充放气装置对每一所述气垫充气或者抽气的步骤具体如下:
在震时状态,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每一所述气垫均受到挤压,每一所述气垫内压力上升,同时在所述管片的内侧的每一接缝处均产生位移,所述压力传感器及应变传感器将压力、应变数据传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
当压力或应变值大于预先设定的数值时所述控制中心向所述充放气装置发出泄气指令,所述气垫抽气,吸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
在震后恢复状态,所述气垫与地层间存在空隙,所述气垫压力小,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实时压力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向所述充放气装置发出充气指令,所述气垫充气,直至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管片外侧安装充气垫,结合压力感应器、位移传感器等一系列辅助措施,能够感应地震对管片接缝处造成的变形并立刻做出泄气反应,从而有效地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避免盾构隧道产生破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垫预埋槽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某一气垫抽气状态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某一气垫充气状态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某一气垫及相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中心及充放气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逻辑图。
图7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管片的外侧壁1上设有若干气垫2;若干气垫2沿管片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层,每层的若干气垫2均围绕相应的管片的轴线均布;
管片的外侧壁1对应每一气垫2均设有气垫预埋槽3;
每一气垫预埋槽3的底部均设有与管片的内侧7连通的充放气预留孔4;
每一气垫2紧贴相应的气垫预埋槽3的一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5,每一气垫2朝向气垫预埋槽3外侧的另一面均设有橡胶限位条6,通过相应的橡胶限位条6固定在相应的气垫预埋槽3内;
每一气垫2均通过设置于充放气预留孔4内的气管10与充放气装置11连接;
每一压力传感器5均与控制中心12连接,将采集到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心12;
控制中心12根据每一压力传感器5采集到的压力,控制充放气装置向相应的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橡胶限位条6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8,以及相应的螺栓孔9固定在管片的外侧壁1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管片的每一接缝处均设有应变传感器13。
本发明还提供的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
步骤2、将所有压力传感器5分别与控制中心12连接;
管片经过现场安装后,将将所有压力传感器5分别与控制中心12连接,控制中心12根据压力传感器5及应变传感器13采集的的压力和应变数据控制充放气装置11对每一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的步骤如下:
步骤1.1、预制盾构管片;
管片在工厂进行预制;管片的外侧壁1对应每一气垫2均设置气垫预埋槽3;
气垫预埋槽3的宽度与相应的气气垫2相配;
步骤1.2、气垫的安装;
通过橡胶限位条6,及其两端的限位螺栓8将每一气垫2安装至相应的气垫预埋槽3内,每一气垫2紧贴相应的气垫预埋槽3的一面均设置相应的压力传感器5。
在实际应用中,管片中心位置设置充放气管预留孔4。同时在气垫预留槽3两侧设置限位螺栓孔9,用于安装橡胶限位条6。
气垫2主要材质为合成橡胶内含聚合物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及耐磨、耐老化性能;气垫2内安装的压力传感器5用于检测气垫的充放气状态。
施工现场盾构推进,管片安装完成后利用充放气装置11对气垫2进行充气,同时在管片接缝处安装应变传感器13,详见附图3。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2中,控制中心12控制充放气装置11对每一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的步骤具体如下:
如图6所示,在震时状态,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每一气垫2均受到挤压,每一气垫2内压力上升,同时在管片的内侧7的每一接缝处均产生位移,压力传感器5及应变传感器13将压力、应变数据传反馈至控制中心12;
如图7所示,当压力或应变值大于预先设定的数值时控制中心12向充放气装置11发出泄气指令,气垫2抽气,吸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
在震后恢复状态,气垫2与地层间存在空隙,气垫2压力小,压力传感器5将实时压力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12,控制中心12向充放气装置11发出充气指令,气垫2充气,直至压力传感器5反馈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值。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的外侧壁(1)上设有若干气垫(2);若干所述气垫(2)沿所述管片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层,每层的若干所述气垫(2)均围绕相应的所述管片的轴线均布;
所述管片的外侧壁(1)对应每一所述气垫(2)均设有气垫预埋槽(3);
每一所述气垫预埋槽(3)的底部均设有与所述管片的内侧(7)连通的充放气预留孔(4);
每一所述气垫(2)紧贴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3)的一面均设有压力传感器(5),每一所述气垫(2)朝向所述气垫预埋槽(3)外侧的另一面均设有橡胶限位条(6),通过相应的所述橡胶限位条(6)固定在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3)内;
每一所述气垫(2)均通过设置于所述充放气预留孔(4)内的气管(10)与充放气装置(11)连接;
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5)均与控制中心(12)连接,将采集到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中心(12);
所述控制中心(12)根据每一所述压力传感器(5)采集到的所述压力,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向相应的所述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
步骤如下:
步骤1、所述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
步骤2、将所有所述压力传感器(5)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12)连接;
所述管片经过现场安装后,将所有所述压力传感器(5)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12)连接,所述控制中心(12)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5)及应变传感器(13)采集的的压力和应变数据控制充放气装置(11)对每一所述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
所述控制中心(12)控制充放气装置(11)对每一所述气垫(2)充气或者抽气的步骤具体如下:
在震时状态,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每一所述气垫(2)均受到挤压,每一所述气垫(2)内压力上升,同时在所述管片的内侧(7)的每一接缝处均产生位移,所述压力传感器(5)及应变传感器(13)将压力、应变数据传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12);
当压力或应变值大于预先设定的数值时所述控制中心(12)向所述充放气装置(11)发出泄气指令,所述气垫(2)抽气,吸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
在震后恢复状态,所述气垫(2)与地层间存在空隙,所述气垫(2)压力小,所述压力传感器(5)将实时压力数据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12),所述控制中心(12)向所述充放气装置(11)发出充气指令,所述气垫(2)充气,直至所述压力传感器(5)反馈的压力恢复正常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橡胶限位条(6)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8),以及相应的螺栓孔(9)固定在所述管片的外侧壁(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片的每一接缝处均设有应变传感器(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管片的工厂加工及现场安装的步骤如下:
步骤1.1、预制盾构管片;
所述管片在工厂进行预制;所述管片的外侧壁(1)对应每一所述气垫(2)均设置气垫预埋槽(3);
所述气垫预埋槽(3)的宽度与相应的所述气垫(2)相配;
步骤1.2、所述气垫的安装;
通过橡胶限位条(6),及其两端的限位螺栓(8)将每一所述气垫(2)安装至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3)内,每一所述气垫(2)紧贴相应的所述气垫预埋槽(3)的一面均设置相应的所述压力传感器(5)。
CN202110203606.5A 2021-02-24 2021-02-24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7616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3606.5A CN112761668B (zh) 2021-02-24 2021-02-24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3606.5A CN112761668B (zh) 2021-02-24 2021-02-24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1668A CN112761668A (zh) 2021-05-07
CN112761668B true CN112761668B (zh) 2023-08-01

Family

ID=7570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3606.5A Active CN112761668B (zh) 2021-02-24 2021-02-24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16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3168B (zh) * 2021-06-21 2023-03-31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烈度地震活动断层区域的盾构隧道纵向接头结构
CN113982627B (zh) * 2021-10-29 2024-04-05 成都未来智隧科技有限公司 隧道支护方法和隧道支护结构
CN114320309B (zh) * 2021-11-02 2024-04-02 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 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
CN114278307A (zh) * 2021-11-02 2022-04-05 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 能够降低震损的隧道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32377U (zh) * 2014-09-30 2015-08-05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斜井管片壁后封堵环
CN110593896B (zh) * 2019-09-24 2021-09-2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与实施方法
CN110939457B (zh) * 2019-12-25 2021-04-27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1668A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1668B (zh) 利用加气袋智能隔振的盾构管片及其使用方法
US7322422B2 (en) Inflatable packer inside an expandable packer and method
CN110593896B (zh) 一种防止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的结构与实施方法
CN203718273U (zh) 管道堵水气囊
CN211824858U (zh) 一种盾构始发/到达段隧道周围地层水土压力监测装置
CN207039162U (zh) 一种电缆管密封阻水结构
CN110715138A (zh) 一种排水管道非开挖式修复方法
CN214331878U (zh) 一种伞状管道堵截器
CN213204131U (zh) 一种袖阀管注浆枪头
CN214499056U (zh) 一种盾构过站管片保护气囊装置
CN112855186A (zh) 一种盾构过站管片保护气囊施工方法
CN209976563U (zh) 一种液压支架柔性护帮装置
CN115497673A (zh) 一种海底通信电缆
CN211596667U (zh) 一种蜂窝式橡胶气囊
CN113073997A (zh) 控制上浮的盾构管片、管片上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99998U (zh) 一种用于防止隧道连续倒塌的被动式充气气囊装置
CN112696038A (zh) 防水接头保护装置
CN209525468U (zh) 一种基于气囊的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装置
CN208073459U (zh) 一种用于固定多点位移计的摩擦式气囊装置
CN205896168U (zh) 三阶段大口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接口打压装置
CN220538714U (zh) 地层深基坑孔洞封堵设备
CN221032525U (zh) 连续快速可充气回收环形气囊钻孔封孔器
CN211973397U (zh) 一种气盾坝气囊充气结构
CN220339616U (zh) 注浆套管破损检查装置
CN215482756U (zh) 一种气盾坝的双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