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9310U -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9310U
CN211969310U CN202020037188.8U CN202020037188U CN211969310U CN 211969310 U CN211969310 U CN 211969310U CN 202020037188 U CN202020037188 U CN 202020037188U CN 211969310 U CN211969310 U CN 211969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ver plate
cover
slid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71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翼尖
梁振堃
王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71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9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9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9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所述盖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和侧饰板,所述侧饰板上设有转动槽、滑动槽和至少一个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档位槽时,固定所述盖板本体的折叠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的盖板本体在被折叠时,可在档位槽内被直立固定,无需人手辅助支撑,提升了用户体验。且该盖板结构应用在汽车后备箱内时,增大了汽车后备箱储物空间,提升了汽车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人们对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空间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汽车后备箱的储物空间通过可翻转硬直板或折叠板两种结构的盖板盖合或打开,其中可翻转硬直板机构的盖板需要翻转打开,在存放物品时,需要拆卸掉盖板或者用手辅助支撑,操作极为不便;而较薄的折叠板结构的盖板可以折叠,但是折叠之后的盖板同样无法直立固定,并且折叠后的盖板会使得后备箱的储物空间大大受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盖板操作不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和侧饰板,所述侧饰板上设有转动槽、滑动槽和至少一个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沿所述滑动槽且所述盖板本体被折叠时,固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平行的滑动轴。
可选地,所述滑动轴上设有第一切面和第一圆弧面,所述档位槽上设有用于在所述滑动轴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档位槽时与所述第一切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第二切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转动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切面适配的第二抵接面。
可选地,所述侧饰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远离所述转动槽的一端,所述导向槽为凹陷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上的V型槽。
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模压折痕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模压折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拉手和凹槽,所述拉手被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结构。
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下方的储物盒。
可选地,所述储物盒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盖板本体的支撑部。
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和侧饰板,所述侧饰板上设有转动槽、滑动槽和至少一个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档位槽且所述盖板本体被折叠时,固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结构,盖板本体的第二端在侧饰板上的滑动槽内滑动,盖板本体的第一端在侧饰板上的转动槽内转动,从而使得盖板本体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被折叠,且在盖板本体的第二端移动至档位槽时,盖板本体的第二端被档位槽固定,以保持盖板本体的折叠状态,此时,折叠起来的所述盖板本体无需人手去辅助支撑,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所述盖板结构应用在汽车后备箱内为例,侧饰板设置在汽车后备箱的左右内板上,盖板本体的第一端靠近汽车的前方,盖板本体的第二端靠近汽车的后方;盖板本体的折叠方便,且盖板本体在折叠之后可以被档位槽直立固定,即盖板本体在折叠后无需人手去支撑,其操作简便,增大了汽车后备箱储物空间,提升了汽车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盖板本体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盖板本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侧饰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滑动轴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转动轴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转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储物箱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储物箱的主视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盖板本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转动轴;131、第二切面;132、第二圆弧面;133、第四切面;14、滑动轴;141、第一切面;142、第一圆弧面;143、第三切面;15、模压折痕边;16、第一盖板;17、第二盖板; 18、拉手;2、侧饰板;21、转动槽;211、第二抵接面;22、滑动槽;23、档位槽;231、第一抵接面;24、导向槽;3、储物盒;31、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盖板本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的侧饰板的主视图。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的展示图1和图3中所示的盖板结构,本发明中所指的“前”即为图1中所述盖板本体1的左方,也即图3中所述侧饰板2的左方,也即汽车的前方(比如:侧饰板2前端,盖板本体1的前端);“后”即为图1 中所述盖板本体1的右方,也即图3中所述侧饰板2的右方,也即汽车的后方, (比如:侧饰板2后端,盖板本体1的后端);“上”即为图3中所述侧饰板2 的上方,也即汽车的顶部,(比如:侧饰板2上部,盖板本体1的上部);“下”即为图3中所述侧饰板2的下方,也即汽车的底部,(比如:侧饰板2下部,盖板本体1的下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1 和侧饰板2,所述侧饰板2上设有转动槽21、滑动槽22和至少一个档位槽23(例如,所述档位槽23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1个、2个、3个等,且若所述档位槽23 为两个以上,可以将两个以上的所述档位槽23平行等间距排布),所述档位槽23与所述滑动槽22连通(沿所述滑动槽22滑动的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 可以在滑动槽22内滑动至所述档位槽23内);作为优选,所述档位槽23设置在所述侧饰板2上靠近所述转动槽21的一端,所述盖板本体1可沿所述滑动槽22滑动到所述档位槽23内;图1中所示的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也即所述盖板本体1的前方)与所述转动槽21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23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也即所述盖板本体1的后方)沿所述滑动槽22滑动至所述档位槽23且所述盖板本体1被折叠时,固定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可以理解地,所述侧饰板2优选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侧饰板2对称分布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结构,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在所述侧饰板2 上的所述滑动槽22内滑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在侧饰板2上的转动槽 21内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盖板本体1在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的位置可被折叠,且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移动至档位槽23时,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被所述档位槽23固定,以保持所述盖板本体1的折叠状态,此时,折叠起来的所述盖板本体1无需人手去辅助支撑,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所述盖板结构应用在汽车后备箱内为例,所述侧饰板2设置在汽车后备箱的左右内板上,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靠近汽车的前方,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靠近汽车的后方;所述盖板本体1折叠方便,且所述盖板本体1在折叠之后可以被所述档位槽23直立固定,即所述盖板本体1在折叠后无需人手去支撑,其操作简便,增大了汽车后备箱储物空间,提升了汽车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设有与所述转动槽2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3;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设有与所述滑动槽 22滑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13平行的滑动轴14。可以理解地,所述滑动槽22 为可供所述滑动轴14在其内部滑动的长条形槽体,所述转动轴13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所述滑动轴14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所述滑动轴14可以沿着所述滑动槽22从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开始滑动,直至滑动到靠近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的位置设置的档位槽23时,所述盖板本体1被折叠且被直立固定,可理解地,所述盖板本体1的滑动轴14在所述滑动槽22中距离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的距离越近,说明所述盖板本体1被折叠的程度越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滑动轴14上设有第一切面141和第一圆弧面142,所述档位槽23上设有用于在所述滑动轴14沿所述滑动槽22滑动至所述档位槽23时与所述第一切面141抵接的第一抵接面231。可以理解地,当所述滑动轴14在所述滑动槽22内滑动时,所述滑动轴14的所述第一圆弧面 142与所述滑动槽22接触,当所述滑动轴14滑动到所述档位槽23时,所述滑动轴14的第一切面141贴合档位槽23的所述第一抵接面231,从而增大所述滑动轴14在所述档位槽23内的摩擦力,故折叠起来的所述盖板本体1在档位槽23内被直立固定住;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折叠起来的所述盖板本体1无需人工支撑,即可被直立固定,提升了所述盖板结构的用户体验和操作简便程度。
可理解地,在一实施例中,若侧饰板2的滑动槽22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档位槽23,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14还包括第三切面143。在该实施例中,若所述滑动轴14滑动到第一个档位槽23,且所述滑动轴14的所述第一切面141被第一个所述档位槽23的所述第一抵接面231抵接,进而使得折叠之后的所述盖板本体1在第一个所述档位槽23内被直立固定住时,此时,若继续推动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12,可令第二端12的所述滑动轴14进入下一个档位槽23中,此时,所述滑动轴14的第三切面143被下一个所述档位槽23的所述第一抵接面231抵接(此时所述滑动轴14在所述档位槽23内滑动且被带动旋转一个角度,该旋转角度即为所述第一切面141与所述第三切面143之间的夹角,作为优选,图4 中所示的所述第一切面141与所述第三切面143之间的夹角a为120度),进而使得折叠之后的所述盖板本体1在下一个所述档位槽23内被直立固定住;以此类推,若所述侧饰板2的所述滑动槽22内设置有大于两个的所述档位槽23,所述滑动轴14上可以对应设置与档位槽23数量相等的多个切面,且切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滑动轴14从一个所述档位槽23到另一个档位槽23时的旋转角度进行设置,只要能达到所述滑动轴14可在所述滑动槽22内滑动,并且能被不同位置的多个档位的所述档位槽23直立固定的要求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转动轴13上设有第二切面131 和第二圆弧面132,所述转动槽2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切面131适配的第二抵接面211。可以理解地,所述转动轴13在所述转动槽21内转动时,所述转动轴13 的所述第二圆弧面132与所述转动槽21抵接并相互挤压;如此,使得所述转动轴13在处于该状态下于所述转动槽21内转动时,所述转动轴13与所述转动槽 21不易分离,增强了盖板结构转动时的稳定性;并且,当所述转动轴13的所述第二切面131转动至与所述转动槽21的所述第二抵接面211抵接时(该种状态下,所述转动轴13与所述转动槽21之间为间隙配合,也即,第二圆弧面132 与转动槽21之间存在间隙),此时才方便从所述转动槽21内取出所述转动轴 13,或者在该角度下便于将所述转动轴13安装进所述转动槽2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若转动槽21内设置有两个第二抵接面211,此时,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轴13还包括第四切面13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切面131和所述第四切面133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至150度(如图5中所述第二切面131和所述第四切面133之间的夹角b为90度至150度),例如第二切面131和所述第四切面133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120度、140度等。可以理解地,所述转动轴13在所述转动槽21内可转动的最大角度应小于第二切面131和所述第四切面133之间的夹角。可以理解地,所述转动轴13在所述转动槽21内转动时,当所述转动轴13的所述第二切面131或第四切面133转动至与所述转动槽 21的任意一个或两个所述第二抵接面211抵接时,此时才方便从所述转动槽21 内取出所述转动轴13,或者在该角度下便于将所述转动轴13安装进所述转动槽2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侧饰板2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22连通的导向槽24,所述导向槽24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2远离所述转动槽21的一端,所述导向槽24为凹陷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上的V型槽。可以理解地,如图 3所示,所述导向槽24为凹陷设置在所述滑动槽22的内侧壁上的V型槽,从所述滑动槽22远离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的位置开始,沿所述滑动槽22向所述盖板本体1的第一端11推动所述盖板本体1时,由于所述导向槽24的作用,对所述盖板本体1的推力将会分解为一个向前的推力和一个向上的推力,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盖板本体1更容易沿着导向槽24的V型边被折叠(同理,反方向推动盖板本体1的第二端同样也使得所述盖板本体1更容易沿着导向槽24的V型边被折叠),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模压折痕边15、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所述模压折痕边15连接在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之间。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可以沿所述模压折痕边15折叠;作为优选地,所述模压折痕边15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中点位置,可最大限度地折叠所述盖板本体1。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盖板16 和所述第二盖板17之间也可以由其他可令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之间转动连接的结构件连接,只需要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可以沿该结构件被转动折叠即可,例如,所述结构件可为连接在所述第一盖板16和所述第二盖板17之间的铰链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本体1上设有拉手18和凹槽(图中未示),所述拉手18被收纳在所述凹槽内;可以理解地,便于用户通过握持拉手18以折叠该盖板本体1,所述拉手18被收纳在所述凹槽内,提升了所述盖板结构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盖板结构。可以理解地,该盖板结构应用于汽车的后备箱内;此时,两个侧饰板2对称安装在汽车后备箱的相对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1 下方的储物盒3。可以理解地,所述储物盒3安装在汽车行李箱的下部,并且被所述盖板本体1覆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储物盒3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盖板本体1的支撑部31(例如,支撑部31为设置在所述储物盒3的两侧顶部与所述模压折痕边15对应位置的凸起)。可以理解地,所述支撑部31用于支撑所述盖板本体1,防止所述盖板本体1沿所述模压折痕边15向所述储物盒3的方向凹陷,提升了所述盖板结构的美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和侧饰板,所述侧饰板上设有转动槽、滑动槽和至少一个档位槽,所述档位槽与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档位槽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档位槽且所述盖板本体被折叠时,固定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盖板本体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轴平行的滑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上设有第一切面和第一圆弧面,所述档位槽上设有用于在所述滑动轴沿所述滑动槽滑动至所述档位槽时与所述第一切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第二切面和第二圆弧面,所述转动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切面适配的第二抵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饰板上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远离所述转动槽的一端,所述导向槽为凹陷设置在所述滑动槽的内侧壁上的V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模压折痕边、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模压折痕边连接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拉手和凹槽,所述拉手被收纳在所述凹槽内。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下方的储物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盖板本体的支撑部。
CN202020037188.8U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Active CN211969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7188.8U CN211969310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7188.8U CN211969310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9310U true CN21196931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7188.8U Active CN211969310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9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660B1 (en) Vehicle activity center
CN102356007B (zh) 仪表板及用于仪表板的板单元
JP2005262898A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
JP2008279891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KR20020021804A (ko) 노트북을 이용한 자동차 실내에서의 사무화 시스템
CN210502417U (zh) 车载置物桌及车辆
CN211969310U (zh) 一种盖板结构和汽车
USD492358S1 (en) Clipboard storage box
USD495746S1 (en) Clipboard storage box
USD434302S (en) Automotive vehicle key
JPS62119831U (zh)
JP2013049298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16187378U (zh) 一种收纳箱及收纳箱手把组件
CN201726733U (zh) 一种便携式宠物箱
JP5197078B2 (ja) 自動車用デッキルームの上下切替構造
CN111252004B (zh) 智能座舱侧部收纳结构
CN210234833U (zh) 一种汽车储物箱
CN112158140A (zh) 手套箱和车辆
CN217893705U (zh) 一种半掀盖式湿巾盒
CN114347908B (zh) 一种扶手箱及车辆
CN217672447U (zh) 车载支架和车辆
CN220742811U (zh) 扶手托和车辆
CN212765996U (zh) 车门杂物盒及车辆
CN217917715U (zh) 一种可伸缩汽车内饰手盖板
CN215304811U (zh) 隐藏折叠可调节杯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