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8361U -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8361U
CN211958361U CN202020901587.4U CN202020901587U CN211958361U CN 211958361 U CN211958361 U CN 211958361U CN 202020901587 U CN202020901587 U CN 202020901587U CN 211958361 U CN211958361 U CN 211958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abinet body
motor
rain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15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保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15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8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8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83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属于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包括柜体,在柜体顶部固定设置有挡雨罩,柜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在柜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水浸传感器和挡雨组件,挡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挡雨罩下侧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分别位于柜体两侧,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分别位于柜体的两侧,挡雨组件还包括四块挡雨布和驱动件,通过驱动件能够带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相对于挡雨罩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驱动件的输入端连接。达到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输配电包括:输电、变电和配电,输电是指电能的传输,通过输电,把相距甚远的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变电是指利用一定的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能级的过程;配电则是消费电能地区内将电力分配至用户的分配手段,直接为用户服务,其中配电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可根据需求设置在室内或者是户外。
现有技术的配电柜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02681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户外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顶部设有音箱,音箱的两侧设有灯罩,灯罩内设有照明灯,柜体顶部固定设有支架,支架顶部设有一个防雨顶,柜体上设有通风百叶窗。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雨势较大的情况下,雨水不但会聚集在地面上,同时部分雨水可能会随着风力从百叶窗飘淋至柜体内,无论是从柜体底部浸入到柜体内的雨水还是飘淋至柜体内的雨水,只要雨水进入柜体内都可能会造成柜体内元器件的短路,则可能会给配电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系统,达到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包括柜体,在柜体顶部固定设置有挡雨罩,柜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在柜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水浸传感器和挡雨组件,挡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挡雨罩下侧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分别位于柜体两侧,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分别位于柜体的两侧,挡雨组件还包括四块挡雨布和驱动件,四块挡雨布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配重杆,四块挡雨布分别绕设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的外周壁上,四块挡雨布远离配重杆的端部分别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件能够带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相对于挡雨罩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与驱动件的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水浸传感器检测到雨水时,第一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向驱动件发出控制信号,驱动件带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相对于挡雨罩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使得配重杆沿竖直方向下落,此时四块挡雨布罩设在散热孔的外侧,使得外界飘散的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内,减小了雨水对配电柜工作的影响,且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位于挡雨罩内,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不易受到雨水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滚筒的端部和第二滚筒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滚筒的两端的外周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在第三滚筒的端部和第四滚筒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相互啮合,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相互啮合,第一水浸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水浸传感器检测到雨水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同步且同向转动,实现了对第一滚筒上的挡雨布和第二滚筒上的挡雨布进行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功能,第一滚筒转动时,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转动并且带动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转动,使得第三滚筒上的挡雨布和第四滚筒上的挡雨布能够随第一滚筒的转动同步放卷和收卷,进而达到了使四块挡雨布能够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功能;当水浸传感器未检测到雨水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反向转动,即可实现使四块挡雨布同步收卷,使得挡雨布不易干涉柜体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柜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承接板,承接板位于散热孔的下侧,在承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导雨板,两个导雨板的端部倾斜设置,第一水浸传感器位于两个导雨板相互靠近两个端部之间,挡雨布能够罩设在承接板远离柜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飘淋至承接板上,聚集在承接板上雨水在导雨板的导向作用下达到第一水浸传感器处,第一水浸传感器检测到雨水后将向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发出控制信号,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四块挡雨布放卷,使得雨水不易飘淋至柜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承接板向远离柜体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倾斜向下设置的承接板,使得落在承接板的雨水能够在承接板的导向作用下快速流至第一水浸传感器处,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检测到飘淋至柜体上的雨水,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柜体内的元件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柜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台,防水台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杆,配重杆的端部与导向杆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杆与导向杆插接配合,导向杆对配重杆的竖直下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配重杆在下落过程中不易因自身重力发生摆动或者是因为风力发生晃动,使得挡雨布能够沿竖直方向顺利展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配重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阻挡块,在导向杆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对阻挡块起到限位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阻挡块能够使得配重杆无法从插接孔内穿出,当风力较大时挡雨布也不易发生较大角度和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防水台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水浸传感器P1,第二水浸传感器P1的输出端连接有远程报警装置,远程报警装置响应于第二水浸传感器P1并报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水浸传感器P1用于检测地面上雨水聚集的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对地面聚集的水位进行判断,进而在雨水从柜体底部浸入到柜体内前及时进行电路维修措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罩和第二电机罩分别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起到防护作用,使得雨水不易对电机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第一水浸传感器和挡雨组件的结构,实现了使飘淋的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内的功能;
2、通过采用导向杆的结构,实现了使挡雨布不易发生晃动的功能;
3、通过采用第二水浸传感器P1的结构,实现了当地面水位较高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突出挡雨组件结构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图3是第一水浸传感器与电机控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第二水浸检测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突出导向杆与配重杆插接配合的局部三维示意图。
附图标记:1、柜体;11、挡雨罩;12、散热孔;13、承接板;131、导雨板;14、防水台;141、导向杆;1411、插接孔;2、挡雨组件;21、第一滚筒;211、第一蜗杆;212、第二蜗杆;22、第二滚筒;23、第三滚筒;231、第一蜗轮;24、第四滚筒;241、第二蜗轮;25、挡雨布;251、配重杆;2511、阻挡块;26、驱动件;261、第一电机;2611、第一电机罩;262、第二电机;2621、第二电机罩;3、第一水浸传感器;4、第二水浸检测装置;41、远程报警装置;5、电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参照图1,包括柜体1,柜体1竖直设置,在柜体1上开设有散热孔12,在柜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挡雨罩11,在柜体1上设置有第一水浸传感器3,在挡雨罩11上设置有挡雨组件2(结合图2),当第一水浸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时,挡雨组件2能够罩设在散热孔12外侧将散热孔12遮挡,达到了在雨势较大时雨水不易飘淋至柜体1内的效果。
参照图1,在柜体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承接板13,承接板13向远离柜体1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承接板13位于散热孔12的下侧,在承接板13上固定连接有导雨板131,两个导雨板131远离柜体1的两个端部相互远离,第一水浸传感器3位于两个导雨板131相互靠近两个端部之间,挡雨布25能够罩设在承接板13远离柜体1的一侧。通过倾斜向下设置的承接板13,使得落在承接板13的雨水能够在承接板13的导向作用下快速流至第一水浸传感器3处,第一水浸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后将向挡雨组件2发出控制信号,挡雨组件2罩设在散热孔12的外侧,使得外界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1内。
参照图1和图3,在柜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台14,在防水台14上设有第二水浸检测装置4,第二水浸检测装置4包括第二水浸传感器P1、比较器T和三极管Q1,第二水浸传感器P1固定设置在防水台14的侧壁上,第二水浸传感器P1的输出端耦接于比较器T的正向输入端,比较器T的反向输入端耦接有基准值Vref1基准信号,比较器T的输出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有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设置,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第二水浸检测装置4的输出端耦接有连远程报警装置41;远程报警装置41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处理器和显示器,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处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耦接,显示器与处理器的输出端耦接,通过处理器响应于三极管Q1集电极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而后通过显示器显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第二水浸传感器P1用于检测地面上雨水的液面高度,当第二水浸传感器P1检测到雨水后,远程报警装置41发出报警,方便工作人员对地面聚集的水位进行判断,进而在雨水从柜体1底部浸入到柜体1内前及时进行电路维修措施。
参照图2,挡雨组件2包括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滚筒23、第四滚筒24、四块挡雨布25和驱动件26,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第四滚筒24均转动连接在挡雨罩11的下侧(参照图1),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分别位于柜体1两侧,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分别位于柜体1的两侧,四块挡雨布25分别绕设在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的外周壁上,四块挡雨布25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配重杆251,四块挡雨布25远离配重杆251的端部分别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件26能够带动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相对于挡雨罩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水浸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件26的输入端连接。当第一水浸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时,第一水浸传感器3的输出端向驱动件26发出控制信号,驱动件26带动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相对于挡雨罩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使得配重杆251沿竖直方向下落,此时四块挡雨布25罩设在散热孔12的外侧,使得外界飘散的雨水不易进入到柜体1内,减小了雨水对配电柜工作的影响。
参照图2,驱动件26包括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第一电机26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滚筒21的端部和第二滚筒22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6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滚筒21的端部和第二滚筒2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滚筒21的两端的外周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在第三滚筒23的端部和第四滚筒24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231和第二蜗轮241,第一蜗杆211与第一蜗轮231相互啮合,第二蜗杆212与第二蜗轮241相互啮合,在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外侧分别固定罩设有第一电机罩2611和第二电机罩2621。当第一水浸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6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出端同步且同向转动,实现了对第一滚筒21上的挡雨布25和第二滚筒22上的挡雨布25进行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功能,第一滚筒21转动时,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转动并且带动第一蜗轮231和第二蜗轮241转动,使得第三滚筒23上的挡雨布25和第四滚筒24上的挡雨布25能够随第一滚筒21的转动同步放卷和收卷,进而达到了使四块挡雨布25能够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功能;当水浸传感器未检测到雨水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6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出端反向转动,即可实现使四块挡雨布25同步收卷,使得挡雨布25不易干涉柜体1的散热。第一电机罩2611和第二电机罩2621分别对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起到防护作用,使得雨水不易对电机造成影响。
参照图4,控制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正、反、停止转动的模块为处理器和电机控制模块5,第一水浸传感器3与电机控制模块5之间连接有处理器,第一水浸传感器3将雨水检测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电机控制模块5实现对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正、反、停、启控制。当第一水浸传感器3检测到雨水时,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正转实现对挡雨布25的放卷,当挡雨布25将散热孔12遮挡时,即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转动轴转动设定圈数后,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停止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可在雨停后通过电机控制模块5控制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反转,实现对挡雨布25的收卷,通过处理器控制接收第一水浸传感器3的信号并控制电机控制模块5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1和图5,在防水台14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141,导向杆141呈L形结构,在导向杆141L形两侧的端面上均开设有插接孔1411,相邻两个配重杆251的端部分别与同一个导向杆141的两个插接孔1411插接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在配重杆25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阻挡块2511,在导向杆141上开设有插接孔1411,插接孔1411对阻挡块2511起到限位作用。配重杆251与导向杆141插接配合,导向杆141对配重杆251的竖直下落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配重杆251在下落过程中不易因自身重力发生摆动或者是因为风力发生晃动,使得挡雨布25能够沿竖直方向顺利展开;设置阻挡块2511能够使得配重杆251无法从插接孔1411内穿出,当风力较大时挡雨布25也不易发生较大角度和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三个第一水浸传感器3中检测到雨水时,处理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至电机控制模块5,电机控制模块5控制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正转,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上的挡雨布25放卷,挡雨布25遮挡在散热孔12和承接板13的外侧,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停止工作,使得雨水不易飘淋至柜体1内;当雨水停止后,工作人员通过电机控制模块5控制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反转,使得挡雨布25不易干涉到柜体1的散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包括柜体(1),在柜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挡雨罩(11),柜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12),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上还设置有挡雨组件(2)和第一水浸传感器(3),挡雨组件(2)包括转动设置在挡雨罩(11)下侧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第一滚筒(21)和第二滚筒(22)分别位于柜体(1)两侧,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分别位于柜体(1)的两侧,挡雨组件(2)还包括四块挡雨布(25)和驱动件(26),四块挡雨布(25)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配重杆(251),四块挡雨布(25)分别绕设在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的外周壁上,四块挡雨布(25)远离配重杆(251)的端部分别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件(26)能够带动第一滚筒(21)、第二滚筒(22)、第三滚筒(23)和第四滚筒(24)相对于挡雨罩(1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水浸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驱动件(26)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件(26)包括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第一电机(26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滚筒(21)的端部和第二滚筒(2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滚筒(21)的两端的外周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在第三滚筒(23)的端部和第四滚筒(24)的端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231)和第二蜗轮(241),第一蜗杆(211)与第一蜗轮(231)相互啮合,第二蜗杆(212)与第二蜗轮(241)相互啮合,第一水浸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承接板(13),承接板(13)位于散热孔(12)的下侧,在承接板(13)上固定连接有导雨板(131),两个导雨板(131)的端部倾斜设置,第一水浸传感器(3)位于两个导雨板(131)相互靠近两个端部之间,挡雨布(25)能够罩设在承接板(13)远离柜体(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承接板(13)向远离柜体(1)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台(14),防水台(14)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杆(141),配重杆(251)的端部与导向杆(141)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配重杆(25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阻挡块(2511),在导向杆(141)上开设有插接孔(1411),插接孔(1411)对阻挡块(2511)起到限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防水台(1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水浸传感器P1,第二水浸传感器P1的输出端连接有远程报警装置(41),远程报警装置(41)响应于第二水浸传感器P1并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机(261)和第二电机(262)的外侧分别罩设有第一电机罩(2611)和第二电机罩(2621)。
CN202020901587.4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8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587.4U CN2119583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1587.4U CN2119583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8361U true CN211958361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0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158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8361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83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578A (zh) * 2021-03-26 2021-06-11 郑州华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电气柜
CN113258465A (zh) * 2021-05-07 2021-08-13 宁波欧日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高低压配电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2578A (zh) * 2021-03-26 2021-06-11 郑州华森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电气柜
CN113258465A (zh) * 2021-05-07 2021-08-13 宁波欧日力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高低压配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8361U (zh)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CN208282873U (zh) 一种双模式供电的工地环境多参数智能检测系统
CN207427319U (zh) 一种免清洗监控摄像头
CN102879035B (zh) 无线多功能监测终端、多功能森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4216508A (zh)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CN219904764U (zh) 一种城市河道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
CN210444357U (zh) 一种高清云台摄像机结构
CN203024797U (zh) 无线多功能监测终端及多功能森林监测系统
CN213397167U (zh) 一种环境风向温湿度检测装置
CN213818431U (zh) 一种农业大棚户外智能气象预警监测站
CN209470766U (zh) 一种无人值守地磅称重管控系统
CN114200294A (zh) 一种高压开关在线监控设备及监测方法
CN207884808U (zh) 一种楼宇对讲系统室外机的防雨减震装置
CN20914951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森林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N205946023U (zh) 一种视频监控装置
CN217928532U (zh) 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景观灯
CN220604114U (zh) 一种物联网传输电子围栏
CN220602597U (zh) 一种监控装置
CN208971664U (zh) 一种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CN217116201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探测的大量程巡检机器人
CN213815309U (zh) 一种园林草地用警示警报装置
CN213694486U (zh) 一种基于安防施工的监控防水箱
CN214564746U (zh) 数据中心户外安防系统
CN218002542U (zh) 一种河流原位监测装置
CN108661363A (zh) 一种室外配电柜用防护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