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6508A -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 Google Patents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16508A
CN114216508A CN202111528613.9A CN202111528613A CN114216508A CN 114216508 A CN114216508 A CN 114216508A CN 202111528613 A CN202111528613 A CN 202111528613A CN 114216508 A CN114216508 A CN 1142165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ox
detection box
module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8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玲
尚永昌
邹昊
肖永乐
王月茹
张圣昌
尹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ailhe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Sailhe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Sailhe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Sailhe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86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165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16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165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9548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22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24Housings ; Casings for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11/30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 instrument;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et of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所述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于指定位置的地震检测模块、拾音器、下检测箱、上检测箱以及风向风速检测模块;所述地震检测模块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拾音器包括能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外壳以及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拾音主体;所述下检测箱内设有扬声器以及环境检测装置;所述上检测箱内设有摄像模块,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拾音主体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电连接,所述上检测箱还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和所述摄像模块进行供电。本发明提供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方便对文化遗产做出在先保护,有利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Description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背景技术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对于一些处于野外环境中的文化遗产,为了对其实施全面的保护需要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但是现有仅是通过定期人工进入现场进行测量来制定对应的保护计划,无法及时的应对环境的变化情况,不利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检测过程也比较繁琐,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旨在能够对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从而根据环境变化对文化遗产制定不同的保护计划,有利于文化遗产的长久流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于指定位置的地震检测模块、拾音器、下检测箱、上检测箱以及风向风速检测模块;
所述地震检测模块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振动传感器;
所述拾音器包括能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外壳以及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拾音主体,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拾音主体上拾音部的拾音开口;
所述下检测箱内设有扬声器以及环境检测装置,所述下检测箱的箱门包括内门板和外门板,所述内门板和所述外门板上均设有对应于所述扬声器出声侧的出音孔,所述地震检测模块、所述风向风速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检测箱内设有摄像模块,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拾音主体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电连接,所述上检测箱还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和所述摄像模块进行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检测箱的顶部还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检测箱顶板的天线和雨量检测器,所述天线和所述雨量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通讯连接,所述上检测箱的顶面对应所述天线和所述雨量检测器分别凸出设有防水凸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检测箱上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对应的视窗结构,所述视窗结构包括钢化玻璃,以及设于所述钢化玻璃内侧的电热玻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检测箱的底部设有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与所述上检测箱的箱底配合夹紧所述电源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还包括挂架,所述挂架包括:
架体,顶部开设有挂孔,所述上检测箱上设有用于挂接于所述挂孔的挂柱,所述架体与所述下检测箱通过螺纹连接件锁定;
抱箍,与所述架体连接,用于与所述架体配合固定于指定位置;以及
太阳能板,设于所述抱箍背向所述架体的一侧面上,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环境检测装置或所述摄像模块进行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拾音主体位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
卡接环,套设于所述拾音主体之外,并与所述拾音主体的外周面抵接;以及
支撑柱,连接于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外壳底端面之间,所述支撑柱、所述卡接环以及所述外壳的底面形成用于限定所述拾音主体位置的限位空间,所述外壳的底板从所述拾音主体的下方支撑所述拾音主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座包括抵接板、安装板和固定带,所述抵接板的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抵接板的相对两侧缘,所述固定带依次贯穿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板,形成封闭的环形安装空间,所述抵接板的顶部折弯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吊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门板的出音孔外侧顶部设有遮挡板,所述外门板的出音孔内侧覆盖有防虫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安装箱,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箱内的扬声本体,所述第一安装箱形成有朝向所述下检测箱箱门的出音开口,当所述内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扬声本体的出声侧贴合于所述出音开口,所述出音开口贴合于所述内门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的底面为检测面,所述下检测箱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检测面对应的检测开口,所述下检测箱的底部还安装有镂空网罩,所述镂空网罩罩设于所述检测面之外。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通过在文化遗产的现场进行地震、环境的实时监测,方便根据不同的气象情况以及地质现象对文化遗产做出在先保护,方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有利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在山区等地,监测到即将有事故发生的迹象时,及时通知游客撤离,防止游园事故的发生,保护游客的安全;对气象或地质情况的获取,不需要人工再定期用各种设备进行测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地震检测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拾音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拾音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侧视视角);
图5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下检测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下检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内门板结构);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环境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上检测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上检测箱沿图5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采用的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采用的太阳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地震检测模块; 20-拾音器; 30-下检测箱; 40-上检测箱;
11-振动传感器; 21-安装座; 31-扬声器; 41-摄像模块;
12-地脚螺栓; 211-抵接板; 311-第一安装箱; 42-电源模块;
13-水平仪; 212-安装板; 312-扬声本体; 43-天线;
213-固定带; 32-环境检测装置; 44-雨量检测器;
214-吊装部; 321-主控板; 45-防水凸台;
22-外壳; 322-检测模组; 46-钢化玻璃;
23-拾音主体; 33-内门板; 47-电热玻璃;
24-拾音开口; 34-外门板; 48-摄像头支架;
241-第一通孔; 35-出音孔; 49-压紧片;
242-第二通孔; 36-遮挡板; 410-挂柱;
25-防尘网; 37-防虫网;
26-支撑架; 38-固定支架;
261-卡接环; 39-第二安装箱;
262-支撑柱; 301-支撑板;
27-接口通道; 302-镂空网罩
303-导轨
304-空气开关
305-提手
306-路由器
50-风向风速检测模块; 60-挂架;
61-架体;
62-抱箍;
63-太阳能板;
631-电池板;
64-挂孔;
6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进行说明。
参阅图1,所述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于指定位置的地震检测模块10、拾音器20、下检测箱30、上检测箱40以及风向风速检测模块50;地震检测模块10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振动传感器11;拾音器20包括能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安装座21、与安装座21可拆卸连接的外壳22以及置于外壳22内的拾音主体23,外壳22的底部开设有对应于拾音主体23上拾音部的拾音开口24;下检测箱30内设有扬声器31以及环境检测装置32,下检测箱30的箱门包括内门板33和外门板34,内门板33和外门板34上均设有对应于扬声器31出声侧的出音孔35,地震检测模块10、风向风速检测模块50分别与环境检测装置32电连接;上检测箱40内设有摄像模块41,扬声器31和拾音主体23分别与摄像模块41电连接,上检测箱40还设有电源模块42,电源模块42用于对环境检测装置32和摄像模块41进行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检测装置32的可检测数据有:PM2.5、PM10、CO2、气象五参数以及酸度等级预测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安装在指定位置(墙体或线杆上),安装的环境靠近文化遗产所处的位置,进而在安装后可以获取地震信号(通过地震检测模块10)、现场声音(通过拾音器20)和图像(通过摄像模块41),其中,通过振动传感器11检测地面的震动情况,从而在检测到地面震动的时候及时通知游客撤离;通过采集现场的声音和图像,可以在游客接近的情况下通过扬声器31进行警示,防止游客触摸、攀爬对景区壁画等景观造成损坏;通过对环境的检测,可以在恶劣环境到来之前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对游客进行疏散;通过电源模块42对上述需要用点的结构进行供电,定期更换电源模块42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振动传感器11在使用的时候,是可以调节临界值的,即当振动传感器11检测到的振动系数低于临界值的时候,说明该振动不会造成危害,则不会启动对游客的疏散行为;当振动传感器11检测到的振动系数等于或高于临界值的时候,则会启动对游客的疏散行为,迅速实施应急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通过在文化遗产的现场进行地震、环境的实时监测,方便根据不同的气象情况以及地质现象对文化遗产做出在先保护,方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有利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在山区等地,监测到即将有灾难发生的迹象时,及时通知游客撤离,保护游客的安全;对气象或地质情况的获取,不需要人工再定期用各种设备进行测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地震检测模块10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2,地震检测模块10还包括安装在振动传感器11上的地脚螺栓12和水平仪13。在安装的时候,先将振动传感器11置于指定位置的地面上(即墙体或线杆对应位置的地面),通过水平仪13的示数,对地脚螺栓12进行调整,保证振动传感器11为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提高振动传感器11检测的准确性,即保证了高效预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检测箱4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图5及图10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5及图10,上检测箱40的顶部还设有分别贯穿上检测箱40顶板的天线43和雨量检测器44(贯穿上检测箱40是为了与上检测箱40内的电源模块42接线),天线43和雨量检测器44分别与环境检测装置32通讯连接,上检测箱40的顶面对应天线43和雨量检测器44分别凸出设有防水凸台45。通过设置天线43,天线43与环境检测装置32上主控板321连接,从而实现主控板321的联网,雨量检测器44与主控板321通讯连接,进而将检测数据传输至主控板321,再通过主控板321的联网功能将数据进行传输。天线43对应可设有多个,作为举例:上检测箱40的顶部设有两个天线43,一个是路由器306的天线43,另一个是环境检测装置32上主控板321的天线43。摄像模块41与路由器306连接,扬声器31与摄像模块41连接,则摄像模块41通过路由器306联网后,将获取的画面进行传输,进而发现游客攀爬等现象时,远程控制扬声器31进行实时对讲,并将对讲信息传输至扬声器31播放出,提醒游客文明游园。
具体实施时,上检测箱40的顶部开设有与天线43和雨量检测器44对应的安装开口,如果不设置凸台,在下雨环境下,上检测箱40顶面的水流会通过天线43和安装开口之间的间隙,以及雨量检测器44和安装开口之间的间隙流入上检测箱40内,进而导致上检测箱40内的摄像模块41和电源模块42漏电损坏;通过设置防水凸台45,防止雨水进入上检测箱40,优化对上检测箱40内摄像模块41和电源模块42的保护效果。
设置防水凸台45的情况下,天线43可以插设在防水凸台45上与防水凸台45进行配合实现固定,也可以在设置防水凸台45的基础上与上检测箱40的顶板进行固定。天线43与上检测箱40的顶板固定可以为:防水凸台45围合在天线43的外周,天线43与上检测箱40的顶板插接配合;防水凸台45设于天线43的底部,天线43的外周设置有螺栓,螺栓与上检测箱40的顶板连接,并处于防水凸台45的外周。雨量检测器44的安装方式与天线43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检测箱4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结构。参见图10,上检测箱40上设有与摄像模块41对应的视窗结构,视窗结构包括钢化玻璃46,以及设于钢化玻璃46内侧的电热玻璃47。通过设置钢化玻璃46,可以保证摄像模块41对图像的正常采集,还能保护摄像模块41不受损坏,延长摄像模块41的使用寿命;在一些较冷的天气情况下,钢化玻璃46上可能会产生雾气,通过设置电热玻璃47则可以对钢化玻璃46进行去雾操作,保证摄像画面的清晰呈现。
具体实施时,钢化玻璃46设置在上检测箱40的侧壁上,电热玻璃47通过尼龙压条固定在钢化玻璃46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摄像模块4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结构。参见图10,上检测箱40内设有可沿第一预设路径滑动调节的摄像头支架48,摄像头支架48用于固定摄像模块41,并调节摄像模块41与钢化玻璃46的间距。通过在上检测箱40内调节摄像模块41,可以使得摄像模块41靠近钢化玻璃46,进而提高获取图像的清晰度。
具体地,摄像头支架48与上检测箱40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固定支架38与下检测箱30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检测箱40内摄像头支架48一侧的空间为预留区域,用于安装各种规格的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用于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太阳能电池(即多个太阳能板63)方阵对蓄电池(即电源模块42)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检测箱40和下检测箱30之间的一种具体连接形式可以采用如图5及图11所示结构。参见图5及图11,上检测箱40的底部设有压紧片49,压紧片49与上检测箱40的箱底配合夹紧电源模块42。压紧片49可以采用“凵”型或“一”型结构,两端通过螺栓与上检测箱40的箱底连接,然后通过拧紧螺栓,使得压紧片49与上检测箱40的箱底靠近,进而挤压电源模块42,完成对电源模块42的固定。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安装,并且对电源模块42进行固定的同时,方便电源线的裸露,进而方便接线。
上检测箱40的箱底与下检测箱30的箱顶为共用板,则电源模块42安装在上检测箱40的箱底,实际也是处于下检测箱30的空间内,从而实现电源模块42与下检测箱30内的扬声器31和环境检测装置32进行电连接;并且共用板不完全封闭在上检测箱40的底部,从而保证电源模块42的引线可以接入上检测箱40与摄像模块41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及图12所示结构。参见图1及图12,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还包括挂架60,挂架60包括架体61、抱箍62以及太阳能板63,架体61顶部开设有挂孔64,上检测箱40上设有用于挂接于挂孔64的挂柱410,架体61与下检测箱30通过螺纹连接件锁定;抱箍62与架体61连接,用于与架体61配合固定于指定位置;太阳能板63设于抱箍62背向架体61的一侧面上,太阳能板63与电源模块42电连接。以安装在线杆上为例:在安装的时候,先将架体61与抱箍62分别置于线杆的两侧,然后将架体61与抱箍62之间连接(可通过螺纹连接件实现),通过拧紧,完成架体61在线杆上的固定,由于上检测箱40和下检测箱30为固定在一起的,可将上检测箱40和下检测箱30组成的整体先挂在架体61上的挂孔64上,此时对上检测箱40和下检测箱30组成的整体进行了初步的固定,然后再拧紧下检测箱30与架体61之间连接的螺纹连接件,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中,上检测箱40和下检测箱30组成的整体在安装的时候先挂接,再安装螺纹连接件,避免了在安装螺纹连接件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手扶,安装更加方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安装太阳能板63,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利用,进而对电源模块42的进行充电供电等操作,减少电源模块42的更换频率,合理利用能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太阳能板6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3所示结构。参见图13,太阳能板63包括多个电池板631,多个电池板631围合形成多面体结构,多面体结构形成太阳能板63,多面体结构与抱箍62之间通过连接杆65连接。作为举例:多面体结构可以是正四面体结构、正六面体结构、正八面体结构、正十二面体结构。也可根据太阳的位置设置不同朝向的电池板631的面积不同,例如太阳能板63为六面体的时候,上午和下午时间比较长,侧边的电池板631面积较大,顶部和底部的电池板631面积较小。
太阳能板63的多面体结构可以在使用的时候,保证在不同的时间段,多面体结构上不同位置的电池板631正对太阳,例如在正午时候朝上的电池板631正对太阳,早晨或下午的时候,朝向侧边的电池板631正对太阳,并且对于地面以及其他物体反射的太阳光也能进行利用,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中的多种结构需要用电,则多个电池板631的面积总和需要满足上述供电需求。
连接杆65一端连接在抱箍62上,另一端可连接在多面体结构的角处,也可连接在多面体结构的某一面上。
具体地,抱箍62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太阳能板63可以与抱箍62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多个抱箍62通过连接杆65固定同一个太阳能板63。
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参阅图12,太阳能板63作为抱箍62的一部分与抱箍62一体化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拾音开口24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3及图4,外壳22为柱状结构,拾音开口24包括设于外壳22底端面的第一通孔241,和设于外壳22侧壁底部的第二通孔242。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41和第二通孔242,使得拾音主体23在工作的时候,对声音的接收范围增大,提高其工作的灵敏度。
具体地,第二通孔242绕外壳22的轴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从而优化拾音效果,第一通孔241则可以只设置一个,或也在外壳22的底端面绕其轴向均匀有多个;第一通孔241和第二通孔242的形状不定,可为圆形孔、长圆形孔、异形孔等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对第一通孔241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外壳22的底板向内凹陷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口,喇叭口形成第一通孔241。通过设置呈喇叭状,方便收音,增强收音效果,提高拾音主体23的工作效率;并且第一通孔241由外壳22的底板向内凹陷形成,进一步避免了灰尘的进入,结合下文所述的防尘网25,提高防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拾音开口24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第一通孔241和第二通孔242的至少一个内侧盖设有防尘网25。通过设置防尘网25起到防尘的效果,还能去除噪音,提高拾音主体23拾音的清晰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拾音器2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外壳22内还设有用于限定拾音主体23位置的支撑架26,支撑架26包括卡接环261以及支撑柱262,卡接环261套设于拾音主体23之外,并与拾音主体23的外周面抵接;支撑柱262连接于卡接环261与外壳22底端面之间,支撑柱262、卡接环261以及外壳22的底面形成用于限定拾音主体23位置的限位空间,外壳22的底板从拾音主体23的下方支撑拾音主体23。拾音主体23在外壳22内类似倒放的话筒,在安装的时候,拾音主体23从卡接环261的底部穿入,直至拾音主体23的拾音部卡接卡接环261的底部无法继续穿入,支撑柱262位于拾音部的外周,拾音部的底部放置在外壳22底部内表面,进而实现对拾音主体23周向(通过卡接环261和支撑柱262)和轴向(通过卡接环261和外壳22的底面)上的限位。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对拾音主体23的固定效果较好。
作为卡接环261与支撑柱262的一种可选连接方式:支撑柱262的顶部和卡接环261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安装孔,卡接环261上的安装孔与支撑柱262上的安装孔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例如,卡接环261上设有12个安装孔,通过对支撑柱262的拆卸更换,支撑柱262的安装数量可以是12个、6个或3个,该结构方便更换支撑柱262的数量,从而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例如对不同重量的拾音主体23需要的支撑柱262数量不同)。作为一种替换实施方式,支撑柱262与卡接环261之间也可以焊接连接。
作为支撑柱262与外壳22的一种可选连接方式:支撑柱262的底部设有插接端,外壳22的底壁上设有对应于插接端的插孔,从而与支撑柱262插接配合;作为一种替换实施方式,支撑柱262与外壳22之间也可以焊接连接。
为了方便支撑架26和拾音主体23装入外壳22内,外壳22的底盖可以为可拆卸的结构,底盖的外周设有橡胶塞,通过卡入外壳22的侧壁内,进而形成外壳22的底盖。则第一通孔241为设置在外壳22的底盖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座21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至图4,安装座21包括抵接板211、安装板212和固定带213,抵接板211的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安装板212设有两个,两个安装板212分别连接于抵接板211的相对两侧缘,固定带213依次贯穿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板212,形成封闭的环形安装空间,抵接板211的顶部折弯延伸形成有与外壳22可拆卸连接的吊装部214。该结构适用于安装在线杆上,通过对外壳22的吊装,进而使得外壳22在安装后与线杆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防止线杆堵住外壳22周向上的某一部分,保证拾音主体23在外壳22周向上的各个位置均可以实现准确拾音。
可选的,抵接板211与安装板212之间呈夹角设置,安装座21在生产的时候,安装板212与抵接板211是平行的,生产后对安装板212进行折弯处理,进而使得安装板212可以在安装的时候包裹在线杆的两侧,然后再通过固定带213进行安装(固定带213可以为常用绳或类似扎线带结构),进而提高安装的稳固效果,适用于高空安装情况以及不同直径尺寸的线杆。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212的分布类型为适应于线杆的形式,参阅图3,即两个安装板212可以是左右分布、上下分布等,从而和固定带213配合安装在横杆、竖杆上等。
作为吊装部214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吊装部214可以是环形结构套设在外壳22外周,也可以是板状结构;吊装部214为板状结构的时候,吊装部214盖设于外壳22的顶端面,并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外壳22连接,吊装部214上还设有与接口通道27对应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音孔35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图6及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6及图7,外门板34的出音孔35外侧顶部设有遮挡板36,外门板34的出音孔35内侧覆盖有防虫网37。通过设置遮挡板36和防虫网37,可以起到遮雨防虫的效果,进而避免雨水或飞虫进入下检测箱30内,造成扬声器31的损坏。
为进一步提高遮雨防虫的效果,内门板33上的出音孔35的孔径可以略小于外门板34上出音孔35的孔径。
遮挡板36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为:遮挡板36的一侧固接于外门板34,其固定侧的相对侧沿圆弧路径或直线路径向下延伸,使得遮挡板36固定侧的相对侧与外门板34间隔设置,以在外门板34上出音孔35的外侧形成遮挡。可选的,为了提高遮挡效果,每个遮挡板36固定侧的相对侧高度不高于对应出音孔35的底部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音孔3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外门板34或内门板33上的出音孔35包括多个上下依次设置的条形孔,条形孔水平设置,遮挡板36与条形孔一一对应;或,外门板34或内门板33上的出音孔35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圆形孔,矩形阵列中行方向上的圆形孔形成圆形孔组,遮挡板36与圆形孔组一一对应。遮挡板36与条形孔或圆形孔组一一对应设置,提高挡雨效果,并且遮挡板36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虫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内门板33和外门板34的一种可选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如图6至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6至图8,内门板33和下检测箱30之间,以及外门板34和下检测箱30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并在内门板33或外门板34转动侧的相对侧通过锁具与下检测箱30进行连接,其中锁具可以采用密码锁,也可以为卡扣式锁,增强防盗性。
对应的,上检测箱40的箱门也通过锁具进行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扬声器3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7,扬声器31包括第一安装箱311,和位于第一安装箱311内的扬声本体312,扬声本体312与摄像模块41电连接,第一安装箱311形成有朝向下检测箱30箱门的出音开口,当内门板33处于关闭状态时,扬声本体312的出声侧贴合于出音开口,出音开口贴合于内门板33。下检测箱30内设置第一安装箱311用于给扬声本体312提供一个单独的安装空间,使得扬声本体312与下检测箱30内其他接线等空间分隔开,方便安装;内门板33关闭时贴合于出音开口,进而保证扬声本体312在发声的时候,声音直接传出外界,不会有声音进入下检测箱30内,也就防止了声音在下检测箱30内来回传播,避免了下检测箱30内的产生回声,提高扬声本体312播放的清晰度,增强发声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内门板33和外门板34处于关闭状态时,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贴合,也可以相互间隔。
为了进一步增强隔音效果,还可以在第一安装箱311和下检测箱30的内壁设置隔音棉。
为了进一步优化扬声本体312的出声效果:第一安装箱311的出音开口处设有镂空面板,即第一安装箱311的一侧壁为镂空面板,该镂空面板形成出音开口。方便扬声本体312的出声,避免因阻挡减弱扬声本体312的出声音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扬声本体312的一种具体安装方式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扬声本体312沿第一预设路径滑动设于第一安装箱311内,以调节扬声本体312的出声侧与出音开口的间距。通过调节扬声本体312的位置,可以使得不同规格的扬声本体312安装在第一安装箱311时,可尽量靠近出音开口,进而提高发声效果。
具体地,第一安装箱311的底部设有沿第一预设路径设置的滑槽,滑槽上滑动配合有固定支架38,滑槽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固定支架38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滑槽上的内螺纹配合将固定支架38锁紧,扬声本体312固定在固定支架38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环境检测装置3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5及图9所示结构。参见图5及图9,下检测箱30内还设有位于扬声器31一侧的第二安装箱39,第二安装箱39内还设有支撑板301,支撑板301将第二安装箱39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下两个安装空间,环境检测装置32包括位于上方安装空间的主控板321,以及位于下方空间内的多个检测模组322。检测模组322处于下方的安装空间,位于上方的主控板321与多个检测模组322电连接,内部空间分布合理,方便进行布线以及安装。第二安装箱39可以防止扬声器31的发声产生的声波影响检测模组322的正常工作。
具体实施时,支撑板301的中部可留空,方便主控板321与各个检测模组322之间接线。检测模组322可以为颗粒物传感器、气体采集板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等。
其中,地震检测模块10、风向风速检测模块50和雨量检测器44与主控板321电连接,检测模组322也与主控板321电连接,主控板321接收各种数据信息,并通过路由器306或自身的4G模块联网,实现数据的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检测箱3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5至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5至图8,环境检测装置32的底面为检测面,下检测箱30的底面开设有与检测面对应的检测开口,下检测箱30的底部还安装有镂空网罩302,镂空网罩302罩设于检测面之外。通过在检测面的外部罩设镂空网罩302,既能保证检测面的正常工作(与空气接触),还能在检测面的外周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检测面损坏。
此外,下检测箱30内还设有路由器306,路由器306通过电源模块42进行供电,路由器306可以为4G路由器,其与环境检测装置32上的主控板321通讯连接(可以通过4G连接,也可以通过插网线连接),也与摄像模块41通讯连接,摄像模块41与主控板321通过路由器306实现联网,并将信息进行无线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检测箱3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下检测箱30内的侧壁安装有导轨303,导轨303上滑动连接有与电源模块42电连接的空气开关304。空气开关304又名空气断路器,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出额定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由于电源模块42需要对多个结构(环境检测装置32、扬声器31、摄像模块41等)进行供电,通过设置空气开关304,可以保障用电安全;并且空气开关304可在导轨303上进行滑动,有利于合理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检测箱30的一种改进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图5及图8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5及图8,下检测箱3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提手305。通过设置提手305方便对下检测箱30的安装以及转运。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结构涉及到的电连接关系主要参考如下:
太阳能板63或电源模块42可作为单独的主供电进行使用,太阳能板63也可对电源模块42进行供电;
主供电分为三路,分别对摄像模块41、环境检测装置32上的主控板321以及路由器306进行供电;
其中扬声器31和拾音器20与摄像模块41连接;风向风速检测模块50、雨量检测器44以及地震检测模块10与环境检测装置32上的主控板321连接;
摄像模块41与路由器306连接实现联网,环境检测装置32上的主控板321与路由器306连接实现联网,环境检测装置32上的主控板321也可通过自带的4G模块进行联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于指定位置的地震检测模块、拾音器、下检测箱、上检测箱以及风向风速检测模块;
所述地震检测模块包括安装于地面的振动传感器;
所述拾音器包括能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安装座、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的外壳以及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拾音主体,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拾音主体上拾音部的拾音开口;
所述下检测箱内设有扬声器以及环境检测装置,所述下检测箱的箱门包括内门板和外门板,所述内门板和所述外门板上均设有对应于所述扬声器出声侧的出音孔,所述地震检测模块、所述风向风速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电连接;
所述上检测箱内设有摄像模块,所述扬声器和所述拾音主体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电连接,所述上检测箱还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和所述摄像模块进行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箱的顶部还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检测箱顶板的天线和雨量检测器,所述天线和所述雨量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通讯连接,所述上检测箱的顶面对应所述天线和所述雨量检测器分别凸出设有防水凸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箱上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对应的视窗结构,所述视窗结构包括钢化玻璃,以及设于所述钢化玻璃内侧的电热玻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箱的底部设有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与所述上检测箱的箱底配合夹紧所述电源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还包括挂架,所述挂架包括:
架体,顶部开设有挂孔,所述上检测箱上设有用于挂接于所述挂孔的挂柱,所述架体与所述下检测箱通过螺纹连接件锁定;
抱箍,与所述架体连接,用于与所述架体配合固定于指定位置;以及
太阳能板,设于所述抱箍背向所述架体的一侧面上,所述太阳能板用于对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环境检测装置或所述摄像模块进行供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拾音主体位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
卡接环,套设于所述拾音主体之外,并与所述拾音主体的外周面抵接;以及
支撑柱,连接于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外壳底端面之间,所述支撑柱、所述卡接环以及所述外壳的底面形成用于限定所述拾音主体位置的限位空间,所述外壳的底板从所述拾音主体的下方支撑所述拾音主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抵接板、安装板和固定带,所述抵接板的板面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抵接板的相对两侧缘,所述固定带依次贯穿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安装板,形成封闭的环形安装空间,所述抵接板的顶部折弯延伸形成有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吊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板的出音孔外侧顶部设有遮挡板,所述外门板的出音孔内侧覆盖有防虫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安装箱,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箱内的扬声本体,所述第一安装箱形成有朝向所述下检测箱箱门的出音开口,当所述内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扬声本体的出声侧贴合于所述出音开口,所述出音开口贴合于所述内门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的底面为检测面,所述下检测箱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检测面对应的检测开口,所述下检测箱的底部还安装有镂空网罩,所述镂空网罩罩设于所述检测面之外。
CN202111528613.9A 2021-12-14 2021-12-14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Pending CN1142165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613.9A CN114216508A (zh) 2021-12-14 2021-12-14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PCT/CN2022/119548 WO2023109226A1 (zh) 2021-12-14 2022-09-19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613.9A CN114216508A (zh) 2021-12-14 2021-12-14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16508A true CN114216508A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0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8613.9A Pending CN114216508A (zh) 2021-12-14 2021-12-14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16508A (zh)
WO (1) WO20231092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26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164B (zh) * 2023-07-14 2023-12-29 人天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极化平板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9936A (ja) * 2002-01-29 2003-08-05 Tomohisa Kaneko 地震災害から文化財等を保護する方法
CN207832246U (zh) * 2018-02-22 2018-09-07 咸阳师范学院 一种文化遗产景区的微环境智能检测装置
CN208313355U (zh) * 2018-05-18 2019-01-01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CN208458791U (zh) * 2018-06-22 2019-02-01 四川瞭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抱箍式扬尘噪声监测装置
CN210051913U (zh) * 2019-07-05 2020-02-11 无锡鑫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综合气象监测站
CN210271173U (zh) * 2019-07-23 2020-04-07 向梁江 一种多方位监控预警定位装置
CN211291543U (zh) * 2019-11-28 2020-08-18 王建平 一种野外岩画监控管理装置
CN114216508A (zh) * 2021-12-14 2022-03-2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26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9226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16508A (zh) 野外文化遗产监测站
CN213068760U (zh) 一种环境空气检测仪器
CN106056834A (zh) 森林防火防盗视频监控系统
CN211958361U (zh) 一种智能配电系统
CN209785200U (zh) 一种草坪火灾预警灯
CN213276876U (zh) 一种可视化电子围栏
CN213178088U (zh) 一种集成监控和环境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路灯
CN212086742U (zh) 一种用于工业通信及工业过程的控制设备箱
CN212835077U (zh) 一种公路路基施工用提示牌
CN210005715U (zh) 一种森林气象监测装置
CN213908159U (zh) 一种电力驱鸟器
CN210777655U (zh) 一种安防报警led显示屏
CN211478236U (zh) 一种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CN21056724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控杆
CN216431557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太阳能景观灯
CN219182556U (zh) 一种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驱鸟装置
CN219553770U (zh) 一种防水型储能集装箱
CN208701812U (zh) 一种具有监视功能的室外消火栓箱
CN214410219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森林火灾预警监测装置
CN213750075U (zh) 一种可监测预警的高层建筑防雷设备
CN217359804U (zh) 一种具有记录污染分布功能的大气环境检测设备
CN206431018U (zh) 一种新型用于大气网格化监控塔式微型站
CN215932179U (zh) 一种气象站
CN218822490U (zh) 一种室外用生态环境监测装置
CN215867177U (zh) 一种太阳能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