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7506U -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7506U
CN211957506U CN202020700752.XU CN202020700752U CN211957506U CN 211957506 U CN211957506 U CN 211957506U CN 202020700752 U CN202020700752 U CN 202020700752U CN 211957506 U CN211957506 U CN 211957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wall
emergency stop
stop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07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邸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dos Longshe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dos Longshe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dos Longshe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dos Longsheng Min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007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7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7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75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急停开关,急停开关的上方外壳的左壁上设有拉拽机构,拉拽机构的上部两牵引端分别与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下端左侧固接,拉拽机构的下部拉拽端可活动的贯穿外壳的侧壁且置于外壳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背部分别与外壳上端口处的前边沿、后边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的相对端搭载装配;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急停开关采用暴露式安装极易触碰、采用两相互扣合的透明壳易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打开的问题,同时,通过设有锁紧机构,避免按下的急停开关被其他巡检人误判断后再次拔起,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背景技术
急停开关,属于主令控制电器的一种,当机器处于危险状态时,通过急停开关切断电源,停止设备运转,达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由于急停开关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保护人生和设备的安全,因此在工厂、矿井等多种场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煤矿井中由于需要大量输送物料,进而需要长距离的带式输送机进行运输,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按下急停开关进行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断电,进而避免事故更加严重化。
但是,现有的带式输送机上的急停开关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按下急停开关,大多采用直接裸露的方式安装在控制面板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极容易被人为触碰或者落下的物料砸中,一旦正常运行的带式输送机突然停止,就会对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产生影响;第二,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触碰,也会采用将急停开关设置于两个相互扣合的透明壳,但是这种安装方式极容易导致在紧急的情况下无法快速有效的将相扣合的透明壳进行打开,进而错过对安全事故制止的最佳时机;第三,现有技术中,如果一旦急停开关按下后未设置锁紧机构,当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时,其他巡检人员会误认为急停开关是被损坏后按下的,一旦巡检人员将急停开关再次拔起,可能会导致正在进行检修的工作人员受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急停开关,急停开关的上方外壳的左壁上设有拉拽机构,拉拽机构的上部两牵引端分别与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下端左侧固接,拉拽机构的下部拉拽端可活动的贯穿外壳的侧壁且置于外壳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背部分别与外壳上端口处的前边沿、后边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的相对端搭载装配。
进一步,所述拉拽机构包括第一牵引块、第二牵引块、铰接架、连接块、螺杆、传动齿轮、齿条、T型腔,所述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下端左侧分别对称的连接有牵引块,第一牵引块、第二第一牵引块的中部下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架,铰接架与外壳内腔左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螺杆的自由端相互适配的贯穿传动齿轮中心的螺纹孔,传动齿轮的左侧端啮合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及齿条均设于T型腔的内部,且螺杆的自由端可活动的贯穿T型腔的上下端,传动齿轮与T型腔下壁转动连接,齿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T型腔的后壁连接,齿条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依次可活动贯通T型腔前壁、外壳前壁。
进一步,所述T型腔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垂直连通装配,且第一腔体与外壳的左壁固接,第一腔体设于第二腔体的右侧,传动齿轮可转动的设于第一腔体于第二腔体内部连接处,且传动齿轮置于第一腔体的侧端与设于第一腔体内的齿条啮合,齿条与第一腔体的下壁前后可滑动连接,齿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第一腔体的后壁连接,齿条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依次可活动的贯通第一腔体前壁、外壳前壁,齿条置于外壳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拉手。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上下端均设有通孔,螺杆可活动的穿过第二腔体上下端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杆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所述拉拽机构还包括缓冲弹簧,T型腔的第二腔体外侧前后两壁均通过铰接耳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与连接块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前后两端的铰接架沿连接块的左右分布的中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安装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板、丝杠、从动轮、主动轮、传动轴、传送带、防护罩、锁芯,所述外壳的外侧左壁下侧中部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为双滑槽结构且主动轮的两个滑槽分别通过皮带与对称设于主动轮左右两侧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以及传动轮的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远离外壳左壁的侧端中心设有锁孔,锁孔内装配有锁芯,锁芯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轴固接;所述从动轮靠近外壳左侧壁的一端同心连接有丝杠,丝杠可转动贯穿外壳左侧壁与外壳内腔右侧壁转动连接,丝杠设于拉拽机构的下端且互不影响,两丝杠的上端设有检修板,检修板下端与丝杠转动适配,检修板的两端与外壳两端设置的滑槽滑动适配,检修板下端至外壳内壁底端的距离高于急停开关按下时急停开关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齿条与第一腔体的内腔下壁通过T型块与T型槽进行滑动适配。
进一步,所述检修板上设有可发出荧光的检修字样。
进一步,所述连接弹簧、缓冲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均横向水平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合外壳、拉拽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急停开关采用暴露式安装极易触碰、采用两相互扣合的透明壳易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打开的问题,同时,通过设有锁紧机构,避免按下的急停开关被其他巡检人误判断后再次拔起,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安装有外壳以及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防止内部的急停开关被人为触碰或者落下的物料砸中,造成运行中的设备突然停摆,同时也能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急停开关的安装缝隙进入到急停开关内部,损坏急停开关的结构最终使急停开关的使用寿命缩短。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拉拽机构,可以有效的保证外壳上端的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快速翻转,将内部的急停开关按下,进而避免现有外壳无法快速被打开,进而避免错过对安全事故制止的最佳。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锁紧机构时,通过工作人员的专有工具实现对锁芯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轮实现对从动轮的转动,传动轮的转动进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丝杠的转动,检修板两端由于受滑槽的限制,进而实现横向移动,最终实现对急停开关的锁闭与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壳内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炸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拉拽机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拉拽机构的局部炸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急停开关2、拉拽机构3、第一牵引块3-1、第二牵引块3-2、铰接架3-3、连接块3-4、螺杆3-5、传动齿轮3-6、齿条3-7、T型腔3-8、第一腔体3-8-1、第二腔体3-8-2、缓冲弹簧3-9、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连接弹簧6、锁紧机构7、锁紧板7-1、丝杠7-2、从动轮7-3、主动轮7-4、传动轴7-5、传送带7-6、防护罩7-7、锁芯7-8、拉手8、检修字样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示意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急停开关2,急停开关2的上方外壳1的左壁上安装有拉拽机构3,拉拽机构3的上部两牵引端分别与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的下端左侧螺栓连接,拉拽机构3的下部拉拽端可活动的贯穿外壳1的侧壁且置于外壳1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的背部通过销轴分别与外壳1上端口处的前边沿、后边沿转动连接,通过安装有外壳1以及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防止内部的急停开关2被人为触碰或者落下的物料砸中,造成运行中的设备突然停摆,同时也能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急停开关2的安装缝隙进入到急停开关2内部,损坏急停开关2的结构最终使急停开关2的使用寿命缩短。
优选地,所述拉拽机构3包括第一牵引块3-1、第二牵引块3-2、铰接架3-3、连接块3-4、螺杆3-5、传动齿轮3-6、齿条3-7、T型腔3-8、缓冲弹簧3-9,所述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的下端左侧分别对称的螺栓连接有第一牵引块3-1、第二牵引,第一牵引块3-1、第二第一牵引块3-1的中部下侧设有连接块3-4,连接块3-4的前后两端设有矩形通槽且矩形通槽贯通连接块3-4左右侧壁,通过设于连接块前后两端通过分别铰接有铰接架3-3且连接块3-4前后两端的铰接架3-3沿连接块3-4的左右分布的中线对称设置,铰接架3-3通过转轴与外壳1内腔左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3-4的下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3-5,螺杆3-5通过螺纹与传动齿轮3-6中心设置的螺纹孔相互适配,传动齿轮3-6的左侧端啮合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3-7;所述传动齿轮3-6以及齿条3-7均设于T型腔3-8的内部,T型腔3-8由第一腔体3-8-1与第二腔体3-8-2垂直连通装配,且第一腔体3-8-1与外壳1的左壁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腔体3-8-1设于第二腔体3-8-2的右侧,传动齿轮3-6可转动的设于第一腔体3-8-1于第二腔体3-8-2内部连接处,且传动齿轮3-6置于第一腔体3-8-1的侧端与设于第一腔体3-8-1内的齿条3-7啮合,齿条3-7与第一腔体3-8-1的下壁前后可滑动连接,齿条3-7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6与第一腔体3-8-1的后壁连接,齿条3-7远离连接弹簧6的一端依次可活动的贯通第一腔体3-8-1前壁、外壳1前壁,T型腔3-8的第二腔体3-8-2外侧前后两壁均通过铰接耳连接有缓冲弹簧3-9,缓冲弹簧3-9的自由端与连接块3-4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腔体3-8-2上下端均设有通孔,螺杆3-5可活动的穿过第二腔体3-8-2上下端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杆3-5的最大直径。通过设置拉拽机构3,可以有效的保证外壳1上端的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快速翻转,将内部的急停开关2按下,进而避免现有外壳1无法快速被打开,进而避免错过对安全事故制止的最佳。使用过程中,通过快速拉动置于外端的齿条3-7,由于在T型腔3-8的限制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到的齿条3-7带动传动齿轮3-6进行转动,由于螺杆3-5的上端与连接板下端转动连接,进而传动齿轮3-6可以螺纹带动螺杆3-5向下转动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块3-4向下运动,进而拉拽铰接架3-3以及铰接架3-3上端的牵引块实现向下翻转,最终带动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快速翻转;当急停开关2按下后,松开齿条3-7,进而在连接弹簧6以及缓冲弹簧3-9的共同形变力作用下,带动拉拽机构3的各组件进行复位,进而带动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再次关闭,防止按下的急停开关2被人为触碰或者落下的物料砸中,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将事故危险性降到最低。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仅增加锁紧机构7,锁紧机构7包括锁紧板7-1、丝杠7-2、从动轮7-3、主动轮7-4、传动轴7-5、传送带7-6、防护罩7-7、锁芯7-8,所述外壳1的外侧左壁下侧中部通过传动轴7-5转动连接有主动轮7-4,主动轮7-4为双滑槽结构且主动轮7-4的两个滑槽分别通过皮带与对称设于主动轮7-4左右两侧的从动轮7-3传动连接,主动轮7-4以及传动轮的外侧通过螺栓与外壳的左侧壁连接有保护罩,进而对主动轮7-4以及传动轮起到保护的作用,保护罩远离外壳左壁的侧端中心设有锁孔,锁孔内装配有锁芯7-8,锁芯7-8靠近传动轴7-5的一端与传动轴7-5固接,通过工作人员的专有工具实现对锁芯7-8转动,通过设置锁芯7-8可有效的避免非工作人员转动锁闭机构,从而对按下的急停开关2进行操作,从动轮7-3靠近外壳左侧壁的一端同心连接有丝杠7-2,丝杠7-2可转动贯穿外壳左侧壁与外壳内腔右侧壁转动连接,丝杠7-2设于拉拽机构3的下端且互不影响,两丝杠7-2的上端设有检修板,检修板下端通过连接耳上的螺纹孔与丝杠7-2转动适配,检修板的两端与外壳两端设置的滑槽滑动适配,检修板下端至外壳内壁底端的距离高于急停开关2按下时急停开关2的高度,通过限制检修板的位置高度,进而防止急停开关2按下后,检修板无法运动到急停开关2上端的情况发生。锁紧机构7的安装一般是应对于长时间检修(长时间按下急停开关2),短时间按下急停开关2无需使用锁紧机构7进行锁紧,长时间检修急停开关2被按下后,使用急停开关2对按下的急停开关2进行锁闭,锁闭急停开关2的原因在于当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时,其他巡检人员会误认为急停开关2是被损坏后按下的,一旦巡检人员将急停开关2再次拔起,可能会导致正在进行检修的工作人员受伤。使用锁紧机构7时,通过工作人员的专有工具实现对锁芯7-8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7-5带动主动轮7-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轮7-4实现对从动轮7-3的转动,传动轮的转动进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丝杠7-2的转动,检修板两端由于受滑槽的限制,进而实现横向移动,最终实现对急停开关2的锁闭与解锁。
优选地,所述齿条3-7与第一腔体3-8-1的内腔下壁通过T型块与T型槽进行滑动适配,进而实现对齿条3-7的精准定位,使运动中的齿条3-7不至于偏离运行轨道。
优选地,所述齿条3-7置于外壳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拉手8,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把握。
优选地,所述检修板上设有带有可发出荧光的检修字样9,便于使夜间巡检的工作人员可以看到,起到指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的相对端搭载装配,有效的增加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弹簧6、缓冲弹簧3-9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均横向水平放置。
本装置的工作流程为:第一情形,短时间检修(急停开关2短时间按下),通过拉动拉拽机构3,使外壳1上端的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快速翻转,将内部的急停开关2按下,松开拉拽机构3,在连接弹簧6以及缓冲弹簧3-9的共同形变力作用下,带动拉拽机构3的各组件进行复位,进而带动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再次关闭。
第二情形,长时间检修(急停开关2长时间按下),通过拉动拉拽机构3,使外壳1上端的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快速翻转,将内部的急停开关2按下,松开拉拽机构3,在连接弹簧6以及缓冲弹簧3-9的共同形变力作用下,带动拉拽机构3的各组件进行复位,进而带动第一翻转门4、第二翻转门5再次关闭;同时,通过工作人员的专有工具实现对锁芯7-8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轴7-5带动主动轮7-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主动轮7-4实现对从动轮7-3的转动,传动轮的转动进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丝杠7-2的转动,检修板两端由于受滑槽的限制,进而实现横向移动,最终实现对急停开关2的锁闭与解锁。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安装有急停开关,急停开关的上方外壳的左壁上设有拉拽机构,拉拽机构的上部两牵引端分别与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下端左侧固接,拉拽机构的下部拉拽端可活动的贯穿外壳的侧壁且置于外壳的侧壁外侧;所述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背部分别与外壳上端口处的前边沿、后边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门与第二转动门的相对端搭载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机构包括第一牵引块、第二牵引块、铰接架、连接块、螺杆、传动齿轮、齿条、T型腔,所述第一翻转门、第二翻转门的下端左侧分别对称的连接有牵引块,第一牵引块、第二第一牵引块的中部下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架,铰接架与外壳内腔左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螺杆的自由端相互适配的贯穿传动齿轮中心的螺纹孔,传动齿轮的左侧端啮合连接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及齿条均设于T型腔的内部,且螺杆的自由端可活动的贯穿T型腔的上下端,传动齿轮与T型腔下壁转动连接,齿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T型腔的后壁连接,齿条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依次可活动贯通T型腔前壁、外壳前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腔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垂直连通装配,且第一腔体与外壳的左壁固接,第一腔体设于第二腔体的右侧,传动齿轮可转动的设于第一腔体于第二腔体内部连接处,且传动齿轮置于第一腔体的侧端与设于第一腔体内的齿条啮合,齿条与第一腔体的下壁前后可滑动连接,齿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簧与第一腔体的后壁连接,齿条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依次可活动的贯通第一腔体前壁、外壳前壁,齿条置于外壳外侧的一端连接有拉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上下端均设有通孔,螺杆可活动的穿过第二腔体上下端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杆的最大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机构还包括缓冲弹簧,T型腔的第二腔体外侧前后两壁均通过铰接耳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与连接块的下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前后两端的铰接架沿连接块的左右分布的中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安装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板、丝杠、从动轮、主动轮、传动轴、传送带、防护罩、锁芯,所述外壳的外侧左壁下侧中部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为双滑槽结构且主动轮的两个滑槽分别通过皮带与对称设于主动轮左右两侧的从动轮传动连接,主动轮以及传动轮的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远离外壳左壁的侧端中心设有锁孔,锁孔内装配有锁芯,锁芯靠近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轴固接;所述从动轮靠近外壳左侧壁的一端同心连接有丝杠,丝杠可转动贯穿外壳左侧壁与外壳内腔右侧壁转动连接,丝杠设于拉拽机构的下端且互不影响,两丝杠的上端设有检修板,检修板下端与丝杠转动适配,检修板的两端与外壳两端设置的滑槽滑动适配,检修板下端至外壳内壁底端的距离高于急停开关按下时急停开关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上设有可发出荧光的检修字样。
CN202020700752.X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7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0752.XU CN21195750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0752.XU CN21195750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7506U true CN211957506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3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07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57506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7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2460A (zh) * 2022-12-15 2023-01-13 溯源电气(泉州)有限公司(Cn) 一种具备防撞功能的急停按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2460A (zh) * 2022-12-15 2023-01-13 溯源电气(泉州)有限公司(Cn) 一种具备防撞功能的急停按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7506U (zh) 一种急停开关的防触碰装置
CN108969926B (zh) 一种带电控保险装置的安全绳挂钩
CN107503589A (zh) 箱柜智能锁控系统
CN207377310U (zh) 箱柜智能锁控系统
CN114633644A (zh) 一种车用充电口的快慢充联动盖系统
CN211623178U (zh) 一种多方位电控锁定的防盗安全门
CN211486309U (zh) 快速开门消防器材柜
CN114453094B (zh) 石墨坩埚破碎抽料机
CN205932039U (zh) 一种用于分体式侧上料垃圾设备的自锁机构
CN209779697U (zh) 电缆出入井
CN215677496U (zh) 一种安全帽检测用辅助装置
CN214895475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电力计量表箱
CN216640754U (zh) 一种预制式泵站结构
CN209785791U (zh) 一种矿用馈电开关闭锁加锁装置
CN213365752U (zh) 一种电缆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CN111634773B (zh) 一种电梯层门门框小门锁安全系统
CN212935255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12847086U (zh) 一种硫化氢监测报警装置
CN217182638U (zh) 一种环网柜闭锁机构
CN210693086U (zh) 一种户外智能防盗电控柜
CN219997223U (zh) 一种绝缘在线监测装置
CN212639608U (zh) 一种用于电梯运行状况监控的综合监控装置
CN220914819U (zh) 一种卡扣式饺链结构pc电表箱
CN207965268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分纤箱
CN21741596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电池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