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5014U -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5014U
CN211955014U CN202020643943.7U CN202020643943U CN211955014U CN 211955014 U CN211955014 U CN 211955014U CN 202020643943 U CN202020643943 U CN 202020643943U CN 211955014 U CN211955014 U CN 211955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nd
test device
feeding mechanism
bas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39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鸿
傅諾毅
叶昌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men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06439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5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5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5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属于试验设备领域,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竖向进给机构固定在横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竖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角度调节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划痕棒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上,工作平台内嵌设有用以实现发热环境的加热管组,横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带动竖向进给机构作横向进给运动,竖向进给机构可带动基座作竖向进给运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既可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耐刺穿试验,又可以模拟样机实际工作发热状态,检测过程范围更广,操作更方便,检测准确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产品设备的固体绝缘易触及部件,通常要求其应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锋利工具的刺穿,因此,需要采用耐刺穿测试机对待测产品设备的绝缘易触及部件进行耐刺穿试验,以检测产品设备的绝缘易触及部件的强度。
现有的耐刺穿测试机通常采用竖向进给机构对装夹在工作台上的待测样机进行耐刺穿试验,当需要测试同一台样机同一平面上的不同待测点位时,需要重新对样机进行装夹,操作不便,测试范围窄,且难以模拟样机在实际工作下产生发热的工作环境,测试结果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采用横向进给机构、竖向进给机构以及角度调节组件相配合的驱动机构,可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耐刺穿试验,且工作平台内嵌设有加热管组,可以模拟样机实际工作发热状态,检测过程范围更广,操作更方便,检测准确度更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划痕机构以及平台驱动机构,平台驱动机构可带动工作平台作纵向进给运动,划痕机构的输出端用以对装夹在工作平台上的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耐刺穿试验,划痕机构包括横向进给机构、竖向进给机构、基座、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划痕棒,竖向进给机构固定在横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竖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基座固定连接,角度调节组件与基座可转动连接,划痕棒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上,工作平台内嵌设有用以实现发热环境的加热管组,横向进给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可带动竖向进给机构作横向进给运动,竖向进给机构可带动基座作竖向进给运动。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划线角度盘、螺栓件以及芯轴,划线角度盘通过芯轴与基座可转动连接,螺栓件的一端穿过划线角度盘与基座固定连接,以限制划线角度盘的转动行程,划痕棒固定在划线角度盘的外圆面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以装夹待测样机的夹具组。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夹具组包括压板件以及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穿过压板件与工作平台螺纹连接,压板件可用以抵压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还包括电控箱,平台驱动机构的信号端、横向进给机构的信号端、竖向进给机构的信号端以及加热管组的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划线角度盘上开设有弧形槽,螺栓件的一端穿过弧形槽与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槽用以限制划线角度盘的转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控箱包括触控屏、温控表、电源开关以及机箱,触控屏的电源信号端以及温控表的电源信号端分别与电源开关的信号端电性连接,温控表的温控信号端与加热管组的信号端电性连接,平台驱动机构的信号端、横向进给机构的信号端以及竖向进给机构的信号端分别与触控屏的信号端电性连接,触控屏、温控表以及电源开关分别固定在机箱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电控箱还包括急停按钮,急停按钮的信号端与触控屏的信号端电性连接,急停按钮固定在机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根据用户对样机的检测需求,平台驱动机构可带动样机进行纵向移动以调整样机的初始加工位置,横向进给机构以及竖向进给运动可相互配合以带动基座作横向或者竖向运动,进而带动划痕棒在样机上方作同步进给运动,以对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多方位的耐刺穿试验。其中,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调节倾斜角度,实现多角度的耐刺穿试验。加热管组可对工作平台上的样机进行加热,以模拟样机实际工作的发热状态,使测试结果更准确。通过上述过程,使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检测范围更广泛,操作更方便,测试结果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结构轴测图一;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结构轴测图二;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
1、工作平台;2、划痕机构;21、横向进给机构;22、竖向进给机构;23、基座;24、角度调节组件;241、划线角度盘;2411、弧形槽;242、螺栓件;243、芯轴;25、划痕棒;3、平台驱动机构;4、加热管组;5、夹具组;51、压板件;52、调节螺栓;6、电控箱;61、触控屏;62、温控表;63、电源开关;64、机箱;65、急停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划痕机构2以及平台驱动机构3,平台驱动机构3可带动工作平台1作纵向进给运动,划痕机构2的输出端用以对装夹在工作平台1上的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耐刺穿试验。用户将样机装夹在工作平台1后,划痕机构2可对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耐刺穿试验,且平台驱动机构3可驱动工作平台1作纵向进给运动,便于调节样机与划痕机构2之间的配合位置。为了使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不仅可以对样机待测部位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耐刺穿试验,而且可以模拟样机实际工作发热状态,检测过程范围更广且准确度更高。进一步地,划痕机构2包括横向进给机构21、竖向进给机构22、基座23、角度调节组件24以及划痕棒25,竖向进给机构22固定在横向进给机构21的动力输出端上,竖向进给机构22的动力输出端与基座23固定连接,角度调节组件24与基座23可转动连接,划痕棒25固定在角度调节组件24上,工作平台1内嵌设有用以实现发热环境的加热管组4,横向进给机构21的动力输出端可带动竖向进给机构22作横向进给运动,竖向进给机构22可带动基座23作竖向进给运动。根据用户对样机的检测需求,平台驱动机构3可带动样机进行纵向移动以调整样机的初始加工位置,横向进给机构21以及竖向进给运动可相互配合以带动基座23作横向或者竖向运动,进而带动划痕棒25在样机上方作同步进给运动,以对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多方位的耐刺穿试验。其中,用户可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通过角度调节组件24调节倾斜角度,调节的角度范围为45°~90°,实现多角度的耐刺穿试验。加热管组4可对工作平台1上的样机进行加热,以模拟样机实际工作的发热状态,使测试结果更准确。通过上述过程,使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检测范围更广泛,操作更方便,测试结果更精准。
优选地,角度调节组件24包括划线角度盘241、螺栓件242以及芯轴243,划线角度盘241通过芯轴243与基座23可转动连接,螺栓件242的一端穿过划线角度盘241与基座23固定连接,以限制划线角度盘241的转动行程,划痕棒25固定在划线角度盘241的外圆面上。划线角度盘241可绕芯轴243在基座23作转动,以带动划痕棒25旋转,且划线角度盘241上有刻度,用户可根据需求旋转划线角度盘241以使划痕棒25倾斜一定角度,角度范围在调节的角度范围为45°~90°,螺栓件242用以限制划线角度盘241的转动行程。
优选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以装夹待测样机的夹具组5。通过设置夹具组5,方便装夹固定待测样机。
优选地,夹具组5包括压板件51以及调节螺栓52,调节螺栓52的一端穿过压板件51与工作平台1螺纹连接,压板件51可用以抵压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用户通过旋转调节螺栓52,可以调节压板件51与样机相配合的松紧度,方便装夹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
优选地,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还包括电控箱6,平台驱动机构3的信号端、横向进给机构21的信号端、竖向进给机构22的信号端以及加热管组4的信号端分别与电控箱6的信号端电性连接。电控箱6可通过PLC控制器对平台驱动机构3、横向进给机构21、竖向进给机构22以及加热管组4进行参数通讯、读取数据以及转换控制,电控箱6还可以通过触控面板设定试验参数。通过上述过程,实现对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的运动参数进行设定和自动控制。
优选地,划线角度盘241上开设有弧形槽2411,螺栓件242的一端穿过弧形槽2411与基座23固定连接,弧形槽2411用以限制划线角度盘241的转动行程。
优选地,电控箱6包括触控屏61、温控表62、电源开关63以及机箱64,触控屏61的电源信号端以及温控表62的电源信号端分别与电源开关63的信号端电性连接,温控表62的温控信号端与加热管组4的信号端电性连接,平台驱动机构3的信号端、横向进给机构21的信号端以及竖向进给机构22的信号端分别与触控屏61的信号端电性连接,触控屏61、温控表62以及电源开关63分别固定在机箱64上。温控表62用以调节设定温度,从而模拟绝缘部件在实际工作状态下进行耐刺穿试验。用户通过触控屏61可为试验参数进行设定,参数通过数据线与PLC通讯,PLC通过读取数据进行转换为脉冲信号,从而控制平台驱动机构3、横向进给机构21、竖向进给机构22等机构的运转。电源开关63用以接通或切断电源,机箱64用以定位装配触控屏61、温控表62以及电源开关63等电子元器件并起到防护作用。
优选地,电控箱6还包括急停按钮65,急停按钮65的信号端与触控屏61的信号端电性连接,急停按钮65固定在机箱64上。急停按钮65用以在紧急情况下使设备迅速断电停止工作,保证试验过程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划痕机构(2)以及平台驱动机构(3),所述平台驱动机构(3)可带动所述工作平台(1)作纵向进给运动,所述划痕机构(2)的输出端用以对装夹在所述工作平台(1)上的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进行耐刺穿试验,其特征在于:
所述划痕机构(2)包括横向进给机构(21)、竖向进给机构(22)、基座(23)、角度调节组件(24)以及划痕棒(25);
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固定在所述横向进给机构(21)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基座(23)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24)与所述基座(23)可转动连接,所述划痕棒(25)固定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24)上;
所述工作平台(1)内嵌设有用以实现发热环境的加热管组(4);
所述横向进给机构(21)的动力输出端可带动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作横向进给运动,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可带动所述基座(23)作竖向进给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24)包括划线角度盘(241)、螺栓件(242)以及芯轴(243);
所述划线角度盘(241)通过所述芯轴(243)与所述基座(23)可转动连接;
所述螺栓件(242)的一端穿过所述划线角度盘(241)与所述基座(23)固定连接,以限制所述划线角度盘(241)的转动行程;
所述划痕棒(25)固定在所述划线角度盘(241)的外圆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有用以装夹待测样机的夹具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组(5)包括压板件(51)以及调节螺栓(52);
所述调节螺栓(52)的一端穿过所述压板件(51)与所述工作平台(1)螺纹连接;
所述压板件(51)可用以抵压样机的绝缘待测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还包括电控箱(6);
所述平台驱动机构(3)的信号端、所述横向进给机构(21)的信号端、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的信号端以及所述加热管组(4)的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电控箱(6)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划线角度盘(241)上开设有弧形槽(2411);
所述螺栓件(242)的一端穿过所述弧形槽(2411)与所述基座(23)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2411)用以限制所述划线角度盘(241)的转动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6)包括触控屏(61)、温控表(62)、电源开关(63)以及机箱(64);
所述触控屏(61)的电源信号端以及所述温控表(62)的电源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63)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所述温控表(62)的温控信号端与所述加热管组(4)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所述平台驱动机构(3)的信号端、所述横向进给机构(21)的信号端以及所述竖向进给机构(22)的信号端分别与所述触控屏(61)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所述触控屏(61)、所述温控表(62)以及所述电源开关(63)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6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6)还包括急停按钮(65);
所述急停按钮(65)的信号端与所述触控屏(61)的信号端电性连接;
所述急停按钮(65)固定在所述机箱(64)上。
CN202020643943.7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Active CN211955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943.7U CN2119550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3943.7U CN2119550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5014U true CN21195501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2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3943.7U Active CN211955014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5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8778A (zh) 高速卧式剥离力测试机
CN211955014U (zh) 一种自动划痕耐刺穿试验装置
CN214472285U (zh) 一种机电一体控制的岩石试样自动夹持装置
CN110426452B (zh) 一种具有压力传感器超声波探头操作装置
CN105547452B (zh) 碳纤维羽毛球拍三轴振幅测试仪
CN218270466U (zh) 一种汽车天窗条检具
CN208060365U (zh) 高速卧式剥离力测试机
CN218037189U (zh) 一种pcb板测试工装
CN210570303U (zh) 一种冲压件圆孔的精度检具
CN209043705U (zh) 一种新型联锁万能拉力机楔形夹具
CN210180415U (zh) 硬性材料多点全周外径测量设备
CN213067429U (zh) 一种检测软包锂离子电池封装褶皱的装置
CN203349769U (zh) 同轴度检测装置
CN219649084U (zh) 轴销类传感器盖板焊接快速定位机构
CN217717822U (zh) 一种用于耐高温产品的测试夹具
CN218725243U (zh) 一种测试设备
CN211122311U (zh) 一种点压力测试台
CN216780817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焊接用辅助工装
CN114322820B (zh) 一种紧固件内孔深度检测工装
CN218180910U (zh) 一种汽车电子用检测固定工装
CN219608862U (zh) 一种用于耐烧蚀材料在线测试分析实验装置
CN213708118U (zh) 一种玻璃车床的x极间距离数显装置
CN211425258U (zh) 用于检测转向器安装支架的装置
CN215725514U (zh) 一种快速测量电容器多种尺寸的数显卡尺
CN216318043U (zh) 一种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手术设备抓持力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