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3086U -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3086U
CN211953086U CN202020318263.8U CN202020318263U CN211953086U CN 211953086 U CN211953086 U CN 211953086U CN 202020318263 U CN202020318263 U CN 202020318263U CN 211953086 U CN211953086 U CN 211953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elf
cleaning system
machine room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82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晶
尤龙飞
孟山青
李洪喜
吴红文
王霜
王蕾
刘纯鑫
孙中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qing Kaier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qing Kaier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qing Kaier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qing Kaier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82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3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3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设有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新风净化设备的联控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去除空气中颗粒物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两种:(1)过滤式净化,主要通过纤维以及以纤维为基础做的过滤材料,过滤或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净化空气;(2)静电式净化,通过使空气中颗粒物带电,利用集尘装置的电场捕捉带电颗粒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相比过滤式净化,静电式净化只需定期清洗集尘装置,不用更换,运行阻力低、运行费用少、后期维护费用低,且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机房内电子设备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空气环境,包括热环境、湿环境和空气品质。其中热环境和湿环境通过设置在机房内的基站空调设备进行调整,保证温度、湿度达到理想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基站空调一般不对空气品质进行调节。
机房湿膜新风设备通过引进室外新风,对新风进行等焓加湿,降低送入机房内新风温度4~10℃;相同的室外环境,同机房新风设备相比,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可以增加新风的利用时间,进一步减少空调(压缩机)的运行时间,节能效果更优。而现阶段,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大部分采用传统的过滤式净化,过滤器容易堵塞,增加故障点,加之湿膜新风设备和空调的联控不理想,导致过滤材料更换频繁、运行维护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节能效果不理想。目前缺乏一种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及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过滤式净化的过滤器堵塞、运行维护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节能效果不理想、联控故障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设有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还设有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配置有自清洁系统。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还设有混风段;所述混风段配置有回风系统;其中:所述混风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端,用于接收从进风端进入的空气;所述混风段还可通过所述回风系统接收从所述回风系统进入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系统直接设置在所述混风段上或者通过管道与所述混风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装置包括以一定构造排布的带状体,使得空气中的被清洁物附着在所述带状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形成圆盘状结构;或者所述带状体为多条,呈平行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若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吸嘴和固定管件,所述吸嘴一端与所述固定管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上设有可卡住所述带状体的元件,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带状体的一侧设有带螺纹的凸出部,所述元件通过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固定部与所述凸出部连接。
进一步地,若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吸嘴、管件和气源,所述吸嘴与所述管件连接,所述吸嘴内设有至少两个穿入所述带状体间的间隙的元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元件间隔排列并构造出一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元件之间,或位于两个所述元件错开排列时构造出的缺口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作用于所述带状体的元件,所述元件用于使附着在所述带状体上的被清洁物脱落;还包括集尘管件,所述集尘管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集尘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带状体上脱落的被清洁物,所述集尘管件的另一端连通集尘空间,用于收集所述被清洁物。
进一步地,若所述带状体为多条,呈平行间隔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吸入所述带状体上颗粒物的吸嘴,所述吸嘴内设有用于穿入所述带状体之间间隙的元件,所述吸嘴和元件数量与待清洁带状体的数量对应设置,所述吸嘴通过伸缩管路连接引风设备;所述自清洁系统还包括带动所述吸嘴和元件沿着所述带状体往复运动的动力伸缩机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进风端和所述集尘装置之间还设有电离段。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的联控系统,包括新风设备、排风系统、空调、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空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新风设备为上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独有的空气混合处理系统、自清洁免维护系统、焓值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过滤式净化的过滤器堵塞、运行维护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节能效果不理想、联控故障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对机房设备进行降温,最大限度减少空调(压缩机)的运行能耗,实现自清洁免维护、人工材料费低、室外自然冷空气利用时间长、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和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自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联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2-进风端;3-出风端;4-进风罩、5-自清洁系统、6-碳纤维刷、7-固定件、8-支撑体、9-集尘装置、10-中心件、11-风机、12-出风、13-进风风阀、14-混风段、15-回风系统、16-电离段、21-加湿系统、31-支架、41-限位装置、51-自清洁行程、71-倾角、91-带状体、510-吸嘴、511-固定管件、512-元件、513-凸出部、514-固定部、520-吸嘴、521-吸嘴管件;522-喷嘴;523-喷嘴管件;524-气源;525-元件;530-元件;531-集尘管件;532-集尘空间;540-元件;541-吸嘴;542-伸缩管路;543-引风设备;544-动力伸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包括进风端2和出风端3,进风端2用于送入新风1,出风端3用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即出风12。在进风端2和出风端3依次设置有进风罩4、进风风阀13、配置有回风系统15的混风段14、电离段16、集尘装置9、加湿系统21和风机11。下面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混风段14是一段供空气流动的通道,混风段14的一侧连接进风端2,用于接收进风端2送入的空气。混风段14还通过回风系统15接收来自回风系统15的空气,当进风端2和回风系统15均处于开启状态时,从进风端2进入的空气和从回风系统15进入的空气在混风段14中进行混合。
回风系统15在混风段14的位置可以是多种,比如在混风段14的侧面设置,左右两面设置、上下两面设置、任意三面设置等;也可以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的进风口在风机11的出风口的远端,或者离出风口有一定距离。回风系统15具体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回风风阀。
混风段14的回风系统15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第一,在室外空气不利于引入机房内部进行净化后,通过控制系统关闭进风风阀13,进而通过内部循环增加机房内部空气环境的净化;第二,人工对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在某一时间段进行内部循环净化,即关闭进风风阀13,开启回风系统15;第三,根据室内空气环境,如机房内部环境需要增加净化,则关闭进风风阀13,开启回风系统15,当达到设定的机房内部空气环境值,重新开启进风风阀13,关闭回风系统15;第四,根据室内外空气环境,同时开启进风风阀13和回风系统15,缓解室外空气和机房内部空气的温度差,避免机房由于室外和室内空气的温度差过大引起的结露、结霜问题,进一步增加了该技术的应用区域和范围。
电离段16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和形式,如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电离丝、导电环或CN208115987U公开的电离装置。
集尘装置9包括带状体91,带状体91可以卷绕成圆盘型(如图4所示),也可以间隔平行排列多个形成矩形结构(如图5所示)。带状体91可以包括高电位和低电位两条,带状体91按照一定规则排布后由支架31或其他固定结构固定。集尘装置9可以在新风设备内呈一定倾角71设置(如图3所示),以增大过滤面积。
带状体91如果采用卷绕的形式构成集尘装置9,则可以有多种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集尘装置9固定在一个支架31上,支架31的两侧设有用于紧固集尘装置9的固定件7。如图2所示,集尘装置9的带状体91卷绕在一个中心件10上,中心件10上连接碳纤维刷6以进行导电,使得带状体91具有电势差,用于吸附颗粒。集尘装置9的两侧固定在支撑体8上,并由固定件7进一步固定。
本实施例中,带状体91可以为至少两个电位不同的带状电极件,即具有静电吸附性,更有利于吸附被电离处理的灰尘,带状电极件卷绕在电绝缘体上,两个相邻电极件间留有供空气流通的间隙,该间隙用于空气流通。带状体91也可以仅采用普通的不带电的带状部件,仅凭借带状体之间狭小的缝隙吸附颗粒物,相应地,此时装置不需要设置电离部件进行电离。带状体91可仅仅采用一条,卷绕成圆盘状,也可以采用多条平行排列(如下文叙述)。
如采用带状电极件,则其可以直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由可以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带状电极件的核心作用是导电、集尘,因此任何可以满足此要求的材料和结构都可以采用,在此不做限制。除此之外,带状电极件还可以由至少两层材料层复合而成。例如,可以在金属材料外部复合非金属材料层,或者高电阻或抗静电材料,材料上设有导电层,材料和导电层外部复合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集尘装置9还配置有自清洁系统5。自清洁系统5也包括多种形式。大体上来说,自清洁系统5包括管路系统和元件两大部分,元件用于作用于带状体91,剥落其表面的灰尘等被清洁物。管路系统用于将灰尘进行回收或传递吹落或吸入灰尘的气体。其中自清洁系统5可以在集尘装置9上运动,其自清洁行程51可以受到限位装置41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如图6所示,则所述自清洁系统5包括吸嘴和固定管件,吸嘴一端与固定管件可拆卸连接,吸嘴上设有可卡住带状体的元件,吸嘴朝向带状体的一侧设有带螺纹的凸出部,元件通过与凸出部配合的固定部与凸出部连接。该自清洁系统5的具体结构可以如CN207521165U中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则自清洁系统5包括吸嘴、吸嘴管件、喷嘴、喷嘴管件和气源,吸嘴与吸嘴管件连接,吸嘴内设有至少两个穿入带状体间的间隙的元件,相邻的两个元件间隔排列并构造出一放置空间,放置空间位于两个元件之间,或位于两个元件错开排列时构造出的缺口空间。喷嘴位于该放置空间或缺口空间内,喷嘴通过喷嘴管件连接气源,用于喷射气体。该自清洁系统5的具体结构可以如CN207641656U中所述,在此不再重复。
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清洁系统5包括作用于带状体的元件530,元件530用于使附着在带状体上的被清洁物脱落;还包括集尘管件531,集尘管件531的一端设于集尘装置9的一侧,用于接收带状体上脱落的被清洁物,集尘管件531的另一端连通集尘空间532(如集尘袋),用于收集被清洁物。
如图9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带状体91为多条,呈平行间隔排列,则自清洁系统5包括用于吸入带状体上颗粒物的吸嘴541,吸嘴541内设有用于穿入所述带状体91之间间隙的元件540,吸嘴541和元件540数量与待清洁带状体91的数量对应设置,吸嘴541通过伸缩管路542(如伸缩套管)连接引风设备543;自清洁系统5还包括带动吸嘴541和元件540沿着带状体91往复运动的动力伸缩机构544(如液压缸、气缸、直线电机等驱动设备)。
加湿系统21主要采用水帘湿膜加湿,为常规现有技术;供水方式可结合机房周围环境,可以是城镇自来水、自然雨水、井水等。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联控系统,包括新风设备、排风系统、空调、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空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新风设备为上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
控制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下简称机房湿膜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机房空调的联动主要有两种控制系统方式:
一、根据设置在机房内和机房外(或者可检测机房外温湿度的合适位置)的温湿度变送器(或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机房外部(即新风)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内,同时在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的条件下,此时开启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加湿段关闭,即不对新风加湿)和排风系统,关闭机房空调(压缩机)的运行;
如果机房外部(即新风)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不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内,此时根据焓湿图计算通过加湿段后机房外(即新风)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计算得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内,同时在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的条件下,此时开启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加湿段开启,即对新风加湿)和排风系统,关闭机房空调(压缩机)的运行;
如果计算得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不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内,即使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此时也将关闭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和排风系统,机房空调则根据机房内部设置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做相应的开启运行或关闭运行;
二、根据测试到的机房内部和机房外部(即新风)的空气焓值,如果机房外部(即新风)的空气焓值在控制系统设置的焓值范围内,同时在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的条件下,此时开启湿膜新风设备(加湿段关闭,即不对新风加湿)和排风系统,关闭机房空调(压缩机)的运行;
如果机房外部(即新风)的空气焓值不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焓值范围内,此时根据焓湿图计算通过加湿段后机房外部(即新风)的焓值,如果计算得出焓值在控制系统设置的焓值范围内,同时在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的条件下,此时开启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加湿段开启,即对新风加湿)和排风系统,关闭机房空调(压缩机)的运行;
如果通过焓湿图计算得出的焓值不在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焓值范围内,即使满足其他开启环境参数(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等),此时也将关闭机房湿膜新风设备和排风系统,机房空调则根据机房内部设置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要求,做相应的开启运行或关闭运行;
其他方式是通过混风段14的回风系统15,通过调节回风量和新风量的比值,进而调节混风后和加湿段前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此时根据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值,机房湿膜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机房空调做相应的运行调节;通过混风段14的回风系统15,通过调节回风量和新风量的比值,进而调节混风后和加湿段前空气的焓值,此时根据控制系统设置的送风参数范围值,机房湿膜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机房空调做相应的运行调节。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设有加湿系统;所述加湿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还设有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配置有自清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还设有混风段;所述混风段配置有回风系统;其中:所述混风段的一端连接所述进风端,用于接收从进风端进入的空气;所述混风段还可通过所述回风系统接收从所述回风系统进入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系统直接设置在所述混风段上或者通过管道与所述混风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包括以一定构造排布的带状体,使得空气中的被清洁物附着在所述带状体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形成圆盘状结构;或者所述带状体为多条,呈平行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吸嘴和固定管件,所述吸嘴一端与所述固定管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上设有可卡住所述带状体的元件,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带状体的一侧设有带螺纹的凸出部,所述元件通过与所述凸出部配合的固定部与所述凸出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带状体以卷绕的方式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吸嘴、管件和气源,所述吸嘴与所述管件连接,所述吸嘴内设有至少两个穿入所述带状体间的间隙的元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元件间隔排列并构造出一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元件之间,或位于两个所述元件错开排列时构造出的缺口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作用于所述带状体的元件,所述元件用于使附着在所述带状体上的被清洁物脱落;还包括集尘管件,所述集尘管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集尘装置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带状体上脱落的被清洁物,所述集尘管件的另一端连通集尘空间,用于收集所述被清洁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带状体为多条,呈平行间隔排列,则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用于吸入所述带状体上颗粒物的吸嘴,所述吸嘴内设有用于穿入所述带状体之间间隙的元件,所述吸嘴和元件数量与待清洁带状体的数量对应设置,所述吸嘴通过伸缩管路连接引风设备;所述自清洁系统还包括带动所述吸嘴和元件沿着所述带状体往复运动的动力伸缩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端和所述集尘装置之间还设有电离段。
11.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的联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设备、排风系统、空调、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新风设备、排风系统和空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新风设备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
CN202020318263.8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Active CN211953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263.8U CN2119530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8263.8U CN2119530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3086U true CN211953086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8263.8U Active CN211953086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3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26289A1 (en) Cylindrical ifd filter
WO2007016872A1 (fr) Dispositif de precipitation electrostatique presentant une efficacite elevee
CN209054673U (zh) 空气净化工作站、应用于空调系统的通风道和空调系统
CN106179751A (zh) 一种平板形微静电过滤器
CN104697102A (zh) 一种孔板式新风引进净化装置
CN105020793A (zh) 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及与空调器组合安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7687696A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室内机
CN101185915B (zh) 高效转动极板电除尘器
CN211953086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系统的机房湿膜新风净化设备及联控系统
CN211903192U (zh) 混风装置、基站新风拦尘设备及基站循环净化联控系统
CN207146635U (zh) 静电除尘模块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06931584B (zh) 一种用于被动房的除霾空调系统
CN101380482B (zh) 新风净化机
CN210179772U (zh) 一种智能免维护拦尘新风装置及基站联控系统
CN206104126U (zh) 一种平板形微静电过滤器
CN210425422U (zh) 一种热交换新风机
CN107883514A (zh) 新风换气装置
CN206981000U (zh) 一种微迷宫静电过滤器
CN1238664C (zh) 空调机
CN202410831U (zh) 静电除尘空气净化装置
CN100516701C (zh) 空调器的可扩展式离子集尘器
CN208920412U (zh) 一种空气管理新风系统
CN2195718Y (zh) 空调机、换气机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05926011U (zh) 一种圆筒形微静电过滤器
CN218763952U (zh) 一种基站新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