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2267U -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2267U
CN211952267U CN202020583013.7U CN202020583013U CN211952267U CN 211952267 U CN211952267 U CN 211952267U CN 202020583013 U CN202020583013 U CN 202020583013U CN 211952267 U CN211952267 U CN 211952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miting
natural gas
ring
liquid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30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章克
孔亮
方亚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830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2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2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2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气管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包括输气管道连接件,所述输气管道连接件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为中空的管道,所述连通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法兰,两个所述法兰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开设有冷凝器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引流槽。该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当第二密封件与集液腔贴合时,第一密封件与限位管分开,液体会流入到集液腔的内部,第一密封件与限位管贴合时,第二密封件与集液腔分开,所以连接柱上的排水槽与集液腔的内腔相连通,使液体通过排水槽排出,两个密封件的设置,保证了集液时不能排液,排液时不能集液,避免了漏气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气管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天然气用量持续增长,我国需配套建设大量主干线、支干线、支线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管道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管道沿线温度与压力的变化,天然气中的水和重烃组分易产生气液相变而析出在管输中无法完全带出,从而在起伏管道低洼处形成积液,导致管道压力升高;此外,积液还会使管输能耗和管道压降增大,输送效率降低,管道腐蚀速率加快,导致天然气泄露,最终影响气体平稳、高效、安全地输送。因此需要对天然气管道内部的积液进行清理,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密封性好的,排液时不会漏气的全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通过各个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包括输气管道连接件,所述输气管道连接件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为中空的管道,所述连通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法兰,两个所述法兰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开设有冷凝器连接孔,所述连通管的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引流槽,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开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内部和冷凝器连接孔的内腔均与连通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和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半环和第二限位半环,所述引流孔、安装管、第一限位半环和第二限位半环呈同心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半环和第二限位半环分别位于安装管的内侧和外侧;
所述冷凝器连接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安装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引导头,所述安装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集液件,所述集液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件,所述第一限位半环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限位半环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密封环;
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连接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件,所述连接柱远离第一密封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动头,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第二密封件和拧动头之间,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上的螺纹位于第二密封件和拧动头之间。
可选的,所述引导头包括同心圆设置的引导管和限位管,所述引导管的直径小于限位管的直径,所述引导管和限位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管从靠近引导管一侧的直径至另一侧的直径逐渐增加,所述限位管内腔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的顶部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限位管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安装管内壁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限位管靠近引导管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半环,所述引导管插接于引流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集液件的一侧开设有集液腔,所述集液件的另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集液腔的内腔与调节孔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液件靠近集液腔的一侧开设有第四限位半环。
可选的,所述集液腔远离调节孔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管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集液腔靠近调节孔一侧的形状与第二密封件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调节孔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环卡接于第一限位半环和第三限位半环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所述第二密封环卡接于第二限位半环和第四限位半环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通过法兰以及连接孔把输气管道连接件连接到输气管道上,然后在连通管的底部开设引流槽和引流孔,对天然气中的液体进行收集,因为引导管插接于引流孔的内部,所以液体通过引导头流入到安装管的内部,而集液件又固定连接于安装管的外表面,所以液体会流入到集液件的内部,实现了便于收集的目的。
2、该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因为连接柱与调节孔螺纹连接,所以在拧动连接柱的过程中,会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安装管、引导头和集液件组成的内腔中移动,当第二密封件的底部与集液腔的底部贴合时,第一密封件的顶部与限位管的内壁分开,液体会流入到集液腔的内部,当拧动连接柱,使第一密封件的顶部与限位管的内壁贴合时,使第二密封件的底部与集液腔的底部分开,所以使连接柱上的排水槽与集液腔的内腔相连通,进而使集液腔内部收集到的液体通过排水槽排出,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设置,保证了集液时不能排液,排液时不能集液,避免了漏气事件的发生,体现了设计的精妙之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引导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集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气管道连接件、11-连通管、12-法兰、13-连接孔、14-冷凝器连接孔、15-引流槽、16-引流孔、17-安装管、18-第一限位半环、19-第二限位半环、2-冷凝器、3-引导头、31-引导管、32-限位管、4-集液件、41-集液腔、42-调节孔、43-第四限位半环、5-调节件、51-连接柱、52-第一密封件、53-第二密封件、54-拧动头、55-排水槽、6-第一密封环、7-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包括输气管道连接件1,输气管道连接件1包括连通管11,连通管11为中空的管道,连通管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法兰12,两个法兰 12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3,通过法兰12以及连接孔13把输气管道连接件1连接到输气管道上,连通管11的顶部开设有冷凝器连接孔14,连通管11的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引流槽15,连通管11的底部开设有引流孔16,引流孔16的内部和冷凝器连接孔14的内腔均与连通管11的内腔相连通,连通管1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7,安装管17的内壁和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连通管11 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引流孔16、安装管17、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呈同心轴设置,且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分别位于安装管17的内侧和外侧;
冷凝器连接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冷凝器2,公开号CN2101535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内部就使用了冷凝管,通过冷凝管对输气管道内的液体进行冷凝处理,加快了固液分离的速度,保证了排液的速度,由此可见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冷凝器是常用装置,本实用新型只是在本处利用一下冷凝器的原理,并未对冷凝器的结构和原理做出改变,也非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安装管1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引导头3,安装管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集液件4,集液件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件5,第一限位半环18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密封环6,第二限位半环19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密封环7,在连通管11的底部开设引流槽15 和引流孔16,对天然气中的液体进行收集,因为引导管31插接于引流孔16 的内部,所以液体通过引导头3流入到安装管17的内部,而集液件4又固定连接于安装管17的外表面,所以液体会流入到集液件4的内部,实现了便于收集的目的;
调节件5包括连接柱51,连接柱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件52,连接柱5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件53,连接柱51远离第一密封件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动头54,连接柱5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水槽55,排水槽55 位于第二密封件53和拧动头54之间,连接柱51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连接柱51上的螺纹位于第二密封件53和拧动头54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引导头3包括同心圆设置的引导管31和限位管32,引导管31的直径小于限位管32的直径,引导管31和限位管3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管32从靠近引导管31一侧的直径至另一侧的直径逐渐增加,限位管32内腔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管3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安装管17内壁螺纹相适配的螺纹,限位管32靠近引导管31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半环33,引导管31插接于引流孔16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集液件4的一侧开设有集液腔41,集液件4的另一侧开设有调节孔42,集液腔41的内腔与调节孔42的内腔相连通,集液件4靠近集液腔4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限位半环4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集液腔41远离调节孔42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管17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集液腔41靠近调节孔42一侧的形状与第二密封件53底部的形状相适配,调节孔4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51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密封环6卡接于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三限位半环33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第二密封环7卡接于第二限位半环19和第四限位半环43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通过两个密封环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漏气事件的发生。
因为连接柱51与调节孔42螺纹连接,所以在拧动连接柱51的过程中,会使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53在安装管17、引导头3和集液件4组成的内腔中移动,当第二密封件53的底部与集液腔41的底部贴合时,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与限位管32的内壁分开,液体会流入到集液腔41的内部,当拧动连接柱51,使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与限位管32的内壁贴合时,使第二密封件53的底部与集液腔41的底部分开,所以使连接柱51上的排水槽55 与集液腔41的内腔相连通,进而使集液腔41内部收集到的液体通过排水槽 55排出,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53的设置,保证了集液时不能排液,排液时不能集液,避免了漏气事件的发生,体现了设计的精妙之处。
为了防止非工作人员的误触所造成的漏气事件的发生,可以在本装置的外表面加设一个固定套件,通过固定套件把本装置上锁,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中实用的密封环和密封件均为软质的橡胶,而且并不局限于橡胶,也可以为别的软质材料。
综上所述,该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使用时,通过法兰12以及连接孔13把输气管道连接件1连接到输气管道上,然后在连通管11的底部开设引流槽15和引流孔16,对天然气中的液体进行收集,因为引导管31插接于引流孔16的内部,所以液体通过引导头3流入到安装管17的内部,而集液件4又固定连接于安装管17的外表面,所以液体会流入到集液件4的内部,实现了便于收集的目的;因为连接柱51与调节孔42螺纹连接,所以在拧动连接柱51的过程中,会使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53在安装管17、引导头3和集液件4组成的内腔中移动,当第二密封件53的底部与集液腔41 的底部贴合时,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与限位管32的内壁分开,液体会流入到集液腔41的内部,当拧动连接柱51,使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与限位管32 的内壁贴合时,使第二密封件53的底部与集液腔41的底部分开,所以使连接柱51上的排水槽55与集液腔41的内腔相连通,进而使集液腔41内部收集到的液体通过排水槽55排出,第一密封件52和第二密封件53的设置,保证了集液时不能排液,排液时不能集液,避免了漏气事件的发生,体现了设计的精妙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气管道连接件(1),所述输气管道连接件(1)包括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为中空的管道,所述连通管(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法兰(12),两个所述法兰(12)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连通管(11)的顶部开设有冷凝器连接孔(14),所述连通管(11)的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引流槽(15),所述连通管(11)的底部开设有引流孔(16),所述引流孔(16)的内部和冷凝器连接孔(14)的内腔均与连通管(1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1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管(17),所述安装管(17)的内壁和外表面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连通管(1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所述引流孔(16)、安装管(17)、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呈同心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二限位半环(19)分别位于安装管(17)的内侧和外侧;
所述冷凝器连接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冷凝器(2),所述安装管(1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引导头(3),所述安装管(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集液件(4),所述集液件(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件(5),所述第一限位半环(18)的内部卡接有第一密封环(6),所述第二限位半环(19)的内部卡接有第二密封环(7);
所述调节件(5)包括连接柱(51),所述连接柱(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件(52),所述连接柱(5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件(53),所述连接柱(51)远离第一密封件(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拧动头(54),所述连接柱(5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水槽(55),所述排水槽(55)位于第二密封件(53)和拧动头(54)之间,所述连接柱(51)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柱(51)上的螺纹位于第二密封件(53)和拧动头(5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3)包括同心圆设置的引导管(31)和限位管(32),所述引导管(31)的直径小于限位管(32)的直径,所述引导管(31)和限位管(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32)从靠近引导管(31)一侧的直径至另一侧的直径逐渐增加,所述限位管(32)内腔的形状与第一密封件(52)的顶部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3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安装管(17)内壁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限位管(32)靠近引导管(31)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三限位半环(33),所述引导管(31)插接于引流孔(1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件(4)的一侧开设有集液腔(41),所述集液件(4)的另一侧开设有调节孔(42),所述集液腔(41)的内腔与调节孔(4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液件(4)靠近集液腔(41)的一侧开设有第四限位半环(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41)远离调节孔(42)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管(17)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所述集液腔(41)靠近调节孔(42)一侧的形状与第二密封件(53)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调节孔(42)的内部开设有与连接柱(51)外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6)卡接于第一限位半环(18)和第三限位半环(33)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所述第二密封环(7)卡接于第二限位半环(19)和第四限位半环(43)共同组成的空腔内部。
CN202020583013.7U 2020-04-17 2020-04-17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Active CN211952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3013.7U CN2119522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3013.7U CN2119522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2267U true CN211952267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3013.7U Active CN2119522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2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9092A (zh) * 2022-05-06 2022-07-08 湖北恒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异抗水汽保温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9092A (zh) * 2022-05-06 2022-07-08 湖北恒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异抗水汽保温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2267U (zh) 天然气长输管道积液排除装置
CN201871434U (zh) 压力补偿式按扣滴头
CN211471157U (zh) 一种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1911908B (zh) 一种毛细给水器
CN216692632U (zh) 一种新型螺纹连接抽拉弯管
CN21647942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承接式排水管
CN218992714U (zh) 一种增压泵的安装连接器
CN218935649U (zh) 一种ppr水管的快插直接结构
CN212616605U (zh) 一种饮用水监测净化装置
CN215726781U (zh) 一种阀门流量测试装置
CN217482284U (zh) 一种一体式排水管件
CN220354189U (zh) 一种液压马达的油口结构
CN209800941U (zh) 一种加强型尼龙变径管
CN219469988U (zh) 具有快拆结构的lng贮槽底部进液用气液分离器
CN212102175U (zh) 一种mbr膜生物反应器
CN216513100U (zh) 一种高效的锅炉软化水装置
CN215427775U (zh) 一种真空泵出口汽水分离装置
CN213488393U (zh) 一种管线机用反渗透膜进水过滤系统
CN218845361U (zh) 不锈钢管件转换接头
CN212853735U (zh) 一种方便多次使用的输尿管支架
CN209229339U (zh) 一种排废气管道
CN219474716U (zh) 一种水龙头流量监测装置
CN209781986U (zh) 多管水封
CN213049594U (zh) 一种带有水损耗计算装置的污水厂自来水进水管道
CN215783476U (zh) 组合型冷凝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