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0915U - 小型吹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吹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0915U
CN211950915U CN202020112917.1U CN202020112917U CN211950915U CN 211950915 U CN211950915 U CN 211950915U CN 202020112917 U CN202020112917 U CN 202020112917U CN 211950915 U CN211950915 U CN 211950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pper cover
wind wheel
shel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29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博锋
简德荣
汪超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29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0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0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0915U/zh
Priority to JP2020005666U priority patent/JP3231072U/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吹风装置,属于电风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上盖、壳体下盖和风轮。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围设成容纳风轮的腔体,风轮的出气端与出风口连通,风轮的转轴朝向壳体上盖的顶部,风轮与壳体上盖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负压区与进风口连通,风轮转动,风轮与壳体上盖内顶面之间形成负压区,进而为外部空气进入壳体上盖内部提供动力,在壳体上盖侧面设置进风口将外部空气导入负压区,并通过壳体上盖上的出风口将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吹风装置在壳体上盖的侧面设置进风口,当吹风装置佩戴在手上时可避免袖子遮挡进风口,保证进风口的进风量。

Description

小型吹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风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型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炎热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在户外或交通工具上人们越来越喜欢随身携带穿戴式小风扇,可以增加空气流动起到降温或透气的效果。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穿戴式风扇为端面设置进风口,侧面设置出风口,进风口容易被袖子遮挡,进风口处存在风量外溢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穿戴式风扇使用不便且能量损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吹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穿戴式风扇使用不便且能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型吹风装置,包括:
壳体上盖,侧面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壳体下盖,与所述壳体上盖相互扣合固定,所述壳体上盖与所述壳体下盖围设成腔体;和
风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风轮的出气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轮的转轴朝向所述壳体上盖的顶部,所述风轮与所述壳体上盖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负压区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两相对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另两相对侧之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三个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另一个侧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风轮包括:
涡轮扇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盖上,沿所述涡轮扇叶的周向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风轮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挡板上;和
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涡轮扇叶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向所述负压区的第一导风板,当所述第一导风板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依次排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当所述第二导风板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依次排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0°小于90°。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下盖底端铰接有调节支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下盖设置有卡座,所述壳体下盖与所述卡座扣合固定,所述调节支架铰接设置于所述卡座底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下盖底端设置有用于缠绕于手腕的佩戴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围设成容纳风轮的腔体,风轮的出气端与出风口连通,风轮的转轴朝向壳体上盖的顶部,风轮与壳体上盖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负压区与进风口连通,在风轮的转动下,风轮与壳体上盖内顶面之间形成负压区,进而为外部空气进入壳体上盖内部提供动力,在壳体上盖侧面设置进风口将外部空气导入负压区,并通过壳体上盖上的出风口将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吹风装置在壳体上盖的侧面设置进风口,当吹风装置佩戴在手上时可避免袖子遮挡进风口,保证进风口的进风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形成风道,避免了吸入的空气碰撞装置内部结构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出风口的出风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的分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上盖;101、进风口;102、出风口;2、壳体下盖;3、风轮;31、挡板;311、出气端;32、涡轮扇叶;4、开关;5、第一导风板;6、第二导风板;7、负压区;8、调节支架;9、佩戴组件;10、USB插口;11、卡座; 12、凸块;13、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与壳体下盖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壳体上盖剖开的结构示意图且图7中两侧的箭头具体示出了小型吹风装置内部风道的风向,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进行说明。小型吹风装置包括壳体上盖1、壳体下盖2和风轮3。壳体上盖1 侧面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壳体下盖2与壳体上盖1相互扣合固定,壳体上盖1与壳体下盖2围设成容纳风轮3的腔体,风轮3的出气端311与出风口102连通,风轮3的转轴朝向壳体上盖1的顶部,风轮3与壳体上盖1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7,负压区7与进风口101连通。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分别设置在壳体上盖1的不同侧面,风轮3转动,使风轮3与壳体上盖1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7,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101进入上述负压区7,并通过风轮3的出气端311和出风口102将空气排出,在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形成一个风道;壳体上盖1侧面还设置有开启风轮3电机的开关4和USB插口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壳体上盖1与壳体下盖2围设成容纳风轮3的腔体,风轮3的出气端311与出风口102连通,风轮 3的转轴朝向壳体上盖1的顶部,风轮3与壳体上盖1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7,负压区7与进风口101连通,风轮3转动,风轮3与壳体上盖1内顶面之间形成负压区7,进而为外部空气进入壳体上盖1内部提供动力,在壳体上盖1侧面设置进风口101将外部空气导入负压区7,并通过壳体上盖1上的出风口102 将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吹风装置在壳体上盖1的侧面设置进风口101,当吹风装置佩戴在手上时可避免袖子遮挡进风口101,保证进风口101的进风量;同时本实用新型装置内部形成风道,避免了吸入的空气碰撞装置内部结构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了出风口102的出风效率,若要求一定出风量,则可降低风轮3的功率,本实用新型装置体积相对于现有的穿戴式风扇更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图3和图6,壳体上盖1为底端开敞的立方体,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上盖1的两个相对侧面,出风口102设置在壳体上盖1另外两个相对侧面其中的一个侧面上即两面进风,单面出风。在壳体上盖1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进风口101,增大负压区7导入的空气,进而提高出风量,现有的带在手腕上的穿戴式风扇将进风口101设置在风轮3端部,袖子容易完全挡住进风口 101,影响进风效果,本申请将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上盖1的两个相对侧面,袖子不易完全挡住进风口101,进风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上盖1的三个侧面上,出风口102设置在壳体上盖1的另一个侧面上即三面进风,一面出风。一般地,大的进风量就会有大的出风量,在壳体上盖1的三个侧面分别设置进风口101,使进风量达到最大,相应的出风量也达到最大,若要求一定的出风量,则相对于现有技术只需采用功率小的电机即可满足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3和图6,风轮3包括涡轮扇叶32、挡板31和电机。涡轮扇叶32转动设置在壳体下盖2上,在涡轮扇叶32的外侧周向设置有挡板31,挡板31与壳体下盖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挡板31和壳体下盖2上分别设置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挡板31上的螺纹孔和壳体下盖2上的螺纹孔进而固定挡板31和壳体下盖2,风轮3的出气端311设置在挡板31上,且出气端311与出风口102连通,电机设置在壳体下盖2上并设置在挡板31内,用于带动涡轮扇叶32转动。外部空气从壳体上盖 1侧面的进风口101进入上述负压区7,将负压区7吸入的空气全部聚集在挡板 31内,通过出气端311排出并通过与出气端311连通的出风口102将空气排出壳体上盖1外部,避免负压区7吸入的空气向四周扩散,避免了空气在壳体上盖1内的乱流,提高了出风口102的出风效率。风轮3中的涡轮扇叶32迫使空气旋转,对空气做功,使其动量增加,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涡轮扇叶32 四周甩出,通过挡板31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使空气从挡板31上的出气端311 排出,当风轮3内的空气排出后,风轮3上方的压力低于第一导风板5处的压力,新的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吸入风轮3内,空气就不断地从挡板31处的出气端311排出。
为了将外部空气充分汇聚到负压区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小型吹风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6,在进风口101内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导风板5,第一导风板5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负压区7,当第一导风板5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第一导风板5沿风轮3的轴向即壳体上盖1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可选地,第一导风板5与壳体上盖1一体成型,通过一套模具加工完成。第一导风板5将外部空气导入负压区7,缩短了外部空气到达负压区7的路程,同时避免了空气与风轮3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避免了乱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出风的效率,在一定出风量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功率小的电机即小型吹风装置的体积比现有的穿戴式风扇要小,携带更方便。
为了汇聚出风口102的空气,提高出风口102空气的流速,请参阅图1、图2、图5和图6,在出风口102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6,当第二导风板6 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第二导风板6沿风轮3的轴向间隔一定距离排布,可选地,第二导风板6与壳体上盖1一体成型,可通过一套模具加工完成。当人们在夏天乘坐地铁时,车内上方空气不流通时会很闷,在出风口102设置第二导风板6,第二导风板6朝向地铁车厢内部的上部空间,可使车内上方空气流通,缓解人们紧张的氛围。
为了使挡板31更稳定地固定在腔体内,请参阅图8,在壳体上盖1的内顶端设置有凸块12,凸块12与挡板31相抵接,防止挡板31在腔体内移动,同时为了将进风区和出风区区分开来,在壳体上盖1的内顶端设置挡风板13,挡风板13与挡板31相抵接,防止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直接排出,而是将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全部汇聚到负压区7,通过风轮3的出气端 311和出风口102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及图6,第一导风板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到90°之间,包含10°,但不包含90°,使第一导风板5导入的空气充分汇聚到负压区7,可选地,第一导风板5与壳体上盖1内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0°;第二导风板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到 90°之间,包含10°,但不包含90°,第二导风板6朝向车厢内部的上方空气,第二导风板6可将壳体上盖1内部吸入的空气充分排入车内上部空间,使车内上方空气流动,进而带动车内空气的流动,可有效地缓解人们每天工作紧张的情绪。
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型吹风装置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壳体下盖2设置有卡座11,壳体下盖2与卡座11扣合固定,在卡座11底端铰接有调节支架 8,调节支架8为圆环形,调节支架8相对卡座11转动,使调节支架8与工作台面相抵接进而将小型吹风装置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同时调节支架8通过卡座 11可拆卸设置于壳体下盖2底端,当调节支架8损坏时,可及时更换调节支架 8,避免调节支架8与壳体下盖2一体设置,调节支架8损坏后造成整体结构的报废。
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型吹风装置缠绕在手腕上,在壳体下盖2底端卡装有佩戴组件9,佩戴组件9可选为包括固定壳和柔性表带,固定壳卡装在壳体下盖2底端,固定壳的两端设置卡槽,柔性表带两端分别设置于两卡槽内,进而将柔性表带固定在该固定壳内。佩戴组件9还可以为钢表带,在壳体上盖 1底端设置槽孔,钢表带的中部穿过槽孔,佩戴组件9不仅仅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上盖,侧面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壳体下盖,与所述壳体上盖相互扣合固定,所述壳体上盖与所述壳体下盖围设成腔体;和
风轮,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风轮的出气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轮的转轴朝向所述壳体上盖的顶部,所述风轮与所述壳体上盖的顶部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负压区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两相对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另两相对侧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三个侧面,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盖另一个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包括:
涡轮扇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盖上,沿所述涡轮扇叶的周向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下盖固定连接;所述风轮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挡板上;和
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涡轮扇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向所述负压区的第一导风板,当所述第一导风板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依次排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当所述第二导风板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风轮的轴向依次排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0°小于9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盖底端铰接有调节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盖设置有卡座,所述壳体下盖与所述卡座扣合固定,所述调节支架铰接设置于所述卡座底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盖底端设置有用于缠绕于手腕的佩戴组件。
CN202020112917.1U 2020-01-17 2020-01-17 小型吹风装置 Active CN211950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917.1U CN211950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小型吹风装置
JP2020005666U JP3231072U (ja) 2020-01-17 2020-12-28 小型扇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2917.1U CN211950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小型吹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0915U true CN21195091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2917.1U Active CN211950915U (zh) 2020-01-17 2020-01-17 小型吹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1072U (zh)
CN (1) CN21195091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1072U (ja) 2021-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4232B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1912017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912012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912018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1912026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12780599A (zh) 离心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CN211950915U (zh) 小型吹风装置
CN111441970A (zh) 手持无叶风扇
CN105570991B (zh) 轴流柜机
CN218325364U (zh) 风扇
CN207145329U (zh) 防化专用离心风机
CN108138455B (zh) 花园吹风机
CN212959185U (zh) 一种风机的安装结构及其应用的吸尘器
CN211233088U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73813U (zh) 一种一体式高速风机
CN203933219U (zh) 一种吸尘器电机的端盖
CN112956801A (zh) 一种出风强劲的高速电吹风
CN202867282U (zh) 一种双级高速离心鼓风机结构
CN212959186U (zh) 一种风机的动叶轮罩体
CN112484278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673571U (zh) 一种电机外风扇结构及电机
CN218151528U (zh) 一种头戴风扇
CN216618017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使用该风道结构的风扇
CN215601165U (zh) 一种无刷电机
CN205805962U (zh) 高风压的轴流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