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9073U -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9073U
CN211949073U CN202020001731.9U CN202020001731U CN211949073U CN 211949073 U CN211949073 U CN 211949073U CN 202020001731 U CN202020001731 U CN 202020001731U CN 211949073 U CN211949073 U CN 211949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roove
glass
curtain wal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17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峰伟
冯程
张翊
张玉婕
胥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Testing And Testing Holding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cai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cai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cai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17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9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9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9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横边框,所述第一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玻璃墙板经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横边框靠近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横边框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墙板的一侧,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横边框,所述第二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玻璃墙板经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横边框靠近所述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通过横边框与横梁可拆卸连接,可在室内完成横梁及玻璃墙板的拆卸,操作简单,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镶嵌在铝框内,形成四边有铝框的幕墙构件,幕墙构件镶嵌在横梁与立柱上,形成横梁立柱外露,铝框分格明显的立面。明框玻璃幕墙是最传统的形式,应用最广泛,工作性能可靠。相对于隐框玻璃幕墙,更易满足施工技术水平要求。
近年以来,我国明框玻璃幕墙的数量越来越多,明框玻璃幕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发生玻璃损坏或自爆、密封胶老化,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安全性能,而且更换不易。如果更换幕墙上的玻璃,需要在室外操作有一定安全风险,且会对铝型材外框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美观且增加工作量。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可以在室内替换玻璃板块,降低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通过横边框与横梁可拆卸连接,可在室内完成横梁及玻璃墙板的拆卸,操作简单,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横边框,所述第一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玻璃墙板经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横边框靠近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横边框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墙板的一侧,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第二横边框,所述第二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玻璃墙板经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横边框靠近所述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玻璃墙板之间设有第一垫块;
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玻璃墙板之间设有第二垫块。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容纳腔,所述第一、二容纳腔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
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三、四容纳腔,所述第三、四容纳腔用于安装第二紧固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密封胶;
和/或,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密封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横梁经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横梁经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梁为中空的结构,所述第一、二螺丝贯穿所述横梁的壳壁延伸至中空的腔体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支撑壁将所述腔体分离成第一、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所述横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横边框位于所述横梁的上侧,所述第二横边框位于所述横梁的下侧,所述第二横边框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用于排出积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明框玻璃幕墙是由很多块玻璃墙板经横边框及横梁拼接而成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连接单元,每块玻璃墙板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当明框玻璃幕墙中的某一块玻璃墙板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将该玻璃墙板上下的两个横梁拆卸,即可使用玻璃吸盘从室内取出玻璃墙板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可拆卸式明框幕墙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第一横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第二横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另一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横边框,11.第一凹槽,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2.第一垫块,13.第一紧固件,14.第一连接部,2.第二横边框,21.第二凹槽,211.第三容纳腔,212.第四容纳腔,22.第二垫块,23.第二紧固件, 24.第二连接部,25.排水部,3.横梁,31.第一腔室,32.第二腔室,33. 第一螺孔,34.第二螺孔,35.第一螺丝,36.第二螺丝,4.第一玻璃墙板,5.第二玻璃墙板,6.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 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横边框1、第二横边框2及横梁3。其中,第一横边框1的上侧设有第一凹槽11,第一玻璃墙板4经第一紧固件13固定在第一凹槽11中,第一横边框1的右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4靠近室内的一侧。第二横边框2的下侧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玻璃墙板5经第二紧固件23固定在第二凹槽21中,第二横边框2的右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4靠近室内的一侧。横梁3设置在第一横边框1与第二横边框2之间,第一横边框1及第二横边框2分别与横梁3可拆卸连接,以此使第一玻璃墙板4与第二玻璃墙板5连接为一个整体。
在实际应用中,明框玻璃幕墙是由很多块玻璃墙板经横边框及横梁拼接而成的,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的连接单元,每块玻璃墙板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个上述的安装结构。当明框玻璃幕墙中的某一块玻璃墙板损坏需要更换时,只需将该玻璃墙板上下的两个横梁拆卸,即可使用玻璃吸盘从室内取出玻璃墙板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横边框1的材质为铁、不锈钢或合金。第一横边框1的左侧设有槽口向上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是用于固定第一玻璃墙板4的,第一凹槽11的槽口宽度与第一玻璃墙板4的厚度适配。第一凹槽11的左槽壁上端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纳腔111,第一容纳腔 111呈“C”字型,第一容纳腔111的腔口朝向右侧。第一凹槽11的右槽壁上端设有内凹的第二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2呈“C”字型,第二容纳腔112的腔口朝向左侧。第一横边框1的右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4为一平板结构,第一连接部14向下开设有多个贯穿平板结构的螺纹孔,第一凹槽11与第一连接部14一体成型。
如图1所示,第一凹槽11的底部设有第一垫块12,第一垫块12的作用是防止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玻璃墙板4的下边沿与硬质的第一凹槽11触碰造成破损。将第一玻璃墙板4固定在第一凹槽11中的第一紧固件13可为密封胶。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一容纳腔111及第二容纳腔 112中涂满密封胶,在第一凹槽11的两侧壁上也涂设密封胶,然后将第一玻璃墙板4插设在第一凹槽11中,待密封胶凝固后即实现第一玻璃墙板4与第一横边框1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容纳腔111及第二容纳腔112 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一玻璃墙板4与第一横边框1的连接紧密性。
如图3所示,第二横边框2的材质为铁、不锈钢或合金。第二横边框 1的左侧设有槽口向下的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是用于固定第二玻璃墙板5的,第二凹槽21的槽口宽度与第二玻璃墙板5的厚度适配。第二凹槽21的左槽壁下端设有内凹的第三容纳腔211,第三容纳腔211呈“C”字型,第三容纳腔211的腔口朝向右侧。第二凹槽21的右槽壁下端设有内凹的第四容纳腔212,第四容纳腔212呈“C”字型,第四容纳腔212 的腔口朝向左侧。第二横边框2的右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 24为一平板结构,第二连接部24向下开设有多个贯穿平板结构的螺纹孔,第二凹槽21与第二连接部24一体成型。第二横边框2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排水部25,排水部25用于排出积水。
如图1所示,第二凹槽21的底部设有第二垫块22,第二垫块22的作用是防止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第二玻璃墙板5的上边沿与硬质的第二凹槽21触碰造成破损。将第二玻璃墙板5固定在第二凹槽21中的第二紧固件23可为密封胶。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第三容纳腔211及第四容纳腔 212中涂满密封胶,在第二凹槽21的两侧壁上也涂设密封胶,然后将第二玻璃墙板5的上端插设在第二凹槽21中,待密封胶凝固后即实现第二玻璃墙板5与第二横边框2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容纳腔211及第四容纳腔212的设置,可以增加第二玻璃墙板5与第二横边框2的连接紧密性。
如图4所示,横梁3的材质为铁、不锈钢或合金,横梁3为长条状的方形结构,横梁3的上下端面要保证尽量光滑,横梁3的四角经倒圆角处理。横梁3的两端是固定在两侧的竖梁上的,横梁3是对上下两侧的玻璃墙板起固定支撑作用的。在横梁3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将横梁3设置成中空的结构。横梁3的腔体内部设有支撑壁,支撑壁将腔体分离成第一腔室31及第二腔室32。第二腔室32的上侧壁设有多个第一螺孔 33,第二腔室32下侧壁设有多个第二螺孔34。通过将横梁3设置成中空结构可以有效的节省材料成本,同时也能降低明框玻璃幕墙的整体重量。
如图1所示,横梁3位于第一横边框1与第二横边框2之间,第一腔室31位于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之间,第二腔室32位于第一连接部 14与第二连接部24之间。多个第一螺丝35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14上的螺纹孔及第一螺孔33,将第一横边框1与横梁3固定连接。多个第二螺丝36依次穿过第二连接部24上的螺纹孔及第二螺孔34,将第二横边框2 与横梁35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还包括竖梁6,第一横边框1的上侧与第一玻璃墙板4固定连接,第一横边框1的下侧与横梁3固定连接,横梁3与第二横边框2的上侧固定连接,第二横边框2的下侧与第二玻璃墙板5固定连接。竖梁6设置在第一玻璃墙板4与第二玻璃墙板5 的两侧,横梁3的两端经螺丝与竖梁6固定连接,以此实现第一玻璃墙板 4与第二玻璃墙板5的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明框玻璃幕墙的安装过程如下:将竖梁6按预设距离固定形成主体的支撑架;将第一横边框1及第二横边框2的凹槽内涂设密封胶,将一玻璃墙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横边框1及第二横边框2的凹槽内,待密封胶凝固,如此形成带边框的玻璃墙板;将两个带边框的玻璃墙板分别经螺丝固定在横梁3的上下两侧,再将横梁固定在竖梁6上,如此反复,即可实现明框玻璃幕墙的安装。
当明框玻璃幕墙中的某一块玻璃墙板损坏需要更换时,此时有两种情形:一、此时的破损玻璃墙板位于高空,不方便室外作业。我们首先将该破损玻璃墙板的横梁3与竖梁6连接的螺丝拆除;然后再将该破损玻璃墙板上下边框与横梁连接的螺丝拆除,使用玻璃吸盘从室内取出该破损玻璃墙板;划开该破损玻璃四周的密封胶,取出破损玻璃进行更换。二、破损玻璃墙板的位置可室内外作业。我们首先将该破损玻璃墙板的横梁3与竖梁6连接的螺丝拆除;然后再将该破损玻璃墙板下边框与横梁连接的螺丝拆除,再将与该横梁下侧连接的另一玻璃墙板的上边框螺丝拆除,取出该横梁;划开该破损玻璃四周的密封胶,取出下横边框及破损玻璃,对破损玻璃进行更换。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种方法需要横梁的厚度大于横边框的凹槽深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横边框,所述第一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玻璃墙板经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横边框靠近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
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横边框远离所述第一玻璃墙板的一侧,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第二横边框,所述第二横边框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玻璃墙板经第二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二横边框靠近所述室内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一玻璃墙板之间设有第一垫块;
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玻璃墙板之间设有第二垫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容纳腔,所述第一、二容纳腔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
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三、四容纳腔,所述第三、四容纳腔用于安装第二紧固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密封胶;
和/或,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密封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横梁经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螺孔,所述横梁经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为中空的结构,所述第一、二螺丝贯穿所述横梁的壳壁延伸至中空的腔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体的内部设有支撑壁将腔体分离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
所述横梁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边框位于所述横梁的上侧,所述第二横边框位于所述横梁的下侧,所述第二横边框靠近室外的一侧设有排水部,所述排水部用于排出积水。
CN202020001731.9U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Active CN211949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1731.9U CN21194907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1731.9U CN21194907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9073U true CN211949073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2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1731.9U Active CN211949073U (zh) 2020-01-02 2020-01-02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9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3622B (zh) 一种墙板安装构件
CN205712903U (zh) 一种挂接饰面板的室内饰面墙及饰面板挂接装置
CN206737222U (zh) 单元体型材幕墙安装器件
CN21499507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幕墙支撑机构
CN207122081U (zh) 一种干挂结构及饰面系统
CN211949073U (zh) 一种可拆卸式明框幕墙安装结构
CN211523646U (zh) 面板连接器及应用的挂装式间隔墙
CN210767364U (zh) 一种玻璃隔断装置
CN217480534U (zh) 一种用于在结构侧边悬挂的单元式幕墙挂座
CN112196156A (zh) 一种单元幕墙板块防脱挂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4246247U (zh) 一种无横梁的石材幕墙系统
CN212026736U (zh) 一种拼接式建筑幕墙
CN212026953U (zh) 一种大型金属复合板安装结构
CN211666033U (zh) 一种幕墙安装的定位组件
CN212026740U (zh) 一种装配式幕墙
CN211774933U (zh) 一种幕墙安装挂件
CN206245694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天花板安装架
CN211714304U (zh) 玻璃组件支撑结构及建筑幕墙
CN215443196U (zh) 建筑墙面幕墙安装定位施工装置
CN211850217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开放式蜂窝铝板幕墙系统
CN215368107U (zh) 一种玻璃幕墙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CN217782511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单元体连接结构
CN218758150U (zh) 一种亚克力拼装板
CN214696347U (zh) 一种幕墙玻璃悬挂结构
CN214785164U (zh) 一种节能建筑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14 whole building 2 and whole building 3, No. 7-11 (single), Gudan Road, Xinchang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Testing and Testing Holding Group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9 8 Chuansha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109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ONGCAI ENGINEERING TEST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