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6355U -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 Google Patents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6355U
CN211946355U CN202020552118.6U CN202020552118U CN211946355U CN 211946355 U CN211946355 U CN 211946355U CN 202020552118 U CN202020552118 U CN 202020552118U CN 211946355 U CN211946355 U CN 211946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groove
release device
water outlet
microbub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21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未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Jorsun Environ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Wuxi Jorsun Environ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Jorsun Environment Co filed Critical Wuxi Jorsun Environment Co
Priority to CN2020205521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6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6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6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涉及气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设有稳流腔和连通稳流腔的出水槽,出水槽自连通稳流腔的一端向背离稳流腔的一端延伸,且出水槽沿曲线延伸。气浮设备包括:气浮池和微气泡释放装置,微气泡释放装置用于向气浮池的内腔通入气泡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可以实现消能释放,且可以缓解因杂质引起的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背景技术
采用气浮工艺进行固液分离时,需要将水与空气混合并释放,以形成直径3um~30um的气泡。为提高空气与水的混合效率,降低流体释放的机械能,可采用折回沟槽结构对流体进行消能处理。然而,在使用时,水中的杂质极易造成沟槽堵塞,从而影响释放效率和消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可以实现消能释放,且可以缓解因杂质引起的堵塞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设有稳流腔和连通所述稳流腔的出水槽;
所述出水槽自连通所述稳流腔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稳流腔的一端延伸,且所述出水槽沿曲线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自连通所述稳流腔的一端至背离所述稳流腔的一端,所述出水槽沿渐开线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包括:进水件和连接所述进水件的释放结合件,所述进水件与所述释放结合件之间形成所述稳流腔和所述出水槽;
所述进水件的进水孔与所述稳流腔连通,所述释放结合件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进水孔相对设置,且所述凹槽向背离所述进水孔的方向凹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释放结合件设有凸台和环形槽;
所述凸台向接近所述进水孔的方向凸起,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凸台;
所述环形槽围设所述凸台,且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出水槽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进水件设有与所述进水孔连通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环形槽共同组成所述稳流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台插设于所述凹陷部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出水槽设置于所述释放结合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出水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槽沿所述稳流腔的周向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进水孔包括锥孔部;
自远离所述稳流腔的一端至接近所述稳流腔的一端,所述锥孔部的径向尺寸递减。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浮设备,包括:气浮池和第一方面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用于向所述气浮池的内腔通入气泡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微气泡释放装置设有稳流腔和连通稳流腔的出水槽,出水槽自连通稳流腔的一端向背离稳流腔的一端延伸,且出水槽沿曲线延伸,流体自稳流腔进入出水槽,沿出水槽流动并排出,从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进而达到消能的技术效果。出水槽沿曲线延伸,不仅可以改变流向以实现消能,而且流向变化平缓,可以避免因杂质积存而产生的堵塞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的进水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的释放结合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的释放结合件的示意图。
图标:100-进水件;110-进水孔;111-锥孔部;112-直孔部;120-凹陷部;101-稳流腔;102-出水槽;200-释放结合件;210-凹槽;220-凸台;230-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包括:微气泡释放装置设有稳流腔101和连通稳流腔101的出水槽102;出水槽102自连通稳流腔101的一端向背离稳流腔101的一端延伸,且出水槽102沿曲线延伸。
具体地,气泡水自稳流腔101进入出水槽102,沿流动方向水流动能递减。出水槽102沿曲线延伸,沿出水槽102流动的气泡水逐渐改变流动方向,从而使流速逐步放缓。沿曲线延伸的出水槽102可以使流向平缓变化,从而缓解因杂质积存而产生的堵塞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连通稳流腔101的一端至背离稳流腔101的一端,出水槽102沿渐开线延伸。
具体的,自连通稳流腔101的一端至背离稳流腔101的一端,出水槽102所对应的半径尺寸递增,沿出水槽102流动的流体流速渐缓,随流速减小流向变化幅度逐渐缩小,可以避免因流速渐缓而产生堵塞。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微气泡释放装置包括:进水件100和连接进水件100的释放结合件200,进水件100与释放结合件200之间形成稳流腔101和出水槽102;进水件100的进水孔110与稳流腔101连通,释放结合件200设有凹槽210,凹槽210与进水孔110相对设置,且凹槽210向背离进水孔110的方向凹陷。
具体的,采用液泵将水和空气的混合物通入进水孔110,流体经进水孔110流入稳流腔101,并冲击进入凹槽210内,在凹槽210的阻挡作用下实现消能,并使水与空气充分混合以形成气泡水,气泡水以较小的流速进入稳流腔101中,自凹槽210进入稳流腔101的气泡水在稳流腔101内得到缓冲,从而进一步实现消能。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释放结合件200设有凸台220和环形槽230;凸台220向接近进水孔110的方向凸起,凹槽210设置于凸台220;环形槽230围设凸台220,且环形槽230与出水槽102连通。
具体的,进入凹槽210的流体受到阻挡,从而向接近进水孔110的方向从凹槽210内流出,进、出凹槽210的流体相向冲击,可以加强消能作用。自凹槽210流入稳流腔101的流体最终流入环形槽230内,由此可使流体频繁换向流动,进而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高效消能处理。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进水件100设有与进水孔110连通的凹陷部120,凹陷部120与环形槽230共同组成稳流腔101。
具体的,凹陷部120具有与凸台220相对的端面,且凹陷部120与凸台220之间具有空隙,凹陷部120与环形槽230共同组成稳流腔101。
需要说明的是,凸台220插设于凹陷部120内。其中,自进水孔110流入凹陷部120的流体,经凹陷部120阻挡反向流动,并经凹陷部120与凸台220之间的空隙流入环形槽230,从而流体先沿进水孔110的轴向流入凹陷部120,随后自凹陷部120内反向流出,并在凹陷部120内沿进水孔110的径向流动,最终沿平行于进水孔110轴线的方向流入环形槽230。气泡水可以在稳流腔101内进行频繁换向,以消减动能并形成更多3微米~30微米的气泡。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出水槽102设置于释放结合件200。
具体的,出水槽102设置在释放结合件200朝向进水件100的一侧,流入环形槽230的流体出水槽102向远离进水孔110轴线的方向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槽102设置于释放结合件200,流体须自凹陷部120流出进入环形槽230后才能流入出水槽102,进而延长稳流腔101内流体的流动路线,从而增强消能效果。
进一步的,出水槽102设有多个,多个出水槽102沿稳流腔101的周向间隔设置。
具体的,多个出水槽102均沿渐开线延伸,自连接稳流腔101的一端至出水槽102的出口,渐开线的半径递增。多个出水槽102向稳流腔101圆周的同一方向弯曲,经出水槽102排出的流体绕稳流腔101形成旋流,从而起到混合搅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进水孔110包括锥孔部111;自远离稳流腔101的一端至接近稳流腔101的一端,锥孔部111的径向尺寸递减。
具体的,流体沿锥孔部111流向稳流腔101,在锥孔部111内流体产生汇集,从而确保进入稳流腔101内的流体能够冲击并流入凹槽210内,并在冲击作用下形成更多气泡。此外,锥孔部111接近稳流腔101的一端连通直孔部112,沿进水孔110的轴向,直孔部112的直径尺寸恒定,自锥孔部111进入直孔部112的流体保持汇聚状态,从而避免自进水孔110流入稳流腔101的流体自由分散。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浮设备,包括:气浮池和实施例一提供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微气泡释放装置用于向气浮池的内腔通入气泡水。
具体地,经微气泡释放装置释放气泡水,从而降低气泡水的动能,进而延长气泡在气浮池内的作用时间。此外,经微气泡释放装置释放的气泡水能够在释放结合件200周围形成旋流,从而起到搅拌混合效果,以此有利于提高气浮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设有稳流腔(101)和连通所述稳流腔(101)的出水槽(102);
所述出水槽(102)自连通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向背离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延伸,且所述出水槽(102)沿曲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自连通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至背离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所述出水槽(102)沿渐开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包括:进水件(100)和连接所述进水件(100)的释放结合件(200),所述进水件(100)与所述释放结合件(200)之间形成所述稳流腔(101)和所述出水槽(102);
所述进水件(100)的进水孔(110)与所述稳流腔(101)连通,所述释放结合件(200)设有凹槽(210),所述凹槽(210)与所述进水孔(110)相对设置,且所述凹槽(210)向背离所述进水孔(110)的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结合件(200)设有凸台(220)和环形槽(230);
所述凸台(220)向接近所述进水孔(110)的方向凸起,所述凹槽(210)设置于所述凸台(220);
所述环形槽(230)围设所述凸台(220),且所述环形槽(230)与所述出水槽(10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件(100)设有与所述进水孔(110)连通的凹陷部(120),所述凹陷部(120)与所述环形槽(230)共同组成所述稳流腔(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20)插设于所述凹陷部(1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102)设置于所述释放结合件(20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10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槽(102)沿所述稳流腔(101)的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110)包括锥孔部(111);
自远离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至接近所述稳流腔(101)的一端,所述锥孔部(111)的径向尺寸递减。
10.一种气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气浮池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释放装置,所述微气泡释放装置用于向所述气浮池的内腔通入气泡水。
CN202020552118.6U 2020-04-14 2020-04-14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Active CN211946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118.6U CN211946355U (zh) 2020-04-14 2020-04-14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2118.6U CN211946355U (zh) 2020-04-14 2020-04-14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6355U true CN21194635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2118.6U Active CN211946355U (zh) 2020-04-14 2020-04-14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6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966A (zh) * 2022-04-12 2022-08-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检测微气泡去污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4966A (zh) * 2022-04-12 2022-08-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检测微气泡去污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4894966B (zh) * 2022-04-12 2024-02-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检测微气泡去污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68544B (zh) 塔式超细气泡反应器
CN211946355U (zh) 微气泡释放装置及气浮设备
JP4106196B2 (ja) 気液混合溶解装置
JP3058595B2 (ja) 気液混合装置
JP2010167329A (ja) 曝気攪拌装置
US20210299620A1 (en) Progressive-perforation-type crushing and refining structure
CN208667161U (zh) 一种基于多相流气浮的防堵塞溶气释放系统
CN110756512A (zh) 微米级高硬度粉体清洗分离系统及方法
KR100854687B1 (ko) 미세 기포 발생 장치
CN215463386U (zh) 一种漂浮式超微米气泡发生装置
JP2010029774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208617500U (zh) 一种用于涡凹曝气机的水体供氧设备
CN111344259A (zh) 微细气泡生成部件及使用了其的水中曝气搅拌装置
CN208617415U (zh) 一种曝气机用涡凹散气叶轮
CN219308568U (zh) 一种微气泡装置的吸气保护结构
CN219950727U (zh) 曝气沉淀池
CN213112605U (zh) 一种溶气气浮装置
CN220746823U (zh) 一种导流掺气竖井消能结构
CN106115834B (zh) 多段曝气发生器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CN112390350B (zh) 一种Pasg增氧设备
CN208617416U (zh) 一种微纳气泡散气叶轮曝气机
CN210251904U (zh) 一种液粉混合器
CN212538394U (zh) 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
CN217632653U (zh) 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开式叶轮型三速电磁离合器水泵
CN211712813U (zh) 一种加药气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