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4615U - 食品容器 - Google Patents

食品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4615U
CN211944615U CN202020160283.7U CN202020160283U CN211944615U CN 211944615 U CN211944615 U CN 211944615U CN 202020160283 U CN202020160283 U CN 202020160283U CN 211944615 U CN211944615 U CN 211944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tainer
bottom wall
surrounding
surround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02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国忠
程绍瑜
程宜榛
程浩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y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y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y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y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602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4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4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46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Specialized In Special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容器,可供一食品放置,并包含一第一盛装体、一第二盛装体及一支撑结构。该第一盛装体围绕界定一第一容置空间并设有一第一底壁。该第二盛装体围绕界定一第二容置空间并设有一第二底壁及至少一通孔。该第二盛装体可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邻近,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远离。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第二盛装体。该支撑结构可支撑该第二盛装体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据此,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容器可以有效排出食品中的水,且不会造成烫伤。

Description

食品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容器,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确实将面条与热水分离的食品容器。
背景技术
泡面是一种可以短时间煮熟并且食用的食物,而干拌面为泡面的一种,面条在泡软后须与热水分离,再拌入酱料进行食用,早期的干拌面只提供两个碗,一开始先使用一个碗将面条泡熟,再将热水倒入另一个碗,在倒热水的时候因过滤不实,容易将面条与热水倒入另一个碗,除此之外,也会因为倾到热水不慎的关系因此烫伤。
参阅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M402053,说明一种可干湿分离的泡面碗,包括一第一碗体11、一第二碗体12及一盖体13。该第一碗体11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111,并于顶缘处设有一第一贴合面112。该第二碗体12是设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111,并于该第二碗体12顶缘设有一环垣121。该盖体13设置于该第一碗体11上并相反于该第一碗体11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131,同时该盖体13对应该第一贴合面112设有一第二贴合面132。
该第二碗体12概呈网状并可放置面条,接着将热水倒入该第一容纳空间111,再将该盖体13置于该第一碗体11上方以将面条泡软。当面条泡软时将该盖体13与该第一碗体11分离后,将该第二碗体12举高,以使面条与热水分离,最后将干面条倒入该第二容纳空间131以进行食用。
虽然已知技术揭露了一种可将面条确实过滤的泡面碗,但是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下列缺点:
一、无法将水滤干:
面条泡软后,使用者必须将该第二碗体抬高,并维持该第二碗体的高度一段时间,以通过网状的第二碗体将水滤出,由于没有支撑结构,单由人手将该第二碗体抬高,一般人会快速将面条倒入盖体,而面条容易因为排水时间不够而无法将热水滤干。
二、容易烫手:
泡面需要使用温度较高的热水进行冲泡,当面条泡好后,需使用双手拿取该第二碗体,而双手会感受面条传来的热气,如热气温度较高将会烫伤双手。
三、无法持续排水:
当面条倒入该盖体并进行食用时,该盖体没有设置排水孔,因此面条无法于食用时进行排水。
因此,如何以避免烫伤手部的方式延长滤水时间,以食用地道的干面及热汤,并可再收集排出的热水,以避免汤汁倾倒桌子造成脏乱,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容器,可供一食品放置,该食品容器包含一第一盛装体、一第二盛装体及一支撑结构。
该第一盛装体包括一第一底壁、一与该第一底壁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围绕壁及一由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一围绕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容置空间;
该第二盛装体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一第二底壁、一与该第二底壁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围绕壁、一由该第二底壁与该第二围绕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容置空间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底壁的通孔,该第二盛装体可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邻近,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远离;
该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第二盛装体,该支撑结构可支撑该第二盛装体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第二盛装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底壁且位于该通孔侧边的防水层,该食品是面条并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该通孔的孔径小于面条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第二盛装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顶缘的侧垣。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食品容器还包含一盖体,该盖体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顶缘的盖壁。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盖体还包括一与该盖壁周缘连接并向下凸伸的第三围绕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内表面并向该第一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内壁凸件、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外表面并对应该第一内壁凸件的第一外壁凹件、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内壁凸件相配合的第二外壁凹件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内表面并对应该第二外壁凹件的第二内壁凸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与该第二外壁凹件相互凹凸嵌合,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与该第二外壁凹件相互脱离,且该第一内壁凸件支撑该第二底壁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与该第二底壁的底面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是弯折于该第二底壁的底面下,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可向外展开并靠置于该第一围绕壁上方,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第一支撑件具有一与该第二底壁底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一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转动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支撑结构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的第二支撑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撑件可相对该第二围绕壁向外凸伸,以使该第一围绕壁顶缘撑抵该第二支撑件并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每一第二支撑件具有至少一与该第二围绕壁连接的固定部及至少一与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的弯折部,该弯折部可相对该第二围绕壁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该第二盛装体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盛装体的第一底壁与该第二盛装体的第二底壁相互邻近,可于该第二容置空间加入热水及泡面,热水可以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保持高度,以将泡面泡软。当经过一段时间后泡面被热水泡软时,可将该第二盛装体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并使用支撑结构撑住该第二盛装体,以使该第二盛装体可以维持在该第二位置,因为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盛装体的第一底壁与该第二盛装体的第二底壁相互远离,因此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的热水会经由该通孔进入该第一容置空间,静置一段时间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的热水可以完全排除,此时可以将该盖体反向放置于桌面,并将该第二盛装体放置于该盖体,再将泡面的酱料与热水的调味料分别加入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二容置空间,可以同时食用泡面及汤品,该盖体的第三围绕壁可以阻挡该通孔排出的水分,避免水流入桌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M402053,一种可干湿分离的泡面碗;
图2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说明一第二盛装体相对一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一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3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二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4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放置于一盖体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5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设置于该第二盛装体的一通孔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6是一立体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说明该食品容器中设置有三组支撑结构的立体态样;
图7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盛装体、该第二盛装体及该盖体以立方体呈现的立体态样;
图8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说明该第二盛装体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9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二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0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支撑结构的侧视剖面;
图11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支撑结构的侧视剖面;
图12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说明该第二盛装体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3是一侧视剖面示意图,说明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盛装体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二位置的侧视剖面态样;
图14是一局部侧视示意图,说明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贴紧该第二盛装体的局部侧视态样;
图15是一局部侧视示意图,说明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的一弯折部向外弯折以相对第二环绕壁凸伸的局部侧视态样。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1 第一碗体;111 第一容纳空间;112 第一贴合面;12 第二碗体;121 环垣;13盖体;131 第二容纳空间;132 第二贴合面;2 食品;3 第一盛装体;31 第一底壁;32 第一围绕壁;33 第一容置空间;4 第二盛装体;41 第二底壁;42 第二围绕壁;43 第二容置空间;44 通孔;45 侧垣;46 防水层;5 支撑结构;501 凸部;502 凹部;51 第一内壁凸件;52第一外壁凹件;53 第二外壁凹件;54 第二内壁凸件;55 第一支撑件;551 连接部;552 转动部;56 第二支撑件;561 固定部;562 弯折部;6 盖体;61 盖壁;62 第三围绕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技术内容,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四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做表示。
参阅图2、3、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食品容器包含一第一盛装体3、一第二盛装体4、一支撑结构5及一盖体6。
该第一盛装体3包括一第一底壁31、一与该第一底壁31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围绕壁32,及一由该第一底壁31与该第一围绕壁32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容置空间33。
该第二盛装体4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33,并包括一第二底壁41、一与该第二底壁41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围绕壁42、一由该第二底壁41与该第二围绕壁42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容置空间43、至少一个(数个)设置于该第二底壁41的通孔44,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顶缘的侧垣45。
该第二盛装体4可相对该第一盛装体3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底壁31与该第二底壁41彼此相互邻近,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底壁31与该第二底壁41彼此相互远离。
该支撑结构5设置于该第一盛装体3及该第二盛装体4中,该支撑结构5可支撑该第二盛装体4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该盖体6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顶缘的盖壁61,及一与该盖壁61周缘连接并向下凸伸的第三围绕壁62。
一食品2是面条并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且该通孔44的孔径小于面条的宽度。
该第一盛装体3的第一围绕壁32与该第二盛装体4的第二围绕壁42的外观概呈圆柱体,该支撑结构5是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与该第二围绕壁42中。较佳地,该支撑结构5为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内侧的二凸部501,及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外侧的二凹部502,该二凸部501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的两侧,该二凹部502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的两侧,实际实施时,该凸部501及该凹部502可以设置其他数量,不应以此为限。
该第二盛装体4该于第一位置时,该支撑结构5的二凸部501与二凹部502相互嵌合,因此该第二盛装体4无法相对该第一盛装体3转动,该第一底壁31的顶面与该第二底壁41的底面相互接触,该第一围绕壁32内侧与该第二围绕壁42外侧相互接触,该侧垣45下表面与该第一围绕壁32的上表面接触。
此时,该第二容置空间43可加入面条及热水,并将该盖体6盖住该第二盛装体4,经过一段时间后热水可将面条泡软。其中,因为该第一容置空间33已被该第二盛装体4占满,因此大部分的热水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只有少部分的热水会经由该通孔44进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
当热水将面条泡软后,先将该盖体6掀开并反向放置于桌面,再利用该侧垣45将该第二盛装体4由该第一容置空间33拉起,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到达该第二位置,该二凸部501与该二凹部502彼此分离,此时该第二盛装体4可相对该第一盛装体3转动,以将该第二底壁41转动至该二凸部501的上方,放开该侧垣45后,该二凸部501顶端可撑抵该第二底壁41,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在该第二位置。
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热水会经由该通孔44流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因为该通孔44的孔径小于面条的宽度,面条会留存在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等待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的热水已流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中,接着再将该第二盛装体4取出并放置于该盖体6上,使用者可以将酱汁加入面条,将调味料加入热水中。在吃面的同时,面条中残存的水分还是会从通孔44排出,该盖体6的第三围绕壁62可阻挡该通孔44流出的水,以将水阻挡在该盖壁61上,避免水流入桌面。
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第一盛装体3、该第二盛装体4、该支撑结构5,及该盖体6的材料为纸,实际实施时,该食品容器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不应以此为限。
配合参阅图5,该第二盛装体4更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底壁41且位于该通孔44侧边的防水层46,较佳地,该防水层46包覆着该第二底壁4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以及该通孔44的侧边上,可以避免水分进入纸中,当水进入纸中会影响纸的支撑力,纸制容器容易产生破损。
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结构5包括三个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内表面并向该第一容置空间33凸出的第一内壁凸件51、三个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外表面并对应该第一内壁凸件51的第一外壁凹件52、三个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内壁凸件51相配合的第二外壁凹件53,及三个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内表面并对应该第二外壁凹件53的第二内壁凸件54。实际实施时,可不设置该第一外壁凹件52,或将该第二围绕壁42加厚而不设置该第二内壁凸件54,不应以此为限。
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51与该第二外壁凹件53相互凹凸嵌合,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51与该第二外壁凹件53相互脱离,此时该第二盛装体4可相对该第一盛装体3转动,且该第一内壁凸件51支撑该第二底壁41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图6中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也可以利用矩形容器来实现,并不限于圆形的容器态样。参阅图7,当该第一底壁31、该第二底壁41及该盖壁61概呈矩形时,该第一围绕壁32具有四个由该第一底壁31向上延伸的壁板,并于其中的二相对的壁板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内壁凸件51及一第一外壁凹件52,该第二围绕壁42具有四个由该第二底壁41向上延伸的壁板,并于其中的二相对的壁板上分别设置一第二外壁凹件53及一第二内壁凸件54。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将该二第一内壁凸件51及该二第一外壁凹件52分设于该第一盛装体3的对角处,该二第二外壁凹件53及该二第二内壁凸件54分设于该第二盛装体4的对角处,不应以此为限。
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盛装体3的第一底壁31及第一围绕壁32的内表面与该第二盛装体4的第二底壁41及该第二围绕壁42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该二第一内壁凸件51与该二第二外壁凹件53也紧密配合,以使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无法从该通孔44流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当该第一盛装体3与该第二盛装体4分离后,先将该第二盛装体4旋转90度,再将该第二盛装体4放入该第一盛装体3的第一容置空间33后,该二第一内壁凸件51可支撑该第二盛装体4的第二底壁41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此时该第一底壁31与该第二底壁41彼此间隔,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就会从该通孔44流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而在该第二容置空间43的食品2会被该通孔44挡住。
参阅图8、9、10、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详述,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结构5包括数个与该第二底壁41的底面连接的第一支撑件55。
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55是弯折于该第二底壁41的底面下,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55可向外展开并靠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上方,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较佳地,该第一支撑件55具有一与该第二底壁41底面连接的连接部551,及一与该连接部551连接的转动部552,该连接部551的材料为纸,所以该连接部551可以进行弯折。该第二盛装体4在该第二位置时可将该转动部552向外弯折,该转动部552的侧边可撑抵该第二围绕壁42,以使该第一支撑件55呈向外张开的状态,该第一支撑件55可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上,以支撑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在该第二位置,并将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利用该通孔44排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
参阅图12、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详述,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结构5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的第二支撑件56,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撑件56可相对该第二围绕壁42向外凸伸,以使该第一围绕壁32顶缘撑抵该第二支撑件56并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参阅图14、15,每一第二支撑件56具有二个与该第二围绕壁42连接的固定部561,及二个与该二固定部561连接的弯折部562,该二弯折部562可相对该第二围绕壁42移动。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一位置时,该二固定部561紧贴该第二围绕壁42,该二弯折部562向其中的一固定部561弯折,以使该第二盛装体4可以进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当该第二盛装体4于该第二位置时,可先将该二弯折部562向外弯折,在将该二弯折部562向外拉出,可以使该第二支撑件56形成类似三角锥状体,并可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32上,以将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实际实施时,该每一第二支撑件56的固定部561可以是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42外侧的凸块,该弯折部562为设置于该固定部561的可挠性的片状体,当该第二盛装体4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可将固定部561向外拉开,不应以本较佳实施例的举例为限。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容器确实具有下列功效:
一、可以有效排出食品中的水:
该支撑结构5可使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以使该第二容置空间43的热水可以有效的经由该通孔44进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
二、不会造成烫伤:
因为热水可以经由该通孔44流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中,因此不再需要倾倒热水的动作,大大降低将热水翻倒及人员被烫伤的风险。
三、不会污染桌面:
当该通孔44将食品2中的水排入该第一容置空间33后,可将该第二盛装体4放置于该盖体6上,由于食品2中少量的水分还是会从该通孔44中流出,该盖体6的第三围绕壁62可以将该通孔44排出的水挡住,可以避免排出的水流入桌面。
综上所述,该第二盛装体4在该第一位置时,可在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使用热水将面条泡软,该第二盛装体4在该第二位置时,该通孔44可以排出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由于该支撑结构5可将该第二盛装体4维持于该第二位置,因此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可以较长的时间进行排出,当该第二容置空间43中的水排出后,可将该第二盛装体4移动至该盖体6上,该盖体6的第三围绕壁62可以阻挡该通孔44排出的水,可以避免水流入桌面,故确实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四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品容器,供一食品放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盛装体,该第一盛装体包括一第一底壁、一与该第一底壁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围绕壁及一由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一围绕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一容置空间;
一第二盛装体,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并包括一第二底壁、一与该第二底壁周缘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围绕壁、一由该第二底壁与该第二围绕壁相配合围绕界定出的第二容置空间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底壁的通孔,该第二盛装体能够相对该第一盛装体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邻近,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底壁与该第二底壁彼此相互远离;及
一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第二盛装体,该支撑结构能够支撑该第二盛装体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盛装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底壁且位于该通孔侧边的防水层,该食品是面条并容置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中,且该通孔的孔径小于面条的宽度。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盛装体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顶缘的侧垣。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盖体,该盖体包括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顶缘的盖壁。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还包括一与该盖壁周缘连接并向下凸伸的第三围绕壁。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内表面并向该第一容置空间凸出的第一内壁凸件、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围绕壁外表面并对应该第一内壁凸件的第一外壁凹件、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内壁凸件相配合的第二外壁凹件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内表面并对应该第二外壁凹件的第二内壁凸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与该第二外壁凹件相互凹凸嵌合,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内壁凸件与该第二外壁凹件相互脱离,且该第一内壁凸件支撑该第二底壁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与该第二底壁的底面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是弯折于该第二底壁的底面下,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支撑件能够向外展开并靠置于该第一围绕壁上方,以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上。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与该第二底壁底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一与该连接部连接的转动部。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结构包括数个设置于该第二围绕壁的第二支撑件,当该第二盛装体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支撑件能够相对该第二围绕壁向外凸伸,以使该第一围绕壁顶缘撑抵该第二支撑件并使该第二盛装体维持于该第二位置。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品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支撑件具有至少一与该第二围绕壁连接的固定部及至少一与该至少一固定部连接的弯折部,该弯折部能够相对该第二围绕壁移动。
CN202020160283.7U 2020-02-11 2020-02-11 食品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4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283.7U CN211944615U (zh) 2020-02-11 2020-02-11 食品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0283.7U CN211944615U (zh) 2020-02-11 2020-02-11 食品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4615U true CN21194461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7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028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4615U (zh) 2020-02-11 2020-02-11 食品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4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468A (zh) * 2020-02-11 2021-08-13 仪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食品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468A (zh) * 2020-02-11 2021-08-13 仪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食品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07469C (en) Collapsible frame container
US71525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liquid and extracting tea essence from a tea bag
CN211944615U (zh) 食品容器
JP3177082U (ja) 殻のない卵の調理器具
US20050205487A1 (en) Combination colander bowl and container set
KR20100106817A (ko) 프리컵용 빨대 뚜껑
CN113247468A (zh) 食品容器
KR200383573Y1 (ko) 음용 컵
KR101939374B1 (ko) 컵라면 덮개 홀더
TWI723769B (zh) 食品容器
CN201798611U (zh) 双层滴水筛
TWM595448U (zh) 食物盛裝裝置
KR20180064249A (ko) 컵라면 용기의 물 배출구조
KR200341139Y1 (ko) 음식물 선별기능을 구비한 주방용 국자
JP3907019B2 (ja) 離乳食用の調理容器
JP2512895Y2 (ja) 豆腐容器
CN209739828U (zh) 面汤分离式泡面包装盒
KR200419553Y1 (ko) 종지 일체형 접시
KR102310795B1 (ko) 라이스페이퍼 데침홀더
CN210727486U (zh) 一种煲汤锅
JPS5839109Y2 (ja) 含水固形体の水切り兼保存用具
JP2603049B2 (ja) 生ゴミ収納容器用蓋
JP3102238U (ja) ティーバッグ付きインスタントコップ
TWM613732U (zh) 泡茶器結構
JP3042947U (ja) 食事用ト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