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3385U -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3385U
CN211933385U CN202020370222.3U CN202020370222U CN211933385U CN 211933385 U CN211933385 U CN 211933385U CN 202020370222 U CN202020370222 U CN 202020370222U CN 211933385 U CN211933385 U CN 211933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ulting pole
branch vaulting
guide rail
casing
convex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02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aid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Haid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Haid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Haidem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02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3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3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3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应用于电动沙发、电动床等智能家居中,包括左支撑杆、左导轨、右导轨、右支撑杆和驱动器,所述左支撑杆用于固定安装在机械机构上,所述右支撑杆用于与支撑部连接,所述左导轨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杆上,所述右导轨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杆上,右导轨的左部插设在左导轨的右部,与左导轨线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安装在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之间,用于驱使右支撑杆线性运动。本实用新型采取直线运行的方式,避免支撑部位与人体贴合滑动摩擦,保证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还有效缩小了体积,充分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用电动调节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动沙发、电动床等智能家居开始设计有用于对人体的头部、腰部、腿脚等部位进行微调的机械机构,从而在人们躺、卧时,实现对人体相应部位的支撑和调节,比如对头部的支撑调节可以把人的头部抬起,对腰部的支撑调节可以让人的腰椎得到放松等等。
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已有很多,但一般都通过电动驱动器带动机械机构旋转,借助机构旋转产生的位移来对支撑部位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存在的缺点一是位移时弧形运动,从而造成在为人体提供支撑的同时,与人体贴合滑动摩擦,给人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受;二是由于机械机构围绕一个支点旋转,从而造成结构体积较大,为此,家居的尺寸需要设计得非常大才能将其安装进去,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采取直线运行的方式,避免支撑部位与人体贴合滑动摩擦,保证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还有效缩小了体积,充分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包括左支撑杆、左导轨、右导轨、右支撑杆和驱动器,所述左支撑杆用于固定安装在机械机构上,所述右支撑杆用于与支撑部连接,所述左导轨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杆上,所述右导轨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杆上,右导轨的左部插设在左导轨的右部,与左导轨线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安装在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之间,用于驱使右支撑杆线性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器包括电马达、机壳下盖、齿轮、轴套、左轴承、右轴承、丝杆、左限位开关、右限位开关以及位于机壳下盖正上方的机壳上盖;所述机壳上盖与机壳下盖连接,所述齿轮、轴套、左轴承、右轴承和丝杆均位于机壳上盖与机壳下盖之间所围安装腔内,所述齿轮套在轴套的外部,并与轴套为一整体,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分别位于齿轮的左右两侧,且均安装在轴套上,从而将齿轮固定在安装腔内;所述丝杆位于轴套内,并与轴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左端穿过机壳上盖与机壳下盖之间开设的通孔后与左支撑杆连接,所述电马达装在机壳下盖的底部,其转轴穿过机壳下盖位于安装腔内,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用于与齿轮外周壁相啮合的凸齿,所述左限位开关和右限位开关安装在机壳上盖与机壳下盖之间形成的侧壁上,所述左导轨的右端顶面上设有供右限位开关碰触的挡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机壳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上凸部,所述机壳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下凸部,所述上凸部与下凸部之间形成的内腔与安装腔相通,从而形成供丝杆右端穿过的延伸腔,下凸部和下凸部的边沿处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右支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上凸部和下凸部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供丝杆右端向右穿出的穿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机壳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上压盖,所述机壳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下压盖,所述左限位开关和右限位开关均安装在上压盖与下压盖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丝杆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左支撑杆连接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安装结构是指,所述丝杆的左端周壁上设有上下对称的平面,所述左支撑杆上开设有与丝杆左端相配的通孔,所述丝杆的左端端面上装有螺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左导轨与右导轨之间所形成的滑槽内设有若干滚珠,若干滚珠装在滚珠架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调节机构在位移时弧形运动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左支撑杆、左导轨、右导轨、右支撑杆和驱动器组成的调节装置,实现调节时的直线运行,从而在为人体提供支撑时,保持与人体接触部位不变,避免了支撑部位与人体贴合滑动摩擦,保证了使用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结构较现有调节机构相对简单,加之运动方式的改变,有效缩小了体积,充分降低了智能家居的整体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驱动器的立体放大结构图;
图3是图1中驱动器隐藏机壳上盖时的立体放大结构图;
图4是图3中齿轮与轴套连接在一起时的立体放大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至最大位置时的主视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至最小位置时的后视结构图;
图7是图1中左导轨与右导轨的立体分解放大结构图;
图8是图1中驱动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包括左支撑杆30、左导轨31、右导轨41、右支撑杆40和驱动器1。左支撑杆30用于固定安装在机械机构上,右支撑杆40用于与支撑部连接。左导轨3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杆30上,右导轨41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杆40上。右导轨41的左部插设在左导轨31的右部,与左导轨31线性滑动连接。驱动器1安装在左支撑杆30与右支撑杆40之间,用于驱使右支撑杆40线性运动。
结合图2和图3,驱动器1包括电马达14、机壳下盖13、齿轮20、轴套25、左轴承19、右轴承21、丝杆18、左限位开关16、右限位开关15以及位于机壳下盖13正上方的机壳上盖10。
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连接,齿轮20、轴套25、左轴承19、右轴承21和丝杆18均位于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所围安装腔22内。齿轮20套在轴套25的外部,并与轴套25为一整体。左轴承19和右轴承21分别位于齿轮20的左右两侧,且均安装在轴套25上,从而将齿轮20固定在安装腔22内。
丝杆18位于轴套25(见图4)内,并与轴套25螺纹连接。丝杆18的左端穿过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开设的通孔后与左支撑杆30连接。电马达14装在机壳下盖13的底部,电马达14的转轴穿过机壳下盖13位于安装腔22内。转轴上安装有用于与齿轮20外周壁相啮合的凸齿24。左限位开关16和右限位开关15安装在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形成的侧壁上,左导轨31的右端顶面上设有供右限位开关15碰触的挡片32。左限位开关16和右限位开关15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产品在需要的位置上停止。
机壳上盖10的侧壁上设有上凸部11,机壳下盖13的侧壁上设有下凸部12,上凸部11与下凸部12之间形成的内腔与安装腔22相通,从而形成供丝杆18右端穿过的延伸腔23。下凸部12和下凸部12的边沿处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右支撑杆40连接,连接后可以限制机壳的旋转运动。
机壳上盖10的侧壁上设有上压盖101,机壳下盖13的侧壁上设有下压盖131,左限位开关16和右限位开关15均安装在上压盖101与下压盖13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内。
丝杆18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左支撑杆30连接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为:丝杆18的左端周壁上设有上下对称的平面181,左支撑杆30上开设有与丝杆18左端相配的通孔,丝杆18的左端端面上装有螺钉17,从而在丝杆18的左端固定在左支撑杆30上时,限制丝杆18的径向旋转运动。
参见图7,左导轨31与右导轨41之间所形成的滑槽34内设有若干滚珠51,若干滚珠51装在滚珠架52上,从而使得左导轨31与右导轨41具有良好的滑动稳定性的同时,有较高的抗侧向力的能力。
使用时,通过电马达14带动齿轮20的旋转,实现右支撑杆40的线性运动,当限位开关碰触左支撑杆30的侧壁或者挡片32时,驱动器停止运行。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至最大位置时的状态,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至最小位置时的状态。在运动调节时,右导轨41在左导轨31内滑动能够有效为右支撑杆40提供侧向支撑,从而保证右支撑杆40运行时的平稳性。
图8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上凸部11和下凸部12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供丝杆18右端向右穿出的穿出孔121,这样,丝杆18既可以从机壳的左端面穿出,也可以从机壳的右端面穿出,不再受机壳尺寸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杆(30)、左导轨(31)、右导轨(41)、右支撑杆(40)和驱动器(1),所述左支撑杆(30)用于固定安装在机械机构上,所述右支撑杆(40)用于与支撑部连接,所述左导轨(31)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杆(30)上,所述右导轨(41)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杆(40)上,右导轨(41)的左部插设在左导轨(31)的右部,与左导轨(31)线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器(1)安装在左支撑杆(30)与右支撑杆(40)之间,用于驱使右支撑杆(40)线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包括电马达(14)、机壳下盖(13)、齿轮(20)、轴套(25)、左轴承(19)、右轴承(21)、丝杆(18)、左限位开关(16)、右限位开关(15)以及位于机壳下盖(13)正上方的机壳上盖(10);
所述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连接,所述齿轮(20)、轴套(25)、左轴承(19)、右轴承(21)和丝杆(18)均位于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所围安装腔(22)内,所述齿轮(20)套在轴套(25)的外部,并与轴套(25)为一整体,所述左轴承(19)和右轴承(21)分别位于齿轮(20)的左右两侧,且均安装在轴套(25)上,从而将齿轮(20)固定在安装腔(22)内;
所述丝杆(18)位于轴套(25)内,并与轴套(25)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8)的左端穿过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开设的通孔后与左支撑杆(30)连接,所述电马达(14)装在机壳下盖(13)的底部,其转轴穿过机壳下盖(13)位于安装腔(22)内,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用于与齿轮(20)外周壁相啮合的凸齿(24),所述左限位开关(16)和右限位开关(15)安装在机壳上盖(10)与机壳下盖(13)之间形成的侧壁上,所述左导轨(31)的右端顶面上设有供右限位开关(15)碰触的挡片(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盖(10)的侧壁上设有上凸部(11),所述机壳下盖(13)的侧壁上设有下凸部(12),所述上凸部(11)与下凸部(12)之间形成的内腔与安装腔(22)相通,从而形成供丝杆(18)右端穿过的延伸腔(23),下凸部(12)和下凸部(12)的边沿处开设有安装孔,用于与右支撑杆(4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部(11)和下凸部(12)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供丝杆(18)右端向右穿出的穿出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盖(10)的侧壁上设有上压盖(101),所述机壳下盖(13)的侧壁上设有下压盖(131),所述左限位开关(16)和右限位开关(15)均安装在上压盖(101)与下压盖(131)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8)的左端设有用于与左支撑杆(30)连接的安装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是指,所述丝杆(18)的左端周壁上设有上下对称的平面(181),所述左支撑杆(30)上开设有与丝杆(18)左端相配的通孔,所述丝杆(18)的左端端面上装有螺钉(1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轨(31)与右导轨(41)之间所形成的滑槽(34)内设有若干滚珠(51),若干滚珠(51)装在滚珠架(52)上。
CN202020370222.3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Active CN211933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0222.3U CN2119333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0222.3U CN2119333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3385U true CN21193338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0222.3U Active CN211933385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33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228A (zh) * 2023-04-24 2023-05-30 深圳市龙之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狩猎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3228A (zh) * 2023-04-24 2023-05-30 深圳市龙之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狩猎设备
CN116193228B (zh) * 2023-04-24 2023-08-22 深圳市龙之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外监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狩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1324B (zh) 一种床面可调的柔性智能护理床
US20150272816A1 (en) Smart mattress
CN109431708B (zh) 一种支背曲腿机构、包含其的轮椅及包含轮椅的轮椅床
CN107455973B (zh) 一种手动调节按摩位置的按摩办公椅
CN211933385U (zh) 一种新型支撑位电动调节装置
CN203354060U (zh) 新型转椅扶手
CN107224395B (zh) 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椅
WO2015127845A1 (zh) 一种新型防水驱动器
EP4064466A1 (en) Flexible sliding power supply assembly, massage cush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0987762Y (zh) 一种按摩器机芯伸缩平推机构
AU2012386942B2 (en) Intelligent mattress
CN112971427A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座椅
CN205697491U (zh) 一种旋转搓背或按摩装置
CN201200608Y (zh) 一种可动态调节角度的按摩机芯座
WO2023279855A1 (zh) 一种自适应柔性按摩结构件
CN207744922U (zh) 一种可调节床垫的驱动机构
CN205457147U (zh) 高度可调的通用橱柜
CN111536393B (zh) 一种可调高式旋转显示屏支架
CN209574000U (zh) 一种智能调姿舒适型电动沙发
CN203042733U (zh) 直线轴承减压床
CN107374896B (zh) 一种按摩椅
CN210630918U (zh) 一种智能腰部按摩椅
CN209269086U (zh) 沙发前后移动调节装置
CN110710817A (zh)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CN112006455A (zh) 一种抖腿人群用的按摩型办公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