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0868U -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0868U
CN211930868U CN202020712861.3U CN202020712861U CN211930868U CN 211930868 U CN211930868 U CN 211930868U CN 202020712861 U CN202020712861 U CN 202020712861U CN 211930868 U CN211930868 U CN 211930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oice coil
sound
tympanic membrane
h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28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波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ingz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ingz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ingzh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ingz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28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08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0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0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喇叭包括:壳体结构,具有发音腔,发音腔的内壁设有腔底、腔顶以及位于腔底与腔顶之间的腔壁,腔底与腔顶相对设置,壳体结构还开设有出音孔,出音孔于腔顶处连通发音腔;振动结构,位于发音腔,振动结构包括朝向出音孔并外周边缘连接腔壁的鼓膜以及一端连接鼓膜的音圈,音圈的另一端朝腔底延伸设置;以及驱动结构,连接腔底并用于驱动音圈和鼓膜于腔顶与腔底之间往复振动。壳体结构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连接腔顶并与音圈分别位于鼓膜的两侧,限位件与鼓膜间隔设置且用于限制鼓膜朝背离腔底的方向的移动距离。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限制音圈的移动,避免喇叭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全包耳套形式的头戴式耳机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与满足良好的降噪技术要求,耳套、耳机喇叭前盖板与人体耳部(或其他物体)形成的腔体会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以提高被动降噪的能力和提高低音效果。
但是,在耳套、耳机喇叭前盖板与人体耳部所形成的腔体密封良好的情况下,耳套被压缩,导致喇叭发音腔内的气体也一并被压缩,从而发音腔内的气压增大。若将头戴式耳机快速脱离人体头部(或其他物体)时,发音腔内压力会迅速降低,从而导致发音腔内的鼓膜和音圈朝前盖板发生剧烈移动,往往导致音圈被吸出正常的运动槽,特别是在生产测试设备上容易出现,最终导致喇叭无声而失效。而如果喇叭的鼓膜采用较硬的材质,来抵抗这种突然泄压,就会降低喇叭的低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旨在解决在发音腔内的压力突然降低时,如何避免音圈发生过度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喇叭,其包括:壳体结构,具有发音腔,所述发音腔的内壁设有腔底、腔顶以及位于所述腔底与所述腔顶之间的腔壁,所述腔底与所述腔顶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结构还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于所述腔顶处连通所述发音腔;
振动结构,位于所述发音腔,所述振动结构包括朝向所述出音孔并外周边缘连接所述腔壁的鼓膜以及一端连接所述鼓膜的音圈,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朝所述腔底延伸设置;以及
驱动结构,连接所述腔底并用于驱动所述音圈和所述鼓膜于所述腔顶与所述腔底之间往复振动;
其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腔顶并与所述音圈分别位于所述鼓膜的两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鼓膜间隔设置且用于限制所述鼓膜朝背离所述腔底的方向的移动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呈块状,且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限位件关于所述鼓膜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所述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音圈的外径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呈环形结构,所述限位件的环中心与所述音圈的中心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外径与所述音圈的外径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路径呈环形设置,所述音圈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音圈处于静止状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长度小于所述音圈朝背离所述腔底方向的最大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调音网,所述调音网平铺连接于所述腔顶并遮盖所述出音孔,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调音网,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腔顶分别位于所述调音网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后背壳以及前盖板,所述后背壳与所述前盖板合围形成所述发音腔,所述腔顶位于所述前盖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前盖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其包括所述喇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盖板的耳套,所述耳套与所述后背壳分别位于所述前盖板的两侧,所述喇叭设置有两个,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头戴线,所述头戴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喇叭。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发音腔的压力突然降低时,即发音腔内的气体突然从出音孔泄出时,鼓膜带动音圈一并朝腔顶移动,直到鼓膜抵接位于腔顶上的限位件,从而使鼓膜朝背离腔底方向的最大位移处于预定的范围内,进而避免音圈发生过度位移而导致喇叭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喇叭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喇叭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喇叭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喇叭;10、壳体结构;15、耳套;11、后背壳;12、限位件;13、前盖板;14、调音网;131、出音孔;132、腔顶;20、振动结构;21、鼓膜;22、音圈;111、发音腔;30、驱动结构;31、导向槽;112、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喇叭100,其包括壳体结构10、振动结构20以及驱动结构30。壳体结构10由塑胶材料注塑而成且具有发音腔111,发音腔111的内壁设有腔底、腔顶132以及位于腔底与腔顶132之间的腔壁112,腔底与腔顶132相对设置,壳体结构10还开设有出音孔131,出音孔131于腔顶132处连通发音腔111。可选地,出音孔131开设有多个,各出音孔131间隔设置。振动结构20位于发音腔111,振动结构20包括朝向出音孔131并外周边缘连接腔壁112的鼓膜21以及一端连接鼓膜21的音圈22。音圈22的另一端朝腔底延伸设置。具体地,鼓膜21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而连接于腔壁112。驱动结构30连接腔底并用于驱动音圈22和鼓膜21于腔顶132与腔底之间往复振动,从而使鼓膜21向出音孔131发出声音。壳体结构10还包括限位件12,限位件12连接腔顶132并与音圈22分别位于鼓膜21的两侧,限位件12与鼓膜21间隔设置且用于限制鼓膜21朝背离腔底的方向的移动距离。在鼓膜21的正常振动过程中,鼓膜21与限位件12不接触,只在发音腔111内的压力瞬间降低时,限位件12才抵接并限制鼓膜21的移动。
在发音腔111的压力瞬间降低时,即发音腔111内的气体突然从出音孔131泄出时,鼓膜21带着音圈22一并朝腔顶132移动,直到鼓膜21抵接位于腔顶132上的限位件12而停止移动,从而使鼓膜21朝背离腔底方向的最大位移处于预定的范围内,进而避免音圈22发生过度位移而导致喇叭100失效。
请参阅图1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12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件12。可选地,限位件12是由泡面制成,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件12可以避免对鼓膜21的损害,从而有利于延长喇叭100的使用寿命。且泡棉密度小,单位体积的质量小,从而有利于喇叭100的轻便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12呈块状,且限位件12间隔设置有两个,两限位件12关于鼓膜2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进一步地,限位件12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各限位件12绕鼓膜21的中心位置间隔且对称设置,从而使鼓膜21在位移受限时,多个限位件12可以同时对鼓膜21施加限制,使鼓膜21受力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限位件12之间的距离与音圈22的外径适配。即在鼓膜21位移受限时,限位件12抵接鼓膜21的位置与音圈22连接鼓膜21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有效且及时限制音圈22的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12呈环形结构,限位件12的环中心与音圈22的中心重合。在鼓膜21的位移受限时,限位件12的环面抵接鼓膜21的膜面,这样限位件12和鼓膜21面与面的抵接,有利于鼓膜21和音圈22保持受力均衡。
请参阅图1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12的外径与音圈22的外径适配。即在鼓膜21的位移受限时,限位件12的环面抵接鼓膜21的位置与音圈22连接鼓膜21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有效且及时限制音圈22的移动,减弱音圈22的惯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结构30开设有用于引导音圈22往复振动的导向槽31,导向槽31的延伸路径呈环形设置,音圈22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导向槽31,所述音圈22处于静止状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31内的长度小于所述音圈22朝背离所述腔底方向的最大位移,从而使音圈22的一端始终位于导向槽31内,避免音圈22完全脱离导向槽31而导致喇叭100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还包括调音网14,调音网14平铺连接于腔顶132并遮盖出音孔131,限位件12连接调音网14,且限位件12与腔顶132分别位于调音网14的两侧。
请参阅图1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包括后背壳11以及前盖板13,后背壳11与前盖板13合围形成发音腔111,腔顶132位于所述前盖板13,腔顶132位于前盖板13,限位件12与前盖板13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2是由硬质材料制成,一体成型的限位件12和前盖板13可以降低喇叭100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头戴式耳机,该头戴式耳机包括喇叭100,该喇叭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头戴式耳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还包括连接前盖板13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耳套15,耳套15与后背壳11分别位于前盖板13的两侧,喇叭100设置有两个,头戴式耳机还包括头戴线,头戴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喇叭10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结构,具有发音腔,所述发音腔的内壁设有腔底、腔顶以及位于所述腔底与所述腔顶之间的腔壁,所述腔底与所述腔顶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结构还开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于所述腔顶处连通所述发音腔;
振动结构,位于所述发音腔,所述振动结构包括朝向所述出音孔并外周边缘连接所述腔壁的鼓膜以及一端连接所述鼓膜的音圈,所述音圈的另一端朝所述腔底延伸设置;以及
驱动结构,连接所述腔底并用于驱动所述音圈和所述鼓膜于所述腔顶与所述腔底之间往复振动;
其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腔顶并与所述音圈分别位于所述鼓膜的两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鼓膜间隔设置且用于限制所述鼓膜朝背离所述腔底的方向的移动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限位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块状,且所述限位件间隔设置有两个,两所述限位件关于所述鼓膜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限位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音圈的外径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环形结构,所述限位件的环中心与所述音圈的中心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外径与所述音圈的外径适配。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路径呈环形设置,所述音圈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音圈处于静止状态下位于所述导向槽内的长度小于所述音圈朝背离所述腔底方向的最大位移。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调音网,所述调音网平铺连接于所述腔顶并遮盖所述出音孔,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调音网,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腔顶分别位于所述调音网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后背壳以及前盖板,所述后背壳与所述前盖板合围形成所述发音腔,所述腔顶位于所述前盖板,所述腔顶位于所述前盖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前盖板一体成型。
10.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喇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前盖板的耳套,所述耳套与所述后背壳分别位于所述前盖板的两侧,所述喇叭设置有两个,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头戴线,所述头戴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喇叭。
CN202020712861.3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19308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2861.3U CN21193086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2861.3U CN21193086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0868U true CN211930868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2861.3U Active CN211930868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08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0648B2 (en) Earpiece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8379907B2 (en) Vibrating member an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having same
US20140140565A1 (en) In-ear earphone
US20090226023A1 (en) Headphone
EP3603098A1 (en) Earbud frame for acoustic driver and complimentary ear tip
US20080298623A1 (en) Adapter For a Loudspeaker
WO2014187115A1 (zh) 一种双振膜扬声器模组
CN108632698B (zh) 扬声装置和带有扬声装置的头戴式耳机及其发声方法
JPS62120193A (ja) ヘツドホンのための耳当てクツシヨン
KR102287938B1 (ko) 헤드셋의 마이크 장착 구조
TWI551152B (zh) 具有被動音膜的耳機
US20190052966A1 (en) Headphone
CN110022504A (zh) 用于改善贴合度和功能的入耳式耳机以及相关方法
US7162050B2 (en) Compound sound generator
CN106454627A (zh) 防水型发声装置以及耳机
CN211930868U (zh) 一种喇叭以及头戴式耳机
WO2022135176A1 (zh) 无线降噪耳机
KR101322853B1 (ko) 저음보강 스피커
CN111356051A (zh) 声学装置
JP2510607B2 (ja) 平面スピ−カ
CN213661918U (zh) 扬声器箱
JP4290315B2 (ja) ヘッドホン・ユニット
JP6149599B2 (ja) イヤホン
JP3894492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11107458B (zh) 耳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