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5945U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25945U CN211925945U CN202020619583.7U CN202020619583U CN211925945U CN 211925945 U CN211925945 U CN 211925945U CN 202020619583 U CN202020619583 U CN 202020619583U CN 211925945 U CN211925945 U CN 2119259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air
- hole
- heat dissipation
- mount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散热导风装配件包括安装框和导风罩,所述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一侧,用于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上,所述导风罩用于罩设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散热孔上,且所述导风罩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与所述出风通孔均与所述导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罩的内腔用于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了外部雨水进入到隔风立板内侧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夏天室外温度高,空调器室外机经长时间暴晒后,腔体内温度会急剧升高,进而会导致电控盒内元器件和压缩机腔内的温度升高。如果压缩机腔体散热效果不佳,则会导致各个控制器元器件运行温度超标,影响元器件的运行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空调内部的隔风立板上直接开通风散热孔,使得压缩机腔与风机腔或者外部连通,在暴风雨天气时,雨水会通过该散热孔进入压缩机腔和电控盒内部,会加速元器件老化和PCB板腐蚀,甚至影响电气安全。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挡板来遮挡散热孔的形式实现防水,但是这样会影响散热孔的散热能力,同时挡板凸设在隔风立板上也会影响空调内机腔室内气体的流通,导致气体流动受阻,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防水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在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用于装配在隔风立板上,包括安装框和导风罩,所述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一侧,用于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上,所述导风罩用于罩设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散热孔上,且所述导风罩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与所述出风通孔均与所述导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罩的内腔用于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将安装框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上,同时导风罩罩设在散热孔上,使得雨水难以通过散热孔进入到隔风立板内侧,同时导风罩上相对开设有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穿过导风罩,增强了导风罩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防水性能,避免了外部雨水进入到隔风立板内侧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孔的进风面积大于所述出风通孔的出风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相对提高进风通孔的进风面积,大大提高了进风量,使得导风罩内的气流流速得以增加,保证了导风罩周围的气体的流动顺畅,并能够快速带走散热孔交换出的热空气,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所述进风通孔的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格栅条,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格栅条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通孔;和/或,所述出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出风通孔的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格栅条,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格栅条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进风格栅和出风格栅的形式来实现进风和出风,在提高风量流通面积的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防止大颗雨水直接溅入导风罩。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格栅条相互平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格栅条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多个第一格栅条相互平行,多个第二格栅条相互平行,保证了进风和出风的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格栅条和所述第二格栅条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多个第一格栅条和第二格栅条相互平行,从而使得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能够相互平行且对应,方便气流快速地从进风通孔进入出风通孔并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流速,保证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格栅条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边连接;和/或,每个所述第二格栅条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安装框的另一侧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使得第一格栅条和第二格栅条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使得安装时导风罩的整体结构得以加强,承力更好。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进风通孔与多个所述出风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进风通孔相对于所述安装框的高度大于对应的所述出风通孔相对于所述安装框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每个进风通孔的高度大于对应的出风通孔的高度,进一步保证进风面积大于出风面积,提升了进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罩包括背挡板和侧围板,所述背挡板与所述安装框相对设置,所述侧围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框和所述背挡板连接,所述进风通孔和所述出风通孔分别开设在所述侧围板相对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背挡板,能够阻挡溅出的绝大部分的雨水,保证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背挡板靠近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并向着靠近所述安装框的方向凸起,所述背挡板远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表面向着靠近所述安装框的方向凹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将背挡板靠近安装框的一侧表面设置成弧形面,增大导风罩内的气流流动,提高气流速度。且背挡板远离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表面向着靠近所述安装框的方向凹陷,能够保证背挡板的厚度均一性,方便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防脱卡扣,所述防脱卡扣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防脱卡槽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卡接在所述隔风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在安装框上设置防脱卡扣,使得安装框能够卡接在隔风立板上,从而起到固定装配件的作用,防止装配件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镂空开孔,所述防脱卡扣设置在所述镂空开孔中,且所述防脱卡扣的底部与所述镂空开孔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卡扣包括一体设置的卡扣凸起和连接板,所述卡扣凸起用于装配在所述防脱卡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扣凸起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镂空开孔中并与所述镂空开孔的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在安装框上开设镂空开孔,将连接板的端部与镂空开孔的侧壁连接,增加了连接板的弹性,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还设置有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和所述防脱卡扣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上下两端,且所述挂接板上开设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挂接板,并且在挂接板上开设螺孔,使得挂接板和安装框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在隔风立板上,保证装配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板上还设置有加强环筋,所述加强环筋围绕所述螺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加强环筋,防止打螺钉时螺孔开裂,保证螺钉的装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上还设置有紧固卡扣,所述紧固卡扣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紧固卡槽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紧固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紧固卡槽,使得安装框紧固装配在隔风立板上,避免因间隙配合而产生异响,降低了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卡扣包括卡扣主体和紧固加强筋,所述卡扣主体与所述安装框连接,所述卡扣主体用于装配在所述紧固卡槽中,所述紧固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卡扣主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安装框连接,所述紧固加强筋用于与所述紧固卡槽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紧固加强筋实现过盈配合,保证了紧固效果,进一步避免了产生异响,降低了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主体远离所述安装框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延伸至所述紧固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导向斜面,方便将卡扣主体装配在紧固卡槽中,提高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远离所述导风罩的一侧还设置有装配挂板,所述装配挂板用于与开设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装配卡孔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挂接在所述隔风立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通过设置装配挂板,并且将装配挂板隔风立板上的装配卡孔相配合,使得安装框挂接在隔风立板上,进一步提高装配件的固定稳定性,方便后续打螺钉等操作。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包括隔风立板和散热导风装配件,所述隔风立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导风装配件包括安装框和导风罩,所述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一侧,并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上,所述导风罩罩设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散热孔上,且所述导风罩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与所述出风通孔均与所述导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罩的内腔用于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通过在隔风立板上开设散热孔,同时将导风罩罩设在散热孔上,起到防水效果,且导风罩上开设有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穿过导风罩,增强了导风罩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上围设有挡风凸围板,所述挡风凸围板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通过设置挡风凸围板,使得少量进入导风罩的雨水无法通过散热孔直接溅入隔风立板内侧,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隔板散热装配组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包括隔风立板和散热导风装配件,所述隔风立板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导风装配件包括安装框和导风罩,所述安装框设置在所述导风罩的一侧,并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上,所述导风罩罩设在所述隔风立板上的散热孔上,且所述导风罩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所述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进风通孔与所述出风通孔均与所述导风罩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罩的内腔用于与所述散热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将安装框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上,同时导风罩罩设在散热孔上,使得雨水难以通过散热孔进入到隔风立板内侧,同时导风罩上相对开设有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出风通孔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和出风通孔穿过导风罩,增强了导风罩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一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二视角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在第二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隔风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散热导风装配件;110-安装框;111-防脱卡扣;111a-卡扣凸起;111b-连接板;113-镂空开孔;115-挂接板;115a-螺孔;115b-加强环筋;117-紧固卡扣;117a-卡扣主体;117b-紧固加强筋;117c-导向斜面;119-装配挂板;130-导风罩;131-背挡板;133-侧围板;150-进风通孔;151-进风格栅;153-第一格栅条;155-第一加强筋;170-出风通孔;171-出风格栅;173-第二格栅条;175-第二加强筋;200-隔板散热装配组件;210-隔风立板;211-散热孔;213-挡风凸围板;215-防脱卡槽;217-紧固卡槽;219-装配卡孔;300-压缩机腔;400-风机腔;410-风机;430-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100,散热效果好,能够迅速地将各个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有效避免了雨水从散热孔211进入到隔风立板210内侧空间并溅落在各个电气元件上,保证了整机的电气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导风装配件100,用于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包括安装框110和导风罩130,安装框110设置在导风罩130的一侧,用于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导风罩130用于罩设在隔风立板210上的散热孔211上,且导风罩130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170,进风通孔150与出风通孔170均与导风罩130的内腔连通,导风罩130的内腔用于与散热孔2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隔风立板210为设置在空调外机内部的隔板,其将空调外机的内部分隔成压缩机腔300和风机腔400,风机腔400内设置有风机410,压缩机腔300内设置有点开工盒、压缩机等电气元件。在实际运作时,压缩机腔300内的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热量,压缩机腔300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导风罩130,并通过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之间流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了散热功能,有效缓解了压缩机腔300内的温度。同时通过将安装框110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同时导风罩130罩设在散热孔211上,使得雨水难以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到隔风立板210内侧的压缩机腔300内。导风罩130上相对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出风通孔170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210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穿过导风罩130,增强了导风罩130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211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风机腔400内与风机410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冷凝器430,导风罩130上的进风侧靠近冷凝器430设置,出风侧靠近风机410或者靠近电控盒上的散热器设置,从而在导风罩130的作用下,风机腔400内形成冷凝器430侧流向散热器侧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从散热孔211中流出的气体所携带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导风装配件100由隔风立板210的外侧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使得散热时压缩机腔300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到导风罩130,再通过出风通孔170进入到风机腔400内,而冷空气可以从进风通孔150进入导风罩130,再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到压缩机腔300内,气体流动更加顺畅。此处空气的流动方向仅仅是为了说明散热原理而进行的举例说明,其并不代表实质上的气体流动路径。其中隔风立板210的外侧,指的是隔风立板210上处于风机腔400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散热导风装配件100也可以由隔风立板210的内侧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导风罩130同样罩设在散热孔211上,对于溅入散热孔211的雨水可通过导风罩130进行拦截,并通过额外在导风罩130的底部开设排水口来实现排水,对于其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在此不做具体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通孔150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通孔170的出风面积。通过相对提高进风通孔150的进风面积,大大提高了进风量,使得导风罩130内的气流流速得以增加,保证了导风罩130周围的气体的流动顺畅,并能够快速带走散热孔211交换出的热空气,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结合参见图4至图6,进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进风通孔150的进风格栅151,进风格栅15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格栅条153,每相邻两个第一格栅条153之间形成进风通孔150,出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出风通孔170的出风格栅171,出风格栅17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格栅条173,每相邻两个第二格栅条173之间形成出风通孔170。多个第一格栅条153均匀分布,多个第二格栅条173均匀分布,从而使得多个进风通孔150的宽度相同,多个出风通孔170的宽度相同。通过进风格栅151和出风格栅171的形式来实现进风和出风,在提高风量流通面积的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防止大颗雨水直接溅入导风罩1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面积,指的是多个进风通孔150的总进风面积大于多个出风通孔170的总出风面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仅仅设置有进风格栅151,且多个第一格栅条153相互平行;或者仅仅设置有出风格栅171,且多个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其能够实现单独进风或者单独出风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格栅条153相互平行,多个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且第一格栅条153和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具体地,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均呈条形,多个第一格栅条153和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从而使得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能够相互平行且对应,方便气流快速地从进风通孔150进入出风通孔170并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流速,保证了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者三角形等,且进风通孔150的形状与出风通孔170的形状也可以不同,只要是能够保证进风和出风流路通畅即可,对于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格栅条153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5,每个第一加强筋155与安装框110的一侧边连接;每个第二格栅条17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75,每个第二加强筋175与安装框110的另一侧边连接。具体地,第一加强筋155和第二加强筋175均为三角筋,第一加强筋155设置在第一个格栅条与安装框110的连接处,第二加强筋175设置在第二格栅条173与安装框110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155和第二加强筋175,使得第一格栅条153和第二格栅条173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使得安装时导风罩130的整体结构得以加强,承力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进风通孔150与多个出风通孔170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进风通孔150相对于安装框的高度大于对应的出风通孔170相对于安装框110的高度,进一步保证进风面积大于出风面积,提升了进风量。
导风罩130包括背挡板131和侧围板133,背挡板131与安装框110相对设置,侧围板133分别与安装框110和背挡板131连接,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分别开设在侧围板133相对的侧壁上。通过设置背挡板131,能够阻挡溅出的绝大部分的雨水,保证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分别开设在侧围板133相对的侧壁上,而侧围板133的顶壁和底壁均为密封结构,能够挡住风机410叶片旋转加速带来的水滴。同时安装框110的外轮廓尺寸大于侧围板133设置在安装框110的端面的尺寸,从而使得安装框110向外扩张形成挡水围边,进一步起到挡水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背挡板131靠近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并向着靠近安装框110的方向凸起。具体地,背挡板131呈瓦状,且背挡板131远离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向着靠近安装框110的方向凹陷。将背挡板131靠近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设置成弧形面,增大导风罩130内的气流流动,提高气流速度,此外将背挡板131设置成瓦状,且背挡板131远离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向着靠近安装框110的方向凹陷,能够保证背挡板131的厚度均一性,方便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背挡板131靠近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即是装配到位后背挡板131靠近隔风立板210的一侧表面,其作为导风罩130内腔的侧壁,设置成弧形面,利用康达效应,气体会沿着弧面流动,会产生更大的气流速度。
结合参见图7至图9,安装框110上设置有防脱卡扣111,防脱卡扣111用于与设置在隔风立板210上的防脱卡槽215相配合,以使安装框110卡接在隔风立板210上。具体地,隔风立板210上的防脱卡槽215呈半环状,防脱卡扣111穿过防脱卡槽215后卡持在防脱卡槽215内,从而实现安装框110的卡接。通过在安装框110上设置防脱卡扣111,使得安装框110能够卡接在隔风立板210上,从而起到固定装配件的作用,防止装配件脱落。
安装框110上开设有镂空开孔113,防脱卡扣111包括一体设置的卡扣凸起111a和连接板111b,卡扣凸起111a用于装配在防脱卡槽215中,连接板111b的一端与卡扣凸起111a连接,连接板111b的另一端设置在镂空开孔113中并与镂空开孔113的侧壁连接。通过在安装框110上开设镂空开孔113,将连接板111b的端部与镂空开孔113的侧壁连接,增加了连接板111b的弹性,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1b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其中内侧靠近导风罩130,外侧靠近隔风立板210,卡扣凸起111a朝向连接板111b的内侧凸起,连接板111b的内侧根部固定设置在镂空开孔113的侧壁上,从而使得连接板111b的外侧悬臂长度得以增长,进而提高了连接板111b的弹性,方便装配在防脱卡槽215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卡扣凸起111a呈三角形,其与常规的卡钩结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防脱卡扣111为单个,并设置在安装框110的顶侧,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防脱卡扣111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框110的两侧或者底侧等其他位置,同时防脱卡扣111也可以是多个,多个防脱卡扣111设置在安装框110的同一侧边或者不同侧边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110上还设置有挂接板115,挂接板115和防脱卡扣111相对设置在安装框110的上下两端,且挂接板115上开设有螺孔115a。通过设置挂接板115,并且在挂接板115上开设螺孔115a,使得挂接板115和安装框110能够通过螺钉固定在隔风立板210上,保证装配稳固性。同时防脱卡扣111与挂接板115上下分设,能够从上下两端对安装框110进行固定,固定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挂接板115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框110上与防脱卡扣111相邻的侧边上,或者与防脱卡扣111设置在同一侧边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挂接板115上的螺孔115a个数在本实施例中为一个,当然,也可以是2个、3个等其他数量,对于螺孔115a的个数在此同样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挂接板115上还设置有加强环筋115b,加强环筋115b围绕螺孔115a设置。具体地,加强环筋115b一体设置在挂接板115远离隔风立板210的一侧表面,且加强环筋115b包括外层凸台与内层环套,内层环套与外层凸台连接,保证其结构强度,且内层环套围绕螺孔115a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螺孔115a的深度,避免螺孔115a开裂。通过设置加强环筋115b,防止打螺钉时螺孔115a开裂,保证螺钉的装配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110上还设置有紧固卡扣117,紧固卡扣117用于与设置在隔风立板210上的紧固卡槽217相配合,以使安装框110紧固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通过设置紧固卡槽217,使得安装框110紧固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避免因间隙配合而产生异响,降低了噪音。
紧固卡扣117包括卡扣主体117a和紧固加强筋117b,卡扣主体117a与安装框110连接,卡扣主体117a用于装配在紧固卡槽217中,紧固加强筋117b设置在卡扣主体117a的一侧并与安装框110连接,紧固加强筋117b用于与紧固卡槽217过盈配合。具体地,紧固加强筋117b为三角筋,固定设置在卡扣主体117a与安装框110的连接处,通过紧固加强筋117b实现过盈配合,保证了紧固效果,进一步避免了产生异响,降低了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17a设置在安装框110上防脱卡扣111所在的侧边上,即设置在顶部侧边上,从而将顶部安装框110紧固配合在隔风立板210上,而由于底部通过螺钉连接,其能够保证紧固配合,通过上下端的紧固配合,使得安装框110与隔风立板210之间不会因为安装间隙而产生异响,提升了整机的体验感。此外,卡扣主体117a由安装框110向上延伸,防脱卡扣111也由安装框110向上延伸,卡扣主体117a和防脱卡扣111的延伸方向相同,方便进行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主体117a远离安装框11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117c,导向斜面117c延伸至紧固加强筋117b。具体地,卡扣主体117a呈梯形结构,通过设置导向斜面117c,使得卡扣主体117a的顶端呈楔形,方便将卡扣主体117a装配在紧固卡槽217中,提高了安装效率。
请结合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框110远离导风罩130的一侧还设置有装配挂板119,装配挂板119用于与开设在隔风立板210上的装配卡孔219相配合,以使安装框110挂接在隔风立板210上。具体地,装配挂板119向上折弯设置,使得装配到位后装配挂板119能够穿过隔风立板210并抵持在隔风立板210的内侧表面。隔风立板210上的装配卡孔219在竖直方向上呈长条性,方便装配挂板119在装配卡孔219中上下滑动,在实际装配时,可首先将装配挂板119装入装配卡孔219,再将导风罩130和安装框110向上装配,使得装配挂板119在装配卡孔219中向上移动,此时装配卡孔219可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直接将防脱卡扣111插入防脱卡槽215,并将紧固卡扣117插入紧固卡槽217,最终使得螺孔115a对位,方便打螺钉。通过设置装配挂板119,并且将装配挂板119隔风立板210上的装配卡孔219相配合,使得安装框110挂接在隔风立板210上,进一步提高装配件的固定稳定性,方便后续打螺钉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安装框110与隔风立板210之间的装配方式,可以是通过防脱卡扣111、挂接板115、紧固卡扣117或装配挂板119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实现,对于上述装配方式进行任意排列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100,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通过在导风罩130的两侧分别开设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且导风罩130罩设在隔风立板210的散热孔211上,使得隔风立板210内侧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211能够与导风罩130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同时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之间空气的流动能够快速将导风罩130内的空气和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散热功能,此外,导风罩130的背挡板131和侧围板133能够阻挡绝大部分的外来雨水,有效防止雨水直接通过散热孔211飞入压缩机腔300体,防水效果好,同时该装配件装配效果好,能够避免异响和松动。
第二实施例
结合参见图9至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板散热装配组件200,包括隔风立板210和散热导风装配件100,其中散热导风装配件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隔风立板210上开设有散热孔211,散热导风装配件100包括安装框110和导风罩130,安装框110设置在导风罩130的一侧,并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导风罩130罩设在隔风立板210上的散热孔211上,且导风罩130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170,进风通孔150与出风通孔170均与导风罩130的内腔连通,导风罩130的内腔用于与散热孔211连通。通过在隔风立板210上开设散热孔211,同时将导风罩130罩设在散热孔211上,起到防水效果,且导风罩130上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出风通孔170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210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穿过导风罩130,增强了导风罩130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211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11上围设有挡风凸围板213,挡风凸围板213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散热孔211连通。具体地,挡风凸围板213一体设置在隔风立板210的外侧表面,通过设置挡风凸围板213,使得少量进入导风罩130的雨水无法通过散热孔211直接溅入隔风立板210内侧,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孔211为多个,多个散热孔211呈格栅状横向分布在隔风立板210上,每个散热孔211上均设置有挡风凸围板213,起到挡水导风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隔风立板210上设置有防脱卡槽215,安装框110上的防脱卡扣111卡持在防脱卡槽215中,从而使得装配件能够卡接在隔风立板210上。
在本实施例中,隔风立板210上还设置有紧固卡槽217,安装框110上的紧固卡扣117紧固装配在紧固卡槽217中,从而使得安装框110与隔风立板210之间能够紧固在一起,防止因松动而产生碰响。
在本实施例中,隔风立板210上还开设有装配卡孔219,装配卡孔219呈条形,安装框110内侧的装配挂板119插接在装配卡孔219中,方便装配挂板119在装配卡孔219中上下滑动,在实际装配时,可首先将装配挂板119装入装配卡孔219,再将导风罩130和安装框110向上装配,使得装配挂板119在装配卡孔219中向上移动,此时装配卡孔219可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直接将防脱卡扣111插入防脱卡槽215,并将紧固卡扣117插入紧固卡槽217,最终使得螺孔115a对位,方便打螺钉。通过设置装配挂板119,并且将装配挂板119隔风立板210上的装配卡孔219相配合,使得安装框110挂接在隔风立板210上,进一步提高装配件的固定稳定性,方便后续打螺钉等操作。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包括空调壳体和隔板散热装配组件200,其中隔板散热装配组件2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二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二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隔板散热装配组件200,包括隔风立板210和散热导风装配件100,隔风立板210上开设有散热孔211,散热导风装配件100包括安装框110和导风罩130,安装框110设置在导风罩130的一侧,并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导风罩130罩设在隔风立板210上的散热孔211上,且导风罩130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170,进风通孔150与出风通孔170均与导风罩130的内腔连通,导风罩130的内腔用于与散热孔2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0为空调外机,隔风立板210设置在空调壳体内,并将空调壳体分隔成压缩机腔300和风机腔400,风机腔400内设置有风机410,压缩机腔300内设置有点开工盒、压缩机等电气元件。在实际运作时,压缩机腔300内的电气元件工作时产生热量,压缩机腔300内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导风罩130,并通过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之间流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了散热功能,有效缓解了压缩机腔300内的温度。同时通过将安装框110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同时导风罩130罩设在散热孔211上,使得雨水难以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到隔风立板210内侧的压缩机腔300内。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腔400内与风机410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冷凝器430,导风罩130上的进风侧靠近冷凝器430设置,出风侧靠近风机410或者靠近电控盒上的散热器设置,从而在导风罩130的作用下,风机腔400内形成冷凝器430侧流向散热器侧的气流,能够快速带走从散热孔211中流出的气体所携带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将安装框110可拆卸地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同时导风罩130罩设在散热孔211上,使得雨水难以通过散热孔211进入到隔风立板210内侧,同时导风罩130上相对开设有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出风通孔170与散热通孔连通,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相互连通,使得隔风立板210外侧空间内的气流能够依次通过进风通孔150和出风通孔170穿过导风罩130,增强了导风罩130周围的气体的流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散热孔211交换出的热空气带走,从而保证了散热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用于装配在隔风立板(21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110)和导风罩(130),所述安装框(110)设置在所述导风罩(130)的一侧,用于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所述导风罩(130)用于罩设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的散热孔(211)上,且所述导风罩(130)具有相对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进风侧开设有进风通孔(150),所述出风侧开设有出风通孔(170),所述进风通孔(150)与所述出风通孔(170)均与所述导风罩(130)的内腔连通,所述导风罩(130)的内腔用于与所述散热孔(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孔(150)的进风面积大于所述出风通孔(170)的出风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所述进风通孔(150)的进风格栅(151),所述进风格栅(15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格栅条(153),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格栅条(153)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通孔(150);
和/或,所述出风侧设置有具有多个出风通孔(170)的出风格栅(171),所述出风格栅(17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格栅条(173),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格栅条(173)之间形成所述出风通孔(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格栅条(153)相互平行;和/或,多个所述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条(153)和所述第二格栅条(173)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格栅条(153)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5),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55)与所述安装框(110)的一侧边连接;
和/或,每个所述第二格栅条(17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75),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75)与所述安装框(110)的另一侧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风通孔(150)与多个所述出风通孔(170)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进风通孔(150)相对于所述安装框(110)的高度大于对应的所述出风通孔(170)相对于所述安装框(110)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30)包括背挡板(131)和侧围板(133),所述背挡板(131)与所述安装框(110)相对设置,所述侧围板(133)分别与所述安装框(110)和所述背挡板(131)连接,所述进风通孔(150)和所述出风通孔(170)分别开设在所述侧围板(133)相对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挡板(131)靠近所述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并向着靠近所述安装框(110)的方向凸起,所述背挡板(131)远离所述安装框(110)的一侧表面向着靠近所述安装框(110)的方向凹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0)上设置有防脱卡扣(111),所述防脱卡扣(111)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的防脱卡槽(215)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110)卡接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0)上开设有镂空开孔(113),所述防脱卡扣(111)设置在所述镂空开孔(113)中,且所述防脱卡扣(111)的底部与所述镂空开孔(113)的侧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卡扣(111)包括一体设置的卡扣凸起(111a)和连接板(111b),所述卡扣凸起(111a)用于装配在所述防脱卡槽(215)中,所述连接板(111b)的一端与所述卡扣凸起(111a)连接,所述连接板(111b)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镂空开孔(113)中并与所述镂空开孔(113)的侧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0)上还设置有挂接板(115),所述挂接板(115)和所述防脱卡扣(111)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框(110)的上下两端,且所述挂接板(115)上开设有螺孔(115a)。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板(115)上还设置有加强环筋(115b),所述加强环筋(115b)围绕所述螺孔(115a)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0)上还设置有紧固卡扣(117),所述紧固卡扣(117)用于与设置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的紧固卡槽(217)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110)紧固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卡扣(117)包括卡扣主体(117a)和紧固加强筋(117b),所述卡扣主体(117a)与所述安装框(110)连接,所述卡扣主体(117a)用于装配在所述紧固卡槽(217)中,所述紧固加强筋(117b)设置在所述卡扣主体(117a)的一侧并与所述安装框(110)连接,所述紧固加强筋(117b)用于与所述紧固卡槽(217)过盈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主体(117a)远离所述安装框(11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斜面(117c),所述导向斜面(117c)延伸至所述紧固加强筋(117b)。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10)远离所述导风罩(130)的一侧还设置有装配挂板(119),所述装配挂板(119)用于与开设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的装配卡孔(219)相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框(110)挂接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
19.一种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风立板(210)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所述隔风立板(210)上开设有散热孔(211),所述安装框(110)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隔风立板(210)上,所述导风罩(130)罩设在所述散热孔(211)上,所述导风罩(130)的内腔与所述散热孔(211)连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211)上围设有挡风凸围板(213),所述挡风凸围板(213)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散热孔(211)连通。
2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导风装配件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隔板散热装配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19583.7U CN211925945U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19583.7U CN211925945U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25945U true CN211925945U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2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19583.7U Active CN211925945U (zh) | 2020-04-22 | 2020-04-22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259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7001A (zh) * | 2020-04-22 | 2020-07-1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
2020
- 2020-04-22 CN CN202020619583.7U patent/CN2119259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7001A (zh) * | 2020-04-22 | 2020-07-10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63320U (zh) | 空调器 | |
CN21147612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JPH11145635A (ja) | 電気的又は電子的な組込物のためのハウジング構造体 | |
CN211925945U (zh)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
CN111578387A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111207451A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1345784U (zh) | 窗式空调器的机壳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 |
CN21147612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1925946U (zh) | 一种散热通道装配件、隔板散热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1575304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1575306U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1261055U (zh) |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 |
CN210463313U (zh) | 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111397001A (zh) |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 |
CN111219798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1207452A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5637642U (zh) | 电控盒组件和整体式空调器 | |
CN212457185U (zh) | 一种空调壳体和空调器 | |
US11624515B2 (en) | Chassis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hassis assembly,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 |
CN212005991U (zh) |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1575305U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210832496U (zh) | 接水盘和移动空调 | |
CN211575303U (zh) |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 |
CN111397000A (zh) | 一种散热通道装配件、隔板散热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6591993U (zh) |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