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1993U -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1993U
CN216591993U CN202123013196.2U CN202123013196U CN216591993U CN 216591993 U CN216591993 U CN 216591993U CN 202123013196 U CN202123013196 U CN 202123013196U CN 216591993 U CN216591993 U CN 216591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ance
side wall
upturn
middle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31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腾达
张伟龙
罗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31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1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1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1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室外机包括外机壳体、中隔板、电控组件和电抗部件,中隔板设置在外机壳体内且将外机壳体分隔成压缩室和风机室,电控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室内,电抗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风机室内,电抗部件包括电抗壳体和设置在电抗壳体内的电抗结构,电抗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风道和出风口,进风风道与压缩室连通,出风口与风机室连通,其中压缩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风道进入电抗壳体并流经电抗结构后从出风口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同时实现了电控组件和电抗部件的散热,有利于保证空调室外机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小尺寸的空调室外机而言,其内部空间比较狭小,一些电器元件易出现发热超标的问题,影响空调室外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同时实现了电控组件和电抗部件的散热,有利于保证空调室外机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外机壳体;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外机壳体内且将所述外机壳体分隔成压缩室和风机室;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压缩室内;电抗部件,所述电抗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风机室内,所述电抗部件包括电抗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抗壳体内的电抗结构,所述电抗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风道和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压缩室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室连通,其中所述压缩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进风风道进入所述电抗壳体并流经所述电抗结构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将电控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压缩室内、电抗部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机室内,并设置电抗壳体上的进风风道与压缩室连通,出风口与风机室连通,使得压缩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风道进入电抗壳体内并流经电抗结构后从出风口排出,从而同时实现了电控组件和电抗部件的散热、冷却,尤其对于小尺寸的空调室外机而言,外机壳体的尺寸较小,外机壳体内部空间狭小,有效避免了电控组件和电抗部件易出现散热不良导致发热超标的问题,有利于保证空调室外机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抗壳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与所述外机壳体的顶盖间隔开以形成所述进风风道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上设置有所述进风风道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与所述顶盖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搭接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中隔板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抗壳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进风风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抗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中隔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底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连接底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防水罩,所述防水罩与所述电抗壳体相连且所述防水罩遮蔽所述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罩与所述电抗壳体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防水罩上设置有防水罩出口,所述防水罩出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罩包括:竖壁段、连接段和水平段,所述竖壁段配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一侧,所述水平段位于所述连接底壁的下方,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竖壁段和所述水平段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倾斜地连接在所述竖壁段和所述水平段之间,以在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形成用于避让风机的避让空间;和/或,所述水平段的靠近所述中隔板的一端与所述中隔板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的距离,所述电控组件具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至少部分地朝向所述风机室凸出所述中隔板,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连接底壁的下方且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形成有缺角部,所述缺角部用于避让所述水平段的靠近所述中隔板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罩的水平段与所述连接底壁间隔开以在两端形成所述防水罩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抗壳体包括连接底壁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壁上的周壁,所述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周壁上翻边,所述周壁上翻边适于与所述周壁上翻边的周边构件配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二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上翻边为所述周壁上翻边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搭接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中隔板固定;所述外机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第二侧壁上翻边支撑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具有电控组件上翻边,所述电控组件上翻边和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层叠设置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电控组件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和所述中隔板同时紧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和罐体均设置在所述压缩室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分和第二控制部分,所述中隔板的上部具有挂靠口,所述第一控制部分挂靠在所述挂靠口上,所述第二控制部分与所述第一控制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部分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所述罐体配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和所述压缩机的后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空调室外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有利于保证空调器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空调室外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顶盖、电抗部件、中隔板、防水罩和电控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电抗部件、中隔板、防水罩和电控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电抗部件、中隔板、防水罩和电控组件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2是图8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13是图8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爆炸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15是图13中所示的电抗部件和防水罩的再一个爆炸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
外机壳体1、顶盖11、压缩室1a、风机室1b、
中隔板2、中隔板翻边2a、挂靠口2b、
电控组件3、电控组件上翻边3a、散热器30、缺角部301、
第一控制部分31、第二控制部分32、
电抗部件4、进风风道4a、出风口4b、出风风道4c、
电抗壳体41、连接底壁411、周壁412、周壁上翻边412a、
第一侧壁4121、第二侧壁4122、第一端壁4123、第二端壁4124、
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第二止挡翻边4122b、
电抗结构42、
防水罩5、防水罩出口5a、避让空间5b、
竖壁段51、竖壁翻边51a、通风口51b、第一止挡翻边51c、
连接段52、水平段53、
安装立柱6、支撑平台61、
压缩机7、罐体8、风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
如图1、图3-图6所示,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机壳体1、中隔板2、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中隔板2设置在外机壳体1内,且中隔板2将外机壳体1分隔成压缩室1a和风机室1b,即中隔板2将外机壳体1内部空间分割为压缩室1a和风机室1b,压缩室1a和风机室1b分别位于中隔板2的厚度两侧;电控组件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压缩室1a内,则电控组件3的一部分设置在压缩室1a内、或者整个电控组件3设置在压缩室1a内;电抗部件4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风机室1b内,则电抗部件4的一部分设置在风机室1b内、或者整个电抗部件4设置在风机室1b内。
显然,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多种方案:1、电控组件3的一部分设置在压缩室1a内,电抗部件4的一部分设置在风机室1b内;2、电控组件3的一部分设置在压缩室1a内,整个电抗部件4设置在风机室1b内;3、整个电控组件3设置在压缩室1a内,电抗部件4的一部分设置在风机室1b内;4、整个电控组件3设置在压缩室1a内,整个电抗部件4设置在风机室1b内。由此,便于实现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的分散设置,有利于避免电控组件3工作产生的热量和电抗部件4产生的热量的集中分布,从而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发,同时有利于减小电控组件3受到电抗部件4工作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减小电抗部件4受到电控组件3工作产生的热量的影响。
其中,如图2所示,电抗部件4包括电抗壳体41和电抗结构42,电抗结构42设置在电抗壳体41内,比如电抗结构42可以包括电感,则电抗壳体41可以对电抗结构42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实现电抗结构42的防水设计;电抗壳体41上设置有进风风道4a和出风口4b,进风风道4a与压缩室1a连通,进风风道4a与压缩室1a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出风口4b与风机室1b连通,则压缩室1a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风道4a进入电抗壳体41内并流经电抗结构42后从出风口4b排出,气流在流经电抗结构42时,可以对电抗结构42以及电抗壳体41内部空间进行散热,以在流动过程中带走电抗部件4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抗部件4的散热。
此外,压缩室1a内的空气朝向进风风道4a流动,可以使得压缩室1a内的空气开始流动、循环,则气流流动流经设在压缩室1a内的电控组件3的至少部分时,可以对电控组件3的上述至少部分进行散热,以在流动过程中带走电控组件3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电控组件3的散热。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将电控组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压缩室1a内、电抗部件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机室1b内,并设置电抗壳体41上的进风风道4a与压缩室1a连通,出风口4b与风机室1b连通,使得压缩室1a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风道4a进入电抗壳体41内并流经电抗结构42后从出风口4b排出,从而同时实现了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的散热、冷却,尤其对于小尺寸的空调室外机100而言,外机壳体1的尺寸较小,外机壳体1内部空间狭小,有效避免了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易出现散热不良导致发热超标的问题,有利于保证空调室外机100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可以通过自然风实现散热,或者通过气流驱动装置(例如后文所述的风机9)驱动气流流动实现强制对流散热;当然不限于此。
比如,在图1、图4和图5的示例中,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通过空调室外机100的风机9实现强制对流散热,风机9设于风机室1b内,外机壳体1上形成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与风机室1b连通,则风机9运行时,外机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进口流至风机室1b内、并流经风机9后通过空气出口排出;由于出风口4b与风机室1b连通,则出风口4b处的气流可以在风机9的驱动下朝向空气出口流动,以使出风口4b处产生负压,则进风风道4a产生负压,从而使得压缩室1a内的空气朝向进风风道4a流动。
可选地,外机壳体1的顶部具有顶盖11,顶盖11内表面设有密封件(比如海绵件等),电抗壳体41的顶部敞开设置,密封件盖设于电抗壳体41的顶部,且密封件与电抗壳体41的顶部密封配合,以实现电抗部件4的密封,保证电抗部件4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电抗壳体41的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邻接,则电抗壳体41的朝向中隔板2的一侧侧壁即为第一侧壁4121,第一侧壁4121沿上下方向布置,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与外机壳体1的顶盖11间隔开以形成进风风道4a的至少一部分,则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与顶盖11间隔开以形成进风风道4a,此时可以无需在电抗壳体41上另外加工风道以形成进风风道4a,有利于简化电抗壳体41的加工工序;或者,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与顶盖11间隔开以形成进风风道4a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进风风道4a的另一部分位于其他位置,有利于增大进风风道4a的流通面积,增大进风量,从而便于提升对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的散热效果。
此外,气流经过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参与限定出的进风风道4a流入电抗壳体41内,便于使得气流更好地流经整个电抗壳体41的壁面、流经电抗结构42,以保证电抗部件4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4121可以位于风机室1b内、也可以位于压缩室1a内。比如,在图4-图6的示例中,第一侧壁4121位于风机室1b内,第一侧壁4121设在中隔板2的背向压缩室1a的一侧,且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之间相距较近,便于保证第一侧壁4121上边缘参与限定出的进风风道4a的至少部分与压缩室1a有效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向着远离电抗壳体41的方向(例如图1和图2中自左向右的方向)延伸,且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与顶盖11间隔开,则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不会遮挡第一侧壁4121上边缘参与限定出的进风风道4a的上述至少部分,便于保证该部分进风风道4a的进风量。其中,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上设置有进风风道4a的另一部分,则进风风道4a的形成在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上的部分与进风风道4a的形成在第一侧壁4121上边缘上侧的部分连通,压缩室1a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进风风道4a的位于第一侧壁4121上边缘上侧的部分流入电抗壳体41内、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进风风道4a的位于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上的部分流至进风风道4a的位于第一侧壁4121上边缘上侧的部分继而流入电抗壳体41内。
可见,进风风道4a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与顶盖11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可以沿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以与第二风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搭接在中隔板2的顶部,且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与中隔板2固定,则中隔板2可以对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从而中隔板2对电抗壳体41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方便了电抗壳体41的安装,同时由于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与中隔板2搭接配合,有利于增大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与中隔板2的接触面积,保证中隔板2稳定支撑电抗壳体41。
可选地,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中隔板2竖直布置,中隔板2的顶部边缘设有中隔板翻边2a,中隔板翻边2a可以朝向靠近电抗壳体41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水平延伸,且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叠置在中隔板翻边2a的上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隔板2与第一侧壁4121的配合接触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抗壳体41的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邻接,则电抗壳体41的朝向中隔板2的一侧侧壁即为第一侧壁4121,进风风道4a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侧壁4121上,则进风风道4a的一部分形成在第一侧壁4121上,此时进风风道4a的另一部分形成在其他位置,有利于增大进风风道4a的流通面积,增大进风量,便于提升对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的散热效果;或者,整个进风风道4a形成在第一侧壁4121上,此时可以无需在其他位置另设进风风道4a,有利于简化空调室外机100的加工工序。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侧壁4121位于风机室1b内时,中隔板2上可以形成有连通口,连通口连通压缩室1a和第一侧壁4121上的进风风道4a的至少部分,此时第一侧壁4121上的进风风道4a的至少部分通过连通口与压缩室1a间接连通;可选地,连通口可以由后文所述的挂靠口2b限定出,但不限于此。当第一侧壁4121位于压缩室1a内时,第一侧壁4121上的进风风道4a的至少部分可以直接与压缩室1a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进风风道4a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与顶盖11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形成在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上,且第二风道沿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以与第二通口连通,第三风道形成在第一侧壁4121上,且第三风道沿第一侧壁4121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侧壁4121,第二风道也与第三风道连通;压缩室1a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风道流入电抗壳体41内、一部分通过第三风道流入电抗壳体41内、还有一部分通过第二风道间接流入电抗壳体41内,有效保证了电抗壳体41的进风量,保证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电抗壳体4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121和第二侧壁4122,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邻接,第二侧壁4122远离中隔板2,则第一侧壁4121位于第二侧壁4122和中隔板2之间,第一侧壁4121和第二侧壁412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底壁411,出风口4b设置在第二侧壁4122和/或连接底壁411,以便保证出风口4b与风机室1b连通,同时便于保证气流更好地流经整个电抗壳体41内部、且流经电抗结构42以实现电抗结构42的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出风口4b的设置可以包括以下多种方案:1、出风口4b设在第二侧壁4122上;2、出风口4b设在连接底壁411上;3、第二侧壁4122和连接底壁411上分别设有出风口4b。
可选地,电抗结构42可以固设于连接底壁411;当连接底壁411上形成有出风口4b时,电抗结构42避让该出风口4b以不遮挡该出风口4b,该出风口4b可以位于电抗结构42的背向第一侧壁4121的一侧,以保证气流有效流经整个电抗结构42。
在图6、图8和图9的示例中,第一侧壁4121、第二侧壁4122和连接底壁411均位于风机室1b内,以便于保证出风口4b与风机室1b直接连通。当然,出风口4b还可以与风机室1b间接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防水罩5,防水罩5与电抗壳体41相连,且防水罩5遮蔽出风口4b,以避免风机室1b内的水通过出风口4b洒至电抗壳体41内、或洒至电抗结构42上,保证电抗部件4正常运行。此外,由于防水罩5与电抗壳体41固定相连,便于保证防水罩5与出风口4b的相对位置,以保证防水罩5的遮蔽效果。
比如,在图4-图7的示例中,电抗壳体41设在风机室1b的顶部,第二侧壁4122和连接底壁411上分别设有出风口4b,防水罩5不仅遮蔽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同时还遮蔽连接底壁411上的出风口4b。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4b仅设在第二侧壁4122时,防水罩5可以至少遮蔽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出风口4b仅设在连接底壁411上时,防水罩5可以至少遮蔽连接底壁411上的出风口4b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防水罩5将风机室1b内喷洒的水(比如风机9转动甩出的水等等)与出风口4b隔开,防水罩5与出风口4b的边沿间隔设置,以便于保证出风口4b处气流的顺畅排出。比如,如图5和图8所示,防水罩5与电抗壳体4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风风道4c,则防水罩5的朝向电抗壳体41的壁面的至少部分与电抗壳体41间隔上设置以参与限定出出风风道4c,防水罩5上设置有防水罩出口5a,防水罩出口5a和出风口4b均与出风风道4c连通,则出风口4b处的气流可以通过出风风道4c经由防水罩出口5a排出,以保证气流流动顺畅,同时可以合理设置防水罩5出风的位置,以便于实现防水罩出口5a不会朝向风机室1b内的水的喷洒来源方向设置,以避免风机室1b内的水通过防水罩出口5a洒至出风风道4c内。
可以理解的是,防水罩出口5a可以由防水罩5单独限定出,或者防水罩出口5a也可以由防水罩5与电抗壳体41共同限定出,此时可以无需在防水罩5上单独加工出防水罩出口5a,有利于简化防水罩5的加工工序。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水罩5还可以连接在外机壳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防水罩5包括竖壁段51、连接段52和水平段53,竖壁段51配置在第二侧壁4122的远离中隔板2的一侧,水平段53位于连接底壁411的下方,连接段52连接在竖壁段51和水平段53之间。则当出风口4b形成在第二侧壁4122上时,竖壁段51可以间隔设在第二侧壁4122的背向第一侧壁4121的一侧,且竖壁段51与第二侧壁4122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4c,竖壁段51遮蔽出风口4b;当出风口4b形成在连接底壁411上时,水平段53间隔设在连接底壁411下方,且水平段53与连接底壁411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4c,水平段53遮蔽出风口4b;当第二侧壁4122和连接底壁411上分别形成有出风口4b时,竖壁段51遮蔽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竖壁段51与第二侧壁4122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4c的一部分,水平段53遮蔽连接底壁411上的出风口4b,水平段53与连接底壁411间隔设置以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4c的另一部分。由此,防水罩5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图8的示例中,防水罩5为一体成型件;比如,防水罩5可以由一块板经过多次弯折后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图4、图8、图12-图15的示例中,第二侧壁4122上形成有出风口4b,竖壁段51设在第二侧壁4122的背向第一侧壁4121的一侧以遮蔽出风口4b,竖壁段51上形成有通风口51b,通风口51b沿竖壁段51的厚度方向贯穿竖壁段51,在上下方向上,通风口51b与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错位设置,使得通风口51b与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上下间隔开设置,以便于实现竖壁段51对相应出风口4b良好的遮蔽效果。当然,竖壁段51还可以未设置通风口51b,气流可以通过出风风道4c和防水罩出口5a顺利排出。
例如,通风口51b位于第二侧壁4122的上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通风口51b与风机9的距离,使得风机9甩出的水更加难以洒至通风口51b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图4和图13的示例中,通风口51b的下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挡翻边51c,第一止挡翻边51c朝向靠近第二侧壁4122的方向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竖壁段51的遮蔽效果;和/或,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的上边沿处设有第二止挡翻边4122b,第二止挡翻边4122b朝向靠近竖壁段51的方向延伸,也有利于提升对出风口4b的遮蔽效果。
在图4、图13和图15的示例中,通风口51b的下边沿处设有第一止挡翻边51c,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的上边沿处设有第二止挡翻边4122b,第一止挡翻边51c水平延伸,第二止挡翻边4122b倾斜向下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连接段52倾斜地连接在竖壁段51和水平段53之间,以在连接段52的外侧形成用于避让风机9的避让空间5b,避让空间5b可以有效将连接段52与风机9隔开设置,以避免连接段52与风机9发生干涉,保证风机9正常运行。
例如,在图4和图10的示例中,连接段52的与竖壁段51相连的一端高于连接段52的与水平段53相连的一端,以便保证避让空间5b有效避让风机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水平段53的靠近中隔板2的一端与中隔板2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的距离,在保证防水罩5有效遮蔽出风口4b的前提下,便于水平段53为散热器30提供足够的设置空间;电控组件3具有散热器30,散热器30至少部分地朝向风机室1b凸出中隔板2,则风机室1b内的气流流经散热器30以便于提升散热效率。其中,散热器30位于连接底壁411的下方,且散热器30的顶部形成有缺角部301,缺角部301用于避让水平段53的靠近中隔板2的一端,以便于使得散热器30与水平段52间隔设置,避免散热器30与水平段53发生干涉。
其中,缺角部301可以理解为散热器30的边角处缺失的部分;比如,在图7的示例中,散热器30的其中一个边角处缺失一部分以使该边角部形成斜角,从而实现对水平段52的避让。
可选地,在图4、图5和图7的示例中,散热器30包括多个散热片,散热片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散热片的靠近防水罩5的一端的顶部均形成有缺角部301,以保证每个散热片对防水罩5的避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连接段52连接在竖壁段51和水平段53之间,且连接端52相对于竖壁段51和水平段53均倾斜设置,以在连接段52的外侧形成用于避让风机9的避让空间5b,且水平段53的靠近中隔板2的一端与中隔板2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的距离,电控组件3具有散热器30,散热器30至少部分地朝向风机室1b凸出中隔板2,散热器30位于连接底壁411的下方且散热器30的顶部形成有缺角部301,缺角部301用于避让水平段53的靠近中隔板2的一端。由此,有效避免了外机壳体1内部件之间的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3所示,防水罩5的水平段53与连接底壁411间隔开以在两端形成防水罩出口5a,则防水罩出口5a分别形成在水平段53的长度两端,可以无需在防水罩5上单独加工出防水罩出口5a,有利于简化防水罩5加工工序,同时便于使得防水罩出口5a的中心轴线与风机9的中心轴线平行,从而增加了风机9甩出的水洒至防水罩出口5a处的难度,有利于提升防水罩5的防水能力。
可选地,在图8、图9和图13的示例中,竖壁段51与第二侧壁4122固定相连,水平段53与连接底壁411固定相连;竖壁段51的相对两端边缘处分别具有竖壁翻边51a,其中一个竖壁翻边51a与第一端壁4123的外表面贴合且与第一端壁4123固定连接,另一个竖壁翻边51a与第二端壁4124的外表面贴合且与第二端壁4124固定连接,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124相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段52倾斜地连接在竖壁段51和水平段53之间,而连接底壁411水平设置、第二侧壁4122竖直布置,则连接段52与连接底壁411和第二侧壁4122分别间隔设置,从而使得连接端52也可以参与限定出防水罩出口5a。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防水罩出口5a还可以由竖壁段51与第二侧壁4122间隔设置以在两端分别限定出;或者,防水罩出口5a包括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由水平段53与连接底壁411间隔设置以在两端分别限定出,第二出口由竖壁段51与第二侧壁4122间隔设置以在两端分别限定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图8和图9所示,电抗壳体41包括连接底壁411和周壁412,周壁412设置在连接底壁411上,周壁412可以沿连接底壁411的边沿延伸,则连接底壁411和周壁412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电抗结构42的容纳空间,周壁4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周壁上翻边412a,周壁上翻边412a可以形成在周壁412的远离连接底壁411的一端边缘,且周壁上翻边412a可以向外延伸,以增强电抗壳体41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比如,周壁412的一部分设置有周壁上翻边412a,周壁上翻边412a沿连接臂的外边沿未延伸一整圈,或者整个周壁412设置有周壁上翻边412a,周壁上翻边412a沿连接臂的外边沿延伸一整圈。
其中,周壁上翻边412a适于与周壁上翻边412a的周边构件配合固定,方便了电抗部件4的安装,同时保证了电抗部件4安装牢靠,保证空调室外机100的部件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空调室外机100使用可靠。“周边构件”可以理解为设在电抗部件4附近的构件,比如中隔板2等等,与周壁上翻边412a固定的周边构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在图2、图6、图8和图9的示例中,周壁4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121、第二侧壁412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124,第一侧壁4121与中隔板2邻接,第一侧壁4121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向着远离电抗壳体41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壁4122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向着远离电抗壳体41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和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为周壁上翻边412a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搭接在中隔板2的顶部,且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与中隔板2固定,以便于电抗部件4的安装;外机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9的安装立柱6,安装立柱6可以竖直布置,安装立柱6可以位于空调室外机100的外机换热器与风机9之间,即风机9安装于安装立柱6的前侧,安装立柱6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61,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支撑固定在支撑平台61的上表面,电抗壳体41位于安装立柱6和中隔板2之间,可以避免电控部件4的悬臂安装,保证电控部件4安装牢靠。
可选地,支撑平台61形成为板状结构,支撑平台61可以水平延伸,使得安装立柱6至少具有L形结构;支撑平台61的自由端(例如,图1和图2中支撑平台61的后端)搭接在外机壳体1的侧板的顶部边缘,且支撑平台61的自由端与侧板固定相连。
可选地,在图8和图9的示例中,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214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边缘设有端壁上翻边,端壁上翻边朝向远离电抗壳体41的方向延伸,端壁上翻边也为周壁上翻边412a的一部分;比如,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214分别形成有端壁上翻边,第一端壁4123上的端壁上翻边和第二端壁4124上的端壁上翻边便于实现电抗壳体41的拿取,增强电控壳体4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在图8-图10和图13的示例中,竖壁段51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朝向电抗壳体41延伸的竖壁上翻边,竖壁上翻边叠置在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的上侧,且竖壁上翻边与第二侧壁上翻边4122a固定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电控组件3具有电控组件上翻边3a,电控组件上翻边3a和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层叠设置在中隔板2的顶部,并通过紧固件将电控组件上翻边3a、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和中隔板2同时紧固,以便于使得电控组件3、电抗部件4和中隔板2连接为一体,同时有利于简化电控组件3、电抗部件4和中隔板2的组装工序,提升组装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组件上翻边3a和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层叠设置在中隔板2的顶部,对于电控组件上翻边3a和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的层叠顺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层叠设置在电控组件上翻边3a和中隔板2顶部之间,或者,电控组件上翻边3a层叠设置在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和中隔板2顶部之间。
可选地,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中隔板2竖直布置,中隔板2的顶部边缘设有中隔板翻边2a,中隔板翻边2a可以朝向靠近电抗壳体41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叠置在中隔板翻边2a的上侧,电控组件上翻边3a叠置在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和中隔板翻边2a中间、或者、电控组件上翻边3a叠置在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的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压缩室1b和风机室1b可以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空调室外机100的压缩机7和罐体8均设置在压缩室1a内,便于保证压缩机7与罐体8之间相距较近,方便了压缩机7与罐体8之间的走管布置;其中,压缩机7和罐体8可以均竖直布置。电控组件3包括第一控制部分31和第二控制部分32,中隔板2的上部具有挂靠口2b,第一控制部分31挂靠在挂靠口2b上,便于使得挂靠口2b的边缘对第一控制部分31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以便于电控组件3的安装固定,第二控制部分32与第一控制部分31相连,第二控制部分32位于压缩机7的上方,以充分利用压缩机7上方的空间,罐体8配置在第二控制部分32和压缩机7的后侧,以便于充分利用外机壳体1内部空间。其中,罐体8为低压罐或气液分离器等。当然,罐体8不限于此,罐体8还可以为空调室外机100的其他具有罐体结构的部件。
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挂靠口2b可以沿中隔板2的厚度方向贯穿中隔板2,第一控制部分31配合于挂靠口2b,使得第一控制部分3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风机室1b内,则风机室1b内的气流可以对第一控制部分31进行有效散热,有利于提升电控组件3的散热效果;比如,第一控制部分31可以包括散热器30,风机室1b内的气流可以带走散热器30的热量,以降低电控组件3的温度,第二控制部分32可以包括电路板等电子器件,电路板竖直设置,且电路板与外机壳体1的前侧板平行,以便于电路板为其他部件腾出更多布置空间。
可选地,挂靠口2b的上端可以贯穿中隔板2以形成插配口,第一控制部分31可以自上向下通过插配口挂靠于挂靠口2b,挂靠口2b的底边沿、前边沿和后边沿可以分别对第一控制部分31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便于第一控制部分31的快速安装;此时,中隔板2顶部的中隔板翻边2a可以经由挂靠口2b分割为两个子翻边,两个子翻边分别位于挂开口2b的相对两侧。当然,挂靠口2b的上端还可以未贯穿中隔板2,此时第一控制部分31可以沿压缩室1a朝向风机室1b的方向插配于挂靠口2b,以实现第一控制部分31的挂靠设置。
可选地,在图3的示例中,罐体8的下侧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罐体8,以使罐体8与外机壳体1的内底壁上下间隔开设置,以在罐体8的下方形成安装空间。其中,安装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新增的功能模块,例如功能模块可以为经济器(分离型经济器或热交换型经济器,其中热交换型经济器可选为板式换热器),同时便于为功能模块的走线布置和/或走管布置提供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实现外机壳体1内部部件的合理部件,有利于充分利用外机壳体1的内部空间。
可选地,支撑结构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下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部支撑在罐体8的底部,第二支撑部支撑在外机壳体1的底盘上,第二支撑部可以与底盘固定相连,连接部连接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
其中,支撑结构具有多个周侧,多个周侧中的其中一侧敞开设置以形成维护口,维护口与罐体8下方的空间连通,维护人员可以无需将功能模块拆离支撑结构以对功能模块进行维护,而可以直接通过维护口对功能模块进行维护,简化了维护工序,提升了维护便利性和维护效率。在图3的示例中,支撑结构具有四周侧,四周侧分别为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支撑结构的右侧敞开以形成维护口。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的多个周侧中的相对两侧敞开以形成避让口,每个避让口分别与维护口连通,则维护口连通在两个避让口之间。其中,两个相对的避让口允许周边附件穿设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空间,以便于周边附件的穿设布置,使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空间还可以为周边附件提供一定的布置空间,方便周边附件的设置,同时由于两个避让口相对设置,便于使得周边附件沿直线方向穿设,使得周边附件在穿设的过程中可以无需弯折以改变穿设方向,有利于提升周边附件的穿设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周边附件”可以理解为布置在支撑结构附近的空调室外机100的附件,例如周边附件可以为空调室外机100的外接管(比如市场接管后出管)等。
在图3的示例中,连接部连接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一侧,第一支撑部的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部的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共同限定出维护口,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前侧、后侧分别参与限定出避让口,周边附件可以由后向前、或由前向后穿设布置;其中,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接部均形成为板状结构。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空调室外机100的一个具体示例。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外机壳体1、中隔板2、电控组件3、电抗部件4、防水罩5、安装立柱6、压缩机7、罐体8和风机9,中隔板2设在外机壳体1内以将外机壳体1内部空间分隔为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的压缩室1a和风机室1b,压缩室1a位于风机室1b的右侧,电控组件3和电抗部件4均位于外机壳体1内部空间的顶部,且电控组件3包括第一控制部分31和第二控制部分32,第一控制部分31挂靠在中隔板2的挂开口2b上,且第一控制部分31伸出风机室1b内,第一控制部分31包括散热器30,散热器30位于风机室1b内,以便于风机室1b内的气流及时带走散热器30的热量,电抗部件4包括电抗壳体41和电抗结构42,电抗结构42设于电抗壳体41内,电抗壳体41的大部分设在风机室1b内,防水罩5固设于电抗壳体41外,防水罩5、安装立柱6、和风机9均设于风机室1b,压缩机7和罐体8均设于压缩室1a。
其中,电抗壳体41包括连接底壁411和周壁412,周壁412包括第一侧壁4121、第二侧壁4122、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214,第一侧壁4121和第二侧壁4122左右相对设置,第一侧壁4121邻近中隔板2设置,第一端壁4123和第二端壁4214前后相对设置;第一侧壁4121的顶部边缘与顶盖11间隔设置以形成进风风道4a的一部分、第一侧壁4121顶部的第一侧壁上翻边4121a形成有进风风道4a的一部分、第一侧壁4121上形成有进风风道4a的其余部分,第二侧壁4122和连接底壁411上分别形成有出风口4b,防水罩5遮蔽出风口4b,且设有防水罩出口5a,防水罩出口5a与出风口4b连通,以保证气流顺畅排至风机室1b。
由此,压缩室1a内的空气可以通过进风风道4a进入电抗壳体41内、并流经电抗结构42后从第二侧壁4122上的出风口4b、连接底壁411上的出风口4b排出,然后通过防水罩出口5a流至风机室1b内,如果风机9运行,则气流可以跟随空调室外机100的与换热器换热的气流排向空气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的空调室外机100,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有利于保证空调器长期正常、可靠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比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机壳体;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外机壳体内且将所述外机壳体分隔成压缩室和风机室;
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压缩室内;
电抗部件,所述电抗部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风机室内,所述电抗部件包括电抗壳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抗壳体内的电抗结构,所述电抗壳体上设置有进风风道和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与所述压缩室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机室连通,其中所述压缩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进风风道进入所述电抗壳体并流经所述电抗结构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壳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与所述外机壳体的顶盖间隔开以形成所述进风风道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上设置有所述进风风道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与所述顶盖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搭接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中隔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壳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进风风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中隔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底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或所述连接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罩,所述防水罩与所述电抗壳体相连且所述防水罩遮蔽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与所述电抗壳体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出风风道,所述防水罩上设置有防水罩出口,所述防水罩出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包括:竖壁段、连接段和水平段,所述竖壁段配置在所述第二侧壁的远离所述中隔板的一侧,所述水平段位于所述连接底壁的下方,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竖壁段和所述水平段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倾斜地连接在所述竖壁段和所述水平段之间,以在所述连接段的外侧形成用于避让风机的避让空间;和/或
所述水平段的靠近所述中隔板的一端与所述中隔板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的距离,所述电控组件具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至少部分地朝向所述风机室凸出所述中隔板,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连接底壁的下方且所述散热器的顶部形成有缺角部,所述缺角部用于避让所述水平段的靠近所述中隔板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的水平段与所述连接底壁间隔开以在两端形成所述防水罩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壳体包括连接底壁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壁上的周壁,所述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周壁上翻边,所述周壁上翻边适于与所述周壁上翻边的周边构件配合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中隔板邻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二侧壁的上边缘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电抗壳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和所述第二侧壁上翻边为所述周壁上翻边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搭接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中隔板固定;
所述外机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平台,所述第二侧壁上翻边支撑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具有电控组件上翻边,所述电控组件上翻边和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层叠设置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并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电控组件上翻边、所述第一侧壁上翻边和所述中隔板同时紧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和罐体均设置在所述压缩室内,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分和第二控制部分,所述中隔板的上部具有挂靠口,所述第一控制部分挂靠在所述挂靠口上,所述第二控制部分与所述第一控制部分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部分位于所述压缩机的上方,所述罐体配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部分和所述压缩机的后侧。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2123013196.2U 2021-12-02 2021-12-02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216591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3196.2U CN216591993U (zh) 2021-12-02 2021-12-02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3196.2U CN216591993U (zh) 2021-12-02 2021-12-02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1993U true CN216591993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5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3196.2U Active CN216591993U (zh) 2021-12-02 2021-12-02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1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4759B (zh) 空气调节机
CN217817114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114761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0441336U (zh) 空调器
US10107189B2 (en) Package-storage type engine generator
CN216591993U (zh)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613261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6557425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外机
CN215909387U (zh) 壳体组件和壁挂式空调器
CN216114394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664434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395546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1925945U (zh) 一种散热导风装配件、隔板散热装配组件和空调器
CN212179049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1345785U (zh) 窗式空调器的机壳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2179060U (zh) 空调器
CN216557609U (zh) 一种面框、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US20170107901A1 (en) Package-storage type engine generator
CN112503643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12179021U (zh) 天花机
CN211953012U (zh) 风管机
CN211695167U (zh) 一体式空调
CN214664856U (zh) 电抗器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21222864U (zh) 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