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1241U -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1241U
CN211921241U CN202020410258.XU CN202020410258U CN211921241U CN 211921241 U CN211921241 U CN 211921241U CN 202020410258 U CN202020410258 U CN 202020410258U CN 211921241 U CN211921241 U CN 211921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water
aeration
sewage treatment
biological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02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明
陈海萍
廖兆美
谈柏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qing E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qing E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qing E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qing E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02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1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1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12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与河道排污口相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主体;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沿着河岸方向延伸布置的曝气主管和鼓风机;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设置于河道中。进而污水处理装置主体可直接对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消除或减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时曝气装置可对河道水体进行曝气以补充水体中的氧气,而生态浮床则可以吸收消除水体中富余的氮磷等元素,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好、经济实用,而且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排入城市河流。河道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污染物短时间内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控源截污是河道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由于市政截污是一项难度大、耗时长的工程,且很多地区特别是城市老城区和城郊结合部的截污规划很难落实,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湖泊的全面截污。
因此要实现河道污染的治理,需要对未截污的排污口做一定的处理,消除或减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保证后续其他修复手段的有效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经济且实用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可与河道排污口相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主体,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容腔,同时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容腔中设置有多块折流板,相邻的两块折流板之间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及折流板与容腔的内壁之间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沿着河岸方向延伸布置的曝气主管和鼓风机,曝气主管上设置有多根与其相连通的曝气支管,多根所述曝气支管延伸至河道水体的中下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曝气主管的进风口相连通;
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设置于河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折流板的端部与所述容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悬浮生物填料的外形呈球形或圆柱形,且悬浮生物填料的内部为多孔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依次串接在一起或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河道中的造流曝气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生态浮床包括位于底部的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填料层,所述纤维填料层中种植有水生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还包括一人工湿地系统,所述人工湿地系统设置于河道的岸边,所述人工湿地系统上设置有能够延伸进河道中的吸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吸水管上设置有一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所述人工湿地系统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块生物填料墙,所述生物填料墙设置河堤处,其中,生物填料墙包括一框架,框架中填充有多个生物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污水处理装置主体可与河道未截污的排污口相连接,进而污水处理装置主体可直接对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消除或减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时曝气装置可对河道水体进行曝气以补充水体中的氧气,而生态浮床则可以吸收消除水体中富余的氮磷等元素,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好、经济实用,而且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三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至少一个可与河道排污口相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曝气装置和生态浮床300,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外形大致呈矩形状,可以想像得到的是,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外形还可以球状或正方体状或圆柱体状或其他形状,而不限定为矩形状,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内部设置有一容腔110,同时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容腔110相连通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其中,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分别设置于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相对的两端处,容腔110中设置有多块折流板113,相邻的两块折流板113之间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114及折流板113与容腔110的内壁之间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114;曝气装置包括沿着河岸方向延伸布置的曝气主管200和鼓风机210,曝气主管200上设置有多根与其相连通的曝气支管220,多根曝气支管220延伸至河道600中水体的中下部,鼓风机210的出风口与曝气主管200的进风口相连通;生态浮床300设置于河道600中。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将污水处理装置主体与河道600未截污的排污口相连接,污水处理装置主体可直接对排污口排出的污水进行处理,消除或减小排污口排出的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时曝气装置可对河道600中的水体进行曝气以补充水体中的氧气,而生态浮床则可以吸收消除水体中富余的氮磷等元素,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好、经济实用,而且安全。
参照图2,为了防止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中的悬浮生物填料114随着水流而流动,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折流板113的端部与容腔1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15,第一过滤网115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从进水口111处流入容腔110中的污水可以沿着折流板113来回流动并流经悬浮生物填料114,因而悬浮生物填料114可以对流经其的污水进行处理净化,最后经处理的污水从排水口112处排入河道600中,同时由于第一过滤网115的阻隔作用,保证悬浮生物填料114不会随着污水流动至其他位置,保证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对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为了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至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16,第二过滤网116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既可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至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中,同时又可以防止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中的悬浮生物填料114被污水冲出容腔110的外部,有效防止悬浮生物填料114丢失。
进一步,为了便于悬浮生物填料114的生产制作,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外形呈球形或圆柱形,且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内部为多孔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悬浮生物填料114中可以依附更多的细菌,以便于更好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依次串接在一起或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并联设置。因此,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依次串接并与河道排污口外连接时,污水依次流经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可以大大地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而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并联设置并与河道排污口外连接时,可以使得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可以过滤净化更多的污水,提高污水的净化效率。
参照图1,为了使得曝气装置可以更好地往河道600中的水体中曝气,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曝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河道中的造流曝气机230。因此曝气装置可通过造流曝气机230和鼓风机210同时曝气,进而快速地往水体中的补充氧体。
进一步,为了便于生态浮床300的生产制作,同时降低生态浮床300的生产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生态浮床300包括位于底部的承托层(图中未绘示),承托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填料层(图中未绘示),纤维填料层中种植有水生材料(图中未绘示),由于生态浮床300为本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增强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人工湿地系统400,人工湿地系统400设置于河道600的岸边,人工湿地系统400上设置有能够延伸进河道600中的吸水管410和排水管420,吸水管410上设置有一水泵430。通过水泵430不断地河道600中的水体抽起并输送至人工湿地系统400处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排水管420排放回河道600中,从而使得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人工湿地系统400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由于人工湿地系统400为本领域的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块生物填料墙500,生物填料墙500设置河堤处,其中,生物填料墙500包括一框架(图中未绘示),框架中填充有多个生物填料(图中未绘示),生物填料墙500的数量可以为一块、两块、三块或多块,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在河道600的河堤处设置一块以上的生物填料墙500,通过生物填料墙500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河道水体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可与河道排污口相连接的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内部设置有一容腔(110),同时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110)相连通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容腔(110)中设置有多块折流板(113),相邻的两块折流板(113)之间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114)及折流板(113)与容腔(110)的内壁之间放置有悬浮生物填料(114);
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沿着河岸方向延伸布置的曝气主管(200)和鼓风机(210),曝气主管(200)上设置有多根与其相连通的曝气支管(220),多根所述曝气支管(220)延伸至河道水体的中下部,所述鼓风机(210)的出风口与所述曝气主管(200)的进风口相连通;
生态浮床(300),所述生态浮床(300)设置于河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流板(113)的端部与所述容腔(1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15),所述第一过滤网(115)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处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16),所述第二过滤网(116)的过滤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外形呈球形或圆柱形,且悬浮生物填料(114)的内部为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依次串接在一起或多个污水处理装置主体(100)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河道中的造流曝气机(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浮床(300)包括位于底部的承托层,所述承托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填料层,所述纤维填料层中种植有水生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人工湿地系统(400),所述人工湿地系统(400)设置于河道的岸边,所述人工湿地系统(400)上设置有能够延伸进河道中的吸水管(410)和排水管(420),所述吸水管(410)上设置有一水泵(4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湿地系统(400)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块生物填料墙(500),所述生物填料墙(500)设置河堤处,
其中,生物填料墙(500)包括一框架,框架中填充有多个生物填料。
CN202020410258.XU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1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258.XU CN21192124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258.XU CN21192124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1241U true CN21192124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49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025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1241U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1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7219B2 (en) Ecological bio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KR101260105B1 (ko) 막 여과 유닛
CN103238554A (zh) 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
CN108911145A (zh) 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11921241U (zh) 一种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CN209872517U (zh) 一种水体原位修复的集成装置
CN108178458A (zh)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CN211111596U (zh) 地上集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RU1836301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110790455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5773602U (zh) 一种应用于水处理滤池的生物反应装置
CN211226811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JP2004276011A (ja) 浮島型水質浄化処理装置
CN208980420U (zh) 一种混合流人工湿地-生物过滤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CN209798659U (zh) 一种水下生态挡墙
CN208843896U (zh) 乡村微污染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2198700U (zh) 一种漂浮生物滤床网箱模块
CN218931845U (zh) 复合人工湿地
LV15092B (lv) Zivju audzēšanas komplekss un ūdens reģenerēšanas paņēmiens tajā
CN211664791U (zh) 多级ao+mbr自回流反应器
CN218810855U (zh) 连续式人工湿地
CN218465618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15886720U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净水装置
CN210505734U (zh) 一种水生态治理设备
CN220502873U (zh) 一种双层自净化养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