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0971U -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0971U
CN211920971U CN201921066942.4U CN201921066942U CN211920971U CN 211920971 U CN211920971 U CN 211920971U CN 201921066942 U CN201921066942 U CN 201921066942U CN 211920971 U CN211920971 U CN 211920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oster pump
pump
pressure chamber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69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远仁
罗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669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0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0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09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其净水机包括集成式水路板、若干滤芯以及增压泵,其中,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净水水路,该净水水路具有水路入口以及水路出口,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该增压泵包括泵头盖、泵体以及分离式泄压阀,其中,该泵头盖盖设在该泵体上,该分离式泄压阀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净水机,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缩小净水机的整体体积,能够将增压泵可拆卸的装配在净水机上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工业化和不注重环保的结果,使得做为水源的河川,普遍受到工厂废水、家庭废水、垃圾或家畜排泄物等排入,而造成水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加上自来水的管线老旧汰换太慢和建物内蓄水池的不洁,也对人们每天所要饮用的自来水产生信心不足,于是,许多现代家庭的厨房中,都已安装家用型净水机来确保其饮用水的安全。
如图1所示,是目前人们安装家用型反渗透净水机100的方式,如图1所示,该家用型反渗透净水机100是由增压泵101、粗杂质滤芯102、细杂质滤芯103、活性炭滤芯104、RO膜管(reverse osmosis membrane)200、纯水压力桶300及鹅颈出水龙头301等所组成,其中,增压泵101、粗杂质滤芯102、细杂质滤芯103、活性炭滤芯104及RO膜管200是被组合在一机壳105内,消费者向厂家购买后,会由厂家派专人至消费者家中进行安装,其安装配置施工如图1所示,首先,将增压泵101的进水口以水管与自来水龙头的自来水管相接(图中未示),再将RO膜管200的纯水出口201以水管P1经由三通止回阀302的其中一端口连接至纯水压力桶300,另由水管P2经三通止回阀302的另一端口连接至鹅颈出水龙头301,而RO膜管200的非饮用水出口202则以水管P3连接至洗涤水槽2下方的排水管P4内,即完成整个家用型反渗透净水机100的安装作业。
如图1所示,上述家用型反渗透净水机100在过滤水的时候,自来水W(如图1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由增压泵101加压后,即依序通过粗杂质滤芯102、细杂质滤芯103、活性炭滤芯104及RO膜管200来进行过滤,最后被RO膜管200分离出纯水W1与高浓度的非饮用水W2,该纯水W1(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由水管P1经三通止回阀302流入纯水压力桶300内储存,该非饮用水W2(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则由水管P3流入排水管P4来向外排放;其中,粗杂质滤芯102与细杂质滤芯103可过滤自来水中各种大小体积不同杂质颗粒悬浮物质或有机物质,活性炭滤芯104可吸附自来水中的氯及其他化学物质,RO膜管200的膜管孔径只有10-10米,可过滤自来水W中的重金属及各种病毒,故经由纯水出口201流出的纯水W1可供人们饮用。
但是如图1所示的反渗透净水机100其整体尺寸偏大,实际使用的时候净水机放置在厨房的橱柜中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位置,不利于安装使用,为了缩小净水机的整体尺寸,如图2所示,目前出现了一些体积较小的净水机400,其包括机箱401、若干滤芯402以及增压泵403,其中,若干滤芯402集成安装在机箱401上,这类净水机通过将若干滤芯402集成安装在机箱401上的方式能够大大减小净水机的整体体积,使净水机不会过多占用橱柜的空间,同时这类净水机400还能够直接安装在橱柜台面上或者挂设在墙面上以大大提升使用感受,但是如图2所示,这类净水机400的增压泵403与机箱401还是分别设置的,在装配的时候净水机与增压泵需要分别安装,增压泵还是需要额外占用安装位置,同时,当增压泵损坏需要更换、修理的时候其拆卸更换方式也非常繁琐,使用非常不方便。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缩小净水机的尺寸,一些厂商将增压泵403也集成到了机箱401上,此种结构设计能够大大缩小净水机的尺寸。
但是,就市面上出现的增压泵403而言,如图4至7所示,其都包括泵体501、泵头盖502以及泄压阀503,装配的时候,泵头盖502盖设在泵体501的顶部,泄压阀503装配在泵头盖502上(泄压阀503可以装配在泵头盖502的顶部或者侧面),工作的时候,泄压阀503与泵头盖502中的高压腔室相连通,当泵头盖502中水压高于额定压力值时,借助泄压阀503进行泄压的动作,以避免泵头盖502发生爆裂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泵头盖上设置泄压阀是为增压泵的必要且不可或缺的结构。
如图3所示,为了将此种增压泵403装配在机箱401上,传统的方法是首先将增压泵403放置在装配筒405中,而后,将装配筒405连接在机箱401上以完成增压泵的装配。
如图6至7所示,为了能够将泵头盖502上的出、入水路连接到机箱401中,同时,避让开泄压阀503的位置,只能通过在出、入水路上连接导水管504的方式进行(导水管504可以为软管或者硬质管),而此种设置增压泵的方式,不但结构异常复杂,同时接口繁多,出现漏水发生故障的概率极高,而如上所述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包括集成式水路板、若干滤芯以及增压泵,其中,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净水水路,该净水水路具有水路入口以及水路出口,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该增压泵包括泵头盖、泵体以及分离式泄压阀,其中,该泵头盖盖设在该泵体上,该分离式泄压阀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
该泵头盖具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直接与该集成式水路板中的该净水水路相连通,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泄压水道,该分离式泄压阀设置在该泄压水道端部,该泵头盖中设置有低压腔室以及高压腔室,该泵体中设置有增压腔室,该增压腔室连通在该低压腔室与该高压腔室之间,该泄压水道连接在该高压腔室与该分离式泄压阀之间。
该低压腔室、该增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顺序连通形成一增压流路,该入水口与该低压腔室相连通,该出水口与该高压腔室相连通,外部水源通过该入水口流入该低压腔室中,而后在该增压腔室中被增压后通过该高压腔室并从该出水口流出以完成增压的动作。
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中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高压腔室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流动。
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竖直设置在该泵头盖中,该增压腔室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与该高压腔室之间,并且,该增压腔室位于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正下方。
该增压泵的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该泵头盖的顶部,同时,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分别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的上方顶部。
该分离式泄压阀包括柔性膜片、弹块、盖体以及弹簧,其中,该柔性膜片压设在该泄压水道上,该弹块顶设在该柔性膜片上方,该弹簧设置在该弹块与该盖体之间。
该泵头盖外表面上凸设有三个螺合头,每一个该螺合头上都设置有减震垫片,该减震垫片处于该泵头盖与该集成式水路板之间。在该净水水路中设置有废水回流单向阀。该净水水路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中。
该增压泵用以为该外部水源增压,若干该滤芯用以对该外部水源进行过滤,该净水水路的流路中设置有滤芯接驳口以及增压泵接驳口,其中,每一个该滤芯都通过该滤芯接驳口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使每一个该滤芯的过滤流路都与该净水水路相连通,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滤芯接驳口一侧流入到该滤芯的过滤流路中进行对水过滤的动作,而后,通过该滤芯接驳口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中。
该增压泵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使该增压泵的增压流路与该净水水路相连通,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增压泵接驳口一侧流入到该增压泵的增压流路中进行对水增压的动作,而后,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中。
一种集成式净水机的增压泵,其包括泵头盖、泵体以及分离式泄压阀,该泵体固定连接在该泵头盖下方,该分离式泄压阀设置在该泵头盖上,由该泵头盖向外延伸形成一集成式水路板,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净水水路,该净水水路中可拆卸的接驳有若干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将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集成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以达到简化、缩短水流流路,减小净水机整体体积的作用,第二个特点在于,采用直接接驳连通的方式使水路长度降低到最短,完全不需要接驳水管,使净水机的内部水路长度降低到最短,使净水机的整体尺寸、体积降低到最小,从而大大降低净水机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位置。另外,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是可拆卸的连接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的,能够大大简化后续更换零部件的步骤,使用户能够自己更换滤芯以及增压泵,从而大大降低整机的维修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泄压阀从泵头盖上单独分离出来,并且将其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能够使泵头盖上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直接接驳到集成式水路板中,以达到不需要通过传统技术中导水管的连接就能够直接完成增压泵的接驳、水路连接,进而避免出现由于管路众多而发生意外渗漏的情况,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反渗透净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习知反渗透净水机增压泵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习知反渗透净水机增压泵的集成装配示意图。
图4至7为习知增压泵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水路板、若干滤芯以及增压泵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的D-D向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片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图18中的E-E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8至17所示,特别如图8至11所示,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包括集成式水路板10、若干滤芯20以及增压泵30。
如图13所示,其中,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设置有净水水路11,该净水水路11具有水路入口以及水路出口。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净水水路11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该净水水路11中可以设置流量计86。
外部水源W1由该水路入口流入,经过净化后转换为纯水W2由该水路出口流出,得到净化水供人们饮用或者使用,该外部水源可以为自来水或者其他水源。
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同时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多种可拆卸结构都能够支持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装配的方式,比如,通过螺纹结构将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整体螺合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下方,还比如,通过插卡结构将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整体活动卡接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下方,又比如,通过卡板、卡头、卡扣的结构将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整体活动卡接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下方。
如图8至10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外罩1罩设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外部,该外罩1上可以设置显示屏、触控显示屏、控制开关、电源开关等,以方便使用者控制净水机。
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同时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
工作的时候,该增压泵30用以为该外部水源增压,若干该滤芯20用以对该外部水源进行过滤。
该净水水路11的流路中设置有滤芯接驳口12以及增压泵接驳口13,其中,每一个该滤芯20都通过该滤芯接驳口12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使每一个该滤芯20的过滤流路都与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滤芯接驳口12一侧流入到该滤芯20的过滤流路中进行对水过滤的动作,而后,通过该滤芯接驳口12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11中。
该增压泵30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13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使该增压泵30的增压流路与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增压泵接驳口13一侧流入到该增压泵30的增压流路中进行对水增压的动作,而后,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13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11中。
如图12所示,为外部水源W1由进水电磁阀81控制经过第一级滤芯20的动作示意图,其水路中可以设置水质检测探针87。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同时将若干该滤芯20以及若干该增压泵30同时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将若干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同时集成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以达到简化、缩短水流流路,减小净水机整体体积的作用,第二个特点在于,采用直接接驳连通的方式使水路长度降低到最短,完全不需要接驳水管,使净水机的内部水路长度降低到最短,使净水机的整体尺寸、体积降低到最小,从而大大降低净水机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位置。
另外,该滤芯20以及该增压泵30是可拆卸的连接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的,能够大大简化后续更换零部件的步骤,使用户能够自己更换滤芯以及增压泵,从而大大降低整机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该增压泵30为反渗透净水机所适用的隔膜泵。
如图9以及14至15所示,该增压泵30包括泵头盖40、泵体50以及分离式泄压阀60,其中,该泵头盖40盖设在该泵体50上,该分离式泄压阀60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
本实用新型将泄压阀60从泵头盖40上单独分离出来,并且将其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能够使泵头盖40上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直接接驳到集成式水路板10中,以达到不需要通过传统技术中导水管504的连接就能够直接完成增压泵30的接驳、水路连接,进而避免出现由于管路众多而发生意外渗漏的情况,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故障率。
该泵头盖40具有入水口410以及出水口420,该入水口410以及该出水口420直接与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的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设置有泄压水道61,该分离式泄压阀60设置在该泄压水道61端部。
如图7所示,该泵头盖40中设置有低压腔室41以及高压腔室42,该泵体50中设置有增压腔室51。
该增压腔室51连通在该低压腔室41与该高压腔室42之间。该泄压水道61连接在该高压腔室42与该分离式泄压阀60之间。
该低压腔室41、该增压腔室51以及该高压腔室42顺序连通形成一增压流路。
该入水口410与该低压腔室41相连通,该出水口420与该高压腔室42相连通。
如图14、15所示,其中,图14为水流进入该泵头盖40的示意图,图15为水流流出该泵头盖40的示意图,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通过该入水口410流入该低压腔室41中,而后在该增压腔室51中被增压后通过该高压腔室42并从该出水口420流出以完成增压的动作。
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41以及该高压腔室42中沿竖直向上或者向下的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41中竖直向下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高压腔室42中沿竖直向上方向流动。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低压腔室41以及该高压腔室42竖直设置在该泵头盖40中,该增压腔室51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41与该高压腔室42之间,并且,该增压腔室51位于该低压腔室41以及该高压腔室42正下方。
该增压泵30的该入水口410以及该出水口420分别设置在该泵头盖40的顶部。
同时,该入水口410以及该出水口420分别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41以及该高压腔室42的上方顶部。
如图14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分离式泄压阀60包括柔性膜片62、弹块63、盖体64以及弹簧65,其中,该柔性膜片62压设在该泄压水道61上,该弹块63顶设在该柔性膜片62上方,该弹簧65设置在该弹块63与该盖体64之间。
当该泄压水道61中的水压大于额定值时,该弹簧65被压缩,该弹块63弹起,从而进行泄压的动作。
如图16、17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泵头盖40外表面上凸设有三个螺合头71,每一个该螺合头71上都设置有减震垫片72,该减震垫片72处于该泵头盖40与该集成式水路板10之间,通过该减震垫片72隔绝该增压泵30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达到减震、将噪的作用。
如图10所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还设置有进水电磁阀81、废水电磁阀82、高压开关83、纯水单向阀84、电路板85等部件,
其中,该纯水单向阀84能够防止纯水回流。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泵体50包括一马达;一马达前盖,其中央嵌固有一轴承,并由马达的出力轴穿置,于外周缘凸设有一圈上凸圆环,且在该上凸圆环中设有数个固定穿孔;一倾斜偏心凸轮,其中央贯穿有一轴孔,并套固于马达的出力轴上;一摆轮座,其底部中央嵌固有一摆轮轴承,并套设在倾斜偏心凸轮上,于座体的顶面等距间隔排列凸设有数个摆轮,每一摆轮的水平顶面凹设有一螺纹孔,并在该螺纹孔的外围再凹设有一圈定位凹环槽,且其水平顶面与垂直侧边面相交接处设具成倒圆角;一泵头座,是套盖于马达前盖的上凸圆环上,其顶面穿设有数个等距间隔且大于摆轮座中数个摆轮外径的作动穿孔,其底面向下设有一圈下凸圆环,该下凸圆环的尺度与马达前盖的上凸圆环尺度相同,另靠近外周缘的顶面往下凸圆环方向,再穿设有数个固定穿孔;一隔膜片,是置于泵头座的顶面上,由半硬质弹性材料射出成型,其最外周缘顶面上环设有两圈相平行对置的内凸条及外凸条,并由顶面中央位置处辐射出数道与该内凸条相接连的凸肋,使该数道凸肋与内凸条之间,被间隔出有数个活塞作动区,而各活塞作动区相对应于各摆轮顶面的螺纹孔位置上,又各穿设有一中央穿孔,并在位于每一中央穿孔的隔膜片底面凸设有一圈定位凸环块;数个活塞推块,是分别置放于隔膜片的数个活塞作动区内,每一活塞推块上贯穿设有一阶梯孔,借由固定螺丝穿过阶梯孔,可将隔膜片及数个活塞推块螺固于摆轮座中数个摆轮的螺纹孔内;一活塞阀体,是套置于隔膜片上,其底部外周缘侧面向下凸设有一圈环凸条,可塞置入隔膜片中内凸条与外凸条之间的空隙,在朝向泵头盖方向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圆形排水座,并于排水座的中央穿设有一定位孔,可供一T型的止逆胶垫穿入固定,另以该定位孔为中心所形成的数个区域位置上,各穿设有数个排水孔,且对应数个区域排水孔的排水座外围面上,又分别接设有开口均朝下的数个进水座,在每一进水座上又穿设有数个进水孔,并于每一进水座的中央各穿置有一倒立T型的活塞片,其中,该排水座数个区域上的排水孔,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数个进水座相连通。
该泵体50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其具体工作原理过程这里不再累述。
如图18至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其在该净水水路11中设置有废水回流单向阀111。
如图19所示,外部水源W1首先进入该净水水路11中,而后经过第一级滤芯过滤后得到水流W11,水流W11经该增压泵30增压后得到水流W12,水流W12经过后续滤芯过滤后分别得到废水W13以及纯水W14,其中,纯水W14流出以供人们使用。
该废水回流单向阀111连接在水流W11管路与废水W13管路之间。
通过该废水回流单向阀111能够将废水W13分流为回流废水W15以及排出废水W16,其中,排出废水W16被排出,而回流废水W15与水流W11汇合并合流进入该增压泵30。
通过控制该废水回流单向阀111能够控制回流废水W15的流量,进而达到减少排出废水W16,进而达到节水的作用。
如图8至17所示,一种集成式净水机的增压泵30,其包括泵头盖40、泵体50以及分离式泄压阀60,该泵体50固定连接在该泵头盖40下方,该分离式泄压阀60设置在该泵头盖40上。
由该泵头盖40向外延伸形成一集成式水路板10,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设置有净水水路11。
该净水水路11中可拆卸的接驳有若干滤芯20。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该泵头盖40与该集成式水路板10连接形成一整体,实践中,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将该泵头盖40、该集成式水路板10注塑加工成一整体。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泵头盖40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以达到该增压泵30整体从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上拆卸、装配方便的作用。
该净水水路11的流路中设置有滤芯接驳口12以及增压泵接驳口13,其中,每一个该滤芯20都通过该滤芯接驳口12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使每一个该滤芯20的过滤流路都与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滤芯接驳口12一侧流入到该滤芯20的过滤流路中进行对水过滤的动作,而后,通过该滤芯接驳口12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11中。
该泵头盖40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13连接在该净水水路11中,使该增压泵30的增压流路与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从该增压泵接驳口13一侧流入到该增压泵30的增压流路中进行对水增压的动作,而后,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13的另外一侧回流到该净水水路11中。
该泵头盖40具有入水口410以及出水口420,该入水口410以及该出水口420直接与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的该净水水路11相连通。
该集成式水路板10中设置有泄压水道61,该分离式泄压阀60设置在该泄压水道61端部。
该泵头盖40中设置有低压腔室41以及高压腔室42,该泵体50中设置有增压腔室51。
该增压腔室51连通在该低压腔室41与该高压腔室42之间。该泄压水道61连接在该高压腔室42与该分离式泄压阀60之间。
该低压腔室41、该增压腔室51以及该高压腔室42顺序连通形成增压流路。
该入水口410与该低压腔室41相连通,该出水口420与该高压腔室42相连通。
工作的时候,该外部水源通过该入水口410流入该低压腔室41中,而后在该增压腔室51中被增压后通过该高压腔室42并从该出水口420流出以完成增压的动作。
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41以及该高压腔室42中沿竖直向上或者向下的方向流动,比如,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41中竖直向下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高压腔室42中沿竖直向上方向流动,又比如,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41中竖直向上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高压腔室42中沿竖直向下方向流动。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包括集成式水路板、若干滤芯以及增压泵,其中,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净水水路,该净水水路具有水路入口以及水路出口,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若干该滤芯以及该增压泵同时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其特征在于:
该增压泵包括泵头盖、泵体以及分离式泄压阀,其中,该泵头盖盖设在该泵体上,该分离式泄压阀独立设置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泵头盖具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直接与该集成式水路板中的该净水水路相连通,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泄压水道,该分离式泄压阀设置在该泄压水道端部,
该泵头盖中设置有低压腔室以及高压腔室,该泵体中设置有增压腔室,该增压腔室连通在该低压腔室与该高压腔室之间,该泄压水道连接在该高压腔室与该分离式泄压阀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低压腔室、该增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顺序连通形成一增压流路,该入水口与该低压腔室相连通,该出水口与该高压腔室相连通,外部水源通过该入水口流入该低压腔室中,而后在该增压腔室中被增压后通过该高压腔室并从该出水口流出以完成增压的动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外部水源在该低压腔室中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流动,该外部水源在该高压腔室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竖直设置在该泵头盖中,该增压腔室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与该高压腔室之间,并且,该增压腔室位于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增压泵的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分别设置在该泵头盖的顶部,同时,该入水口以及该出水口分别连通设置在该低压腔室以及该高压腔室的上方顶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式泄压阀包括柔性膜片、弹块、盖体以及弹簧,其中,该柔性膜片压设在该泄压水道上,该弹块顶设在该柔性膜片上方,该弹簧设置在该弹块与该盖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该泵头盖外表面上凸设有三个螺合头,每一个该螺合头上都设置有减震垫片,该减震垫片处于该泵头盖与该集成式水路板之间。
9.一种集成式净水机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头盖、泵体以及分离式泄压阀,该泵体固定连接在该泵头盖下方,该分离式泄压阀设置在该泵头盖上,
由该泵头盖向外延伸形成一集成式水路板,该集成式水路板中设置有净水水路,该净水水路中可拆卸的接驳有若干滤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净水机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头盖可拆卸的装配在该集成式水路板上,
该净水水路的流路中设置有滤芯接驳口以及增压泵接驳口,其中,每一个该滤芯都通过该滤芯接驳口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使每一个该滤芯的过滤流路都与该净水水路相连通,该泵头盖通过该增压泵接驳口连接在该净水水路中,使该增压泵的增压流路与该净水水路相连通。
CN201921066942.4U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0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942.4U CN211920971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6942.4U CN211920971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0971U true CN21192097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694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20971U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0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911A (zh) * 2019-07-10 2019-11-08 苏远仁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其集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911A (zh) * 2019-07-10 2019-11-08 苏远仁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其集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0971U (zh)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增压泵
JP5090593B2 (ja) 浄水カートリッジ
CN211056815U (zh) 净水系统
CN110872154B (zh) 一种增压泵集成式净水机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CN110422911A (zh) 一种具有分离式泄压阀增压泵的集成式净水机及其集成方法
CN113929160B (zh) 滤芯、净水系统和净水机
CN212799751U (zh) 降低ro膜滤芯原水侧tds值的水路结构
CN214693635U (zh) 一种带阻垢功能的复合滤芯
CN209143862U (zh) 一种增压泵集成式净水机及其增压泵
CN214457190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
KR102342293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카트리지의 결합구조
US20020100721A1 (en) Water purifying unit
CN110272132B (zh) 一种提供多种水质的净水机
CN220788158U (zh) 一种带洗洁精供应单元的净水器
CN202785750U (zh) 一种快装式ro滤芯结构
CN110615505A (zh) 一体式净水器
CN111410330A (zh) 纯水机
CN211283922U (zh) 一种净水器底座
CN220926316U (zh) 分体式净水机
CN215712168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215516925U (zh) 无电全屋净水系统
CN214571122U (zh) 一种净水器
CN216855919U (zh) 一种环保型家用多重过滤直饮净水机
TW201930174A (zh) 專用於水壓水桶型之反滲透淨水器龍頭及其大水量出水方法
CN220502716U (zh) 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