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4954U -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4954U
CN211914954U CN202020276371.3U CN202020276371U CN211914954U CN 211914954 U CN211914954 U CN 211914954U CN 202020276371 U CN202020276371 U CN 202020276371U CN 211914954 U CN211914954 U CN 211914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reaction tank
phase reaction
solid
kitchen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63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海锋
朱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63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4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4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4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固液分离组件、固相反应槽、液相反应槽、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一液泵、第二液泵、储液桶和控制器;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料斗和筛板;筛板倾斜设置在料斗内;料斗设有一固相出料口;料斗设有出液口;固相出料口与固相反应槽相连通,出液口与液相反应槽相连通;储液桶的第一出液口与液相反应槽相连通,第二出液口与固相反应槽相连通;第一气泵与液相反应槽相连通,第二气泵与固相反应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餐厨垃圾分解速率,使其分解更加充分,并能有效减少厌氧菌种液的使用量,具有更优良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指家庭、学校、公共食堂以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料以及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目前国内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焚烧为主,填埋处理方式会降低填埋场的使用年限。而焚烧处理的方式,会产生二恶英、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粉尘,这些有害气体和粉尘尚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对环境影响很大。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无害化是处理生活垃圾的必然趋势。微生物分解是实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之一。厌氧消化是指厌氧菌种在不存在氧气的情况下分解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系列过程。生物可降解材料包括废纸、餐厨垃圾、有机废水、动物排泄物和液体废物等,厌氧消化适用于处理湿润的有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物的处理中。餐厨垃圾中的绝大部分物质都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因而采用厌氧菌种分解餐厨垃圾是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新方式之一。
目前采用厌氧菌种分解餐厨垃圾的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其一,目前的厌氧分解设备通常只有一个反应槽,固液混合的餐厨垃圾一并倒入反应槽中进行反应,一方面会使餐厨垃圾在反应槽内相对集中,餐厨垃圾未能与厌氧菌种充分接触,会使分解反应的进行不够充分,导致部分的餐厨垃圾未被分解,并且反应速率低,反应时间长。另一方面,固相的餐厨垃圾和液相的餐厨垃圾混合进行分解反应时,液相的餐厨垃圾会稀释厌氧菌种的浓度,而固相的餐厨垃圾进行分解时厌氧菌种的浓度又需要保持较高的水平。因而为了使固相的餐厨垃圾充分分解,在分解时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厌氧菌种液,这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其二,目前的厌氧分解设备均是大型化设备,通常只能设置在大型的垃圾处理厂,不能良好的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垃圾处理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适用性和灵活性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将固相餐厨垃圾和液相餐厨垃圾分开分解,可有效提高餐厨垃圾分解速率,使其分解更加充分,并能有效减少厌氧菌种液的使用量,减少浪费,且其具有更优良的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液分离组件、固相反应槽、液相反应槽、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一液泵、第二液泵、储液桶和控制器;
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料斗和筛板;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料斗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料斗的侧壁在所述筛板下端的一侧设有一固相出料口;所述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筛板的正下方;
所述固相反应槽和所述液相反应槽并排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所述固相出料口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储液桶用于储存可分解餐厨垃圾的厌氧菌种液,所述储液桶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液泵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液泵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泵、所述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液泵和所述第二液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液桶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相反应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固相反应槽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内均设有用于检测氧气浓度的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相反应槽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固相反应槽的底部设有排料管。
优选地,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别与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的上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气阀和除臭装置,所述单向气阀的流向向外。
优选地,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一与所述排气管相适配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外壳内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储液桶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在所述第一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一喷雾头;所述储液桶通过第二供液管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在所述第二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二喷雾头。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餐厨垃圾从进料口倒入料斗内,餐厨垃圾在料斗内与斜置的筛板相接触。在筛板的分筛作用下,固相的餐厨垃圾沿着筛板向下滑动,并进入位于筛板一侧的固相出料口内。而液相的餐厨垃圾则通过筛板的筛眼,滴落到料斗下部的出液口处。固相的餐厨垃圾从固相出料口进入固相反应槽内,液相的餐厨垃圾从出液口进入液相反应槽内。储液桶分别向液相反应槽和固相反应槽供给厌氧菌种液,使两种状态的餐厨垃圾都开始进行分解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应该通过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抽取反应槽内的空气,使反应槽内保持低氧环境,以保证厌氧菌种的活性。本实用新型将固相和液相的餐厨垃圾分别在两个反应槽中分开反应,可以有效增大反应过程中餐厨垃圾与厌氧菌种的接触面积,使餐厨垃圾的分解更加充分,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分解速率,减少分解时间。储液桶由两条独立的管道向两个反应槽供液,可以根据反应槽内餐厨垃圾的量,分别控制供液的量,这样在供给厌氧菌种液时就更加灵活,可减少不必要的菌液浪费。而且固相的餐厨垃圾单独与厌氧菌种液进行反应,可避免液相的餐厨垃圾稀释厌氧菌种液浓度的问题,可减少固相的餐厨垃圾分解时所需的厌氧菌种液量,也可减少厌氧菌种液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采用小型化的结构,并可集中设置在一个底座上,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垃圾处理厂,适用性和灵活性更加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料斗,3-筛板,4-液相反应槽,5-固相反应槽,6-第一气泵,7-第二气泵,8-第一液泵,9-第二液泵,10-储液桶,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氧传感器,14-搅拌器,15-排气管,16-第一喷雾头,17-第二喷雾头,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为钢制的方形底板。在底座1上设有固液分离组件、固相反应槽5、液相反应槽4、第一气泵6、第二气泵7、第一液泵8、第二液泵9、储液桶10和控制器。
固液分离组件具体包括料斗2和筛板3。料斗2呈漏斗形,其上部设有敞开的进料口,用于倒入餐厨垃圾。筛板3倾斜设置在料斗2内,且位于进料口的正下方。具体是,料斗2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安装卡槽,两安装卡槽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筛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安装卡槽内,并通过螺栓紧固,使得筛板3倾斜的设置在料斗2内,优选的倾斜角度是30°-40°。筛板3选用常见的网格式筛板即可,筛眼的尺寸采用1cm×1cm的规格即可。料斗2的侧壁在筛板3下端的一侧设置有一固相出料口,固相出料口朝向筛板3的下端。料斗2的下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位于筛板3的正下方,且呈漏斗状,以便于收集液相的餐厨垃圾。
上述的固液分离组件,采用仿斜筛式固液分离机的结构,当固液混合的餐厨垃圾从进料口倒入料斗2内时,会倒入到倾斜布置的筛板3上,通过筛板3的筛眼进行分筛,固相的餐厨垃圾会被筛板3拦截,并由于筛板3倾斜的结构,自然滚动到筛板3的底部,然后进入固相出料口内。而液相的餐厨垃圾则会通过筛眼,自然流动到位于筛板3下方的出液口处。该固液分离组件,通过简单的结构,可实现初步的固液分离,结构简单、分筛效果良好,适用于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过程。
固相反应槽5和液相反应槽4并排设置在料斗2的下方。具体的,固相反应槽5和液相反应槽4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方形槽,内表面做抗腐蚀处理。液相反应槽4位于料斗2的正下方,料斗2的出液口通过一管道与液相反应槽4的上部相连通,使得出液口处流出的液相餐厨垃圾会流入液相反应槽4内。固相反应槽5设置在液相反应槽4的一侧(图1中的右侧),料斗2的固相出料口通过一管道与固相反应槽5的上部相连通,该管道的结构分为三段,由上而下依次包括平直段、倾斜段和垂直段。固相的餐厨垃圾,在倾斜的筛板3上自然滚动,进入固相出料口内,然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滚动经过平直段,进入倾斜段中。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依次经过倾斜段和垂直段,进入到固相反应槽5中。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作为两个独立的反应槽,可分别供两种相态餐厨垃圾进行反应。
储液桶10设置在液相反应槽4的一侧(图1中的左侧),储液桶10用于储存可分解餐厨垃圾的厌氧菌种液。厌氧菌种液为含有厌氧菌种的菌液,厌氧菌种是近年来常用的有机垃圾降解原料之一,常用于餐厨垃圾的分解、污泥中有机物质的处理等,并可直接在市面上采购使用,如北京开碧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甘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均售有效果良好的厌氧菌种,可直接购买使用,并配有详细的配置和使用说明。储液桶10为不锈钢制的圆形桶,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上部设有进液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储液桶10的侧壁设有两出液口,其一出液口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液相反应槽4相连通,其二出液口通过第二供液管与固相反应槽5相连通。第一液泵8设置在第一供液管上,第二液泵9设置在第二供液管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的启停来控制储液桶10向固相反应槽5和液相反应槽4的供液动作以及供液的量。
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7叠放在固相反应槽5的右侧外壁上,并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固定。第一气泵6通过管道与液相反应槽4的上部相连通,第二气泵7通过管道与固相反应槽5的上部相连通。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7用于抽取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内的空气,使槽内环境保持低氧状态,以保持厌氧菌种的活性。
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气泵6、第二气泵7、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或是PLC,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三菱FX3G-60MR-ES-A系列单片机,该种PLC具有60点输入输出点数,控制稳定,接口数量充足,还具备一定的防尘能力,适合作为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7选用新为诚公司的W36-JJ型水气两用泵,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采用新为诚公司的W25N微型水泵,上述两种型号的泵,可控性良好,体积小,功率高,可良好的适用于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一控制面板,使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然后将控制器的输出端按上述连接关系分别与第一气泵6、第二气泵7、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电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面板向控制器输入控制指令,以此来控制气泵和液泵的运行,可使得气泵和液泵的控制和操作方便,可通过控制器实现设备的全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具体过程如下所述。先按照厌氧菌种的使用说明,配备适量的厌氧菌种液,然后将厌氧菌种液通入储液桶10中待用。然后将餐厨垃圾从进料口倒入料斗2中,餐厨垃圾在料斗2内与斜置的筛板3相接触。在筛板3的分筛作用下,固相的餐厨垃圾,如大块的剩饭剩菜等会沿着筛板3向下滑动,并进入位于筛板3一侧的固相出料口内。而液相的餐厨垃圾,如流质的饭菜、羹汤等会从出液口进入液相反应槽4内。待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累积一定量的餐厨垃圾后。启动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7,抽取两个反应槽内的空气,使反应槽内保持低氧环境。然后开启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通过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抽取储液桶10中的厌氧菌种液分别通入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中。通常来讲,餐厨垃圾中,固相的餐厨垃圾的含量一般较多,且固相的餐厨垃圾更难分解。因而同时开启第一液泵8和第二液泵9,待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先关闭第一液泵8,待第二液泵9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第二液泵9,使厌氧菌种与餐厨垃圾进行分解反应。第二液泵9的运行时间更长,因而可以向固相反应槽5内注入更多的厌氧菌种液,以满足固相的餐厨垃圾的分解需求。然后分别关闭气泵和液泵,封闭进料口,待厌氧菌种充分分解餐厨垃圾后(通常需1-2天左右),将分解产物排出处理即可完成餐厨垃圾的有机降解。
本实用新型将固相和液相的餐厨垃圾分别在两个反应槽中分开反应,可以有效增大反应过程中餐厨垃圾与厌氧菌种的接触面积,使餐厨垃圾的分解更加充分,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分解速率,减少分解时间。储液桶10由两条独立的管道向两个反应槽供液,可以根据反应槽内餐厨垃圾的量,分别控制供液的量,这样在供给厌氧菌种液时就更加灵活,可减少不必要的菌液浪费。而且固相的餐厨垃圾单独与厌氧菌种液进行反应,可避免液相的餐厨垃圾稀释厌氧菌种液浓度的问题,可减少固相的餐厨垃圾分解时所需的厌氧菌种液量,也可减少厌氧菌种液的不必要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采用小型化的结构,并可集中设置在一个底座1上,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垃圾处理厂,适用性和灵活性更加良好。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更加智能,本实施例设置了多种传感器作为监测元件。具体如下。储液桶10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一液位传感器11采用轩邺测控公司的SUAY20型号的液位传感器,该种液位传感器体积小、测量准确、水密性好,常用于水箱等封闭结构内的液位高度探测,可良好的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位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11探测储液桶10内的液位高度,并将探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中,控制器识别该电信号,并在控制面板上显示储液桶10的液位高度。这样操作者就可以准确的掌握储液桶10内的液位高度,在储液桶10内的液量不足时及时补液。
在液相反应槽4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2用于监测液相反应槽4内的液位高度。具体的,第二液位传感器12的型号与上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1相同。在固相反应槽5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具体可采用卓扬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ZCH304型压力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12的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12监测液相反应槽4内的液位高度,并将监测的液位高度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处,控制器识别该电信号,并在控制面板上显示液相反应槽4的液位高度,操作者可根据液相反应槽4的液位高度,控制注入的厌氧菌种液的液量,以实现适量投放厌氧菌种的目的,避免浪费。固相反应槽5中,则采用在固相反应槽5的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可监测固相反应槽5中的餐厨垃圾的重量,操作者可根据监测获得的重量实现适量投放厌氧菌种的目的。
另外,基于以上的结构,还可实现自动投放适量厌氧菌种。具体是,在控制器中预设两个阈值,分别为液位高度阈值和重量阈值。第二液位传感器12监测液相反应槽4内的液位高度,并反馈到控制器处。可将控制器设置为当液相反应槽4内的液位高度超过预设的液位高度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液泵8启动,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止。压力传感器监测固相反应槽5的总重量,可将控制器设置为当固相反应槽5的总重量超过预设的重量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液泵9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上述结构中,可通过常用的比较器逻辑电路,将监测结果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可通过常用的定时电路使液泵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止。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自动投放适量的厌氧菌种,使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更加智能化。
在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内均设置了用于检测氧气浓度的氧传感器13,氧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氧传感器13具体可选用贝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KE-25型传感器。氧传感器13可获取反应槽内的氧气浓度,控制器可根据氧传感器13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7的运行。比如可在控制器中预设一个氧气浓度阈值,当某一反应槽内的氧气浓度高于预设的氧气浓度阈值时,控制该反应槽的气泵启动,抽出该反应槽内的空气,使其氧气浓度降低。待反应槽内氧气浓度下降到氧气浓度阈值以下时,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使该反应槽的气泵停止运行。其实现方式与上文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氧传感器13,可实时获取反应槽内的氧气浓度,操作者可根据反应槽内的氧气浓度,控制气泵的运行,使反应槽内保持低氧状态,保证厌氧菌种的活性,进而保持分解过程的平稳进行。还可根据反应槽内的氧气浓度,自动控制气泵的开闭,使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更加智能。
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内均设有搅拌器14,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搅拌器14的输入端电连接。搅拌器14可在分解过程中搅拌厌氧菌种和餐厨垃圾,使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接触,可使分解反应充分进行,可有效增大反应速率。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搅拌器14的输入端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两个搅拌器14的运行。液相的餐厨垃圾容易分解,固相的餐厨垃圾分解相对较难,因此一般设置液相反应槽4中的搅拌器14的转速较慢,运行时间较短,而固相反应槽5中的搅拌器14转速较快,运行时间更长。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反应槽内不同状态的餐厨垃圾设置搅拌器14的运行时间,使用上更加灵活,能有效避免搅拌器14的不必要运行,减小运行能耗。
液相反应槽4的底部设有排液管,固相反应槽5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液管和排料管通常还与一抽料泵相连通,可方便将反应完的产物抽取出反应槽外以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分别与液相反应槽4和固相反应槽5的上部相连通。在排气管15内设有单向气阀和除臭装置,单向气阀的流向向外。在厌氧菌种分解餐厨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气体,因此设置排气管15用于将反应槽内的气体排出。在排气管15内设置流向向外的单向气阀。单向气阀可防止外部的空气通过排气管15进入反应槽内,破坏反应槽内的低氧环境。除臭装置可吸除排出气体中的臭味,使排出的气体更加环保。
除臭装置具体为一除臭盒,除臭盒包括一与排气管15相适配的外壳,外壳设置在排气管15内,外壳的两端设有若干透气孔,在外壳内填充有活性炭。这样气体在经过排气管15时,会流经除臭装置,从透气孔进入外壳内,与外壳内的活性炭相接触,通过活性炭吸除气体中的臭味,实现除臭。
储液桶10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液相反应槽4相连通,在第一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一喷雾头16;储液桶10通过第二供液管与固相反应槽5相连通,在第二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二喷雾头17。第一喷雾头16和第二喷雾头17可以使厌氧菌种液的喷射均匀,使厌氧菌种液均匀的分布在反应槽内,有利于分解反应的充分进行。
在底座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可方便设备整体的移动,使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液分离组件、固相反应槽、液相反应槽、第一气泵、第二气泵、第一液泵、第二液泵、储液桶和控制器;
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料斗和筛板;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料斗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下方;所述料斗的侧壁在所述筛板下端的一侧设有一固相出料口;所述料斗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筛板的正下方;
所述固相反应槽和所述液相反应槽并排设置在所述料斗的下方;所述固相出料口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储液桶用于储存可分解餐厨垃圾的厌氧菌种液,所述储液桶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液泵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液泵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气泵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泵、所述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液泵和所述第二液泵的输入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反应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固相反应槽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内均设有用于检测氧气浓度的氧传感器,所述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反应槽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所述固相反应槽的底部设有排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分别与所述液相反应槽和所述固相反应槽的上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单向气阀和除臭装置,所述单向气阀的流向向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包括一与所述排气管相适配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外壳内填充有活性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桶通过第一供液管与所述液相反应槽相连通,在所述第一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一喷雾头;所述储液桶通过第二供液管与所述固相反应槽相连通,在所述第二供液管的末端设有第二喷雾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CN202020276371.3U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Active CN211914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6371.3U CN211914954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6371.3U CN211914954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4954U true CN211914954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4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6371.3U Active CN211914954U (zh) 2020-03-06 2020-03-06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4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34656A1 (en) * 2022-07-28 2024-02-01 Changzhou University Devices for kitchen waste diges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34656A1 (en) * 2022-07-28 2024-02-01 Changzhou University Devices for kitchen waste digestion
US11912598B2 (en) * 2022-07-28 2024-02-27 Changzhou University Devices for kitchen waste diges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0169B (zh)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11914954U (zh) 一种全自动餐厨垃圾生化处理设备
CN211921356U (zh) 一种餐厨垃圾高温微生物菌处理设备
JP5793312B2 (ja) メタン生成システム
CN206676265U (zh) 一种高效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111013354B (zh) 一种污泥干化尾气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2146715U (zh) 干法脱酸系统
KR101564335B1 (ko) 유기성 폐기물 처리장치 및 방법
CN203493957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自动配制生物除臭剂喷洒装置
CN207608474U (zh) 一种空化射流处理剩余污泥的反应器
CN217490368U (zh) 一种集装箱式垃圾渗滤液全量化设备用脱硫塔循环除臭装置
CN217857990U (zh) 一种土壤淋洗修复系统
CN103013602B (zh) 集装式微负压沼气净化装置
CN105016807A (zh) 一种多功能有机肥料发酵机
CN112605116B (zh) 一体化智能异位稳定化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0078335A (zh) 一种用于处置污泥的智能化装置
CN21004863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粪污处理装置
CN210356681U (zh) 一种应用于危险废物焚烧系统的干法脱硝装置
CN211664931U (zh) 粪污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476101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的一体化配药注药罐车
CN215785661U (zh) 一体化智能异位稳定化修复设备
CN210915803U (zh) 一种应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两用污泥脱水设备
CN210065413U (zh) 一种低碳环保污水处理设备
CN206375805U (zh) 污泥加碱稳定干化处理设备
CN208327741U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