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3785U -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3785U
CN211913785U CN202020475562.2U CN202020475562U CN211913785U CN 211913785 U CN211913785 U CN 211913785U CN 202020475562 U CN202020475562 U CN 202020475562U CN 211913785 U CN211913785 U CN 211913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haft
kettle body
jacket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55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hu Xinglong Nyl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hu Xinglong Nyl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hu Xinglong Nyl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hu Xinglong Nyl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55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3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3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3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投料口和出料口,釜体内设有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外的盘管,釜体外设有夹套,釜体顶部设有端部置于搅拌轴与盘管之间的温度棒,搅拌轴两侧设有与搅拌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釜体内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折流板,相邻支撑架之间的折流板交错设置,折流板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盘管外壁形状配合的弧形卡槽,通过支撑架上的折流板的弧形卡槽与盘管外壁卡接定位支撑,折流板相互错位促进釜体内壁的料液流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具有更大的剪切力促进环向流动,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加速料液循环和反应进程,保证反应釜中和反应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属于尼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透明尼龙是一种透光率高、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冲击强度、刚性、耐磨性、耐化学性、表面硬度等性能的尼龙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包括汽车,摩托车油杯,视镜,工业眼镜等行业的透明制品,应用广泛。在透明尼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中和反应釜中制得尼龙预聚体材料,再进一步聚合改性,中和反应过程中需要保证一定反应温度,现有技术中的中和反应釜一般包括釜体和釜体内用于均匀混合并促进反应进程的搅拌器结构,搅拌器层流剪切力不足,且釜体外采用保温夹套加热温度并向釜壁热传递,通过向釜体内的降温盘管通入冷却水达到控温目的,但釜体内壁与降温盘管之间间隙中的料液流动缓慢,釜体内的环流冲击易引起盘管振动甚至变形,导致壁面中和反应进程减慢,整体均匀性和反应釜稳定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通过支撑架上的折流板的弧形卡槽与盘管外壁卡接定位支撑,折流板相互错位促进釜体内壁的料液流动,具有更大的剪切力促进环向流动,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加速料液循环和反应进程,保证反应釜中和反应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外的盘管,所述搅拌轴端部伸出于釜体并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釜体外设有夹套,其中,所述釜体顶部设有压力检测口、排气口和备用口,所述盘管两端设有伸出于夹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端部置于搅拌轴与盘管之间的温度棒,所述搅拌轴两侧设有与搅拌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
所述第一桨叶包括锚叶和斜杆,所述斜杆倾斜于搅拌轴、且两端分别与锚叶和搅拌轴相连,所述第二桨叶呈V形结构,所述第二桨叶一端与搅拌轴之间、第二桨叶另一端和锚叶端部与搅拌轴之间、斜杆端部与搅拌轴之间均设有与搅拌轴固定的轴套;
所述釜体内壁上设有若干绕釜体内壁一周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折流板,相邻支撑架之间的折流板交错设置,所述折流板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盘管外壁形状配合的弧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支撑架上的折流板的弧形卡槽与盘管外壁卡接,起到定位支撑作用,相邻支撑架的折流板相互错位设置,使得循环料液经过盘管与釜体之间的料液被折流板不断折流,增加紊流,促进釜体内壁的料液流动,提高料液原料的接触效率,加快反应进程,保证反应釜中和反应稳定性;
(2)由旋转电机的电机轴带动搅拌轴同步旋转,第一桨叶包括锚叶和斜杆,第二桨叶呈V形结构,形成差异的错位层流剪切结构,具有更大的剪切力促进环向流动,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加速料液循环和反应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釜体内部前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釜体内部后视立体图。
图中标记:釜体1,投料口2和出料口3,盘管4,旋转电机5,夹套6,进油口7和出油口8,加热棒接口9,排放口10,吊耳11,安装孔12,压力检测口13、排气口14和备用口15,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温度棒18,第一桨叶19和第二桨叶20,锚叶191和斜杆192,轴套21,支撑架22,折流板23,弧形卡槽24,搅拌轴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投料口2和出料口,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轴25和位于搅拌轴25外的盘管4,所述搅拌轴25端部伸出于釜体1并连接有旋转电机5,所述釜体1外设有夹套6,所述夹套6两侧顶部设有进油口7和出油口8,所述夹套6两侧底部与夹套6内部连通的加热棒接口9,夹套6底部设有排放口10,所述夹套6外设有吊耳11,所述吊耳11上设有安装孔12;
其中,所述釜体1顶部设有压力检测口13、排气口14和备用口15,所述盘管4两端设有伸出于夹套6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所述釜体1顶部设有端部置于搅拌轴25与盘管4之间的温度棒18,所述搅拌轴25两侧设有与搅拌轴25同步旋转的第一桨叶19和第二桨叶20;
所述第一桨叶19包括锚叶191和斜杆192,所述斜杆192倾斜于搅拌轴25、且两端分别与锚叶191和搅拌轴25相连,所述第二桨叶20呈V形结构,所述第二桨叶20一端与搅拌轴25之间、第二桨叶20另一端和锚叶191端部与搅拌轴25之间、斜杆192端部与搅拌轴25之间均设有与搅拌轴25固定的轴套21;
所述釜体1内壁上设有若干绕釜体1内壁一周设置的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上设有若干折流板23,相邻支撑架22之间的折流板23交错设置,所述折流板23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盘管4外壁形状配合的弧形卡槽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夹套6外吊耳11的安装孔12固定釜体1,由进油口7向夹套6内注入导热油,由出油口8排放溢出导热油,由排放口10备用清空夹套6内的导热油,将加热棒端部伸入夹套6中,并与加热棒接口9固定连接,对夹套6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从而使反应釜体1内部升温;
由投料口2向釜体1内投入透明尼龙生产用尼龙预聚体材料中和反应原料料液,由旋转电机5的电机轴带动搅拌轴25同步旋转,加速料液循环,由夹套6对釜内原料升温,由位于盘管4与搅拌轴25之间的温度棒18检测并传感釜体1内的料液温度,当反应温度过高时,由进水口16向盘管4内通入冷却水为釜体1内料液降温,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进水口16和出水口17之间还可以设置循环泵以节约用水,反应过程中由压力检测口13安装压力仪表监测釜内压力,由排气口14排放过热并冷凝回流的蒸汽,备用口15常闭,用于备用连接使用;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轴套21与搅拌轴25固定带动搅拌轴25两侧的第一桨叶19和第二桨叶20同步旋转,第一桨叶19包括锚叶191和斜杆192,第二桨叶20呈V形结构,形成差异的错位层流剪切结构,具有更大的剪切力促进环向流动,防止沉降及壁面附着,促进反应进程;
通过支撑架22上的折流板23的弧形卡槽24与盘管4外壁卡接,起到定位支撑作用,防止盘管4受料液循环冲击产生晃动错位和变形,同时相邻支撑架22的折流板23相互错位设置,使得循环料液经过盘管4与釜体1之间的料液被折流板23不断折流,增加紊流,促进釜体1内壁的料液流动,从而提高料液原料的接触效率,加快反应进程,保证反应釜中和反应稳定性,反应结束后从出料口排出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投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轴和位于搅拌轴外的盘管,所述搅拌轴端部伸出于釜体并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釜体外设有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两端设有伸出于夹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端部置于搅拌轴与盘管之间的温度棒,所述搅拌轴两侧设有与搅拌轴同步旋转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
所述釜体内壁上设有若干绕釜体内壁一周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折流板,相邻支撑架之间的折流板交错设置,所述折流板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盘管外壁形状配合的弧形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两侧顶部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夹套两侧底部与夹套内部连通的加热棒接口,夹套底部设有排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外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设有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顶部设有压力检测口、排气口和备用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包括锚叶和斜杆,所述斜杆倾斜于搅拌轴、且两端分别与锚叶和搅拌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桨叶呈V形结构,所述第二桨叶一端与搅拌轴之间、第二桨叶另一端和锚叶端部与搅拌轴之间、斜杆端部与搅拌轴之间均设有与搅拌轴固定的轴套。
CN202020475562.2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Active CN211913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562.2U CN211913785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562.2U CN211913785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3785U true CN211913785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7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5562.2U Active CN211913785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37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7092A (zh) * 2022-06-07 2022-09-06 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
CN115350671A (zh) * 2022-08-18 2022-11-18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氢氧化铝佐剂的新型陈化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7092A (zh) * 2022-06-07 2022-09-06 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
CN115007092B (zh) * 2022-06-07 2024-05-14 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pa)制备工艺用反应釜系统
CN115350671A (zh) * 2022-08-18 2022-11-18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氢氧化铝佐剂的新型陈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13785U (zh)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CN106732074B (zh) 一种转鼓搅拌增粘装置
CN113181868A (zh) 一种固相增粘反应釜及方法
CN213081931U (zh) 一种尼龙料生产用混合搅拌釜
CN209663246U (zh) 夹套内带盘管的反应釜
CN212595664U (zh) 一种聚丙烯反应釜冷却装置
CN209893645U (zh) 一种沥青罐热管换热器
CN11424741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型反应釜
CN210206818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化工机械保温反应釜
CN211463175U (zh) 一种环氧树脂混合反应釜
CN213557015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使用的化工反应釜
CN211514520U (zh) 化工原料生产用反应容器
CN215743428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0449180U (zh) 用于染料提取的搅拌反应釜
CN212999938U (zh) 智能化工反应釜
CN218846984U (zh) 一种应用于流体产品的高效节能型的管式预热、冷却器
CN215234161U (zh) 一种透明尼龙生产用中和反应釜
CN218689389U (zh) 一种羊毛平滑剂的反应锅
CN217449021U (zh) 2,4,5-三氟苯乙酸脱羧反应设备
CN215841687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用全流程智能氯化精馏设备
CN216498791U (zh) 一种新型中空加热型搅拌装置
CN214915998U (zh) 一种新型搅拌溶解反应器
CN210945445U (zh) 聚酯纤维生产用缩聚装置
CN217392404U (zh) 三氟苯乙酸的精制反应装置
CN213886156U (zh) 具有冷却系统的胶水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