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9096U -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9096U
CN211909096U CN202020455060.3U CN202020455060U CN211909096U CN 211909096 U CN211909096 U CN 211909096U CN 202020455060 U CN202020455060 U CN 202020455060U CN 211909096 U CN211909096 U CN 211909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ne conduction
waterproof
ho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50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yuan X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yuan X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yuan X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yuan X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50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9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9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9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在第一外壳内部与连接组件的一端的间隙处加注第一防水胶水层,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一防水胶层与连接组件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和骨传导振动组件的密封的第一容纳腔,从而可在不影响耳机使用品质的情况下,实现高级别防水,进而适用于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使用场合。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组件和一骨传导振动组件共同收容于第一容纳腔内,可简化整个第一骨传扬声装置的结构,并减少防水处理工序、提高良品率以及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背景技术
声音的传导方式主要有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空气传导时,声波通过外耳、中耳到达耳蜗内耳。现在市场上的耳机很多是采用空气传导,将喇叭塞入人体耳朵或作成耳罩型,空气传导型的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1、容易损伤人体耳朵的耳膜,造成听力的下降;2、使用耳机时耳机将耳朵遮挡,很难听到外界的声音,例如一些危险的提示音,容易因错过一些声音而造成发生相应的事故。
而骨传导则是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即将声音通过头骨传到内耳听神经,其传导速度更快,佩戴时不用遮挡耳孔,能够听到外界的提示音,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耳机的使用场景和使用要求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如跑步使用后的深度清洁,对防水等级的要求不断提升,又或者游泳时更加希望有好听的音乐陪伴左右,同时游泳时更要听到周围的声音,以防意外发生。而现有的空气传导耳机和骨传导耳机的防水性能均较差,或者采用防水网或者防水膜层层封堵的方式解决防水问题,而这又会导致音质和音量变差,很难在游泳时佩戴使用。另外,现有的骨传导耳机的两个骨传导振动组件、电池组件、控制电路组件这四个元件需要设计四个独立的腔体进行安装,导致结构复杂化,并存在防水处理工序复杂、不良率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旨在保证使用品质的同时,提高防水性能,从而适合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使用场合(例如游泳时佩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包括第一外壳、控制电路组件和骨传导振动组件,第一外壳内部限定有第一腔室,第一外壳可供连接组件的一端伸入并与第一外壳连接,且第一外壳的内部与连接组件一端的间隙处注有第一防水胶层,第一腔室和第一防水胶层与连接组件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和骨传导振动组件的密封的第一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第一外壳内部与连接组件的一端的间隙处加注第一防水胶水层,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一防水胶层与连接组件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和骨传导振动组件的密封的第一容纳腔,从而可在不影响耳机使用品质(如不影响音量和音质)的情况下,实现高级别(可达7级以上) 防水,进而适用于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使用场合(例如游泳时佩戴)。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组件和一骨传导振动组件共同收容于第一容纳腔内,可简化整个第一骨传扬声装置的结构,并减少防水处理工序、提高良品率以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水骨传导耳机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防水骨传导耳机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防水骨传导耳机一实施方式的佩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装配剖视图;
图5为充电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充电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第一防水圈的示意图;
图8为弹性金属丝和芯线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局部配合示图;
图9为弹性金属丝与第一固定件或者第二固定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固定件或者第二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另一角度的装配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的局部装配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另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
图15为第二壳体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6为第一壳体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第二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20为第一骨传扬声装置测试第一容纳腔的密封性的示意图;
图21为填充物未完全从电源线组件抽出时的示意图;
图22为填充物从电源线组件抽出后的示意图;
图23为弹性金属丝未弯折的一端准备伸入穿设孔的示意图;
图24为弹性金属丝穿设于电源线组件,但未弯折第二弯钩时的示意图;
图25为弹性金属丝穿设于电源线组件,并弯折第二弯钩时后示意图;
图26为电源线组件的两端穿过第一装饰件和第二装饰件的立体示图;
图27为电源线组件穿设有三段式弹性金属丝的示意图;
图28为三段式弹性金属丝的示意图;
图29为第二壳体与连接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30为第一骨传扬声装置与连接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1为电源线组件长料的注塑成型原理示意图;
图32为充电组件与第一外壳的多种装配示意图;
图33为充电组件与第一外壳等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4为充电组件与第一外壳等部件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5为充电组件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36为第一装饰件和第二装饰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这里先对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骨传扬声装置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介绍。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36所示,该防水骨传导耳机包括第一骨传扬声装置、第二骨传扬声装置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包括结构连接和/或电性连接)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和第二骨传扬声装置的连接组件3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0、控制电路组件104 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第一外壳10内部限定有第一腔室(未图示),第一外壳 10可供连接组件30的一端伸入并与第一外壳10连接,且第一外壳10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一端的间隙处注有第一防水胶层66A。第一腔室和第一防水胶层66A 与连接组件30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1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密封的第一容纳腔01a。
具体地,所述第一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01以及与第一壳体101扣合的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扣合处设有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配合的第一防水圈107(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第一防水圈107 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连接组件30的一端伸入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内,且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一端的间隙处注有所述第一防水胶层66A,所述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一防水圈107和所述第一防水胶层66A与连接组件30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1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密封的所述第一容纳腔01a。当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连,这样,就无须使用第一防水圈107,直接由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围成第一腔室。
所述第二骨传扬声装置包括第二外壳20、电池组件2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 203,第二外壳20内部限定有第二腔室(未图示),所述第二外壳20可供连接组件30的另一端伸入并与第二外壳20连接,且第二外壳20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另一端的间隙处注有第二防水胶层66B。第二腔室和第二防水胶层66B与连接组件30的所述另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组件2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203 的密封的所述第二容纳腔02a。
具体地,所述第二外壳20包括第三壳体201以及与第三壳体201扣合的第四壳体202,所述第三壳体201和第四壳体202的扣合处设有与第三壳体201和第四壳体202密封配合的第二防水圈207,所述连接组件30的另一端伸入第三壳体201或者第四壳体202内,且第三壳体201或者第四壳体202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另一端的间隙处注有第二防水胶层66B,所述第三壳体201、第四壳体202、第二防水圈207、第二防水胶层66B以及连接组件30的所述另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组件2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203的密封的所述第二容纳腔02a。当然,第三壳体201和第四壳体202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连,这样,就无须使用第二防水圈207。直接由第三壳体201和第四壳体202围成第二腔室。
上述结构使得本实施方式防水骨传导耳机,可在不影响耳机使用品质(如不影响音量和音质)的情况下,实现高级别(可达7级以上)防水,进而适用于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使用场合(例如游泳时佩戴)。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电路组件和一骨传导振动组件共同收容于第一容纳腔01a内,无须再另外设置第三个容纳腔收容控制电路组件104,将电池组件204和一个骨传导振动组件 203共同收容于第二容纳腔02a内,无须再另外设置第四个容纳腔收容电池组件 204,可简化整个骨传导耳机的结构,并减少防水处理工序、提高良品率以及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防水圈107和第二防水圈207可采用橡胶、硅胶等质软且密封性较好的软性材料制成,优选硅胶制成。第一外壳10可以设计为右耳佩戴,也可以设计成左耳佩戴。当第一外壳10设计为右耳佩戴时,第二外壳20设计为左耳佩戴。而如当第一外壳10设计为左耳佩戴时,第二外壳20则设计为右耳佩戴,具体如何佩戴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1、图14所示,第二壳体102包括第二壳主体1020以及装于第二壳主体 1020背对第一壳体的一侧的第一振膜105,骨传导振动组件103装于第二壳主体 1020或者第一振膜105,且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传导面与第一振膜105固连(如粘接固连),以在使用时将产生的振动经第一振膜传导给耳屏前侧的皮肤,进行声音的骨传导。如图1、图19所示,所述第四壳体202包括第四壳主体2020以及装于第四壳主体2020背对第三壳体201的一侧的第二振膜205,骨传导振动组件203的传导面与第二振膜205固连(如粘接固连),以在使用时将产生的振动经第二振膜205传导给耳屏前侧的皮肤,进行声音的骨传导。
第二壳主体1020背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设有环形的第三凹槽10294,第一振膜105的边缘直伸边1051嵌入第三凹槽10294内,必要时第一振膜105的边缘直伸边1051与第三凹槽10294的槽壁粘接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第二壳主体1020的外侧设有一个测试通孔102A(见图14),测试通孔102A可插入测试针头60,用来测试第一容纳腔01a是否漏气(即检测第一容纳腔的密封性),所述测试通孔102A位于第三凹槽内围的位置,以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振膜将测试通孔102A密封遮盖,起防水作用。应当说明的是,所述测试针头60为外设的测漏设备(如密封气压测试仪)的部件,而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这里不对测漏设备和测试针头6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相应地,第四壳体的对应位置设有测试通孔202A(见图19),以检测第二容纳腔02a的密封性。至于第四壳体202的结构、第三壳体201和第四壳体的连接方式以及第四壳体上的测试通孔202A的设置方式可分别参照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壳体上的测试通孔102A 的设置方式,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02的测试通孔102A外侧内凹,测试通孔102A的内凹处固设有将测试通孔102A密封的密封片64。具体地,密封片64胶粘固定于测试通孔102A的内凹处,优选通过防水3M胶65固定于测试通孔102A的内凹处。同样道理,第四壳体202的测试通孔202A的内凹处也固定有密封片以将测试通孔202A 密封。以进一步分别提高第一容纳腔01a和第二容纳腔02a的防水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圈107可内嵌于第一壳体,也可以内嵌于第二壳体。在一实施例中,为第一防水圈107内嵌于第二壳体102的情况,具体为,第二壳体102朝向第一壳体101的端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0293 (参见图15、图19),所述第一防水圈107内嵌于第一凹槽10293内,第一凹槽10293由间隔分布的第一防水筋条10291和第二防水筋条10292所围成,第一壳体101对应第一凹槽10293的位置设有可插入第一凹槽10293的第三防水筋条10193,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扣合到位后,第三防水筋条10193挤压第一防水圈107,挤压后第一防水圈107的变形压缩量为30%-35%,形成紧实的过盈装配,使第一防水圈107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密封配合。
优选地,第一防水筋条10291和第二防水筋条10292均高于第一防水圈107,示例性地,以横截面测量,第一防水圈107的最高处距离第一防水筋条10291 的第二防水筋条10292的最高处的距离为0.5-5mm,第三防水筋条10193的高度为0.65-5.15mm。更体地,所述第一防水筋条10291、第二防水筋条10292和第三防水筋条10193的端部呈三角状,便于第三防水筋条10193插入第一凹槽 10293。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防水圈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圈107至少有两个以上内凸或者外凸的定位脚,以设有四个定位脚为例,分别为第一定位脚1071、第二定位脚1072、第三定位脚1073 和第四定位脚1074;第一凹槽10293相应地设有至少有两个对应的凹位,以设有四个凹位为例,分别为第一凹位1071a、第二凹位1072a、第三凹位1073a和第四凹位1074a,将第一防水圈107的定位脚对应卡入第一凹槽10293的对应的凹位,可防止第一防水圈107窜动,从而确保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扣合处的防水等级可达到7级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连接方式有多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1至少有两根向第二壳体102方向延伸的第一公柱1010,第二壳体102的相应位置延伸有对应的第一母柱1023,第一公柱1010 插入第一母柱1023可对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进行精准的扣合定位。第二壳体102至少有多个(优选三个)第一T型通孔1022,第一T型通孔1022 横截面积大的一头在第二壳体102装配第一振膜105的同侧,并可被第一振膜 105覆盖,第一壳体101与第一T型通孔1022对应的位置有多个(优选三个) 第一螺丝盲孔1011,第一T型通孔1022位于第一凹槽10293的外侧,且第一T 型通孔1022与第一凹槽10293内的第一防水圈107存在一定距离,距离优选 0.2-3mm,有相应的螺丝钉11局部穿过第二壳体102的第一T型通孔1022后,与第一螺丝盲孔1011旋接,从而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固连,并挤压第一防水圈107以形成密封。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T型通孔1022同样可位于第一凹槽10293内侧,第一T型通孔1022的数量有多个(优选三个),第一T型通孔1022横截面积大的一头在第二壳体102装配第一振膜105的同侧,并可被第一振膜105覆盖,每个第一T型通孔1022横截面积大的一头内设有第一防水垫圈(未图示),螺丝钉11套设有垫片,螺丝钉11与第一防水垫圈接触的地方留有退刀槽位(未图示),退刀槽位避开变形的第一防水垫圈,防止第一防水垫圈扭曲。第一凹槽设有第一T型通孔1022的位置要局部加大,以避免第一密封圈107与第一T型通孔1022 发生干涉,第一壳体101与第一T型通孔1022对应的位置有多个(优选三个) 第一螺丝盲孔1011以供旋接螺丝钉11。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第一装饰件301环状的前部套设于第二壳体102的侧壁,具体为套设于第二壳体102侧壁的第一T型凹槽中,套状的后部套于连接组件30。第二装饰件401环状的前部套设于第四壳体202 的侧壁,具体为套设于第四壳体202侧壁的第二T型凹槽中,套状的后部套设于连接组件30。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的套状的后部沿连接组件30延伸,并最终相连使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形成一体,以将连接组件30包覆,提高骨传导耳机的整体美感以及防水性能。
具体地,第一装饰件的环状前部的内壁有U形的第一凸出(未标记),第二壳体102侧壁设有与第一凸出配合的第一T型凹槽(未标记)中,第一凸出卡入第一T型凹槽中,可使第二壳体102和第一装饰件301紧密结合,防止第二壳体102 和第一装饰件301非正常分离。同理地,第二装饰件401的环状前部的内壁有U形的第二凸出(未标记),第四壳体202侧壁设有与第二凸出配合的第二T型凹槽 (未标记)中,第二凸出卡入第二T型凹槽中,可使第四壳体202和第二装饰件 401紧密结合,防止第四壳体202和第二装饰件401非正常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的材质为软性材料,具体地,均可以由单一材质的软性材料,例如硅胶、橡胶、乳胶、TPE、TPU 或者PP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复合材料,例如硅橡胶、复合塑料、改性软塑胶等制成,优选硅胶制成,硅胶具备耐磨和柔软的特性。使骨传导耳机佩戴后,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悬挂于人耳的耳根部位,由耳根部位支撑骨传导耳机,软性材料的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可提高骨传导耳机佩戴的适合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充电组件106,所述充电组件106内嵌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并与第一容纳腔01a内的控制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内部在与充电组件106的端部的间隙处注有第三防水胶层66C以进行充电组件106的插入区的防水处理,从而保证第一外壳10具有高级别防水等级 (如7级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组件106的结构以及其与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装配方式具有多种实施例。充电组件106优选磁吸式充电组件。
以充电组件106内嵌于第二壳体102的方式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02 的侧壁设有嵌槽10295,所述第一装饰件301对应嵌槽10295的位置设有与嵌槽 10295相适的局部内凹3011,充电组件106内嵌于嵌槽10295内,与嵌槽10295之间夹着局部内凹3011,局部内凹3011和嵌槽10295分别设有供充电组件106部分穿过的第一局部通孔3012和第二局部通孔10261,充电组件106局部穿过局部内凹3011 的第一局部通孔3012和第一嵌槽10295的第二局部通孔10261后进入第二壳体内部,第二壳体102内壁对应充电组件106局部插入的部分设有将充电组件106局部插入的部分围于其内的第一围壁1028,第一围壁1028内围加注所述第三防水胶层66C,以防止液体经第二局部通孔进入第一容纳腔01a。
应当说明的是,充电组件106内嵌于嵌槽并挤压第一装饰件301的局部内凹 3011后,第一装饰件301的局部内凹3011的压缩率为15%-25%,可以进一步防止水从此位置进入第二壳体,同时防止第一围壁1028加注防水胶以形成第三防水胶层66C时胶水通过此位置溢出第一容纳腔01a,从而进一步达到防水的效果。
如图1、图4、图5、图6、图8、图11、图14、图15、图30至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组件106采用磁吸充电方式,从外部嵌入第二壳体102,并通过在第一围壁1028内加注防水胶形成第三防水胶层66C实现该区域的密封,只引出电源线1064连接控制电路组件104以导通电路即可。示例性地,充电组件106包括内嵌于第二壳体102的充电支架1061、装于充电支架1061的至少两个导电件1063、以及内嵌于充电支架1061的磁铁,磁铁用于提供磁力以使充电支架1061与外部的充电器接头(未图示)对接定位,导电件1063的一端引出电源线连接控制电路组件104以导通电路,另一端露出充电组件106背对第二壳体102内部的一侧。
具体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1062A和第二磁铁1062B,充电支架1061设有第一盲孔10611A、第二盲孔10611B、至少两个第三T形通孔10613,第一盲孔 10611A和第二盲孔10611B分别位于充电支架1061朝向第二壳体102内部的一侧,第一磁铁1062A嵌入第一盲孔10611A,第一磁铁的N极面外露,第二磁铁 1062B嵌入第二盲孔10611B,第二磁铁1062B的S极面外露(当然,也可与第一磁铁调换位置),第一磁铁10611A和第二磁铁10611B装配后,两者的外露表面优选不高于充电支架1061第一盲孔1061A和第二盲孔10611B的与第一磁铁10611A和第二磁铁10611B外露面同侧外表面,导电件1063为T字型,导电件1063横截面积小的一端嵌入相应的第三T形通孔10613中,导电件1063装配后后,其横截面积小的一端外表面比充电支架1061背向第二壳体102的侧面平齐或者矮0.2-0.8mm。导电件1063横截面积大头的一边外露出充电支架1061朝向第二壳体内部的表面0.5-5mm之间。导电件1063横截面积大的一端分别焊接所述电源线1064。充电支架1061至少有一个第一凸起部10616,第一凸起部10616 至少有一个U型或者圆形通孔10612,以通过装于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安装孔10211的螺钉或者销柱(未图示)等在U型或者圆形通孔10612 处对充电支架进行定位。
充电支架1061接触局部内凹3011,充电支架1061表面有第一环形凸起筋条10614,嵌槽10295表面有第二环形凸起筋条10296,第一环形凸起筋条10614 和第二环形凸起筋条10296的端部优选三角状,当充电组件106、第二壳体102 与第一装饰件301装配后第一环形凸起筋条10614和第二环形凸起筋条10296 与第一装饰件301局部干涉(或者说相挤压),第一装饰件301为硅胶等软性材质,干涉后的压缩率为15%-25%,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止水从此位置进入第一容纳腔,同时,进一步防止第一围壁1028点防水胶时胶水通过此位置溢出第一容纳腔01a,从而提高防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充电组件106中的充电支架1061为耐高温塑胶或者五金,例如尼龙、尼龙加玻纤、碳纤维、玻璃纤维、铝合金、不锈钢、铁、合金类五金等。导电件1063由导电材料制成,表面电镀工艺可选镀镍、镀铬、镀金或者镀银。导电件1063为导电五金材质,例如:铜、铁、铝合金、不锈钢、金属导电合金等。
参阅图3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充电组件106的装配位置可以装配在第二壳体102的底侧面,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即嵌槽10295可设于第二壳体102的底侧面,左侧面或者右侧面,采用以上描述的同样方案,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需要及使用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装配角度和方位。应当说明的是,图32中表示的是指充电组件106可以安装的位置,不是表示须同时在几个位置上安装。
上述实施例为充电组件106从外部嵌入的安装方式,而实际上,充电组件 106还可以从第一容纳腔01a的内部装入,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33、图34、图35,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将充电组件106由内部嵌设第一壳体101,示例性地,充电组件106包括至少两个插装于第一壳体101的背对第二壳体102一侧的导电件1063、嵌设于第一壳体101的背对第二壳体102一侧的第三磁铁1062C、以及与导电件1063电性连接的充电PCB板10411,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延伸出将第三磁铁1062C、导电件1063和充电PCB板10411围于其内的第二围壁 10681,所述第二围壁10681的内围注有所述第三防水胶层66C,只引出电源线 1064连接控制电路组件104以导通电路即可,以防止液体经导电件1063与第一壳体101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一容纳腔01a。
具体地,第一壳体101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四T型通孔10111以安装相应的导电件1063,第一壳体101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盲孔10112以安装相应的第三磁铁1062C,第四T型通孔10111和第三盲孔10112的数量以及相对的位置关系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第三磁铁1062C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如图34所示)、两个(如图33所示)、三个甚至更多,第四T型通孔10111可以有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第三盲孔10112可以位于所有第四T型通孔1011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位于所有第四T型通孔10111的两侧位置,第四T型通孔10111 和第三盲孔10112可以呈直线分布,也可以分散式分布,具体根据需要而定。充电PCB板可通过打螺丝或者铆钉的方式装配于第一壳体101的内壁。至于第三磁铁1062C具体如何装配于第三盲孔10112以及导电件1063具体如何装配于第四T型通孔10111,可分别参考上述第一磁铁1062A和第二磁铁1062B与第一盲孔10611A和第二盲孔10611B的装配方式、以及导电件1063与第三T形通孔 10613的装配方式,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整体呈不规则的U型线状结构,包括电源线组件302、穿设于电源线组件302的弹性金属丝303,以及连接于弹性金属丝303 两端的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弹性金属丝303由具备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佩戴时的角度挤压后变形,能够更加贴合佩戴位置的角度和曲线,并具备一定的韧性,有更加好的抗压和抗变形能力,在用户使用时不容易将骨传导耳机损坏或者导致不可逆的变形。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 分别被包围于第一装饰件301和第二装饰件401中,且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分别局部伸入第一容纳腔01a和第二容纳腔02a,并分别通过打螺钉或者铆钉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壳体102(或者第一壳体101)和第四壳体202(或者第三壳体201),电源线组件302的芯线302b的两端分别伸进第一容纳腔01a 和第二容纳腔02a后分别直接或者通过转接板206与控制电路组件104,骨传导振动组件103、203,以及电池组件204等元件电性连接(具体可通过点焊的方式连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所述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设有将连接组件30的一端(具体可为第一固定件304和芯线302b的一端)伸入第一容纳腔01a的部分包围的第三围壁1027,所述第三围壁1027的内围10271注有所述第一防水胶层66A,以实现第一外壳10和连接组件30的连接处的密封,以实现第一外壳10和连接组件30的连接区域的密封。所述第三壳体201或者第四壳体202设有将连接组件30的另一端(具体可为第二固定件404的一端和芯线302b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容纳腔02a的部分包围的第四围壁20291,所述第四围壁20291的内围注有所述第二防水胶层66B,以实现第二外壳20和连接组件30的连接区域的密封。而电源线组件302的芯线302b的两端则穿过第一防水胶层66A和第二防水胶层66B后直接或者通过转接板206与控制电路组件 104,骨传导振动组件103、203,以及电池组件等元件电性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源线组件302的芯线302b的材质可以是漆包线或铁氟龙线等,芯线302b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导通的电路的需要而设定,可以有多根,例如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或者八根等。弹性金属丝303为一根完整或者多根拼接的具有弹性能性的金属丝(例如记忆金属丝)热压成型为一个不规则的U 型,以支撑电源线组件整体形成弹性的U形线状结构,并通过弹性金属丝303 连接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能够有效的增强骨传导耳机的弯折性能及结构的稳固性,第一外壳10和/或第二外壳20受到拉伸或弯折时能够有效的进行形变及弹性回复到原始的形状,不容易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形。并能够改善传统的骨传导耳机接触耳根的位置为塑胶材料在形变时产生破裂折断的易损坏的问题。
如图8、图27、图28所示,弹性金属丝303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L型或O 型或C型的第一弯钩3031和第二弯钩3032,所述第一弯钩3031和第二弯钩3032 分别卡设于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以保证连接组件30的两端与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02和第四壳体202分别设有供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以及芯线302b局部穿过并分别进入第一容纳腔01a和第二容纳腔02a的第一通道1026和第二通道2026,所述第一固定件304设有供弹性金属丝303的第一弯钩3031卡入并勾挂于其内的第一固定槽3042,所述第二固定件404设有供弹性金属丝303的第二弯钩3032卡入并勾挂于其内的第二固定槽4042,从而将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 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04设有供芯线302b局部嵌入的第一容纳槽3041,所述第二固定件404设有供芯线302b局部嵌入的第二容纳槽4041。具体地,第一固定槽3042和第一容纳槽3041位于第一固定件304相背的两侧,第二固定槽4042 和第二容纳槽4041则位于第二固定件404相背的两侧。且连接组件30与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装配完成后,第一弯钩3031被第一通道1026的内壁和第一固定槽3042的槽壁所夹持,以避免第一弯钩3031脱离第一固定槽3042。同样道理,第二弯钩3032被第二通道2026的内壁和第二固定槽4042的槽壁所夹持,以避免第二弯钩3032脱离第二固定槽4042。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分别设有第一螺钉过孔3044 和第二螺钉过孔4044,有螺钉经第一螺钉过孔3044将第一固定件304锁定于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内壁,有螺钉经第二螺钉过孔4044将第二固定件404锁定于第三壳体201或者第四壳体202的内壁,保证连接组件30与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地,弹性金属丝303与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的连接方式除了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卡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实施例,例如,可以采用模具内部成型的方式,具体可将弹性金属丝303的第一弯钩3031和第二弯钩3032嵌入模具内的定位处,合模后,往模具内注入熔融的塑胶或者五金(如铝合金或者镁合金等五金),成型后弹性金属丝303的两端直接与第一弯钩3031 和第二弯钩3032融为一体,连接更加牢固。
第一壳体101的结构有多种实施方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图8所示,第一壳体101包括第一外层101b和第一内层101a,第一外层101b和第一内层 101a可通过模内注塑或套啤的工艺结合在一起,第一外层101b为软性塑胶材质,覆盖于第一内层101a背对第二壳体102的一侧,第一外层101b富有弹性但同时具备一定的密度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能够达到7级以上防水等级要求。
示例性地,第一内层101a设有过孔101c,且第一内层101a至少一个延伸至过孔101c内的弹性臂1013,弹性臂1013设有向第一容纳腔01a内部方向延伸的触点1012,所述控制电路组件104的功能按键与相应的触点1012相对,过孔101c设于第一内层101a被第一外层101b或者第一装饰件301覆盖的位置,从外部通过按压第一外层101b或者第一装饰件301对应触点1012的位置,可迫使相应的弹性臂1013弹形弯曲变形并驱使触点1012压迫控制电路组件104 的相应功能按键,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组件104相应功能的控制。
示例性的,在一实施例中,过孔101c设于第一内层101a与第一外层101b 相对的位置,弹性臂1013及触点1012被第一外层101b覆盖,第一外层101b 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外局部凸起T2、T6、T7,外局部凸起T2、T6、T7的位置加厚加硬,第一外层101b的外局部凸起T2、T6、T7对应的内表面位置设置有内局部凸起T4,内局部凸起T4端面直接与触点1012接触,按压外局部凸起T2、 T6、T7时能够通过触点1012将力传导给控制电路组件104的相应功能按键,以实现控制电路组件104相应功能的控制。
进一步地,第一外层101b的内壁设置有局部内凹T1,以减少按压外局部凸起T2、T6、T7时所受的弹性变形阻力,起到保护弹性臂1013的作用,局部内凹T1的厚度为0.3mm,可选的也可以设置为厚度0.5mm,以满足不同的手感要求。
在本实施案例中,功能按键主要控制骨传导耳机的功能,功能按键有多个,例如,例如:有多功能按键1042,按压对应的外局部凸起T2可以实现开关机功能、拨打挂断电话功能、播放暂停音乐的播放功能、双击激活智能语音功能、连接蓝牙移动设备、蓝牙通讯等。有加音量按键1041,按压对应的外局部凸起 T7可以实现音量增加、长按可以实现上一曲播放的功能。有减音量按键1043,按压对应的外局部凸起T6可以实现减少音量,长按可以实现下一曲播放的功能。应当说明的是,根据骨传导耳机模式选择的不同,功能按键的顺序可以调整,且根据骨传导耳机的不同功能的设计选择,功能不限于此。功能按键的数量根据功能的需要也不限于此,功能按键可以拓展为触摸按键、敲击按键,不限制实现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013和触点101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示例性的,过孔101c局部设置有厚度0.5-1.0mm的薄片,薄片对应控制电路组件 104的相应功能按键的位置局部加厚形成所述触点1012,触点1012的末端与按键顶面接触,功能按键集成在控制电路组件104。
如图30,下面对过孔101c设于第一内层101a由第一装饰件301覆盖的位置的实施例进行介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层101a设有所述过孔101c,过孔 101c处通过模内注塑或套啤有软胶层T13,软胶层T13将过孔101c密封遮盖,起防水作用。软胶层T13对应功能按键的位置有凸点(未图示),第一装饰件301 的外表面设有外部凸起T9、T10,第一装饰件的内表面设有对应的内部凸起T11、 T12,内部凸起T11、T12的末端与软胶层T13接触,软胶层T13的凸点接触功能按键,内部凸起T11、T12的周边有局部内凹T8,软胶层T13的局部厚度为0.3-1.2mm,根据不同的手感要求设置不同的厚度,装饰件301整体为软性材质。在本实施案例中,功能按键主要控制骨传导耳机的功能,功能按键有多个,例如,有加音量按键1044,按压对应的外部凸起T9可以实现音量增加、长按可以实现上一曲播放的功能,有减音量按键1045,按压对应的外部凸起T10可以实现减少音量、长按可以实现下一曲播放的功能。具体可根据骨传导耳机模式选择的不同,各功能按键的位置可以调整,且根据骨传导耳机的不同功能的设计选择,功能按键的功能不限于此。功能按键的个数根据功能的需要不限于此,另外,功能按键可以拓展为触摸按键、敲击按键,不限制实现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金属丝303可以为单质的金属,也可以用多种材料的合金,例如弹簧钢、铝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钛合金、钛镍合金等弹性金属丝,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复合金属。弹性金属丝303的圆形丝,规格可以采用直径大于0.3mm小于2mm,也可以类似规格的扁丝,扁丝的横截面的长度可选择大于0.3mm小于30mm,宽度大于0.3mm小于30mm。弹性金属丝的长度根据需要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长度,例如长度范围为大于250mm小于500mm。
如图8、图27、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金属丝303可为一根完整的结构,也可以由多段拼接而成。例如,为了将弹性金属丝303更加精准的制作成一定U形不规则形态,可以由三段弹性的金属丝拼接为一体,三段金属丝分别为左金属丝3036、中间金属丝3037、右金属丝3035,中间金属丝3037 长度大于左金属丝3036和右金属丝3035。可选的,左金属丝3036的长度和右金属丝3035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长度。可选的,左金属丝3036、中间金属丝3037、右金属丝3035的末端可以是方形,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也可以是圆形。直径为大于0.3mm小于2mm,三段金属丝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或者全部不同,直径可以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全部相同。采用的金属材料可以选择例如弹簧钢、铝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钛合金、钛镍合金等。可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分别在左金属丝3036和右金属丝3035与中间金属丝 3037之间注塑连接件61、62以将左金属丝3036和右金属丝3035与中间金属丝 3037连接为一体,连接件61、62可局部设置收纳槽611、621用以局部收纳芯线302b。可选的,连接件61、62也可以为单独的塑胶件,连接件61、62有孔刚好插入左金属丝3036、中间金属丝3037、右金属丝3035的末端,用紧配或者点胶的方式固定住。形成一个更加适合佩戴,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U型不规则形态,以满足佩戴后,第一外壳10和第二外壳20更加贴合人的耳屏前侧的形态为准则。
参阅图21至图3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组件302包括包裹层 302a、包裹于包裹层302a内的芯线302b,所述包裹层302a设有可穿设弹性金属丝303的穿设孔302d,芯线302b包括多根导电线302f以及包覆导电线302f 的外皮302e,芯线302b与穿设孔302d之间以及多根导电线302f之间优选存在间隔,避免佩戴时因摩擦造导电线302f的损伤并造成局部短路的情况发生。穿设孔302d与弹性金属丝303相适或略大于金属丝303,具体可根据需要设定,以能兼顾制作和使用为佳。导电线302f可以为漆包线、铁氟龙线等材质,外周被绝缘软胶材质的外皮302e包覆。包裹层302a可以由单一材质的软性材料,例如硅胶、橡胶、乳胶、TPE、TPU、PP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复合材料,例如硅橡胶、复合塑料、改性软塑胶等制成。外皮302e的材质为软性材料,具体可以由单一材质的软性材料,例如硅胶、橡胶、乳胶、TPE、TPU、PP等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复合材料,例如硅橡胶、复合塑料、改性软塑胶等制成。
电源线组件302和弹性金属丝303之间的结合可以采用将弹性金属丝303 和芯线302b放入模具进行注塑,形成包覆弹性金属丝303和芯线302b的包裹层302a。但是这种结合方式存在效率低,且制作成本高的问题,例如针对不同规格的弹性金属丝303的长度以及形状,需要定制不同的模具进行注塑。
为此,可以采用下如方式,如图21至3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线状的填充物长料302c-1和芯线长料302b-1连续送入线材成型模具 12进行注塑,成型出将填充物长料302c-1和芯线长料302b-1包覆的包裹层长料 302a-1,形成电源线组件长料302-1;
具体地,所述线材成型模具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电缆的成型模具,这里不再对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线材成型模具的浇注口对接注塑机的注塑端口14,注塑端口射出的熔融的成型材料经线材成型模具12的浇注口流入线材成型模具12,将芯线长料302b-1及填充物长料302c-1包裹,并成型形成所述包裹层长料302a-1。
所述填充物长料302c-1可以由尼龙或者类似性能的材料制成,其横截面与弹性金属丝303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略大于弹性金属丝303的横截面积。填充物长料302c-1和芯线长料302b-1进入模具后,平行且具有一定间隔。
S2、从电源线组件长料302-1中裁切出所需长度的电源线组件302,并将包裹于其内的填充物302c抽出以形成穿设孔302d;
具体地,为了便于将填充物302c抽出以在电源线组件302形成穿设孔302d,可在将填充物长料302c-1连续送入线材成型模具12之前,往填充物长料302c-1 周壁粘上滑石粉13,具体可将填充物长料302c-1(当然,也可连同芯线长料 302b-1)通过盛装于容器中的滑石粉13,以使滑石粉13粘于填充物长料302c-1 表面,以提高填充物长料302c-1周壁的滑度,便于后续将填充物302c从电源线组件302中抽出。
S3、以弹性金属丝303没有弯折的一端为穿入端,将弹性金属丝303穿设于电源线组件302的穿设孔302d。
具体地,如弹性金属丝303为整体式结构时,为了使弹性金属丝303能穿设于穿设孔302d,U形不规则形态的弹性金属丝至少应有一端(例如后续具有第二弯钩3032的一端)先不弯折,穿设后再进行该至少一端的弯折操作(例如弯折形成第二弯钩3032)。穿设后,弹性金属丝303的两端处于穿设孔302d外,电源线组件302根据弹性金属丝303的形状发生改变,整体形成U形不规则形态。而如弹性金属丝由多段组成时,则可以将中间金属丝3037的任意一端作为穿设端,将穿中间金属丝3037设于穿设孔302d,穿设后,中间金属丝3037的两端位于穿设孔302d外,后续再进行左金属丝3036和右金属丝3035与中间金属丝3037的连接。
后续再进行弹性金属丝303与第一固定件304和第二固定件404的连接,同时进行整体骨传导耳机的相应元部件之间的装配工作。
如图1、图2、图19所示,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三壳体201与第四壳体202 的连接和密封配合方式请参照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连接和密封配合连接方式,这里不再进行赘述。例如,第二防水圈207内嵌于第四壳体的第二凹槽20293内,第三壳体201对应第二凹槽20293的位置设有可插入第二凹槽 20293的第四防水筋条20193,第四防水筋条20193插入第二凹槽20293后,将第二防水圈207密封紧抵于第二凹槽20293,以使第三壳体201与第四壳体202 用螺丝装配后在第三壳体201与第四壳体202的扣合处形成密封,骨传导振动组件203及电池组件204分别设置于第二容纳腔02a。应当说明的是,充电组件 106也可以改成设置在第二外壳20上,并通过电池组件电性连接,具体的设置方式请参照充电组件106与第一外壳10的装配方式。
可以理解地,为了更好地保证防水,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NFC无线充电的方式,即在第一容纳腔01a中设有NFC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未图示),NFC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集成于控制电路组件104或者与控制电路组件104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的NFC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未图示)发射的能量,并转换成直流电为电池组件204充电。NFC无线充电技术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对NFC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NFC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0)、控制电路组件(1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第一外壳(10)内部限定有第一腔室,第一外壳(10)可供连接组件(30)的一端伸入并与第一外壳(10)连接,且第一外壳(10)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一端的间隙处注有第一防水胶层(66A),第一腔室和第一防水胶层(66A)与连接组件(30)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1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密封的第一容纳腔(01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01)以及与第一壳体(101)扣合的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扣合处设有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密封配合的第一防水圈(107),所述连接组件(30)的一端伸入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内,且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内部与连接组件(30)一端的间隙处注有所述第一防水胶层(66A),所述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一防水圈(107)和第一防水胶层(66A)与连接组件(30)的所述一端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控制电路组件(104)和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密封的所述第一容纳腔(01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102)包括第二壳主体(1020)以及装于第二壳主体(1020)背对第一壳体的一侧的第一振膜(105),骨传导振动组件(103)装于第二壳主体(1020)或者第一振膜(105),且骨传导振动组件(103)的传导面与第一振膜(105)固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主体(1020)背向第一壳体(101)的一侧设有环形的第三凹槽(10294),第一振膜(105)的边缘直伸边(1051)嵌入第三凹槽(10294)内,第一振膜(105)的边缘直伸边(1051)与第三凹槽(10294)的槽壁粘接形成密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主体(1020)的外侧设有一个测试通孔(102A),第一振膜将测试通孔(102A)密封遮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通孔(102A)的外侧内凹,测试通孔(102A)的内凹处固设有将测试通孔(102A)密封的密封片(6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102)朝向第一壳体(101)的端壁设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0293),所述第一防水圈(107)内嵌于第一凹槽(10293)内,第一壳体(101)对应第一凹槽(10293)的位置设有可插入第一凹槽(10293)的第三防水筋条(10193),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扣合到位后,第三防水筋条(10193)挤压第一防水圈(107)。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102)至少有多个第一T型通孔(1022),第一T型通孔(1022)横截面积大的一头在第二壳体(102)装配第一振膜(105)的同侧,并被第一振膜(105)覆盖,第一壳体(101)与第一T型通孔(1022)对应的位置有多个第一螺丝盲孔(1011),第一T型通孔(1022)位于第一凹槽(10293)的外侧,有相应的螺丝钉(11)局部穿过第二壳体(102)的第一T型通孔(1022)后,与第一螺丝盲孔(1011)旋接,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固连。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组件(106),所述充电组件(106)内嵌于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并与第一容纳腔(01a)内的控制电路组件电性连接,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内部在与充电组件(106)的端部的间隙处注有第三防水胶层(66C),使充电组件(106)的插入区防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装饰件(301),第一装饰件(301)环状的前部套设于第二壳体(102)的侧壁,套状的后部套于连接组件(3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102)的侧壁设有嵌槽(10295),所述第一装饰件(301)对应嵌槽(10295)的位置设有与嵌槽(10295)相适的局部内凹(3011),充电组件(106)内嵌于嵌槽(10295)内,与嵌槽(10295)之间夹着局部内凹(3011),局部内凹(3011)和嵌槽(10295)分别设有供充电组件(106)部分穿过的第一局部通孔(3012)和第二局部通孔(10261),充电组件(106)局部穿过局部内凹(3011)的第一局部通孔(3012)和第一嵌槽(10295)的第二局部通孔(10261)后进入第二壳体内部,第二壳体(102)内壁对应充电组件(106)局部插入的部分设有将充电组件(106)局部插入的部分围于其内的第一围壁(1028),第一围壁(1028)的内围(10281)加注所述第三防水胶层(66C),以防止液体经第二局部通孔(10261)进入第一容纳腔(01a)。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嵌槽(10295)设于第二壳体(102)的底侧面,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组件(106)包括内嵌于第二壳体(102)的充电支架(1061)、装于充电支架(1061)的至少两个导电件(1063)、以及内嵌于充电支架(1061)或者第二壳体(102)的磁铁,导电件(1063)的一端引出电源线连接控制电路组件(104)以导通电路,另一端露出充电组件(106)背对第二壳体(102)内部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支架(1061)表面有第一环形凸起筋条(10614),嵌槽(10295)表面有第二环形凸起筋条(10296),当充电组件(106)、第二壳体(102)与第一装饰件(301)装配后第一环形凸起筋条(10614)和第二环形凸起筋条(10296)与第一装饰件(301)局部干涉。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组件(106)包括至少两个插装于第一壳体(101)的背对第二壳体(102)一侧的导电件(1063)、嵌设于第一壳体(101)的背对第二壳体(102)一侧的第三磁铁(1062C)、以及与导电件(1063)电性连接的充电PCB板(10411),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壁延伸出将第三磁铁(1062C)、导电件(1063)和充电PCB板(10411)围于其内的第二围壁(10681),所述第二围壁(10681)的内围注有所述第三防水胶层(66C),导电件(1063)的一端电源线(1064)连接控制电路组件(104)。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1)或者第二壳体(102)设有将连接组件(30)伸入第一容纳腔的部分包围的第三围壁(1027),所述第三围壁(1027)的内围(10271)注有所述第一防水胶层(66A)。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101)包括第一外层(101b)和第一内层(101a),第一外层(101b)和第一内层(101a)通过模内注塑或套啤的工艺结合在一起,第一外层(101b)为软性塑胶材质,覆盖于第一内层(101a)背对第二壳体(102)的一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层(101a)设有过孔(101c),且第一内层(101a)至少一个延伸至过孔(101c)内的弹性臂(1013),弹性臂(1013)设有向第一容纳腔(01a)内部方向延伸的触点(1012),所述控制电路组件(104)的功能按键与相应的触点(1012)相对,过孔(101c)设于第一内层(101a)被第一外层101b或者第一装饰件301覆盖的位置,从外部通过按压第一外层101b或者第一装饰件(301)对应触点(1012)的位置,可迫使相应的弹性臂(1013)弹形弯曲变形并驱使触点(1012)压迫控制电路组件(104)的相应功能按键,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组件(104)相应功能的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层(101a)设有过孔(101c),过孔(101c)处通过模内注塑或套啤有软胶层(T13),软胶层(T13)将过孔(101c)密封遮盖,软胶层(T13)对应功能按键的位置有凸点,第一装饰件(301)的外表面设有外部凸起(T9、T10),第一装饰件的内表面设有对应的内部凸起(T11、T12),内部凸起(T11、T12)的末端与软胶层(T13)接触,软胶层(T13)的凸点接触功能按键,内部凸起(T11、T12)的周边有局部内凹(8)。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纳腔(01a)中设有NFC无线充电接收模块,NFC无线充电接收模块集成于控制电路组件(104)或者与控制电路组件(104)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的NFC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射的能量,并转换成直流电为电池组件(204)充电。
CN202020455060.3U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Active CN211909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060.3U CN211909096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060.3U CN211909096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9096U true CN21190909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7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5060.3U Active CN211909096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9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8386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及其耳挂的制造方法
US11671740B2 (en) Loudspeaker apparatus
CN211909097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107454492B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107493532B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117499825A (zh) 一种电子组件
CN107484054B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US20240334113A1 (en) Speaker device
CN211702353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109660901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CN21179196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连接组件
CN211702350U (zh) 骨传导耳机及其机芯模组
CN212086436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1909098U (zh)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
CN109547888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CN211909096U (zh) 一种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CN211909099U (zh) 防水骨传导耳机的第二骨传扬声装置
CN211909153U (zh) 第一骨传扬声装置
CN212086434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1909152U (zh) 一种骨传扬声装置的外壳组件
CN212183711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1909100U (zh) 一种耳挂式骨传导耳机
CN109714687B (zh) 骨传导扬声装置
CN212231716U (zh) 一种耳机
CN212910010U (zh) 发声装置及其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