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4092U - 多工点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工点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4092U
CN211904092U CN202020242994.9U CN202020242994U CN211904092U CN 211904092 U CN211904092 U CN 211904092U CN 202020242994 U CN202020242994 U CN 202020242994U CN 211904092 U CN211904092 U CN 211904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hole
piece
detecte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29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功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ung Woh Technologie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ung Woh Technologi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ung Woh Technologi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ung Woh Technologi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29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4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4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40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槽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孔槽的检测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定位组件,设于检测通孔的周边,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检测通孔的下方,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分别与定位组件和检测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和控制系统,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多工点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孔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硬盘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步骤,其中一些步骤包括固定连接,硬盘零部件众多,有些零部件上有很多孔槽,对应的孔槽会与对应的部件固定在一起,固定方式多样,其中包括焊接或螺纹连接,若孔槽的深度不准确,会影响硬盘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效果和强度。
现有的孔槽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故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容易出现误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工作人员检测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能够提高孔槽的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所述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和控制系统,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光发射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上方或下方;光接收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或上方,且与所述光发射器正对;其中,当所述待测件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时,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器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利用已定位好的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并配合定位组件,可对待测件的孔进行快速检测,以确定孔的开设位置是否与标准位置相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一侧;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靠近;至少一个第二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另一侧;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另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靠近;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利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在两个不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待测件施力,并分别配合第一基准块和第二基准块,可以快速对待测件实现定位并固定,从而确保待测件位置与检测组件可以相匹配,以提高槽深度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至少一个压紧块,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使所述压紧块压于所述待测件的上表面或远离所述待测件。利用第三驱动件和压紧块,可使待测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稳定,可避免待测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检测的精准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当第四驱动件驱动位移传感器上升时,可使位移传感器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同时使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按压,由于第四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配合位移传感器的行程变化,可以获得对应的槽深度的检测信号,根据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至少一个检测顶针,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弹性连接;至少一个检测仪,设有移动端和检测端,所述移动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端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的侧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检测对应的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其中,所述检测顶针能相对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顶针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当第五驱动件驱动上升时,可使检测顶针的顶端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同时使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按压,由于第五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且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弹性连接,则检测顶针会出处于按压状态,同时移动端会随着检测顶针位置移动而移动,配合固定的检测端,控制系统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仪为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采用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可在检测过程中,判断移动端是否与检测端的位置相匹配,仅当匹配时,检测端才能检测到移动端,从而判断待测件的槽孔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电性连接;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利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显示单元相互配合,可在检测组件检测后,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待测件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单元为指示灯和/或显示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待测件的尺寸。防止待测件从检测通孔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右视图;
图5为图1示出的多工点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工作台100、检测通孔110、定位组件200、第一基准块210、第一驱动件220、第二基准块23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压紧块260、检测组件300、第四驱动件310、位移传感器320、驱动板330、控制系统400、控制器410、存储器420、显示单元430、光发射器510、光接收器5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100,设有检测通孔110;定位组件20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周边,定位组件200以用于定位和固定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30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检测组件300能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110移动,以检测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400,分别与定位组件200和检测组件300电性连接。其中,检测通孔110以及定位组件200需根据待测件的尺寸进行设置,以实现对待测件的定位和固定,同时不能让待测件会从检测通孔110上掉落。此外,检测通孔110的大小以及检测组件300的位置还需要根据待测件的槽孔位置进行设置,需使待测件的槽孔位置与检测组件300位置相匹配,且检测组件300能穿过检测通孔110对待测件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定位组件200,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300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300和控制系统400,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光发射器5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上方;光接收器52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且与光发射器510正对;其中,当待测件置于工作台100上时,光接收器520用于接收光发射器510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利用已定位好的光发射器510和光接收器520,并配合定位组件200,可对待测件的孔进行快速检测,以确定孔的开设位置是否与标准位置相符。
可以想到的是,光发射器510还可设置在检测通孔110的下方,光接收器520则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上方,且与光发射器510正对。此外,光发射器510和光接收器520的数量和位置还可根据待测件上孔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
参照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00包括:两个第一基准块2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一侧并处于同一直线上,即两个第一基准块210分布于检测通孔110一侧的两边,具体地,两个第一基准块21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右侧;两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22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一侧的对面,第一驱动件220与对应的第一基准块210正对,即两个第一驱动件22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左侧,第一驱动件220推动待测件向对应的第一基准块210靠近;一个第二基准块23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另一侧,第二基准块23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后侧;一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4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另一侧的对面,第二驱动件240与对应的第二基准块230正对,则,第二驱动件24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前侧,第二驱动件240推动待测件向对应的第二基准块230靠近;其中,第二驱动件240的驱动方向与第一驱动件220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利用第一驱动件220和第二驱动件240分别在两个不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待测件施力,并分别配合第一基准块210和第二基准块230,可以快速对待测件实现定位并固定,从而确保待测件位置与检测组件300可以相匹配,以提高槽深度的检测精度。其中,第一驱动件220和第二驱动件240采用是伸缩气缸。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基准块210、第一驱动件220、第二基准块230以及第二驱动件240的数量可根据待测件的尺寸情况进行设置,从而实现待测件在水平方向实现定位以及固定即可,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两个第一基准块210、两个第一驱动件220、一个第二基准块230以及一个第二驱动件240,是由于待测件为矩形状,待测件的长边较长,故设置两个第一基准块210和两个第一驱动件220,可以提高待测件长边的稳定性,而待测件的宽度较短,故仅需设置一个第二基准块230和第二驱动件240即可。
可以想到是,第一驱动件220和第二驱动件240还可以是液压缸或丝杆螺母副及电机结构,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经验以实现直线式推动待测件即可。
参照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00还包括:三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25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周边;三个压紧块260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第三驱动件250的驱动端上,其中,一个压紧块26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后侧,剩余两个压紧块26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前侧的两边,第三驱动件250驱动压紧块260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压紧块260压于待测件的上表面或远离待测件。利用第三驱动件250和压紧块260,可使待测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稳定,可避免待测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检测的精准性。其中,三个第三驱动件250及对应的压紧块260分布于检测通孔110的周边,其具体位置可根据待测件的尺寸进行设置,以实现待测件沿竖直方向也保持稳定。则当检测组件300上升过程中与待测件的接触过程中,配合压紧块260,可防止待测件被检测组件300顶起而影响检测结果。
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00包括: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四驱动件3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六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320,与第四驱动件31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其中,六个位移传感器320按照与待测件对应槽的位置及比例进行设置,同时将六个位移传感器320固定于驱动板330上,并将驱动板330固定于第四驱动件310的驱动端上,则可通过一个第四驱动件310同时驱动六个位移传感器320,第四驱动件310采用的是气缸;第四驱动件310驱动位移传感器320以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110。当第四驱动件310驱动位移传感器320上升时,可使位移传感器320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由于有待测件及压紧块260的阻碍,故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320进行按压,由于第四驱动件310的行程是固定的,配合位移传感器320的行程变化,可以获得对应的槽深度的检测信号,根据位移传感器320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400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可以想到的是,第四驱动件310还可以是液压缸或丝杆螺母副及电机结构,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经验以实现直线式推动位移传感器320即可。此外,位移传感器320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待测件情况进行设置,实现待测件在定位后,各位移传感器320能与待测件对应槽的位置对应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00包括: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五驱动件,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至少一个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弹性连接;至少一个检测仪,设有移动端和检测端,移动端与对应的检测顶针固定连接,检测端固定于对应的检测顶针的侧边,且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以检测对应的移动端的位置;其中,检测顶针能相对于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五驱动件驱动检测顶针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110。
具体地,可采用弹簧以实现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的弹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检测顶针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当第五驱动件驱动上升时,可使检测顶针的顶端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同时使待测件会对检测顶针进行按压,这是由于第五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且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弹性连接,则检测顶针会处于被按压的状态,即第五驱动件驱动检测顶针上升直至全部行程时,由于有待测件及压紧块260的阻碍,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的连接处的弹簧会被挤压,则检测顶针与第五驱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会缩小,同时移动端会随着检测顶针位置移动而移动,配合固定的检测端,控制系统400可判断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
可以想到的是,检测顶针的数量需根据待测件所测量槽的数量进行设计,结合待测件的情况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进。
可以想到的是,第五驱动件还可以是液压缸或丝杆螺母副及电机结构,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经验以实现直线式推动检测顶针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仪为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采用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可在检测过程中,判断移动端是否与检测端的位置相匹配,仅当匹配时,检测端才能检测到移动端,从而判断待测件的槽孔深度是否符合标准。由于第五驱动件的行程是固定的,当待测件槽的孔符合标准时,即检测顶针被向下按压的行程是符合标准的,则移动端的位置会和固定的检测端对准,使检测端可检测到对应的移动端信号,若槽的深度过深或过短,则移动端无法的位置无法与对应的检测端重合,则检测端无法检测到对应信号,控制系统400即可判定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不符合标准,该待测件即可划分为不合格的产品。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400包括:控制器410,分别与检测组件300和定位组件200电性连接;存储器420,与控制器410电性连接;显示单元430,与控制器410电性连接。利用控制器410、存储器420以及显示单元430相互配合,可在检测组件300检测后,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待测件的检测结果。其中存储器420存储有对定位组件200和检测组件300的控制程序以及针对检测组件300反馈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计算的程序,相应的程序均属于常规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以及对应电气元件的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单元430为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可直观地观察地相应的检测结果及数据等数据。
可以想到的是,显示单元430还可以采用多个指示灯来显示待测件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每一个指示灯可显示对应的位移传感器320或检测仪的检测状态,如对应槽的深度符合标准,则对应的指示灯可以显示绿灯或其它颜色的灯,若对应槽的深度不符合标准,则对应的指示灯则显示为红灯或其它颜色的灯,只要与符合标准下的颜色有区别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通孔110的尺寸小于待测件的尺寸。防止待测件从检测通孔110掉落。
下面参考图1至图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100,设有检测通孔110;定位组件20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周边,定位组件200以用于定位和固定待测件;可升降的检测组件30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检测组件300能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110移动,以检测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控制系统400,分别与定位组件200和检测组件300电性连接。其中,检测通孔110以及定位组件200需根据待测件的尺寸进行设置,以实现对待测件的定位和固定,同时不能让待测件会从检测通孔110上掉落。此外,检测通孔110的大小以及检测组件300的位置还需要根据待测件的槽孔位置进行设置,需使待测件的槽孔位置与检测组件300位置相匹配,且检测组件300能穿过检测通孔110对待测件进行检测。
本实例中,待测件是电脑硬盘壳体,待测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槽、卡槽或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检测待测件的螺纹槽或卡槽的深度是否与生产要求相符,避免槽的深度出现偏差而影响后续的组装效果。
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光发射器5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上方;光接收器52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且与光发射器510正对;其中,当待测件置于工作台100上时,光接收器520用于接收光发射器510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利用已定位好的光发射器510和光接收器520,并配合定位组件200,可对待测件的孔进行快速检测,以确定孔的开设位置是否与标准位置相符。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00包括:定位组件200包括:两个第一基准块2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一侧并处于同一直线上,即两个第一基准块210分布于检测通孔110一侧的两边,具体地,两个第一基准块21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右侧;两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22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一侧的对面,第一驱动件220与对应的第一基准块210正对,即两个第一驱动件22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左侧,第一驱动件220推动待测件向对应的第一基准块210靠近;一个第二基准块23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另一侧,第二基准块23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后侧;一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4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另一侧的对面,第二驱动件240与对应的第二基准块230正对,则,第二驱动件24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前侧,第二驱动件240推动待测件向对应的第二基准块230靠近;其中,第二驱动件240的驱动方向与第一驱动件220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利用第一驱动件220和第二驱动件240分别在两个不同且相互垂直的方向待测件施力,并分别配合第一基准块210和第二基准块230,可以快速对待测件实现定位并固定,从而确保待测件位置与检测组件300可以相匹配,以提高槽深度的检测精度。其中,第一驱动件220和第二驱动件240采用是伸缩气缸。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200还包括:三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25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周边;三个压紧块260分别固定于对应的第三驱动件250的驱动端上,其中,一个压紧块26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后侧,剩余两个压紧块260分别设于检测通孔110前侧的两边,第三驱动件250驱动压紧块260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压紧块260压于待测件的上表面或远离待测件。利用第三驱动件250和压紧块260,可使待测件在竖直方向上保持稳定,可避免待测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影响检测的精准性。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00包括: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第四驱动件310,设于检测通孔110的下方;六个与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320,与第四驱动件31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其中,六个位移传感器320按照与待测件对应槽的位置及比例进行设置,同时将六个位移传感器320固定于驱动板330上,并将驱动板330固定于第四驱动件310的驱动端上,则可通过一个第四驱动件310同时驱动六个位移传感器320,第四驱动件310采用的是气缸;第四驱动件310驱动位移传感器320以靠近或远离检测通孔110。当第四驱动件310驱动位移传感器320上升时,可使位移传感器320与待测件对应的槽底接触,由于有待测件及压紧块260的阻碍,故待测件会对位移传感器320进行按压,由于第四驱动件310的行程是固定的,配合位移传感器320的行程变化,可以获得对应的槽深度的检测信号,根据位移传感器320的检测信号,控制系统400可结合现有常规的算法,得出对应检测的槽深度的数据。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400包括:控制器410,分别与检测组件300和定位组件200电性连接;存储器420,与控制器410电性连接;显示单元430,与控制器410电性连接。其中,控制器410分别与第一驱动件220、第二驱动件240、第三驱动件250以及第四驱动件310电性连接,由控制器410分别控制,利用控制器410、存储器420以及显示单元430相互配合,可在检测组件300检测后,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待测件的检测结果。其中存储器420存储有对定位组件200和检测组件300的控制程序以及针对检测组件300反馈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计算的程序,相应的程序均属于常规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以及对应电气元件的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430为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可直观地观察地相应的检测结果及数据等数据。具体地,控制系统400根据各个位移传感器320的反馈的信号进行计算,可得出位移传感器320的行程变化值,即可得到待测件对应槽的深度,并将结果直接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通孔110的尺寸小于待测件的尺寸。防止待测件从检测通孔110掉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工点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定位组件200,可对待测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使待测件的位置与检测组件300能够相匹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利用检测组件300和控制系统400,可对待测件的槽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待测件的工作台,设有检测通孔;
定位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所述定位组件以用于定位和固定所述待测件;
可升降的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移动,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的槽深度;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定位组件和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
光发射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上方或下方;
光接收器,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或上方,且与所述光发射器正对;
其中,当所述待测件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时,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器所发射的光信号,以检测所述待测件对应孔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一侧;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一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基准块靠近;
至少一个第二基准块,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另一侧;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所述另一侧的对面,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正对,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待测件向对应的所述第二基准块靠近;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周边;
至少一个压紧块,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块沿竖直方向移动,使所述压紧块压于所述待测件的上表面或远离所述待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四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
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驱动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下方;
至少一个检测顶针,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弹性连接;
至少一个检测仪,设有移动端和检测端,所述移动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端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检测顶针的侧边,且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以检测对应的所述移动端的位置;
其中,所述检测顶针能相对于所述第五驱动件的驱动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五驱动件驱动所述检测顶针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为光敏传感器或压敏传感器或行程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定位组件电性连接;
存储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指示灯和/或显示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待测件的尺寸。
CN202020242994.9U 2020-03-03 2020-03-03 多工点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4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2994.9U CN2119040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多工点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2994.9U CN2119040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多工点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4092U true CN211904092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299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04092U (zh) 2020-03-03 2020-03-03 多工点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4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803A (zh) * 2021-04-14 2021-07-16 上海施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螺钉压装位移监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4803A (zh) * 2021-04-14 2021-07-16 上海施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螺钉压装位移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88816U (zh) 一种软包电池的厚度检测装置
CN211401103U (zh) 一种实时在线水平度检测系统
CN211904092U (zh) 多工点检测装置
CN207255625U (zh) 汽车底盘衬套压装装置
CN112197801A (zh) 机器人保险杠测试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14993192B (zh) 一种锂电行业自动测量厚度的设备
CN110727261B (zh) 汽车空调控制器按键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10014867U (zh) 一种推力测试工装
CN216846192U (zh) 一种深度检测机
CN113118041A (zh) 一种厚度测量设备
CN106524907B (zh) 变速器冷却油管的检具
CN215589874U (zh) 一种快速检测注塑产品结构完整性的检具
CN218884935U (zh) 一种产品平面度测高装置
CN219936028U (zh) 一种fct检测装置
CN218155923U (zh) 一种双头螺栓轴间检测装置
CN216646756U (zh) 一种车载后视镜控制开关检测装置
CN209263902U (zh) 一种鼠标按键压脚高度差检测治具
CN212871150U (zh) 车用空调压缩机支架的检测量具及装置
CN220795275U (zh) 一种检测治具
CN208043024U (zh) 一种全自动离合踏板检测装置
CN220346897U (zh) 一种漏铆检测装置
CN212206005U (zh) 一种公差自动检测平台
CN214150993U (zh) 光谱仪灯板检测工装
CN218350473U (zh) 一种治具可拆卸的线材测试装置
CN217384952U (zh) 一种高精度压力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