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03341U - 太阳能集热器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集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03341U
CN211903341U CN201922039561.3U CN201922039561U CN211903341U CN 211903341 U CN211903341 U CN 211903341U CN 201922039561 U CN201922039561 U CN 201922039561U CN 211903341 U CN211903341 U CN 211903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frame
heat collector
connec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395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杨春涛
蒋建平
姜立军
韩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strict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395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03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03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03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多个集热模块,集热模块四周分别围设框架型材,框架型材上设置有凹槽;集热模块的各个框架型材的连接处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插接部;插接部分别插入框架型材的凹槽中固定;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大气和集热器内部空间的通气通道。应用上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在各个框架型材的连接处设置连接件,不仅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框架型材插接连接,组装和拆卸方便;同时,在连接件上开设通气通道,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保证集热器内外压强平衡,集热器内的水蒸气可顺畅流动,通过通气流道排出;在连接件上设置通气通道,无需在框架型材上开设较多的孔,保证了框架型材强度,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通过在框架型材侧面开孔促进空气流通,但集热器内外压强无法完全平衡,空气流通不顺畅,并且在框架型材的外侧面开孔较多时,会降低框架型材的强度,在大面积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使用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流通性好、安全性高的太阳能集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
多个集热模块;
框架型材,围设于各个集热模块的四周,所述框架型材上设置有凹槽;
连接件,所述集热模块的各个框架型材的连接处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分别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中固定;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大气和集热器内部空间的通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本体包括:
顶板;所述插接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盖设于框架型材上;
侧板,与所述顶板垂直,所述侧板与框架型材侧壁外表面贴合;
所述通气通道由侧板底部沿所述侧板和顶板设置,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侧面凹槽;所述顶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的顶面凹槽,所述侧面凹槽与所述顶面凹槽相连通,形成所述通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集热模块之间的框架型材;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端的集热模块边角上的框架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本体和三个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本体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三个第一插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的两端及中部,分别与设置在两侧集热模块及中间共用的框架型材相插接固定;
所述侧面凹槽包括第一侧面凹槽,所述顶面凹槽包括第一顶面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所述第一侧面凹槽,所述第一顶板开设所述第一顶面凹槽。
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两端的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短侧板,所述第一中插板与第一连接本体的第一侧板、第一中插板与第一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一插槽中固定。
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中部的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短侧板,所述第一中插板与两侧的第一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一插槽中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本体和两个第二插接部,两个第二插接部垂直设置,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集热模块上的边角上,与框架型材相插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本体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二顶板、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面连接;
所述侧面凹槽包括第二侧面凹槽,所述顶面凹槽包括第二顶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所述第二侧面凹槽,所述第二顶板开设所述第二顶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中第二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二短侧板,所述第二中插板与第二侧板、第二中插板与第二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二插槽中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模块包括: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通过压条压设在所述框架型材上,且所述顶板内表面与所述玻璃盖板的边角相压合;
支撑条,用于支撑所述玻璃盖板的四周;所述框架型材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条的支撑部;相邻的支撑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通气通道通过所述间隙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在各个框架型材的连接处设置连接件,不仅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框架型材插接连接,组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后期检查维修;同时,在连接件上开设通气通道,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保证集热器内外压强平衡,集热器内的水蒸气可顺畅流动,通过通气流道排出,空气流通性好,保证集热器内部干燥不存水;在连接件上设置通气通道,无需在框架型材上开设较多的孔,保证了框架型材强度,安全性高,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示为压条去除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C 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第一连接件的空气流动图,图示第一连接件局部剖视;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第一连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第一连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第一连接件在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通过第二连接件的空气流动图,图示第二连接件局部剖视;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第二连接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第二连接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第二连接件在仰视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框架型材100;凹槽110;支撑部120;
玻璃盖板200;
支撑条300;
压条400;
第一连接件500;第一连接本体510;第一顶板511;第一顶面凹槽511a;第一侧板512;第一侧面凹槽512a;第一插接部520;第一中插板521;第一短侧板522;
第二连接件600;第二连接本体610;第二顶板611;第二顶面凹槽611a;第二侧板612;第二侧面凹槽612a;第二插接部620;第二中插板621;第二短侧板622;
螺钉700;
橡胶垫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太阳能集热器,为大面积集热器,包括多个集热模块。集热模块四周分别围设直条形的框架型材100,框架型材100上压设压条400。框架型材100优选为铝型材。框架型材100上设置有凹槽110。集热器长度方向上的框架型材100也可以为一整条的长型材。如图5所示,集热模块包括玻璃盖板200、用于支撑玻璃盖板200四周的支撑条300、以及设置在玻璃盖板200下方的吸热体(未示出)。框架型材100的内侧,即位于凹槽110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条300的支撑部120。玻璃盖板200通过压条400压设在框架型材100上,相邻的支撑条300之间留有间隙。集热模块的各个框架型材100的连接处通过连接件连接。
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插接部。插接部分别插入框架型材100的凹槽110中固定,同时,连接本体与玻璃盖板200的边角压合。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大气和集热器内部空间的通气通道。连接件及通气通道的具体结构会在下文详述。具体地,通气通道通过支撑条300之间的间隙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
上述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在各个框架型材100的连接处设置连接件,不仅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框架型材100插接连接,组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后期检查维修;同时,在连接件上开设通气通道,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保证集热器内外压强平衡,集热器内的水蒸气可顺畅流动,通过通气流道排出,保证集热器内部干燥不存水;在连接件上设置通气通道,无需在框架型材上开设较多的孔,保证了框架型材强度,安全性高,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成本低。
具体地,连接本体包括垂直设置的顶板和侧板,插接部设置在顶板上。顶板盖设于框架型材100上;侧板与框架型材100侧壁外表面贴合。通气通道由侧板沿侧板和顶板设置,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通气通道的外侧的进出气口设置在侧板的底部,即使在通气通道内液化也不会流向并污染吸热片,同时避免雨天进水或积尘。
通气通道的具体结构形式为:侧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侧面凹槽,顶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的顶面凹槽,侧面凹槽与顶面凹槽相连通,形成通气通道。侧面凹槽优选设置为多个竖直开设的半圆形直槽,以保证通气流畅。下面对连接件及其通气通道做具体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500和第二连接件600,第一连接件500用于连接相邻的集热模块之间的框架型材100,即连接三条框架型材200。第二连接件600用于连接两端的集热模块边角上的框架型材100,即设置在集热模块100的边角处,连接外侧的两条框架型材100。
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第一连接件500包括第一连接本体510和三个第一插接部520,第一连接本体51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顶板511和第一侧板512,三个第一插接部520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510的两端及中部,分别与设置在两侧集热模块及中间共用的框架型材100相插接固定。第一插接部520与第一顶板511的底面连接,且第一插接部520伸出第一顶板511,压条400压设在第一插接部520的上侧。压条400端面与第一顶板511的侧面相对接,以保证密封性。侧面凹槽包括第一侧面凹槽512a,顶面凹槽包括第一顶面凹槽511a,第一侧板512上开设第一侧面凹槽512a,第一顶板511开设第一顶面凹槽511a,第一侧面凹槽512a和第一顶面凹槽511a形成第一连接件的通气通道,如图9所示,第一侧面凹槽512a的底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如图6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空气沿第一连接件的通气通道的流动方向。
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510两端的第一插接部520包括第一中插板521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短侧板522,第一中插板521与第一连接本体510的第一侧板512、第一中插板521与第一短侧板522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插槽。第一中插板521插入框架型材100的凹槽110固定,凹槽110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一插槽中固定。设置第一短侧板522,可以进一步增加插接稳固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第一短侧板522。
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510中部的第一插接部520包括第一中插板521以及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短侧板522,第一中插板521与两侧的第一短侧板522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插槽。第一中插板521插入框架型材100的凹槽110固定,凹槽110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二插槽中固定。设置在中部的第一短侧板522可以与设置在两侧的第一短侧板522相连接,呈90°折弯形状。
具体地,第一顶面凹槽511a形状为T形,两侧的第一中插板521与第一侧板512之间部分及中间的第一中插板521与第一侧板512之间,开设所述第一顶面凹槽511a。其中,两侧的第一中插板521与第一侧板512之间的中间部分开设第一顶面凹槽511a,两端部分用于与框架型材100抵接。当第一连接件500插设于型材框架上时,因为有第一顶面凹槽511a,框架型材100的顶面不会与第一顶板511完全贴合,使第一侧面凹槽512a与第一顶面凹槽511a可以连通,实现通气。第一连接件500插设于型材框架上时,设置在中部的第一短侧板522两侧的第一顶板511矩形区域A与玻璃盖板200压合。由于玻璃盖板200下侧的支撑条300之间留有间隙,因此从第一顶面凹槽511a流过的空气可以通过该间隙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
参照图11-图12,第二连接件600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500结构相似,包括第二连接本体610和两个第二插接部620,两个第二插接部620垂直设置,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集热模块上的边角上,与框架型材100相插接固定。第二连接本体610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二顶板611、两个第二侧板612。两个第二插接部620与第二顶板611的底面连接,且第二插接部620伸出第二顶板611,用于与压条400连接。侧面凹槽还包括第二侧面凹槽612a,顶面凹槽还包括第二顶面凹槽611a,第二侧板612上开设所述第二侧面凹槽612a,第二顶板611开设所述第二顶面凹槽611a。第二侧面凹槽612a和第二顶面凹槽611a形成第二连接件的通气通道。如图13所示,第二侧面凹槽612a的底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如图10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空气沿第二连接件的通气通道的流动方向。
第二插接部620包括第二中插板621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二短侧板622,第二中插板621与第二侧板612、第二中插板621与第二短侧板622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插槽;第二中插板621插入框架型材100的凹槽110固定,凹槽110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二插槽中固定。两侧的第二中插板621与第二侧板612之间的部分开设第二顶面凹槽611a,其外侧的两端部分用于与框架型材100抵接。第二顶面凹槽611a还包括沿第二顶板611对角线开设的部分。第二连接件600插设于型材框架上时,第二顶板611矩形区域B与玻璃盖板200压合。第二顶面凹槽611a流过的空气可以通过玻璃盖板200下侧的支撑条300之间的间隙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压条400与框架型材100之间通过螺钉700连接。框架型材100的凹槽110设置螺纹,螺钉700设置在凹槽110内与螺纹配合,将压条400与框架型材100压紧固定。在框架型材100上可以设置多个螺钉700,将压条400与框架型材100压紧固定。连接件插接,配合螺钉700连接,组装和拆卸方便,方便后期检查维修。插接部伸出连接本体,压条400压设在框架型材100上,且与插接部的上表面之间通过胶泥固定。拆卸时不会损坏压条400和玻璃盖板200,密封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优选为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成型,便于制造,成本低。
为了提高集热器的保温效果,玻璃盖板200优选为双层玻璃,玻璃盖板200包括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支撑条300设置在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之间。上玻璃板四周包裹橡胶垫800以保护玻璃,支撑条300的下端也可以设置橡胶垫,在压紧下玻璃板时提供保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集热模块;
框架型材,围设于各个集热模块的四周,所述框架型材上设置有凹槽;
连接件,所述集热模块的各个框架型材的连接处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分别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中固定;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连通外界大气和集热器内部空间的通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
顶板;所述插接部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盖设于框架型材上;
侧板,与所述顶板垂直,所述侧板与框架型材侧壁外表面贴合;
所述通气通道由侧板底部沿所述侧板和顶板设置,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侧面凹槽;所述顶板内表面上开设有与集热器内部空间连通的顶面凹槽,所述侧面凹槽与所述顶面凹槽相连通,形成所述通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集热模块之间的框架型材;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两端的集热模块边角上的框架型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本体和三个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本体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三个第一插接部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的两端及中部,分别与设置在两侧集热模块及中间共用的框架型材相插接固定;
所述侧面凹槽包括第一侧面凹槽,所述顶面凹槽包括第一顶面凹槽,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所述第一侧面凹槽,所述第一顶板开设所述第一顶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两端的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一短侧板,所述第一中插板与第一连接本体的第一侧板、第一中插板与第一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一插槽中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中部的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短侧板,所述第一中插板与两侧的第一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插槽;所述第一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一插槽中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本体和两个第二插接部,两个第二插接部垂直设置,分别与设置在两端的集热模块上的边角上,与框架型材相插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本体包括两两垂直设置的第二顶板、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插接部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面连接;
所述侧面凹槽包括第二侧面凹槽,所述顶面凹槽包括第二顶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所述第二侧面凹槽,所述第二顶板开设所述第二顶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中第二中插板以及设置在其一侧的第二短侧板,所述第二中插板与第二侧板、第二中插板与第二短侧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中插板插入所述框架型材的凹槽固定,所述凹槽的侧壁分别插入两侧的第二插槽中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模块包括: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通过压条压设在所述框架型材上,且所述顶板内表面与所述玻璃盖板的边角相压合;
支撑条,用于支撑所述玻璃盖板的四周;所述框架型材的内侧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条的支撑部;相邻的支撑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通气通道通过所述间隙与集热器的内部空间连通。
CN201922039561.3U 2019-11-22 2019-11-22 太阳能集热器 Active CN211903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9561.3U CN211903341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太阳能集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39561.3U CN211903341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太阳能集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03341U true CN21190334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39561.3U Active CN211903341U (zh) 2019-11-22 2019-11-22 太阳能集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03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3790A (zh) 一种机柜
CN204703397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结构
CN211903341U (zh) 太阳能集热器
CN201234409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102563925A (zh) 一种防水防潮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12833571A (zh) 太阳能集热器
CN210040907U (zh) 防水防潮式低压配电柜
CN103375852B (zh) 室外机热交换器、空调器和除湿机
CN201119166Y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05316482U (zh) 轴流柜机
CN205657971U (zh) 一种变频器的独立风道结构
CN103687431B (zh) 用于具有散热需求的设备的安装装置
CN209588436U (zh) 太阳能集热器
CN109579331A (zh) 太阳能集热器
CN208986036U (zh) 一种锂电池包箱体
CN203286704U (zh) 组装式换气机
CN202018094U (zh) 一种用于集成吊顶的除湿器
CN221005527U (zh)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用框体组件及框体
CN219414993U (zh) 连接组件及空气处理机组
CN201184668Y (zh) 无螺丝节能框架空调箱
CN219228116U (zh) 一种组装式机柜
CN216898519U (zh) 一种换热器保温结构及换热装置
CN21363392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光缆交接箱
CN21049154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复合式pcb板
CN220773866U (zh) 一种户外的全面防水的彩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