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0653U -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0653U
CN211880653U CN202020754621.XU CN202020754621U CN211880653U CN 211880653 U CN211880653 U CN 211880653U CN 202020754621 U CN202020754621 U CN 202020754621U CN 211880653 U CN211880653 U CN 211880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ilver paste
conductive silver
deicing
nano sil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46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Voi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Voi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Voi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Voi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46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80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0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0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PET薄膜;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屏幕的消冰除雾产品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背景技术
在户外温湿度的环境变化条件下,带有玻璃部件的产品或电子设备会出现起雾、结冰等现象;会影响拍摄和视觉的识别效果,严重者会导致驾驶失灵、拍照失灵、坠落等安全事故。目前,行业内对于带有红外线滤光、玻璃制品部件的设备或产品通常会采用增加除霜电路、开通气孔、充氮气、增加风扇、放干燥剂等方式;对于设备外部则通常在防护罩上增加雨刷,通过控制雨刷清洁玻璃或者使用隐形雨刷视窗玻璃。这些方法有些效果都不大理想,除霜电路能耗大,增加使用成本;开气孔则要增加防水防尘装置且无法避免湿气的进入;充氮气则对设备密封效果要求太高;风扇和干燥剂则除雾效果太慢,且不能消冰;使用雨刷不但影响监视效果,还大大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冰除雾效果好的消冰除雾薄膜。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
PET薄膜;
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
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
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通过压模压印形成。
上述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线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
S1、在所述PET薄膜上涂覆一层所述压印光学胶;
S2、通过压模使所述压印光学胶压印成型;
S3、在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刮涂纳米银墨水;
S4、通过烧结使纳米银墨水固化成型并形成纳米银;
S5、在所述PET薄膜边缘浇筑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使之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S6、在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上加入导线;
S7、对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烧结工艺对对称电极导电银浆固化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烧结的温度80℃-120℃之间,烧结时间1-2小时。
上述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薄膜,加热功率只有1.5W时就能达到消冰防雾效果,虽然功率低,但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能迅速加热玻璃部品,使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的冰迅速融解蒸发,雾气快速消散;而且,透光率高达90%以上,小于0.1欧方阻,超高的透光率不会影响监控效果,保持高清晰度;薄膜柔性高,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消冰除雾薄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消冰除雾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包括
PET薄膜100;
压印光学胶200,安装在所述PET薄膜100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200上具有凹槽210;凹槽21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由压模压印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10的数量为5个。
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210并固化形成纳米银300;
导电银浆400,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300电性连接;导电银浆400分别对称浇筑在整个薄膜的两端,沿着压印光学胶200的边缘一直延伸到纳米银300上;
导线500,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400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400电性连接。使用两根导线500分别安装在导电银浆400上再进行固化。导线500的另两端与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500为铜导线。
在进行安装时,将薄膜PET薄膜100的一面或者压印光学胶200的一面,通过光学胶600安装在智能设备的玻璃700上,在接通直流电源后,导线500将电能通过导电银浆400传送到纳米银300上,薄膜上的纳米银300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
可以理解的是,薄膜的加热温度只是略高于零度,所以本申请的薄膜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损坏,薄膜的耐高温能力可以达到85℃,在不超过85℃的情况下,薄膜的使用寿命远远大于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这样,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在接通直流电源后,薄膜上的纳米银300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薄膜和其附着的玻璃部品迅速发热,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温度始终高于环境温度,也就是大于零度的冰点,所以玻璃部件的表面就可以实现不结冰结霜、起雾,而且本申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除冰除雾效果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薄膜100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
PET薄膜100是一种基材,可以根据应用场合不同,能实现的功能也不同,选择面分为两种,第一种PET薄膜100是透明的主要应用在常规的车窗玻璃、监控摄像头等领域;第二种是非透明的,表面颜色一般是白色、黑色、深红色或咖啡色等,通常选择PC(聚碳酸酯)可以透红外光,穿透抗干扰能力强,对可见光、强光的具有屏蔽性,主要应用在红外窗口、红外摄像、红外触控、红外监控、红外热成像、红外感应、智能家居机器人、安防等领域。根据不用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使用透明的或者不透明的PET薄膜100,在不透明的PET薄膜100选择不同颜色的进行使用。使本申请的消冰除雾薄膜适用性更加广泛。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
S1、在所述PET薄膜100上涂覆一层所述压印光学胶200;
S2、通过压模使所述压印光学胶200压印成型;形成凹槽210,用于容置纳米银墨水;
S3、在所述压印光学胶200上刮涂纳米银墨水;
S4、通过烧结使纳米银墨水固化成型并形成纳米银300;
S5、在所述PET薄膜100边缘浇筑对称电极导电银浆400,使之与所述纳米银300电性连接;
S6、在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400上加入导线500;
S7、对所述对称电极导电银浆400固化成型。
上述消冰除雾薄膜制备方法,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薄膜,加热功率只有1.5W时就能达到消冰防雾效果,虽然功率低,但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能迅速加热玻璃部品,使玻璃部件表面附着的的冰迅速融解蒸发,雾气快速消散;而且,透光率高达90%以上,小于0.1欧方阻,超高的透光率不会影响监控效果,保持高清晰度;薄膜柔性高,适用范围广泛。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的ITO导电薄膜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基体表面上沉积得到(一般采用1.磁控溅射法2.化学气相沉积(CVD)法.3.喷雾热分解法4.溶胶-凝胶法5.水热法等几种方法)。基体材料一般采用玻璃,如采用低温溅射工艺制备这种薄膜,基体也可以采用塑料等聚合无材料,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对膜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选择基体时应考虑基体和膜的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问题。
如表1所示,现有的ITO薄膜的透光率是85%,而且由于ITO薄膜的基体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它的透光率和分辨率的一致性会不稳定,而采用本方法形成的消冰除雾薄膜透光率会大于90%以上,具有一致性高、制作工艺简单、环保、成本较低等优点。
ITO薄膜与消冰除雾薄膜透光率对比表
Figure BDA0002484320430000071
Figure BDA0002484320430000081
表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烧结工艺对对称电极导电银浆400固化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银浆400烧结的温度80℃-120℃之间,烧结时间1-2小时。
当对导电银浆400进行烧结时,需要严格控制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如果烧结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容易对薄膜造成损坏,如果烧结温度过低或者烧结时间过短则容易造成导电银浆400无法固化,所以将烧结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更好的完成导电银浆400的烧结工作。保证了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保证了薄膜的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PET薄膜;
压印光学胶,安装在所述PET薄膜的一端,所述压印光学胶上具有凹槽;
纳米银墨水,所述纳米银墨水容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固化形成纳米银;
导电银浆,对称浇筑在薄膜边缘且与所述纳米银电性连接;
导线,固定在所述导电银浆上且与所述导电银浆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的颜色包括白色或黑色或深红色或咖啡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为铜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通过压模压印形成。
CN202020754621.X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Active CN211880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4621.XU CN21188065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4621.XU CN21188065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0653U true CN211880653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4621.XU Active CN211880653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06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909A (zh) * 2020-05-09 2020-08-25 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1828A (zh) * 2021-05-28 2021-08-20 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909A (zh) * 2020-05-09 2020-08-25 惠州市沃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1828A (zh) * 2021-05-28 2021-08-20 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复合视窗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0653U (zh)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
EP1825714B1 (en) Heat enhancement in critical viewing area of transparent plastic panel
JP2009522158A (ja) 透明の伝導性層を有するウィンドウ・デフロスタ・アッセンブリ
US4388522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backlite structure
AU2019204176B2 (en) Lens he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led lighting system
CN1998267A (zh) 用于透明面板的高性能除霜剂
CN111586909A (zh) 一种消冰除雾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9611171B2 (en) Heat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129093A (zh) 使用高能处理的高电导率除霜器
CN109219174B (zh) 一种高透光率、低方阻透明电加热玻璃的制造方法
US20130292373A1 (en) Heating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A2730903A1 (en) Heating device for heating a glass surface, particularly a protective glass of an outdoor camera, and electronic and/or optical device having a protective glass
US20080028697A1 (en) Window defroster assembly with light control
CN109154751B (zh) 用于控制辐射透射的装置
CN205016212U (zh) 玻璃led显示单元及智能全彩玻璃显示屏
KR102167964B1 (ko) 다양한 기판에 적용 가능한 면상발열체.
EA033681B1 (ru) Прозрачная панель остекления с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тельным слоем,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US10645761B2 (en) Transparent pane with heated coating
DE112019001267T5 (de) Beheiztes Laminat mit verbesserter Ästhetik
CN213750630U (zh) 一种防起雾的镜头
CN215187098U (zh) 一种监控设备
CN204669633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加热片
CN217213126U (zh) 一种带有透明导电加热油墨的激光雷达罩
CN108738376A (zh) 制造具有导电结构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以及复合玻璃板
JPH11348553A (ja) 導線プリントを有する樹脂製板材と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